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活动方案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制定活动方案之前需要了解活动的要求,在活动来临之前,大家为了做好充足准备,一定都有制定一份活动方案,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趣味数学活动方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5篇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1

一、指导思想

为加强我校数学教学工作,本着从基础入手,扎实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原则,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灵活的解题技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通过竞赛,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二、活动范围:

全学区一至六年级学生,[班级人数不足10人(含10人)的选2名学生参赛,其余的各班选5名学生参赛]

三、竞赛内容

1、学校统一命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课本内容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四、活动过程

1、第一阶段:按照学校大事活动的安排,班级内积极营造学习数学的浓厚氛围,强化课堂教学,各班数学教师要“抓两头促中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选出代表班级数学学习水平的五位学生名单上报数学教研组。

2、第二阶段:数学组根据竞赛内容统一命题,分年级统一进行学校组织的竞赛。

(1)竞赛时间:20__年5月4日

(2)竞赛地点:

一年级:阅览室

二、三年级:会议室

四年级: 电脑室

五年级: 多媒体室

六年级: 实验室

(3)答卷时间:一、二年级为60分钟,三—六年级为90分钟。

五、竞赛要求

1、各年级各班班主任与数学教师要认真组织,数学教师要强化教学备课、教学研究、课堂教学、学生辅导、作业批阅、学习习惯、教学反馈等,促进班级数学质量的整体上升。

2、学校组织竞赛中,各班要提前10分钟把考生带到竞赛地点,保持教室内安静整洁,不得随地乱扔杂物。

3、监考教师安排(试卷收回后清点人数,以年级密封)

一年级监考教师: 陈世红

二、三年级监考教师: 米宝艳

四年级监考教师: 田蓉

五年级监考教师: 陈友友

六年级监考教师: 陈红英

4、阅卷安排

①、各年级数学教师围绕试题要求做好评分标准。

②、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交叉阅卷。

5、本次竞赛中,应参与而因任何原因未参加者按弃权处理。

六、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一二三年级设一二等奖各3名。四五六年级设一二等奖各4名。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我校决定在__年12月举行数学竞赛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参赛对象

一至五年级按每班学生数的10%选派学生参加竞赛。

四、竞赛时间和地点

1. 竞赛时间:__年12月18日 星期二1:30-----2:30。

2. 竞赛地点:三、四、五年级在四楼会议室,一、二年级在二楼生物实验室。

五、竞赛形式和内容

各班先在本班进行自测,按照要求选出几名优秀选手参加此次比赛。一年级以计算为主,综合题为辅,其它年级既侧重计算,也要注重综合性题型。比赛形式为笔试,60分钟内完成一张竞赛试卷。

六、竞赛标准

根据卷面分数评出各类奖项。

七、奖项设置

按年级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3

一、活动目标:

为了倡导和谐数学,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使用数学的能力。同时把枯燥的数学以“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

二、活动内容:

1.活动主题:感受数学智慧成长

2.活动标语:与数学共同成长同智慧一起飞翔

3.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三、活动项目:

数学思维冲浪、口算、玩转魔尺、数学电影

四、活动实施:

宣传发动(5月6日——7日)

组织实施(5日8日——20日)

评价总结(5月21日——21日)

展示表彰(5月22日——26日)

五、具体活动安排表: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5.6 数学节开幕式 大操场

5.12 数学思维冲浪 多功能厅

5.13 口算比赛 多功能厅

5.6--5.18 玩转魔尺 各自教室

5.19-5.21 数学电影 各自教室

5.23 数学节闭幕式 大操场

六、具体活动要求与说明

1、数学思维冲浪

活动要求:一年级每班推选10名优秀学生孩子参加,最终评出10名同学为“数学之星”。

2、口算比赛

活动要求::一年级全班学生参加,每人100道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口算成绩作为口算过关的一次成绩,不合格者要再次申请过关。

3、玩转魔尺

活动要求:在两周内练习指定的几个形状。在规定的时间内,拼搭出6种魔尺造型,用时短者胜出。每班选出5名同学参加级段评比,最后选出10名优胜者评为“玩转魔尺之星”,并在闭幕式上表演。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2020版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要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我校特开展本次数学学科竞赛活动。目的在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竞赛了解我校在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竞赛年级

一、三、五年级

四、竞赛时间

1、一年级:__月__日(星期__)上午11:10-11:20进行计算大比拼。

2、三、五年级:__月__日(星期__)上午8:30-10:10进行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竞赛,其中五年级在__月__日(星期四)上午10:10-11:30进行数学史演讲比赛。

3、请各年级提醒学生提前10分钟进场。

五、竞赛形式

(一)一年级组

竞赛类型:计算大比拼。

1、规则:共100道题,用时10分钟,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选8名学生参赛,根据测试成绩决定竞赛名次,奖励年级前十五名(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团体奖一、二名。

2、竞赛地点:一(1)班和一(2)班教室。

(二)三、五年级组

1、竞赛类型。三年级:趣味数学;五年级:应用意识,解决问题。

2、规则:

(1)题型分为计算题和填空题两大类,根据难易程度,试题数为20至25题之间,总分100分。题型分为计算题和填空题和能力提升题。计算题分值占20%,填空题分值占68%,能力提升题分值占12%。

(2)三、五年级各班推选8名选手参赛,按参赛学生总成绩÷参赛学生人数=班级均分(均分保留两位小数)计算各班成绩,根据测试成绩计算班级均分,按均分从高到低决定班级竞赛名次,并奖励年级前二十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团体奖一、二、三名。

竞赛地点:

三年级:三(1)班、三(2)班教室。

五年级:五(1)班、五(2)班教室。

3、五年级数学史演讲比赛方式及规则:

(1)各班推选一名选手代表本班参赛(演讲选手必须是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八个选手之一),要求脱稿讲述。

(2)可适当布置场景、配置音乐;可根据内容准备相应的服饰和道具;讲述时间为4至6分钟,不足或超时者,视情况按规则扣分。

(3)数学史演讲比赛内容包括数学故事、数学历史,数学家等,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及理解能力。

(4)选手最后得分为去掉一个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后的平均分,最后得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5)如果对背景音乐和ppt有特殊要求的,可自行播放。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篇5

?活动思路】

本内容有两个难点。对于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这难点,设计首先通过分类活动提示问题,使原来重的一类物体中产生轻的物体,轻的物体中产生重的物体。同时通过设问促使幼儿思考、解答。其次,安排排序活动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体验、帮助他们理解。

第二个难点是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幼儿对物体大小与轻重的关系总是认为在的物体是重的,小的物体是轻的。因此,设计通过游戏让幼儿在猜错的过程中纠正原先的想法,形成正确的观念即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

2、理解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

3、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1、材料: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雪花片等物品。

2、环境创设:在数学区中放置各种供测量的物品和天平。

?活动过程】

分类—>讨论—>分类—>游戏—>排序

1、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特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1)在数学区中提供天平和各种物品。物品放在盒子里,每个盒子里放两件物品。

(2)要求幼儿将物品按轻重分类,即将每个盒子里的物品按轻重分别放入有轻重标记的盒子里。

2、通过讨论确定区别轻重的方法。

(1)出示两件物品,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件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2)出示轻重差别很小的两样东西,讨论用手掂量和用天平哪种方法更好。

3、通过分类活动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1)幼儿每人取两件物品,用天平称出轻重后放入相应的分类盒中。

(2)从标有重或轻的盒子里取出两件物品,提问:这两样东西都是重的?然后放在天平上,让幼儿思考,解答其中的原因。

4、通过游戏理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重的,小的东西不一定是轻的。

出示大小不同的物体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如: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

5、通过排序活动进一步理解物体轻重的相对性。

让幼儿在数学区中将三个以上的物体按轻重排序,并作好记录。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5篇相关文章:

宣传方案和活动方案优秀5篇

工作方案活动方案推荐5篇

宣传方案和活动方案模板5篇

宣传方案和活动方案精选5篇

妇联活动活动方案5篇

集体活动的活动方案参考5篇

活动促销活动方案模板通用5篇

中班安全活动主题活动方案5篇

校园活动策划活动方案精选5篇

老年人活动策划活动方案5篇

趣味数学活动方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3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