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思路清晰,大家子写事迹材料时一定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邻里守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邻里守事迹材料篇1
我和邻居互相信任,互相帮助,从而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
记得小时候,有一天早上妈妈对我说:“今天我们不能陪你了,我和你爸爸要出去做事,你就暂住在邻居爷爷家吧!”我点了点头,等爸爸妈妈走后,我就来到了邻居家中。
邻居的早餐是从外面买回来的,邻居爷爷买了几根大油条,我拿起油条就吃了起来,就像在自家一样,显得十分大方。邻居爷爷笑着说:“小孩子大方,好!”
早上的时光伴随着电视节目很快就完了。12点了,这时一股饭菜的香味扑鼻而来,我为了体面,主动走进厨房,自己拿碗打饭,我看到碗里有水,我就随手一甩。可是用力过猛,不小心,碗从手中飞出去了。随着“砰”的一声,碗碎成了几大块。我“哇”的一声哭了起来,阿姨赶忙把我抱回沙发上,安慰我:“没事,没事,男子汉不哭。”唉,我真是成事不足的败事有余啊,想着想着,为了不让大人责备我,我继续哭,装可怜。阿姨连忙说:“说了,没有关系的,碎碎如意嘛!来!我来喂你吃饭!”吃饭时,我装着不敢吃,生怕自己又做错事,阿姨并没有说什么,端起碗,舀起饭就往我嘴里送。“啊!我竟没想到,邻居这么宽宏大度!”我暗暗地想着。
邻居间总是要你来我往,互相帮助。这不几天前,爷爷、奶奶要和他们朋友去爬山。带上小孩不方便,就把他们的孙子托付给我们。邻居家的孩子估计只有3岁,可不好照顾了。早上,妈妈为他做了饭菜,那可口的饭菜堵住了他那个一直哭的嘴巴。可饭后不久,妈妈该出去买菜了。爸爸又在干活,我只好一个照顾他,他一直在那哭,我只好拿出了我珍藏已久的玩具,遥控汽车给他玩,望着他那开心的笑脸,我总算安静一会儿了。
好景不长,才过了一会儿,他又哭了起来,只见他一直望着奶粉,我想他该不是饿了,想喝奶了。我读了后面的说明,舀了两勺奶粉,又掺了开水,拿起奶嘴瓶子使劲摇晃,摇散了后,有一股奶香味,扑鼻而来,他立刻抢了过去。邻居回来之时,我已经被他们的小孙子折腾得躺在了沙发上,小孙子告诉了他的爷爷奶奶说:“哥哥乖。”还竖起大拇指,我听了都不禁笑了。
邻居之间,互相帮助,真验证了“远亲不如近邻”这句俗语。
邻里守事迹材料篇2
炎热的暑假期间,我们家和邻居家要举行拔河比赛。那天,大家神气的排着整齐的队伍,兴高采烈的来到楼下开始举行拔河比赛。大人和小孩分成两队,开始拔河了,两队的队长分别派出一人来剪刀石头布来选择场地,我们队长派出的人赢了,选择了右边的场地,三局两胜。第一局比赛开始了,选手们来到了场地,我们队友有的使出使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有的使出了小时吃奶得劲,战胜了大人们。第二局比赛开始了,交换场地,我们大家体力减弱,拼命的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劲儿,大人们使出了小时候吃奶得劲儿,打败了我们。现在已1:1的成绩打成了平手。第三局比赛开始了,交换场地,这是最后一局,想赢他们就要看这一局,我们最后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的劲儿两方互不相让,啦啦队在一旁支持着我们。
我们以 2 :1的成绩战胜了他们,我们赢了!我们兴高采烈的回队了!他们垂头丧气的归队了。
邻里守事迹材料篇3
古人常说:“远亲不如近邻。”但以前我总是觉得亲戚嘛,总是比邻居好得多。但经过几次事之后我才知道有一些急事求远亲不行,一定要让邻居帮忙。还有一些鸡毛小事也可以让邻居帮忙解决。
比如,我外婆几年前就帮助过她的邻居。那一天我们都在外婆家玩,忽然我们听到一个妇女正在叫我们的外婆,外婆走过去了。那人对我外婆说:“我要生孩子了。”我外婆当机立断,叫了一辆taxi把她送到了医院。事后我们了解到她的家人全部去外出办事了,这时我才第一次领略到了“远亲不如近邻”的解释与意思。
虽然经过了一次急事对我的教育,但我还是没有深刻体会“远亲不如近邻”解释。
后来在我住过的老屋,出了一次小火情,一天早上6点50分的样子,我还在睡觉。但有人却在用电炉烧水。电线就着火了,而且她竟然没呼叫:“救火啦,着火啦。”因为楼道上摆了一些废纸,一些废纸竟然着了起来,还好外面的人被惊醒了,忙喊:“救火了!”大家也一一被惊醒,被惊醒的我们一看着火了,慌忙救火,幸亏废纸没有全部被烧着。否则我们要出不来了,最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终于把火给扑灭了。这时,我懂了,像着火的时候,难道我们还要去给亲戚打电话来帮助吗?后来我们搬家了,到了水木清华也有许多小事。
我妈妈因为是全职太太,把我送到学校后经常和邻居聊天。所以我们都很熟了,一天我妈问邻居一位退休医生,眼睛有血丝是怎么回事?经她诊断说是眼睛劳累引起的,用一种眼药水可以有缓解作用。
邻居与邻居就像小朋友和我一样,相守相望。
邻里守事迹材料篇4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在生活中,很多事没有别人的帮助,单靠自己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就好起来了。
我的邻居是一家四口:一位老爷爷,一对年轻夫妻,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女儿。年轻的夫妻常常很晚才回家,他们的女儿在上初中,晚上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就很晚了。所以邻家老爷爷和我呆在一起的时间比和他们一家三口呆在一起的时间还长。每当我们出门恰巧碰上时,我都会热情的喊到:“爷爷好!”老爷爷也会关切地叮嘱我:“娃,路上小心!”可我不以为然,心想:“我机灵着呢!”直到那天中午,在回家路上摔倒了。当我一步一步走回家时,发现脚居然在流血,我回头一望,一滴滴的血滴在地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的血迹。当我一拐一拐回到家时,却发现没有带钥匙。“唉,真是祸不单行呀!”我在心里嘀咕着。这时,对面老爷爷遛弯回家了,看到我,不得了了,急忙背我到他家里去。一边数落我,一边无比认真地给我缠上绷带,然后又去我家去叫门。可是妈妈还没有回家。老爷爷就说:“晚上就到这里吃饭,尝尝我的手艺。”说着就走进厨房忙活了起来。看着老爷爷的背影,我不禁心头一暖,鼻子一酸。吃饭了,爷爷一个劲地问:“饭菜好吃吗,腿还痛吗?”我一边回答好吃,好吃,一边拼命地往嘴里塞饭,生怕自己不争气的眼泪流下来。经过这件事,我把老爷爷当成了自己的爷爷。
老爷爷,其实也算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了。有一晚上,妈妈做完饭忘了关煤气。那天晚上,老爷爷来我家唠家常。他一进门就说:“怎么有股味,好像是煤气。”“真的吗,我们一直呆在家里都没怎么察觉”妈妈一边说,一边跑进厨房,果然是煤气灶没关好,在漏气。真的是多亏老爷爷,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老爷爷看起来整天乐呵呵的,但我知道他内心很孤单,一个老人天天没个人陪着能不孤单吗?所以我能做的就是扮演他的亲人,一直陪伴着他。
邻里守事迹材料篇5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的
话,那时候住在乡下,串门是我最乐意最开心的事,每天巷子里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从乡下搬离已经有几年了,邻里之间的情谊早就淡忘了,有些邻居我甚至都没见过,更别说交流了。年初三,全家到乡下给奶奶拜年,这下,我也算是回到了故里。
脚踏上这片土地,看着低矮的平房,心中泛起难以抑制的激动。
“邻居他婶,今天来我们家吃饭吧。”正走着,墙外面传来一个年迈的女人的声音。我有些好奇,不仅放慢了脚步。
“这怎么好意思呢?”另一个年迈的女人轻轻答道。
“没关系,今天你儿女都不在,到我们家说说话也好。”
“好啊!”
没看到他们说话的神态表情,但这几句简单的对话,却使我有种久违的感动。
终于到了奶奶的家,没想到自己的到来竟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
“这是谁家的小孩呢,已经长这么大了?”对面窗户探出了颗脑袋,好奇地望着我。一下子,周围好像洪水似的,有好多人围向我。等不及奶奶介绍,就有人认出了我。“你这小鬼,几年没来了,真没良心啊!”“小时候,你一直来我家玩的!”“记得不,你还偷吃过我家杏子呢!”“……”
哦,原来他们就是我以前的邻居呀!它们叽叽喳喳地讲了许多我以前的趣事,我也和他们聊了些自己的近况,自然就说到了中考,我正为这事发愁呢,没想到热情的大爷竟从他们家那来个符,说是有助考运的。我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接受了这份神圣的礼物。时间并没有阻隔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再次遇见他们,依然快乐舒坦,依然亲切自然。看着他们略显沧桑的脸庞,我知道一切都无法回到当初,但此刻,一颗颗真诚关切的心,却使我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临行前我向他们一一道别,相互说了好多吉祥的话,真有些依依惜别的味儿。
到了家,我一直在想,现在住宅什么的都先进,唯独太缺这邻里之情般的人情味,如今冷漠成了习惯,“远亲不如近邻”就迟早会成为历史。
社会在进步,邻里的感情却在倒退。改变现状或许只要人们之间建立起一种信任的桥梁。
怀念原来的邻里之情,怀念那种真诚、那种朴实……
这么想着时,眼前浮现出小时候在奶奶家的图画来:早上一开门,迎面传来了亲切的问候:“最近学习如何啊?”“看到你穿这么少,要注意身体,别着凉啊……”
邻里守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