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在演讲中出现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达,优秀的演讲稿是演讲者准备和组织思路的重要工具,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讲家风演讲稿推荐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讲家风演讲稿篇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当周围的朋友说起他们愉快的童年经历,我总会在一旁羡慕不已。他们的童年里有动画片,有芭比娃娃,有脚踏车,还有董浩叔叔、月亮姐姐和金龟子,而我的童年里,留下最深印象的恐怕就是堆满书架的书了。
小时候,爸爸对我而言,是严厉、不可反抗的象征。每当我打开电视想和其他小伙伴们一样看看动画片时,爸爸就会训斥我,只允许我看新闻,禁止看动画片。爸爸的话就像一把锋利的刀悬在我的心头,虽然心里还惦记着动画片,却不敢明目张胆的在家里看了。没有了动画片,新闻有太枯燥,没办法的我只能另寻其他的乐子来打发时间了。于是便瞄上了我家书架上一摞子的书,从此,我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早读的一摞书是妈妈买的,书的种类很多,有《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商海智谋宝鉴》,《十万个为什么》,《三十六计》等等,听妈妈说,当初买这些书有一部分是给爸爸看,因为爸爸要做生意,需要一个像葵花宝典般有用的书籍作指导,还有一部分是给我看的,因为妈妈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希望我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不求有大智慧,但求有小聪明的人。那些书都很厚,一开始让我望而却步,可是转念想想生活没什么乐子,难道要去看枯燥的令人想睡觉的新闻吗还是算了吧,只能拿起书来乖乖地看起来。没想到,书里的故事那么精彩,虽然有些看不懂的字词,也有暂时因为阅历低而不理解的地方,但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精彩的故事和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
等家里的书都读完了,我也看书成瘾了。妈妈就会带着我去超市的图书专区或是书城任我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书阅读,从那时起,我开始接触了中外名著。《格列佛游记》、《名人传》、《复活》、《傲慢与偏见》、《雾都孤儿》、《包法利夫人》等等等等,这些书带我进入一个个不一样人物的世界,让我体会了很多我那个年龄所体会不到的人生感悟。
家里的报纸《扬子晚报》是妈妈每天推崇我看的。除了一些益智的九宫格、填词之外,还有繁星.连载里的美文是我每次必看的。妈妈要求我要养成摘抄优美句段的好习惯,一开始我不以为然,觉得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可是在妈妈的威逼利诱下,我不得不开始慢慢填充我的摘抄本,渐渐的,我发现我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了,写作文再也不用担心肚子里没有货了,尝到了好处,我便对这个好习惯安之若素了。
等我慢慢长大了,要上中学了,妈妈对我更加严格了,她经常给我背诵古文的任务,让我实在是生不如死。那些晦涩难懂的古文,因为我心里的抗拒,变得特别难背,每次都是凭着我的快速记忆能力强行背诵,从来没有理解过文章的含义。过了几年那些曾经背后的文章在中学的课本里出现了,老师也讲解过它们的含义了,我才发现自己学起来是那么轻松。
现在我长大了才慢慢发现,原来那些小时候爸爸妈妈所“强迫”我看的那些书,将会是我一生的积淀,而这种崇尚读书,尊重知识的家风家教也将会贯穿我的一辈子,并带给我的子女。
讲家风演讲稿篇2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法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优良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优良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是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优良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主动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搞对象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讲家风演讲稿篇3
全县领导干部家庭:
为了认真贯彻县委两学一做会议精神,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全县第十七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要求,县纪委、县妇联联合向全县领导干部家庭发出倡议: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
要坚持家风传德,让家庭成为知礼重德的健康场所。温馨和睦的家风、血脉相连的亲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幸福家庭的基础。我们倡议领导干部家庭要牢固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的理念,每个家庭成员要在共同生活中传延家庭美德,明礼于心、行礼于人,言行有规矩、做事有法度,树立良好家风,建立家规家训,营造良好家庭环境。
要坚持亲情育德,让家庭成为远离腐败的洁净阵地。家庭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要发挥家庭情感依托的基本功能,引导家庭成员感受亲情抚慰,传递家庭温暖。我们倡议从每个家庭成员做起,倡导廉洁之风,塑造廉洁品德,做到洁身自好、拒腐不沾、防微杜渐,以德治家、以廉养家,用实际行动筑牢家庭廉政防线,使家庭成为温馨牢固的大后方。
要坚持书香润德,让家庭成为静心修德的快乐天堂。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书香让家庭变得和睦,让家风变得清馨。我们倡议家庭成员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培育良好的阅读生活习惯,积极建设沁透文化的书香家庭。
要坚持节俭养德,让家庭成为简约质朴的温馨港湾。节俭是绵亘五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品质,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传家之宝。我们倡导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倡导婚丧简办、移风易俗的生活态度,培养每个家庭成员树立勤劳致富、不贪不占、理性消费、绿色节俭的生活意识,让清正家风薪火相传,让廉洁奉公成为家庭的家庭准则。
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孝仁礼恕的良好家风,争当廉洁幸福家庭的优秀表率,用实际行动共同铸就反腐倡廉的坚固长城,为建设清廉南漳、构建和谐的美好家园而努力!
讲家风演讲稿篇4
近期,单位开展的“家风家训”演讲比赛,引发了我的思考,同时也使我想起了我家的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历经岁月沉淀而形成的文化,是一种让后代终身受益的品质。于我而言,家风就是长辈们通过言传身教,让我记住并学会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事的那些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处事态度,也是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一种风尚和作风。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教育我:要为人诚恳、踏实做人。29年来,我时刻谨记教诲,用一颗感恩的心,善待着身边形形色色的人,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如今母亲已两鬓斑白,她忙碌了大半辈子,奋斗了大辈子,岁月使母亲没有了年轻的模样,但永远不变的是她积极向善的心。
母亲,是一个平凡、智慧、勤劳、友爱、充满正能量,又使人温暖的人,她出生在50年代的农村家庭,有五个妹妹、一个弟弟。儿时,因家里穷、孩子多、吃不饱饭,母亲便从小跟着爷爷在外奔波,替人诊病。母亲的爷爷是方圆百里有名的郎中,来家里求医的人络绎不绝,那个年代,确实穷的离谱,很多人生病都看不起,太爷爷一辈子都受人尊敬,因为治病救人是他人生最大的乐趣,对于生活困难的人,也从不收一分钱,都是自己上山采药、配药,免费为大家医治。
太爷爷“治病救人、积德造福”这一家训,深深的影响着母亲,而母亲秉承了祖辈的做人准则,又将这些准则毫无保留地传承下来,如影随形地熏陶着我。做人要诚实、要清白、要正直,母亲的处事原则朴实无华,石头大了绕着走,她和任何人都能相处融洽,礼让三分。记得过去,偶尔有人上门讨饭,不论乞丐身上有多脏、有多臭,母亲都能大方地盛上一碗热乎乎的饭,送过去。上小学时,我们班很多农村孩子买不起课本,为了不让他们辍学,母亲利用寒暑假做一些小生意,尽最大努力进行资助,为他们买书本、教学费、添衣物......
母亲从不娇惯我,平时要求特别严厉,为了让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不让我睡懒觉,不让剩饭,有长辈在不能抖腿,在别人家做客不准坐床,说话时不许吞吞吐吐,站立时不让靠着墙,端坐时不准叉开腿,不能反手给人倒茶或敬酒等等等等,总之要求很多、很细。对于80年代出生的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被宠着、溺着长大的,初中时,看到同班同学母亲的百依百顺,感受着自己母亲的严肃苛责,我也曾有过强烈的落差感。长大后,我开始慢慢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我比同龄孩子多出了些许冷静,我更加懂得应该怎样去照顾他人的情绪,而不是让别人来迁就我。
我的良好性格和人缘基础,都应归功于母亲。是她,用行动和言行潜移默化地教育了我,让我懂得吃亏是福,懂得包容与忍让,懂得先爱别人后爱自己,懂得付出比得到更能收获快乐。当我成功时,母亲总是会鼓励我再接再厉;当我失败时,母亲总是及时分析我失败的原因,帮我改正。
很庆幸,我从母亲那里传承到了优良的家风,是她用生活里的一点一滴引导我,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参加工作,无论我身处何地,她都能深深地感染着我,给我力量前行。其实,好的家风如山涧流水,滋润着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用心领悟,便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影响,从而营造出一个祥和的环境。
讲家风演讲稿篇5
古人有云:有家规的家庭,属于书香门第之家。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长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这些家规有几项是爷爷奶奶定的,有几项是父亲母亲定的,这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化的进步。从小,父亲母亲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规矩,成就了现在的我。
父亲母亲总是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默默教育着我要尊敬长辈。从我记事起,逢年过节,父亲母亲总是会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去自己的关怀,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无不体现我家尊敬长辈的家训。当然,父亲母亲对我的教育也不只是在这,只要晚上得空,父亲母亲总会带着我去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聊聊家常。在父亲母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这一好习惯。成家后,无论工作多忙,我会确保每个周末都回家看看父亲母亲,与爷爷奶奶唠唠嗑,和外公外婆谈谈心。我想,我也在传承着我们家的家风。
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也是父亲母亲经常要求我做到的。不论是乡下的家,还是镇上的家,我们家总是能与周围的邻居和睦相处。母亲总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闹僵。母亲的这些话语我也时时记在心里。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与同事和谐共处,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也相信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我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关爱。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家风家训的传承者。
讲家风演讲稿推荐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