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我们记录思考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作文是记录美好回忆和宝贵经历的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的成长,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剥玉米作文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剥玉米作文篇1
国庆节的到了,我们回到了农村姥姥家。在这里,我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假期,印象最深的,就是剥玉米了。
一进大门,我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院子铺满了厚厚的一层玉米,简直就是一座玉米山,这些玉米还都带着皮。旁边还有两大堆剥了皮的玉米,足有两米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灿灿的光芒。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被“轰隆隆”的声音吵醒了。原来,是剥玉米的机器在大吼。姥爷、舅舅、爸爸、妈妈、小姨、姨夫几个人正围着机器忙碌着。带皮的玉米被放进机器里,出来后就像是一个个被脱了“衣服”的小娃娃。这台机器太神奇了,我认真观察了一下,它大概可以分成五部分:带动机器运转的发动机,放玉米的口,帮玉米“脱衣服”的滚轮儿,出玉米皮的口,还有出剥好了的玉米的口。
大人们忙得不亦乐乎,我们几个孩子也兴奋地参与了进来,有人往机器里放玉米,有人将剥好的玉米用铁锹铲走,有人把玉米皮往远处运……
听妈妈讲,他们小时候,没有剥玉米的机器,这些成堆成山的玉米都要一个一个用手把皮剥下来。有时候一家人围着玉米堆,一边剥玉米一边聊着今年的收成。或者开展剥玉米大赛,看谁剥得快。小孩子总是比不过大人的,那就规定一个数,比如剥300个,或者剥满3筐,就可以睡觉去了。不过很多时候,经常剥到深夜,剥到手指头疼,困得睁不开眼,还在剥。
我试着用手剥了几个玉米,一开始还觉得挺有意思,也没什么难度,但不一会儿,我就发现手有点疼了,手指头肚上的皮肤也变得粗糙了。想想妈妈小时候,他们真是太辛苦了。
这个假期,我过得很充实,体验了剥玉米的乐趣,更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
剥玉米作文篇2
今天,我和弟弟很快就写完了作业。奶奶说我们家菜园地里种的早玉米可以煮着吃了,问我们想不想吃嫩玉米?一想到解馋的嫩玉米,我和弟弟高兴极了!于是,奶奶便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我们去地里掰玉米。
来到玉米地,玉米已有一人多高了,举目四望,仿佛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列列,一行行,好像站岗的哨兵守卫着我家的菜园子。翠绿的长叶像仙女的绿飘带,随着微风翩翩起舞。一个个玉米像害羞的小宝宝一样,裹在嫩绿的衣服里,头上还带着漂亮的“红樱帽”,真惹人喜爱。
开始掰玉米了,奶奶说:“注意点,玉米叶子可锋利了,别让伤着手了。”我和弟弟一边点头答应一边迫不及待地钻进了玉米地里。我环顾一圈,瞄准了一颗最大玉米,我飞快地跑到它眼前,伸手抓住了玉米,用力的去拉它,可是玉米怎么也下不来,我急得满头大汗,使尽全身力气,揪着玉米使劲地向后腿,玉米好像跟我作对一样,就是不下来。弟弟也不会掰,只见他直接往上拉,结果用力太大,把玉米杆都折断了,还被别一棵玉米绊倒,仰面朝天地摔在了地上。奶奶见我们这副模样,笑着对我们说:“掰玉米得有方法呀,你们看看我是怎么掰的。”只见奶奶一手抓住玉米杆,一手抓住玉米使劲往外掰,玉米就掰下来了。于是,我们便学着奶奶的样子,不一会儿,我和弟弟就掰了满满的一塑料袋玉米。
到了晚上,奶奶给我们煮了一锅玉米,我们吃着自己掰的香喷喷的玉米,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剥玉米作文篇3
玉米熟了,黄的喜人。
此刻的他,抑制着愁绪。
陈旧的庭院,堆积着太多的无法解开。那悬在梁上的,铺在地上的。承载了他至今都展不开的眉宇,至今都放不下的担子。儿子现在怎样?他不得知。
昨日的家信内并未传递出对他的思念。学费,是现在他要面对的。
只无声的抽着烟,刺激着大脑中麻木的神经。
那双手,经历过太多,也饱含了太多。就是这双手将儿子抚养长大。整个昨天的忙碌,才将田里的玉米一只只剥开,绑好,缠住,挂在梁上。
半年了,儿子离家在外上学,昨日才回信,这个残破的家是否已让他厌倦而不愿意常常想起……
现在他蹲在玉米上,一季的收获此刻正在他脚下。旱烟的浓烈辛辣提醒着他沧桑的神智。黑色的裤子和发黄的白汗衫。可能已不知被浸渍过多少次。黑白相间的短发和无法看透的眼神。应该是忧虑到无语言倾……
阳光的常年倾洒让他白色的皮肤变成了黝黄。田间的忙碌让他的手有了短而粗的轮廓。这负担了家里的生活和儿子的学习费用。
他不说累,不说自己的疼。可以一直这样默默地承受,不去想放弃吗?这样埋头苦干的他让四邻心疼。
儿子考出去了,考得很好,不在本省。
他有了安慰,只是年底回家,和他再也无话可说。家里总是沉默。他心里很闷,这种气氛被他收起来,冰冻到沉寂……此刻只盼望自己能继续努力的坚持到儿子毕业,儿子回家。
他的付出像玉米粒那样饱满。
玉米熟了,黄的喜人。
玉米黄了,温暖的让人感到疼……
剥玉米作文篇4
长假期间,我看到奶奶经常在剥玉米粒,便走过去说:“我也来剥吧。”“你,行吗?”奶奶问。我自信地回答道:“行!”说完我便干了起来。
我先把一排玉米粒剥掉后,再用手掌在玉米棒上使劲地搓,不一会儿,一根玉米棒很快被我“脱粒”完了。抬眼看了一下奶奶,她还没弄完一半呢,我不禁批评她:“奶奶,你干吗非要这么做呢,一会儿用螺丝刀戳,一会儿用玉米芯搓,烦不烦呀?看你那样真是既麻烦又迟慢,还是学我的吧,这样不是既快又方便。”
听了我的话,奶奶却笑着说:“我的小祖宗,你那方法虽好,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不信你等着瞧。”我听了却不以为然,继续用我的快捷方法为玉米脱粒。
一小时过去了,手底下已经堆起了“小山”似的玉米粒,再看一眼奶奶的,妈呀,竟还有一大堆玉米棒还没有剥呢。我不禁心里着急起来,便用力一搓,这一下可搓出麻烦来了,不仅弄断了玉米棒,还把手掌给弄疼了。抬起手一看,只见手掌处红红的,只差没蹭破皮。
奶奶见了心疼地说“歇歇吧,孩子。”然后又语重心长地说,“做事不能求急,本来怎么有路遥知马力这句话呢。再说手皮总没有螺丝刀硬吧。”听了奶奶的话,我心悦诚服地点点头。于是我仿照奶奶的方法,先用螺丝刀钻掉一排玉米粒,再用已剥掉玉米粒的玉米芯在玉米棒上搓,玉米粒整排整排地被碾压下来,速度一点不比原来的慢,而且也省力,不必像以前那样把手掌蹭得红红的。
吃一堑长一智,谁说不是,剥玉米中还真藏着学问呢。
剥玉米作文篇5
暑假的后一个月正是收获玉米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摘了玉米穗运回家,再把玉米穗一个个剥成碎粒去卖钱,或者留着自己吃。
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显得那样昏沉。我去朋友家玩,正好遇上了他家正在用机器碎玉米,不对,那哪能算是个机器啊,分明是个简易的工具。
正看着,忽然被一声话语打破了:“来呗,给老姑搅玉米机。”“哦!”我一边答应一边坐到了椅子上,朋友把工具移了移,,往里边塞了只玉米穗,双手稳稳地扶住。
“来吧!”我没想太多,直接握住握把,转了起来。
“咔嚓,咔嚓……”玉米掉了许多碎粒。随后又是“滋”一声卡住了,我继续用力转,可无济于事。
”往回回一下。”朋友提醒道。
听了朋友的话,我赶忙往回回了一下,又用力转了起来,“咔嚓——”一个玉米全部成了碎粒。我看着这些碎粒心想:“想不到这玉米还挺难搅的……”
没容我想完,第二个玉米穗就放了上来,我又用力的转了起来,“咔嚓,滋,咔嚓——”就这样,后面的玉米也都是这样用机器搅着。搅玉米的声音像个调皮的飞虫,飞进了我的耳朵,又飞了出去。
干了一会儿,我的汗珠就开始忍不住的往下落。于是换做了朋友搅,我紧紧地帮他扶着,可搅玉米的那个工具还是会左边移右边晃,像个调皮的小孩儿一样。
嚼玉米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咔嚓,滋,咔嚓……”搅玉米的声音持续响了一个多钟头,地上的碎粒堆成了堆,可就算他把它们再合成一个个玉米穗,也不能和眼前这大堆玉米比。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们一刻也没有放弃,每天都嚼了一点碎粒,那堆玉米,也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了碎粒,被摊在路上,等晒干后再用麻袋装起来贮存。
剥玉米作文篇6
大家好,我就是又香又甜又物美价廉的玉米,大家一定想了解一些关于我的资料吧,别急,我这就告诉你。
首先介绍我的名字吧,我的正名叫做“玉蜀黍”,别名有许多呢,比如:“包谷”、“玉茭”、“棒子”、“苞米”、“珍珠米”、“大芦粟”等等。我一般生长在秋季,叶片扁扁的,长长的,像一把锋利的剑。果实像葡萄一样呈颗粒状,成熟时呈金黄色,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发。
我在全世界都是广泛流传的美食,那你们知道我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吗?我起源于美洲大陆,原产地是墨西哥和中美洲,是千本科草本植物玉蜀黍种子种出来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种子带到了西班牙和中美洲,随着世界海业的发展,我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了最重要的粮食之一。进来还有国家把我奉为“国宝”呢!
我还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从北美洲到拉丁美洲,均有大量栽培。从栽培面积合总产量来看,我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呢,暂居第三。
我不仅可以当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还有药用价值哪!可以把我煎汤喝或者是磨成细粉做成玉米饼,还可以蒸炒烹炸……样样美味又营养。我具有利尿消肿、食欲重振、小便疏通的功效。
我比土豆好吃,比西红柿好看,又比青菜便宜,还说什么,快来选购吧!
剥玉米作文参考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