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事迹是指一个人或团体在某一领域的表现和贡献,反思自己的事迹,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潜在的优点与不足,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5篇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篇1

魏江涛,销售运输公司调度室主任。1990年甘肃煤校毕业,先后在马矿掘进队工作6年、销售科6年、销售公司马矿营业室3年,20xx年起,担任销售运输公司调度室主任。23年来,他目睹过煤矿工人承受的生命风险,为多出一吨煤所付出的艰辛;经历过市场竞争、发展用户的心酸,见证过保电煤、保重点用户时的焦虑,更体会过市场“过山车”般的变化,用户的冷眼和难堪。但这一切,都是每一位销售人成长必经的风雨洗礼,为了华煤的发展,他无怨无悔。因为这是销售人的职责和使命!梅花香自苦寒来。初次涉足调度工作,他纯粹是一个全然不知的门外汉,真正担当起这付重担时,才发现调度工作与以前从事岗位有着天壤之别。如何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他有时也会困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他时刻铭记这些古训和鞭策,树立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为了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岗位,他一有时间,就跑矿井、跑站点、跑用户,掌握情况、熟悉业务。在对调度工作有了一定掌握后,就从各矿井的煤质特性、生产能力、赋存情况以及市场声誉等方面入手,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配煤技术,通过配煤销售、优劣互补的办法,力求资源合理配置,做到了质量协同、供需协同,保持了集团公司各矿井产销协同;根据公司当月销量安排,结合用户需求数量、品种、生产、库存等情况,统筹协调铁路计划提报、装车站点安排、公路运力调配,实现以运促销、以运保产,确保销售各环节顺畅运行。

风雨造就人生路。“煤炭市场好转了,搞销售的更难了”。这句话,对外行来说也许是“笑话”,但其中滋味,只能由营销人员自己品尝。20xx年煤炭市场需求旺盛,销售运输工作十分紧张,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产品资源和运输资源,保证电煤、冬季供暖煤、重点用户、化工用煤,给谁供,怎么供,给销售人带来很大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省委省政府下达了关于保电煤、保民生、保发展的调度指令,省发改委、工信委还派人到华煤蹲点,督导集团公司落实调度令。1月9日晚8时,集团公司召开了保电煤专题工作紧急会议,做出了停止窗口销售,全力以赴保电煤的决定。会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为了不延误指令的传达,他同运输部门其他同事立即驱车前往各营业窗口,发送电煤调运单、现场协调资源量、安排电煤装车、监督停止窗口销售。面对客户的不解、指责、谩骂,他一身担当。由于工作细致、周到、及时,赢得了用户的理解和信任;直到各环节顺畅进行,他才拖着疲劳的身躯回家,打个盹、吃个早点,又匆忙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一转眼又到了2012年。进入5月份以后,煤炭市场逆转的信号越来越强烈,集团公司周边几个重点用户耗煤量锐减、煤价一降再降、各矿井库存爆满、产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重重压力之下,调度协调工作又处在了既保销售,又保生产的风口浪尖。为了保证山寨煤矿的.出矿量,他会同地销部的人员多次跑煤制甲醇公司,协调增加进煤量;为了保证马矿和东峡的正常生产,他协同外销部的领导跑平凉电厂,商量增加进煤量。7月份,公司开展了为期30天的电煤转运销售,再一次启动了长距离公路运输销售工作。为了解燃眉之急,他按照领导安排,组织专门车辆,现场指挥运作,为设备运输打开通道;大柳煤矿存放的6万吨掘进煤,出现了自燃着火的苗头,为尽可能降低企业损失,他积极安排运输车辆、努力协调上站空间,现场蹲点督促出矿,在7日内完成了突击拉运任务。

进入20xx年,安新片几矿煤炭库存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矿井的正常生产。他身先士卒,带领调度员和其他部门领导,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矿井之间,落实调运指令、安排车辆运输,协调矿井、联系用户,连续作战10多天,完成了出矿量40多万吨,为矿井正常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春节期间,华矿、砚北等主要矿井停产、列车到达集中,装车站点少、机力配备不足、重车积压、排空困难,各种因素给铁路运输造成障碍,他深知责任重大,毅然决定到砚北站和集配站现场蹲点,及时与矿井、铁运处、安口南站沟通,加大上站量、加快装车频率,最多完成过一天装车14列的好成绩,创下了公司成立以来的日发运记录。

平凡的岗位塑造人生,涛涛江水涤荡生命,这是他姓名的寓意,也是他追求的境界和奋斗的目标。当前煤炭市场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销售人肩上的担子依然不轻,面对困境,魏江涛一定会肩负起使命,继续尽职尽责、开拓创新,用实际行动为销售运输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篇2

1947年6月,湖北省举办全省体育运动会。袁隆平非常喜爱游泳,便向体育老师报名,要求参加预选。老师朝他打量一番后,摇摇头说:“你个子太小,体力不够,不行!”他心里不服气,心想:自己从8岁开始,在随父母逃难的途中,就是走水路来重庆的,一天不小心,在船上被四弟隆德推下了水,险些被淹死,幸亏被一位老船工救上船来,才保住了性命。从此自己下决心要学会游泳,今后能遇难救人。9岁逃难到了重庆,每到夏天,放学回家后自己就要去长江边的“龙门浩”戏水。渐渐地,他掌握了熟练的游泳技术,甚至可以搏击嘉陵江和横渡长江了。因此,他很想在正式比赛的场合去试一试。

预赛的那天早晨,由周老师带队,10多个初选上的同学每人骑一辆自行车,奔向比赛的游泳场,袁隆平也偷偷地跳上最后一位同学的自行车后架上同行。待到达预赛场地时,周老师发现了他,便笑着对他说:你既然来了,也就试试看吧!结果,出乎大家意料,他竟在汉口的预选赛中获得100米和400米自由式两个第一名,而其他同学都名落孙山。接下来,袁隆平又夺得了湖北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回母校时,袁隆平受到热烈欢迎,同学们在校门口把他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了多次。

这件事给予袁隆平很多启迪:凡符合实际的“不服气”思想,不一定是消极因素,有时可以变成积极因素。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催他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去争取胜利。也正是这种“不服气”的思想,在他科研实验中遇到更大困难时,总是给他精神力量,促使他不断克服困难,不断攀登高峰!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篇3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钱,但他是一位拿国家俸禄的科学家,每个月的全部收入连工资和补贴加起来,总共4000多元钱的样貌。他乐呵呵地说,这些收入不低了,够我花的了,所以,他几乎将在国际上获得的所有大奖的奖金都捐赠给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以表彰和扶掖对农业科研有贡献的人。此外,他还出资捐助过教育事业。

他对于金钱的观点,一是不吝啬,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来,金钱的多少,无非是一个数字,他说:“钱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没有钱,饭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钱够一般日常生活开销,再小有积蓄就行了,对钱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对钱看得太重,被金钱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漠不关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钱的奴隶,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呀。

对人生,对金钱,对地位,乃至对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彻明了,他向来对自己很“小气”,对别人却有一份古道热肠,侠义肝胆,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会尽全力帮忙他人。他是博士生导师,带过许多博士生,其中有一个是从农村来的,家里生活较困难,有一次,这位学生打电话给他,说是父亲病重住院,急需用钱,他十分同情,从自己的工资收入中给那个学生寄去了两千块钱。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篇4

哈宝石:不等不靠探索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48岁的牧民哈宝石,是乌拉盖管理区哈拉盖图农牧场浩勒宝分场公认的致富能手。他家现有草牧场8000亩、大畜15头、小畜310只,牲畜良改率达到98%以上。

20xx年的一场特大暴风雪,使哈宝石家的牧业生产一度陷入绝境。他吸取教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几年间,先后投入20多万元,盖起了3间大瓦房、7间暖棚,购置了四轮车、打草机械、摩托车、皮卡车等设施设备,为畜牧业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哈宝石把自家草牧场划成若干个小区,分别留出封育区、冬春放牧场、夏秋放牧场、旅游区,合理利用不同区域的草场,坚持走“早出栏、多出栏、少养、精养”的路子。他在自家的草场内建设50亩配套高产饲料基地,并打了机电井进行适时灌溉。青贮玉米的年平均亩产达到4000公斤以上,有效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哈宝石还积极调整畜群结构,逐步淘汰处理不合格的基础母羊和不合格的种公羊。通过三年的选育和整群,畜群结构明显改善,日历年度基础母羊比例占羊群数量的87%以上,牲畜良改化比例达到98%以上。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让哈宝日家的畜牧业生产向科学化、集约化靠拢,羊群个体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走上了增产又增收的路子。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篇5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因为出生在粮食大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暖大地,脑子活络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他家职责田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种的蔬菜瓜果也比别人好,还培育出无籽苦瓜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将田里的活交给妻子打理,他则改行专门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对袁隆平心怀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塑一尊汉白玉塑像的念头。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请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就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就应的……因此,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受不起你的这种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之后,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万元的积蓄,请人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袁隆平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袁隆平听闻之后很不高兴。但之后听说曹宏球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元钱。而因为日晒雨淋,曹宏球无力维护雕像,这位老实的农民只好又跑来长沙,期望袁隆平能资助一下,但这回他却碰壁了,袁隆平听说是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同意给一分钱。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5篇相关文章:

劳动模范典型事迹5篇

村医的事迹材料5篇

最美职工的事迹材料5篇

学生进步的事迹材料5篇

孝德的事迹材料5篇

华罗庚的事迹材料5篇

奖学金的事迹材料5篇

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5篇

团代表的事迹材料5篇

疫情防控人物的事迹材料5篇

关于劳动的事迹材料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