写作文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要掌握的一种技能,通过写作文能培养个人的联想能力,大爱范文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赞兰州的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赞兰州的作文篇1
一首歌,一个回忆,我不小心走进了青春的鸿沟,喜欢带耳机,听那一首《老男孩》感受青春的魅力。
——题记
如果说人生是五彩缤纷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最绚丽的一抹,如果说人生是动静交融的,那么青春必是其中活力四射的一份。
每个人都拥有青春,青春很漫长,也很短暂,在人生长河中,青春是一个分界线,如果没有把握好,那么逆流将会把你冲进无底深渊。所以,我要把把握好和青春的约会,迎着逆流,勇往直前。
约会青春,需要勇气,约会青春,需要耐心。
当年,楚霸王项羽,在青春的分界线前,毅然练武,走上了反秦的道路。年轻气盛,勇往直前,终于打败暴秦。我感到,这世界不能没有你。
世界需要你,青春,虽然你让许多人坠落深渊,但也有许多人战胜了你,使他们成为一代豪杰。
错过的,就不会再回来,时光不会倒流,和青春的约会只有一次,过去了就没有了青春年少时的热血,正如《老男孩》里唱的:“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告别,只留下麻木的我,没有了当年的热血。看那满天的飘落的花朵,在最美丽的时候凋谢,有谁会记得,这世界他来过……。。
我和青春有个约会。约会青春,在人生的鸿沟前,我不再犹豫,约会青春,正和学习拼杀,虽没有刀光剑影,但也寒气逼人,在青春的感染下,我不在踌躇,而是跃马挺刀,冲杀在习题中间,场场胜利,常常进步。
我和青春有个约会。把握好这一次约会。青春的指南针就会深深烙在我的心上,给迷路的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青春,你们的沉默让人冷静,你的低调让人佩服,在这高调的世界里需要你来降温。
都说,我和你的约会是成功的,你觉得呢?
赞兰州的作文篇2
我的家乡在兰州,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女孩儿。
兰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宛如一条绿色飘带一样与黄河交相辉映,整个风情线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廊、树伴流水”的美丽风貌,被中外游客和兰州市民誉为兰州市的“外滩”。在黄河风情线上,有着西游记、水车园、绿色希望、黄河母亲、近水广场、彩色喷泉、中华“龙源”雕刻园、文溯阁与皋兰文庙、丁香园等景点,这些景点像一串明珠点缀在百里长岸。
兰州,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在兰州市里,黄河犹如一条锦带,蜿蜒东去。依托黄河两岸风光和名胜古迹兴建的融山木,众文胜迹于一体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则如同镶嵌在锦带上的一串明珠。
在百里黄河风情线上,最著名的要数黄河母亲的雕像了。黄河母亲像,由“母亲”和一“男婴”构成。母亲神态慈祥、微微含笑,男婴兴趣首憨笑,顽皮可爱。雕塑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绕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兰州不仅景色美丽,名小吃也有很多呢!
兰州的牛肉拉面,是兰州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和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被兰州人誉为兰州的麦当劳,牛肉面创始于光绪年间,牛肉面以肉料汤鲜、面质精细而蜚声中外。兰州牛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指汤清;二白,指萝卜白;三红,是辣椒红;四绿为蒜苗香菜绿。牛肉面中最好吃,最香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牛肉汤。牛肉汤是由秘制的配方和牛肉在高压锅中熬成的。那味道,就是一个字——香!当你吃完面后喝汤时,喝了一口就忍不住要喝第二口,然后一直喝,直到喝完为止。冬日的早上,吃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这一天都会保持良好的精神儿,使你倍感温暖、舒适。
也许南方人并不理解为什么兰州人一大清早就要吃一大碗牛肉面,他们总认为早上只需要吃一点儿就够了,就像我们不理解南方人为什么只吃一点儿米饭一样。其实,兰州人早上吃一碗牛肉面,是吃出了兰州的特色,吃出了兰州人的特色!
来到兰州,除了要尝一尝最有名的牛肉面,还有很多不能错过的风味美食。
在兰州,还有一个著名的风味水果,那就是——兰州软儿梨。兰州软儿梨在“瓜果城”兰州,以它特殊的风味成为梨中的佼佼者。软儿梨立冬后成熟,其色黄中带绿,青中泛红,果皮比较厚,果肉厚,味道酸涩。吃时撕破表皮,用嘴吸吮,一包如糖似蜜的'果汁顿时溶入口中,饮之甜津津,凉丝丝,清香无丝,沁人心脾,余味久久不绝,因此,软儿梨也称香水梨。
美丽兰州,我可爱的家乡!我热爱这片土地,我热爱兰州!
赞兰州的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兰州,这里风景优美,有美丽的五泉山和白塔山。黄河铁桥像一道彩虹横跨黄河两岸,景色迷人的四十里黄河风情线为人们提供了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春季,春回大地,五泉山上的冰雪融化了,走在被垂柳掩映着的公园小溪旁,耳畔响起了山泉丁冬的歌唱声,公园内百花齐放,鲜花芬芳扑鼻,大多数人也许喜欢的正是这个季节。
夏季,艳阳高照,黄河游艇里坐满了纳凉观景的人,也许很多人陶醉于这个季节。
冬季,雪花飞扬,北风呼呼,动物们躲在屋里不肯出门,可是孩子们不怕冷,出去溜冰、堆雪人、打雪仗,可快活了!
我更喜欢兰州的秋天,每到秋季,兰州的天空是那样的高远,当你漫步在黄河水车园,听着吱吱呀呀水车转动的声音,望着漂浮在蓝天下的朵朵白云时,你的脑际会想起很多很多……
我之所以喜欢兰州的秋天,那是因为秋天是兰州瓜果飘香的美好季节。在这个季节,不仅我们这些嘴馋的小娃娃们可以大饱口福,吃上甜蜜的白兰瓜、香甜的葡萄、脆嫩的鸭梨……那些辛勤劳作的果农们更是收获了他们用汗水浇灌来的喜悦!
在中秋节这个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里,人们很高兴地围坐在一起吃瓜果品月饼赏明月,个个乐得眉开眼笑,可真是快乐啊!
赞兰州的作文篇4
在严寒的冬天里,却没想到教室里的空调突然坏了,这可让我们同学们一阵哀嚎。教室里没有了暖气来源,不多久就变得冷飕飕的。
“嘶,真冷啊!”有同学缩着脖子搓着手发出了感叹,不过这一声感叹是教室里所有人都的心声。“给,我将手套借给你保保暖。”说着,有一位同学就将手上的手套脱了下来,然后递给了刚才那个搓手取暖的同学。
一段时间过后,从窗户里,门缝里顽强的透了进来的寒风让教室里更冷了。这是自习课,中途老师来教室里看了看我班的空调后就出去了,应该是去找空调师傅了。这不,教室里就只剩下我们班的同学了,随着空气越来越冷,不少的同学都放下手中的笔搓搓手,捂捂耳朵。“我不冷了,给你暖暖。”这一双手套传递到了一个又一个同学的手上,拿到这双手套的同学接受了手套里的温暖,等到自己的双手暖和了之后,又将手套传递给了下一位同学,传递着温暖。
当这双手套传递到我的手上时,戴上手套后的我顿时感受到了温暖,这股温暖不仅是来自手套,也来自内心。我所感受到的温暖,是同学们之间相互关怀的温暖。尽管冬天严寒,尽管冷风嗖嗖,但是外界的温暖永远比不过发自内心的温暖。
这一天,教室里的同学们借着手套传递温暖,当我的双手也暖和了之后,我将手套传递给了下一位同学。在之后的时间里,虽然没有手套温暖着我的双手,但是我已经感觉到教室里没有那般的寒冷了。我想定是同学们之间传递的温暖,让外面的冬天也折服了,于是不再侵袭着我们没有暖气来源的教室。
传递温暖,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温暖的事。
赞兰州的作文篇5
亲情,从我懂事时,她就陪伴着我,无数的日月。岁月星辰,渐渐流逝,而她却依然带着无尽的温暖,守侯在我身边。
力量的源泉来自于亲情,信心和勇气从亲情中寻觅。多少次的黄昏与日落,我凝望天际,感受那熟悉的温暖与牵挂,我陶醉了,沉浸在玫瑰色的涌流中。期望的放飞,总就是亲情那双翅膀,支撑着我冲上蓝天,遨游苍穹,幸福不言而喻。带着懵懂,带着憧憬,我总带着理想去旅行。飞跃河流,跨过高山,带着勇气攀上胜利的顶峰,这都就是亲情,给予我自信。无数次的失败,总能勇敢应对,无数次的困难,总能战胜,心灵上的慰籍,就是除了亲情无法给予的。生命中,因为有了亲情才变得温暖。
爸爸,妈妈,就是我最亲的亲人,成长掠影,就是他们用心血创就了这天的我。听着他们讲的故事,我慢慢长大,学会了明辨就是非,然而疾恶如仇;学会了宽厚待人,自信勇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参透这人间至爱,每一次成功,无不包含这默默的支持。亲情,万物的源泉,就是期望与勇气的化身,然而,却带着温暖,带着关心,滋润每一个人的心田。
当我彷徨,当我无奈,亲情总就是使我重新振作。亲情,不在语言表,只在于默默地去意会和理解。心灵中的那一方净土,总让亲情填满。
历史的钟声敲醒了沉睡的心灵,亲情能够改变一切。我无数次感到她那神奇的力量,期望与歌声一同飞翔,亲情的气球带着多少人的梦飞向兰天。
我就是幸福的,因为有亲情的呵护。我的生命之船已经起航,驶向大海。我不怕风暴,因为亲情的风帆不会被破坏,我坚信,我会带着成功到达彼岸,去迎接风雨之后的彩虹,新的太阳!
感受亲情,我得了心灵的温暖,我要带着梦想去放飞,因为亲情与我同在。
赞兰州的作文篇6
景点简介:
位于兰州市区南侧的皋兰山北麓,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遐迩闻名的旅游胜地。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海拔1,600多米,占地267,000平方米,有明清以来的建筑群10余处,1,000余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
五泉山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五泉山中峰高处为古建筑群。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中峰两翼为东西龙口,五泉沿东龙口──文昌宫──西龙口一线呈弧形排列,悬于山腰。各泉间又以石阶栈桥和亭阁四廊相连。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原有的亭台楼阁都已修茸一新,经过绿化和建设,园内曲径通幽,现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山上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五泉山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
交通概况:
市内乘8、18、71、78、106、101、102路公交车,或31、33、34路电车在五泉山站下车即可到达。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城区南部,皋兰山北麓山脚下,因有惠、甘露、掬月、摸子、蒙五眼泉水而得名,是一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闻名遐迩的陇上名胜。公园景点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有明清以来的崇庆寺、千佛阁、嘛呢寺、地藏寺、三教寺、半月亭、剑桥、中山堂等十余处古建筑共一千多间,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
五泉山于1955年辟为公园,现已成为兰州人休闲旅游的首选去处,也是来兰游客值得一游的理想目的地。园内丘壑起伏,林木葱郁,环境清幽;庙宇建筑依山就势,廊阁相连,错落有致。崇庆寺内至今保存一口泰和铁钟,此钟铸于金泰和二年(1202年),高三米,直径二米,重达万斤。
金刚殿内完好地保存一尊铸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铜接引佛和莲花基座。佛像高5.3米,围宽2.7米,重2万余斤,面露笑容,神态自然,为铜像之精品。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五泉山公园内举办庙会,除浴佛和法事活动外,还设有花卉展览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纷纭踏来,人海如云。每年春节期间还举办灯饰展览。公园西侧辟有动物园,有各类动物上百种。园内还有各种儿童游乐设施。
五泉山公园位于兰州市区南侧,是兰州最著名的公园之一。五泉山的历史很是悠久,因传说霍去病将军曾在山上鞭打五下打出五眼泉水而得名。如今的五泉山上泉水已经很小,但是山间修建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寺庙等,公园内绿树成荫,环境古朴优雅。来此可以登山锻炼、拜佛祈福,还能够登到山顶俯瞰兰州城区的美景。
五泉山相对高度并不高,爬山大概1-2小时左右,山顶处可以俯瞰兰州城。很多游客来此并不会登顶,在山腰之间也能看到不错的城区景色。公园内大部分的建筑都分布在山腰之间,著名的有浚源寺、嘛呢寺、卧佛寺、地藏寺等,多为明清建筑,香火很旺,可以进入祈福。
山下处有儿童游乐设施,可以带着小朋友前来娱乐,这里也是老年人晨练、唱歌、跳舞的地方。在公园旁边,还开辟了一座五泉山动物园,里面有上百种动物,适合带小朋友前来游玩参观。
赞兰州的作文篇7
我的家乡在兰州,它是甘肃省省会。位于陇中皋兰山北麓,是黄河流域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西南西北的交通要冲。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为了突出山与水的城市特色,南北两山环境绿化,美化,亮化融为一体,将丝绸之路文化,黄河文化与民族文化汇集其中。
兰州有许多的风景名胜,如白塔山,白塔山位于中山铁桥北面,因在山顶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依山而筑,参差有致,经过多年的绿化,白塔山树高林密,曲径通幽,与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必到之地。除了白塔山,兰州还有兴隆山,因东山的古迹庙宇,西山的悠悠密林而的名。还有著名的五泉山,因为山上有“甘露泉”,“蒙泉”,“掬月泉”,“摸子泉”,“惠泉”五眼泉水而得名。传说,汉武帝时,霍去病征西途中口渴以鞭插地涌五泉。春天山上春花烂漫,正是人们踏青的去处,夏天,树木郁郁葱葱,在树荫下乘凉的人特别多,秋天树叶像蝴蝶一样从树上飘下来,给大地妈妈穿上一层外衣,人们相约登高望远。
兰州不但风景优美,物产也很丰富,有色如玉,甜如蜜的白兰瓜;有能止渴解毒的软儿梨,只要你吃一口,就会让你舒服一冬;有白如玉,形如花的百合,它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且兰州百合,品质堪称世界第一。特别有名的小吃是兰州牛肉拉面,它讲就的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緑,五黄的特点。兰州的小吃还有很多,如灰豆,甜醅,酿皮等等。好了再不说了,不然一会大家就要流口水了!
兰州的城市雕塑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如“平沙落雁”,“激流勇进”,“緑色希望”,“黄河母亲”等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黄河母亲”雕塑,那是用石头雕刻的一位慈祥的母亲怀抱着一个顽皮的孩子。人们常把黄河比喻成母亲,站在雕像前更能感受到母亲的伟大。这些雕塑全部位于美丽的黄河风情线上,在风情线上还能看见一排又大又整齐的水车,远远望去就像一排排士兵肃立在那里守卫黄河。到了夜晚,这里就是灯的世界,河水在各种灯光的照射下映出红的光,緑的光,蓝的光,紫的光,真像童话世界!
我爱美丽的家乡,我爱兰州!
赞兰州的作文篇8
兰州夹在南北两山之间,南面的这座叫做皋兰山,五泉山就是皋兰山的北麓,是皋兰山的一部分。它背靠皋兰,面对市区,海拔1600多米,现在占地面积是27.6万平方米,它比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的一半还大。山上现在保存有明清以来的古建筑十多处,1000多间,规模宏大。庙宇楼台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长廊阁道上下连通,蜿蜒曲折。山间丘壑起伏,林木苍翠,环境清幽,空气宜人,五眼长流不息的清泉,汇成潺潺的流水,曲回而下。五泉山,1955年被国家正式开辟为公园,是兰州人节假日休闲旅游的场所,每年还在这里举办各种灯会、花卉展览活动。公园里有动物园,豢养各类动物上百种;还有各种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
说到五泉山,不能不给大家讲一段传说:西汉年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骑兵万人,奉武帝之命征讨河西走廊一带的匈奴。他的部队途经兰州,扎营在皋兰山脚下。经过了长途跋涉,全军已是人困马乏,附近一带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不能做饭。副将急忙请示,要骠骑将军拿主意。霍去病镇定自若,拿起马鞭在山坡上戳了五下,霎时有五股清泉顺着鞭痕从山坡汨汨流出,水味甘甜,不光供足了三军将士的用水,而且一直流到了今天,成为历代饮用的重要水源。据说,这就是五泉山名的来历。其实,公元前121年年仅20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匈奴时,从今天的甘肃临洮出发,过焉支山,与匈奴军队鏖战于皋兰山下,这个皋兰山是今天张掖地区高台县北的合黎山,兰州的南山大约在北朝的时候才称作皋兰山,与霍去病毫无关系。但是后来的人们,一直把兰州的皋兰山当作霍去病远征的皋兰山,明朝以后就有了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
在霍去病的传说之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已经有了一个关于五泉来历的传说:东汉中期,汉桓帝联合宦官逮捕了把持朝政、贪赃枉法的大将军梁冀,论罪灭族。梁冀子孙中有一个名叫梁晖的,侥幸躲过了被杀的劫难,从都城洛阳逃出,一直躲到羌人占据的金城县一带。长期居住之后,他受到羌人的信任,被推举为大头领。当时天灾人祸,社会混乱,在金城呆不下去,梁晖准备率领部下迁徙他乡。当他的部众出发来到金城南山,就是现在的皋兰山暂且驻扎时,却被敌对的其他羌人包围。山上没有水,大家饥渴难耐,眼看就无法坚持。情急之下,梁晖把自己用榆树枝做成的马鞭插到地上,同时宰杀了一只青羊作为祭品,祈祷南山之神保佑他的部众。这一下果然灵验,山坡上顿时有神泉涌出,他的马鞭也刹那间变成无数棵榆树,化作大片的树林。泉水越涌越多,汇成小溪,自南向北,一直流入黄河。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梁晖,就把这个神泉称为梁泉。
霍去病鞭戳五泉的传说,可能是从《水经注》中的故事演变来的。人们把兰州的皋兰山误认作霍去病作战的皋兰山,于是也就把梁晖的故事安到了霍去病身上。
故事虽然带有传奇色彩,但五泉山有五眼清泉却毫不含糊。现在,这五眼清泉已是公园的重要景点,它们从东向西呈弧线形分布。五眼清泉,各具特色,人们分别给它们取名为:惠泉、甘露泉、掬月泉、摸子泉和蒙泉。除了五泉之外,公园的东西两侧还有两股流水,出自东龙口和西龙口。五眼清泉各有什么特色呢?等到了实地之后,我会给大家一一讲解的。
百姓中有一句俗话说得非常有意思,叫作“好山多让僧人占了,好衣服尽让女人穿了。”五泉山也是一个佛教名山,里面的建筑绝大多数是佛教殿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是建于明朝的崇庆寺,俗称浚源寺,它建于明朝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除此之外,还有千佛阁、地藏寺、卧佛殿、嘛呢寺等等,使五泉山成为兰州佛教活动的中心。每逢佛教的重要节日,这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比如水陆大法会等等,每当此时,整个五泉山上是人山人海。
五泉山上还保存有自金代以来的数百件历史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铸于金朝泰和二年的泰和铁钟,距今已有800年历史了。还有一尊铜接引佛,铸于1368年,就是明代始皇朱元璋刚当皇帝的那一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清朝字画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文物。
刘尔炘
说到五泉山的建筑修复和保护,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物,就是刘尔炘先生。刘尔炘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五泉山人,祖籍山西,生于兰州,是甘肃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和书法家。光绪十五年,也就是1889年,刘尔炘考中进士,并先后做过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1897年辞官回到兰州,受聘担任五泉书院讲席,就住在五泉山下,自号“五泉山人”。他创办了兰州第一所近代小学,1911年创立乐善书局,1922年修建五泉书院,为兰州的教育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办学的同时,刘尔炘多方筹集资金,募银4800多两,在1919-1924年间对五泉山进行了大规模的修葺扩建,修建了牌楼、太昊宫、企桥、半月亭等景致,修复了倾圮的庙宇楼阁,并在园内题写了130多副对联。这些对联咏物寄情、诙谐幽默、寓意深远,不光有对自然风景的赞美,更蕴涵着对人生的体味,对游人的指点,活泼隽永,耐人回味,许多都是语含双关、文蕴两意的佳作。过去,经常有人专门跑到五泉山,来抄录他的对联。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五泉山前,这个牌楼就是五泉山公园的大门,是山中所有寺院的山门,“五泉山”三个大字就是刘尔炘书写的。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思是说,不论是游山还是玩水,人总会获得一些特别的感受,总能被激发出丰富的豪情。愿大家登游五泉山,情满五泉山!
嘛呢寺
我们眼前有座雄伟的门楼,高悬在上的“乐到名山”四个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从这里开始,有东、中、西三条上山的路。进入这个大门,走的是中路,顺山依次有许多建筑。为了节约时间,少走重复的路,我们现在走西路,下山时从中路的这个大门出来。
现在大家请看我的右手边,这里有一道流水,石头丛中的一块石头上刻着“溪流”二字,这水流就出自上方的泉水。
我们先来参观藏传佛教寺院嘛呢寺,要进入嘛呢寺,首先要经过一条长长的阶梯,坡度较大,登上去有点不容易,这也许能考验善男信女的虔诚。在我们的右上方,大家看,立着一对杆子,上面还飘着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吗?对了,那叫嘛呢杆,是藏传佛教里的一种圣物,信徒们把佛经写在幡上,每当风吹过一遍,就相当于把经文念了一遍,这和我们在电视上常见的转经筒的作用是一样的。嘛呢杆后面的那座建筑就是嘛呢寺,是西侧山坡上的主要建筑群,也是五泉山上惟一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藏传佛教也称“藏语系佛教”或“喇嘛教”,主要流行于藏族居住区,蒙古、土、羌、裕固等民族也都信奉。喇嘛教以密宗为主,以无上瑜伽密为最高的修行。
这寺前古树参天,寺旁有石桥流水,风吹树摇,泉落水响,真是“泉水响云绿,树高摇山青”。在这寺前停留片刻,准会使你横生遐想。
两边各有一鹿,这是藏传佛教寺院的一个标志。进入寺院,迎面是一尊大肚弥勒佛,其前香火不断。他的身后是韦驮塑像。这个韦驮,金盔金甲,两脚平行而坐,十指合掌,横宝杵于两腕间。这个形象意味着,五泉山嘛呢寺不接待外来的云游僧人。
这里有一个大经轮,僧众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它,同时口中反复念诵“嘛呢”,也就是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就可得到解脱,功德圆满。经轮转一圈,就等于念了一遍所有的经卷。因此,信徒们除了在佛殿、经堂、寺院周围转动经轮外,还要在家中旋转。信教的藏族同胞家里,一般都有大小不同的经轮,有手摇的小经轮,有旋转的大经轮,只要有空,时时摇转。游客到此,也会旋转七圈,祈求佛爷给自己一个好运气,或者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大家不妨转转,一家要顺时针方向。
嘛呢寺正殿建于清同治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874年,其余建筑都是刘尔炘先生扩建的。寺内本来辟有依依经、仄仄门、曲曲亭、重重院、叠叠园,名称形象有趣;一些寺舍还题以迎绿、飞黛、听松、拜云等雅号,现在许多都已废弃。正殿供奉的主要是观音、普贤和文殊三大菩萨。西侧的偏殿里,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曾经发过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他是一位留一切幸福给别人的菩萨,世人称他为“大愿”。
惠泉
游客朋友,我们面前的就是惠泉,水流比较旺盛,水质特别好,过去一直是附近居民饮用和灌溉的水源,给人们带来实惠,因此被称作“惠泉”。用它泡茶,味甘气香;用它浇灌而成的兰州水烟和大枣,曾经是清朝贡品。自20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水量变少,而现代化的抽水设施使人们大量用黄河水灌溉,惠泉已失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而变成了一眼只供人观赏的泉水。
惠泉旁边的这座桥就是企桥,它的名字很有特色,而这副对联,则更有特色,看:“想过去么?过去便可通碧落;休下来了,下来难免入红尘。”隐喻五泉山有世外桃源般的佳境,体现了作者追求避世隐忍的生活态度,也符合这里山水的一些特色:远离世尘,清净空灵,恰恰是隐士的乐园。再看那一面:“问来来往往的人,今之云游,水意山情可乐否?”问大家玩得开不开心,又自答说,“到活活波波地,任天而动,花光草色亦欣然。”对联都是刘尔炘撰写的,是不是别有风味?好了,我们再往上走。
甘露泉
甘露泉是五泉中海拔最高的一眼,源流较细,据说它“久雨不盈,大旱不干”,味道甘甜,就像甘露。甘露泉在清虚府西南角山崖下,为五泉中地势最高的泉。在明代时水量充沛,山泉漱石,飞珠溅玉,称为漱玉泉。清中叶以后,泉流变小,纤细无声,却经年不涸不溢。因所处地势最高,离天较近,便于祈求天降甘露,遂改为甘露泉。光绪时,陕甘总督左宗棠曾经在此祭祀过泉神、雹神。现泉为圆形,直径2.1米,深入地表3米,水深0.3米,在泉上建有六角攒尖顶亭护泉。
掬月泉
掬月泉乾隆时在东麓,是五泉山最早得月处,月出东山,天上一轮明月,泉中一轮明月,泉中之月伸手可掬,月在泉中也好像将月掬于银盘之中,故名掬月泉。此泉干涸。光绪时又在文吕宫东墙下出——泉,直径1.1米,深入地表2.35米,皓月当空,月入泉中,明月伸手可掬的佳景遂又重现。
摸子泉
摸子泉位于地藏寺旷观楼下摸子洞内。地藏宫大殿供地藏菩萨,东殿供送子将军,西殿供观世音菩萨。寺西南角—门可通掬月泉。摸子洞深14米,两侧石壁上凿有佛龛,到洞最里面之后,再下5级台阶,就到了泉边。泉为方形,水深0.4米。以前寺内僧人在泉中置石子和瓦片,说求子者摸到石子生男,摸到瓦片生女。洞口原来悬有刘尔忻所撰楹联:
糊糊涂涂将佛脚抱来求为父母;
明明白白把石头拿去说是儿孙。
蒙泉
蒙泉在东龙口之南,与东龙潭之间只隔着一个子午亭。清中叶被山洪淤塞,1955年疏通。现泉为正方形,长1.8米,深入地表1.4米,水深0.4米。五泉山的水都有一点咸味,惟有蒙泉清纯甘洌,用蒙泉泡茶,茶味正而香浓。四川名山蒙山之巅产茶,茶清而香,用蒙泉泡茶,茶味可与蒙顶茶媲美,故名蒙泉。明人李文曾在诗中记载山寺里的和尚请他喝茶时就用蒙泉水泡的茶:
上人邀我烹新茗,
水汲山中第五泉。
清人刘文机,则把宋山里饮用蒙泉水烹出的可与蒙顶茶相媲美的茶水和倚树听琴当作人生的爱好和享受:
偶来倚树听琴响,
怜煮蒙山顶上茶。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周易》上说:“山下出泉,蒙。”
赞兰州的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