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优秀事迹7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事迹材料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通过认真书写事迹材料,人们可以感受到真善美的力量,培养美好的品德和价值观,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残疾人优秀事迹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残疾人优秀事迹7篇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1

xxx,1963年出生,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肢体四级残疾,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现任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

童年的xxx和姥姥生活在一起,每天陪伴姥姥制作鱼皮衣服、鞋、帽等鱼皮制品。在环境的熏陶下,xxx也开始动手参与制作,逐渐掌握了这项技艺。1996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xxx开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鱼皮工艺上,并在旅游景区开设门店,将做好的鱼皮画、挂件等鱼皮制品销售给游客。目前,他的作品已远销至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20xx年、20xx年,他两次被同江市残联聘为残疾人鱼皮画培训讲师,他将自己的鱼皮画制作工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现在学员们都能自己作画,并且出售自己的作品。20xx年5月,在市残联的支持下,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15人,部分成员通过制作鱼皮画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20xx年(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国地区选拔赛中,依玛哈鱼皮传统工艺农民合作社荣获“优秀企业奖”。

经过多年的经营,xxx的合作社已经有了固定的客户资源,同时,依托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的'旅游资源,合作社的鱼皮画作品已销往全国多地,20xx年合作社销售额突破15万元。

xxx表示,将继续开展残疾人鱼皮画制作培训,帮助更多的残疾人掌握鱼皮画制作技术,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勤劳致富、共同圆梦。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2

初见康建忠,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干练踏实的汉子,但是,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个在石家庄将化工生意做得十分红火的老板竟然是个残疾人。而的的确确,就是这个康建忠,用他残缺的身躯为八旬老母和妻儿撑起了一个家,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打拼下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用自己博爱之心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

身残志坚再苦也要干事业

康建忠1968年出生,一岁时因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最终落下了右下肢的终身残疾。而从康建忠懂事起,他就从别人异样的目光里,过早地体会到了命运的不公,但同时也磨练了他不服输的个性。

18岁中学毕业前夕,看着年事已高的父母依旧每日早晚操劳,康建忠决定放弃学业挑起家里的重担。他显示在一个村里当起了装卸工,装卸沙土、砖块,这种工作连正常人都会觉得又苦又累的,刚刚走出校门的他,双手很快就磨出了许多血泡,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一回到家就只想躺在床上,什么也不想干。

可第二天,他看到父母疲惫的身影时,咬咬牙又走出家门。就这样他坚持了一年多。1993年又在一个村办搪瓷厂当起了工人,后来调到了业务科跑业务。在这段时间里,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他去了很多地方,也饱尝了许多的酸甜苦辣。同时,他也看到了改革开放后,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受触动,于是,决定尝试自己创业,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

一再创业十几万元“打了水漂”

1994年,康建忠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了令许多人羡慕的业务工作,在所有人诧异的眼神和冷嘲热讽中开始了第一次艰难的创业。在广安街市场,他租下摊位搞海鲜批发,因为没有经验赔光了近万元的本钱。那段时间,家人的责怪和不理解,使他很痛苦。第一次创业失败的他去了印刷厂跑业务,每天骑着破自行车起早贪黑地往返于正定和石家庄的路上。

随着阅历的增加,康建忠心中的创业热情又高涨了起来,又开始筹备创业的事情。没有资金,他就从亲朋好友手里借来了十几万,于1997年筹建了物资供应站。然而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毫无经验的他被人骗了,十几万元转眼间打了水漂。外面还欠下了很多外债,要账的人整天赖在家里不走,弄得家无宁日。为了还上康建忠创业所欠的外债,贤惠的妻子罗菊英就用自己当村医院护士的每月几百元工资,除了用于老母亲每月必须服用的药和家庭开支外全部还了债。“那段时间,简直是我人生的最低谷,自信心严重受挫!”康建忠自己总结道。

自强不息创业终成功

两次创业的伤痛时刻刺痛着康建忠的心,然而埋藏在他心底的梦并没有破灭。2003年,当他把重新创业的想法跟家人一说,自然立刻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妻子甚至以离婚相威胁。然而,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自己。康建忠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行,我不比别人差!”就这样,倔强的他擦干眼泪,拖着残缺疲惫的身躯又一次奔波在创业的征程上。

2004年,康建忠决定成立一个工贸公司主要经营化工生意。项目考察、公司占地、人员手续都有了头绪,可是资金又遇到了困难,他找到了多年来一直支持他的表哥,谈了自己的想法后,通情达理的表哥很快帮他从朋友那里筹措到了20万元,他自己又从朋友那里筹集了一些,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工贸公司开业了。从此以后,康建忠日夜吃住在公司里,凭借着诚信经营的理念,他很快打开了自己的产品销路。他总结之前的失败教训,精打细算,诚信经营,理性管理,和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并取得了国内多家优质化工产品的代理权,公司当年就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两个事业一起抓

规矩做人,踏实做事,良好的信誉必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慢慢地,康建忠还清了所有债务,然而,下一步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呢?在常人看来,扩大企业经营是第一位的.,而康建忠却决定用自己的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亲人,回报社会。

2004年由于康建忠热心帮助残疾人朋友,被石家庄南高营镇残联指派为南高营村残疾人联络员,负责村内100余名残疾人的各项工作。这个工作其实没有任何报酬,完全是义务的。由于之前没有任何资料和信息可用,工作量非常大。和各种各样的残疾人打交道,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可是他却看得比公司业务还重要。由于村子比较大,住得比较散,康建忠自己行动也不方便,工作非常困难。为了方便联系,他做了联系卡发放到每个残疾人手里,并给每个人做了档案……出色的工作年年受到残联表彰。

一方面是康建忠的事业顺风顺水,一方面康建忠的爱心事业也是处处开花,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康建忠捐款2000多元;2009年全国助残日前,康建中慷慨解囊自费组织了由南高营村残疾人和河北东化化工公司共100多名残疾人参加的游园活动;为沧州重病村妇倪玉艳捐款1000元……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3

“始终把残疾人的就业需求放在首位,残疾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工作中,xxx把这句话作为准则和信条,始终贯彻着。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制定工作方向,着力解决残疾人最关注的问题,就业是解决残疾人脱贫和融入社会的唯一途径。残疾人的就业环境不断优化,就业岗位不断推新,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加。几年来xxx和她的同事们积极为残疾人谋求就业岗位,拓展职业培训项目,让更多的残疾人通过系统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

因为工作的关系,xxx结识了很多残疾人朋友和他们的家人,他们经常会在微信上,或者打电话向她询问一些事情,不管是上班时间还是下班时间还是节假日,她只要看到,都会第一时间回复他们,并详细为他们解答。

“残疾人对就业的渴望,渴望获得一份实现自身价值,自食其力的工作,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的迫切需要,让我更感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更应该努力工作,通过我的努力能改善和帮助残疾人现有生活状况是我工作努力的方向。”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4

xxx,男,1980年出生,大专在读,肢体三级残疾。1987年一场不幸的车祸导致右大腿粉碎性骨折后截肢。

1996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没有选择继续就读高中,选择了技校,想学一门技术,为将来能自食其立,不为社会和家庭增加负担,学习了无线电维修、手表维修。经实习后20xx年自己开店,钟表及家用电器修理。随着科技发展电脑的诞生,在20xx年参加了鸡西市残联组织的免费培训计算机维护与使用,免费食宿学习了一个月。在20xx年被附近一个私企煤矿聘请电脑监控管理人员。从此以后每天白天在煤矿工作,下班以后去上门服务维修家用电器。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20xx年,由于煤矿资源枯竭,后期关闭。同时随着家用电器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家用电器越来越便宜,维修的活也开始少了起来。

面对失业,没有气馁。参加了鸡西市残联组织的按摩学习班、进修电脑硬件安装与维修、配钥匙、开锁等多项技术。最终选择了配钥匙、开锁这个行业,20xx在鸡西市公安局注册备案取得了资格证。在鸡西市鸡冠区上东国际小区,开起了自己的店面,“张利开锁”店开业了。

在店里配钥匙工作还算是得心应手,遇到上门服务,修锁、换锁,就困难了。常常遇到没有电梯的楼房,门锁坏了,带着笨重的假肢,有时候要爬上6楼甚至8楼。有一次出去干活,由于前一天走的路太多,假肢把大腿残肢磨破了,每走一步路都是钻心的疼痛,但是和客户提前约好的时间不能失信,我就提前出发,每上一个台阶都是坚难的前行,但是为了生活,我忍着疼痛在约定的时间之前到客户家里了。到了客户前门前,我的衬衫以被汗水湿透,汗流满面,我简单的擦干脸上的汗水,轻轻的敲开客户家门,认真的把门锁修好,得到了客户的`认可。

还有一次,接到上东国际二期小区物业经理的电话,居民家防盗门不小心锁上了,人在门外没有钥匙进不去屋,煤气上还烧着菜。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拎起开锁的工具,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到小区单元门前和保安汇合,上电梯直奔居民家里,当时在门外就可以闻到油烟的味道,屋内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也顾不上危险,拿出工具,三下二下的就把门打开了。这时候能看到屋内是浓烟滚滚,隐隐约约的能看到火光,我马上冲了进去,眼睛以看不清东西,不停的流泪,衣服袖子捂着鼻子也呼吸困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锅盖,把锅盖上,然后用湿手巾又盖在锅边的火焰上,火势被控制住了,在晚一会后果不堪设想。走出门外已咳嗽不止,稍做缓解,就坐电梯下楼了,事后居民追到店里要给开锁费用,没有收。由于平常工作认真,做生意诚信,遇到老弱病残,紧急情况能减就减,能免就免。深得顾客的好评,顾客又为我推荐新的顾客,口口相传,生意越来越好。

20xx年3月份去哈尔滨奔马汽配城进修学习汽车钥匙技术,进了新设备。现在的店里是项目全,价格公道,深受周围居民欢迎,每天都不停的忙,月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自己能养活自己,还有富余。就这样,一直在不断的努力学习中慢慢成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同,同时也认识了我女友赢得她的赞赏,收获了一份爱情。在20xx年5月23日与女友举行了婚礼,现在事业与爱情双丰收。

自己的生活走上了轨道,越来越好的同时。xxx也没有忘记其他的残疾人,他表示:“只要有残疾人来想学习技术,我分文不收,教会为止。希望所有的残疾人都能收获自己的爱情和事业!”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5

xxx,双鸭山市岭东区长胜乡立新村村民,先天视力残疾。自1994年到现在多次手术治疗,高额的手术费用给本不富裕的家庭又增加了负担。

在农村长大的xxx,懂事早,从小就帮助家里人务农,干些力所能及的事,但每一次看着父母悲戚的眼神,她心里就颤动一次:不能让父母为我伤心痛苦一辈子!她暗下决心,要做一个争气的孩子,要给父母一个奇迹。

xxx结婚后,在一次家庭出游中,她接触到了一户家庭农场,效益很好。她想自己老家气候好、土壤好、位置优越,一定能种出好的产品。这时,国家又出台了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她同家人再三研究后,在亲朋好友的支持下,决定放弃传统的种植观念,开启家庭农场梦。

xxx凭借对家乡土壤品性的熟悉,种植适宜本地的各类农作物。先后投资40余万元,在300亩土地上建设了8个大棚,完善了喷灌、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气候特点,农场在主打玉米黄豆的同时,还因地制宜种植水果。为了把水果种好,xxx前往亚布力、吉林白山等地考察学习,先后引进了树莓、龙丰、桃李等深受老百姓喜爱的20xx余棵果树。他们夫妇俩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农技培训,学习种植技术,邀请技术专家现场指导,不仅迎来了丰收的喜悦,还获得了“黑龙江aaa级服务三农金牌家庭农场”的'殊荣。

为了提高农场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xxx通过论坛、公众号、朋友圈等网络平台扩大宣传,还开通了“孟艳家庭农场”微信公众号和微店小程序,增加线上交易渠道。为了节约成本,她还当起了配送员,为线上顾客免费提供同城配送服务,家中的其他成员也变成了她的配送员。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农场的产品一直没有出现过滞销情况。

虽身有残疾,但xxx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助,在小面积土地上实现了集约化经营,以农商结合的方式获得了较高的收入,探索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家庭农场发展道路。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6

吃水不忘挖井人,望着眼前丰收的庄稼,建平乡村民宫振平说:“我们能有今年的大丰收,要感谢宋加文,他虽然是个残疾人,可他打井非常讲信誉,讲质量,为我们打出了一口口好井,让我们的庄稼旱涝保收。这是镇赉县农民对宋加文创业成果的赞予和肯定。

没错,宋加文是镇赉县镇赉镇一名残疾人,但是他身残志不残,10几年来,他靠着坚强的毅力,不等不靠的精神,敢于开拓的勇气,走出了一条坎坷的创业之路。

宋加文出生在山东省博兴县曹王镇一个偏远的农村,小时候,家里很穷,全家只靠父亲做一些手工编织品卖些钱维生。但他从小聪明玲利,也格外懂事,父亲干活时,他总是帮这帮那,不知不觉,也学会了手工编织这门手艺。

18岁那年,为了改变家里贫困的状况,给父母减轻一些负担,他只身一人闯关东来到了镇赉。当时,正赶上镇赉县柳编厂招收技术工人,他自然被聘用了,从此,他成了柳编厂的一名正式工人。有了工作,他格外珍惜。在厂里他加倍工作,肯吃苦爱专研,很快成了厂里的技术能手,很得领导的赏识。在厂里的几年,他干过销售,跑过采买,又当过技术员,然而,正当他要大显身手的时候,命运让他面临了一场严峻的考验。

1990年企业改制,他和妻子双双下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他不但没有向困难屈服,而是用玩强的毅力面对不幸,迎接新生活的挑战。下岗后,他自谋出路,凭着自已在厂多年的工作经验,1991年,他干起了建材销售,而且一干就是8年,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也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然而,生命的历程中,有阳光相伴,也有阴云密布,有一帆风顺,也有步履坎坷,有欢声笑语,也有以泪洗面。谁料天有不测风云,1999年,也许是多年的劳累奔波,他患上了双侧无菌性骨股头坏死,瘫在了床上,病痛时,他这个七尺男儿竞被折磨得号淘大哭。为了给他治病,妻子领他去过长春、北京等地各大医院,这次他花掉了家里全部积蓄,真可谓倾家荡产。两个孩子上学眼泪汪汪地管他要学费,他都无处去张罗,甚至连5角钱一斤的波菜都不敢买。面对生活的窘况和病残的躯体,他真的想一死了之。但是,妻子的鼓励,亲友的劝导,让他顿悟生命的可贵。生来倔强的他认为:“没有过不去的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过去我可以做的,以后仍然可以,我虽然残疾了,也一定要比别人强。”

在残联和亲友的帮扶下,他借了1万多元,又干起了老本行。自已站不起来,他就让妻子用自行车把他推到商店,躺在床上卖货。客人来买货,都是自已到柜台里去拿,然后,算好钱再交给他。这样干了一年,年末他争了1600元钱,夫妻俩高兴的不得了,盘算着用这点钱好好地过个年。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辛辛苦苦争的1600元钱却突然有一天不翼而飞,趁他们不备,小偷把钱偷走了,过年的钱没有了,夫妻俩的心情暗淡到了极点,俩人抱头痛哭。然而,一时的打击似乎让宋加文的头脑更加清醒了。他说:“钱是没有了,但志气不能没有”。

随着做建材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他的建材生意维持不下去了,生活到的举步维艰的境地,他不得不另求生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到农村看到农民都靠机井种地灌地,灵机一动,毅然决定办个打井队。但是,当时全县还没有一个个体井队,要打井,他即没资金,又没设备,也没有经验,能行吗?可只要他认准的就一定要干下去。此时,亲戚朋友们也并没有袖手旁观,帮他在银行贷了13万元,购置了一台打井设备和2台小四轮拖拉机,还安置了6名下岗职工。从此,他一瘸一拐地带着自已这个打井队,不分白天黑夜地穿梭在农村的田间地头,为农民打井。刚开始,由于不懂技术加之打井设备不行,他连打了10口井,就坏了6口,仅一两个月时间,他就赔了4万多元。但是,天生不服输的他请来了技术员一看,原来是钻机采用正循环行业,对本地的地理结构不适应。于是,他果断决定对钻机进行改造,花2万元对原来正循环作业的钻机改造成了反循环。改造后,他顺利地打出了一口口井。望着汩汩冒出的井水,宋加文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是历尽艰辛成功后的喜悦。

残疾人优秀事迹篇7

xxx,肢体二级残疾人,环山办事处马家庵居委会诊所医生。40多年来,他坚持不辍为周围村居的群众看病、为200多名老人义务服务、研究中药配方,用残疾的躯体、用自己的执着和坚持谱写了一首强者之歌。

3岁时xxx突患脑膜炎,当时家里贫困,没有钱,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从此,他的双腿严重残疾,到了无法走路甚至无法动弹的地步,但是他没有放弃,在艰难的求学过程中,立下了自己的志向:立志学医帮助天下贫穷人看病,绝不让太多的穷孩子因为没钱看病而遗恨终生。

在学医过程中,xxx拜老中医为师,学习药理、研究药性、练习针灸,望、闻、问、切把握得恰到好处,同时又研究西医理论,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路子。为了练习针灸,他在自己稍为灵活的右腿上扎穴道,整个腿布满了针眼,好几次差点出危险。汗水、勤奋加上天生的聪慧,xxx的输液证、中医证、针灸证、乡村医生证、行医资格证等都一次性过关。

在最基层的岗位上,xxx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把对乡亲、对病人的关怀体现在点点滴滴的言行中:他的药价极为低廉,一般的小病块儿八毛都不要;他常常拄着拐杖骑一辆破摩托车,背着药箱到乡亲家中送医送药;他为全村老人免费体检,并给80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哪里有灾难,他总是积极捐钱捐物,从来不计较得与失……他的真心付出赢得了患者好评,他本人也多次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优秀医务工作者”、“白衣天使”、“患者贴心人”“威海市最美乡村医生”等称号。

xxx热心残疾人事业,关心残疾人生活。有的残疾人没有生活技能,他就向他们传授按摩技术,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多年来,他培训了3名残疾人按摩师,让他们自立自强;为无数残疾人免费看病,担任免费心理医生,帮助残疾人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给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他让女儿也上了医学院,学习中医,以便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大的帮助。

“人活着是要有一种精神一个目标的,我困难的时候父老乡亲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支持,我现在挺过来了,就要尽心尽力地报答,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职业道德所要求的。”xxx是这样说的,40多年来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残疾人优秀事迹7篇相关文章:

五好家庭优秀事迹7篇

优秀员工典型事迹7篇

优秀党员事迹材料7篇

学生优秀事迹7篇

优秀乡村教师事迹材料7篇

2023优秀中队事迹材料最新7篇

优秀主要事迹材料参考7篇

员工事迹材料优秀7篇

优秀学生典型事迹材料7篇

校长优秀事迹材料7篇

残疾人优秀事迹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