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详细的教案可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海燕》优秀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海燕》优秀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弄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某些词语的使用。
3、进一步学习状物描写的方法。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内蕴
重点:
感受本文的语言美,学习它多种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要点: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朗读课文,梳理全文结构,把握文章写作对象的具体特征。
教学过程:
一、 分组朗读课文,正音解字。
二、 默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寄情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燕子这一可爱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浓的乡愁,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与热爱之情。全文分前两部分,一是对故乡小燕子的回忆;二是对海燕的细致描绘。正是出于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作者才把海燕和家燕这两种很不同的燕子联系在一起写,并发出感叹。
应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中两种燕子的特征,并从它们的联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可向学生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推测、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设问题:
1、 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几个层次?
2、 课文的题目是《海燕》,为何一开始写的却是故乡的家燕?
3、 比较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小燕子的各种特征,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它们联系起来写?
4、试说说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板书:
燕子 外形 活动背景 飞翔 栖息 相同点 不同点
故乡的小燕子 乌黑的羽毛剪刀似的尾巴;劲俊轻快的翅膀 美妙的春天 斜飞横掠 粗而有致的小黑点 都是黑色的、姿势轻盈的燕子 品种;外形;栖息地
海上的小燕子 似剪的尾与翼尖;乌黑的小水禽 绝美的海天 从容地斜掠 展开双翼身子一落;随波漂浮
记叙线索——“乡愁”(作者对故土深刻的思念)
三、 练习。
四、 小结课文,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的生字词并解释。
2、 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海燕》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认识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2、通过讨论,认识在当下学习海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走近海燕。
1、导入
在20世纪初的俄国,革命斗争蓬勃兴起,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以讴歌像海燕一样的革命先驱。如今,革命的风暴渐行渐远,但人生的风暴常至常新。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海燕》,一起来感受经典对现代生活的启迪。
[说明:明示阅读的角度。阅读教学的起点应是“学生的心灵”。我认为主要还应从作品的文学性进行审美欣赏,从当代人的角度进行解读,我认为这才真正激发起对作家及作品的热爱,才能真正披文及人,指导人生。]
2、假如提供3种背景音乐——欢快的、优伤的、激昂的,选择最适合本文的。
3、在背景音乐中,读课文。
[说明:在音乐中走进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细读文本,探究海燕
1、感受环境
①划出海燕活动的环境。
②通过声音再现这一环境。齐读。
③写海燕为什么要写环境?
[说明:从环境入手,先渲染好氛围,让学生明确写环境对于表现海燕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对海燕的把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溶入课文。]
2、认识海燕
①在这样的环境下,海燕有怎样的表现?用括号标出。
②作者对它有怎样的情感?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一情感?
[说明:对课文的认识是产生情感的前提。这里将重点揣摩“高傲”一词。讨论明确“高傲”,,写出了海燕的藐视一切、意气风发,无所畏惧的特点。作者要反复地强化海燕这一高傲、勇敢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扎下深根。所以不惜反复出现4次]
揣摩“高傲”,思考海燕为什么会高傲以解读其他海鸟
写海鸟的目的是什么?
其他海鸟的特点是什么?体味作家用词的精妙。
通过阅读来表现这种情感,
[说明: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紧扣朗读与揣摩二法。例:同样是飞和叫。这里却用了“飞窜”和“呻吟”。“窜”是乱逃、乱跳的意思,写出了暴风雨来临前海鸥的惊恐;“呻吟”写出了海鸭的痛苦与无助。同时明确对比的写法,衬托海燕的勇敢无畏]
③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海燕的情感?
④选其中的一节,自由读出这种情感。展示。交流。
⑤把自己想像成海燕,齐读直接写海燕的内容。
[说明:通过反复朗读,认识海燕的形象,体悟海燕的豪情]
3、由文及人
①你是海燕,你会对这乌云、狂风、雷电说什么?
②作为读者,你想对海燕说什么?
[说明:从鸟到人,从阅读到生活,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发展。]
4、再次深化
教师在音乐声中背诵
[说明:引导学生养成背诵的良好习习惯。同时再一次感染学生,在朗诵声中再次反刍所感悟的内容。]
(三)。融入自我,感悟海燕
你认为海燕应该献(送)给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为什么?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海燕精神吗?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亲朋好友中就有这样的海燕吗?)
愿你就是人生暴风雨中的海燕!
小结:
时代需要张扬坚忍不拔的刚性精神,社会期盼洋溢奋力前行的硬派之风。
当阴柔之风甚嚣尘上,当阳刚之气荡然无存。我们需要这熠熠生辉的硬汉形象,需要这震撼人心的阳刚力量。
一个忘记血性的民族,必是精神弱化的民族;一个失去血性的民族,必是失去竞争力的民族。
[说明:目的是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认识在当下学习海燕的意义]
《海燕》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象征、烘托、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诵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创意的阅读,把握散文诗的优美意境,让学生生成阅读鉴赏能力。
3、品味文章用词的准确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尊重学生的富有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语言、体会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海燕”精神的内涵,结合生活,把握“海燕”精神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进行反复的比较赏析,把握“海燕”的艺术形象,领会“海燕”精神内涵。掌握象征的写法。
教学难点
随着环境的变化逐层深入的把握海燕形象,使阅读向纵深发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
1、 简介作者
2、时代背景
3、检查字词
三、整体感知
1、播放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
3、作者重点描写的形象是什么?
4、文中除了写海燕还写了哪些鸟?
5、为了描写海燕作者设置了一个怎样的自然环境?
四、合作探究
1、默读文章4、5、6段说说海鸥、海鸭、企鹅和海燕各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在文中找出写环境的句子,思考环境是如何变化的?
五、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事物有象征意义?分别象征了什么?
2、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说说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你从海燕的身上能学到什么?如何做新时期的海燕?
七、作业
以《海燕:我心中的歌》为题,写一篇随笔。
《海燕》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品味海燕形象,学习其塑造方法。
2、领会作品深刻的象征内涵,理解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通过学生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形象。
2、提问法:通过精心设计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把握海燕的形象,并理解它的精神内涵。
3、练习法:采用练习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时重点
1、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2、作者如何塑造海燕这一形象;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学时难点
象征手法在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创设
诗歌是通过意象来说话的,散文诗也是如此,高尔基在《海燕》里,想借海燕的形象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你在“海燕”前面加一个修饰性的词语,你认为应该是什么?
活动2【讲授】合作探究
海燕是文中主要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形象的?
1、伴随着海面图景形式变化,海燕动作、情态发生变化,请学生细读课文,画出本文中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作用。
示例一:“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赏析:这一句从两方面来写。一是从形状、颜色角度写,既表现海燕矫健、勇猛的雄姿,又在大海背景上现出一点亮色,使人看到光明和希望;二是从行动角度写,形容海燕藐视恶劣环境的英勇气概。
示例二:第二、三段。
赏析:先承前面的“飞翔”而来,以瞬息交替的动作,写海燕的勇敢低飞,又迅疾高翔的矫健雄姿。而后从声音角度写海燕对暴风雨的渴望。
示例三:第九、十段。
赏析:再现前面对海燕的描写,又用比喻补写海燕形象。在这里,作者绘形绘声地描写了海燕在海浪与云空拼搏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其欢快、豪状;海燕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
示例四:文章的最后三段。
赏析:这是写海燕的呼喊,写它的两次大声疾呼,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
直接描写(正面描写):
海燕三次出场,从海燕的颜色、神态、声势、动作几方面进行正面描写,刻画了一个矫健、勇敢、锐不可当、乐观、坚定、豪迈的形象。
2、除了海燕外,文中还写了哪几种鸟?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对比突出海燕英勇、坚强、乐观、自信的形象。
3、海燕每次出场前,总是进行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海燕战斗雄姿。
间接描写: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对比描写间接对海燕形象进行塑造。
4、师生共同归纳海燕形象
海燕是一个矫健勇猛、心情欢快、斗志昂扬、无所畏惧的形象。
四、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
象征:它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感情(被象征的本体)。
1、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讨论海燕的象征意义
背景1:高尔基的《海燕》写于1901年3月,当时俄国正处于革命高潮到来的前夜,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大批工人失业,沙皇反动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革命斗争蓬勃兴起,涌现了许多英勇的革命先驱者,一场轰轰烈烈地革命运动暴发在即……
背景2:高尔基在这革命斗争的新高潮中,于1901年2月19日从故乡(现名高尔基城)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发表了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4日,几千名大学生和工人为抗议沙皇政府把183名大学生送去当兵,在彼得堡喀山广场举行示威,遭到残酷镇压,有些人被打死,许多人受了伤。高尔基参加了这次示威,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12日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它的尾声。小说先投寄莫斯科的《信使报》,后又投寄彼得堡的《生活》杂志。愚蠢的审查官禁止发表这篇小说,却认为它的尾声是一篇写景的文字。这样,《海燕》就被作为一篇独立的作品在《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号上发表了出来。
学生讨论明确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活动3【讲授】展示提升
结合背景和课文内容,完成连线题。
海燕 革命高潮
海鸥
海鸭 反动势力
企鹅
大海 革命先驱者
波浪
乌云 害怕革命的
雷电 悲观失望者
狂风
暴风雨 革命力量
活动4【讲授】拓展延伸
想像空间:海燕在海上振翅飞翔时会有什么想法,它对海鸥、海鸭、企鹅会说些什么,试以“海燕的宣言”为题写一段话,表现海燕的心理活动、
(把握形象,展开联想、想象,然后作出有条理的分析。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地发表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活动5【练习】巩固练习
学生运用托物寓意的方法向自己的老师、同学等赠写短信祝语。
结束语:愿你是暴风雨中的海燕!希望同学们能直面生活的暴风雨,象海燕那样勇敢、自信、乐观的面对每一天。
《海燕》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分析理解第三幅画面,学习海燕所具有的勇敢、自信和洞察力
2.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和象征手法,区分比喻和象征
3.比较阅读指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抽查优生背诵课文片断
二、分析理解第三幅画面(12-16)(10')
1.全班齐读12-16段,进入情境:2.教师明确:这时的背景是云海相接,是白热化的斗争场面。描写了与闪电激战时刻,海燕反复呼唤暴风雨的到来。
3.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分两层,并归纳各层意思(问题一、二)
2)找出相应的修辞方法和有关句子(问题三、四)
4.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肯定评价:
一层(12-13)描写大海与闪电激战二层(14-16)海燕呼唤暴风雨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相应的句子(略)
5.教师补充讲析:6.指导背诵这一部分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散读,抽个别背后全班齐背
三、研究象征意义,理解象征手法(25')1.回顾旧课,导入情境集体思考回答:初二学过《白杨礼赞》一文通过写白杨树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最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海燕》这篇课文也用了同样的表现手法
2.学生阅读第一段(了解当时俄国社会形势的特点是沙皇残暴统治,俄国革命运动不断高涨),"下面大家再回顾一下课文中关于大海景象变化的描写,比较这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师生共议:大海上狂风乌云雷电交加,形势激烈,处于一触即发之势。与俄国革命形势相似。
三、1分析象征意义(20')
1)独立思考:大海波浪/海燕/海鸥海鸭企鹅/风云雷电/暴风雨分别象征了什么?(问题五)2)抽查提问,教师归纳:
大海波浪: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海鸥海鸭企鹅:革命中的机会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
风云雷电:沙皇的反动势力
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
3)分小组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它们之间分别有什么相似之处?(问题六)
4)抽样提问,其他同学举手补充,教师评价:
海燕:渴望革命,敏感,深信胜利,呼唤,预言家
海鸥等:飞窜,呻吟,躲藏
暴风雨:激烈,猛烈,有威力
大海波浪:歌唱,冲,迎接,呼叫,争鸣
风云雷电:压,恶狠狠
4.教师讲析:象征与比喻的异同
相同:比喻的本体与喻体,象征的本体和象征体之间都有相似点
不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意义都较简单,而象征的本体虽简单,但象征体有着"很大的思想内容";比喻只用在一两个句子中,而象征的含义包含全篇文章。
四、指导比较这首诗郑振铎《海燕》与本文的异同
从表达方式、写作对象、抒情感情等方面比较
师生共同研究解决
五、教师简单总结全文,提醒学生注意散文诗的特点
《海燕》优秀教案篇6
1、汇报自己的预习情况(听写词语、说说大意、展示朗读情况)
2、小组交换导学案,讨论上面提出的问题。
3、展示讨论成果(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展示。)
(二)写小短文,课后第三题。
(三)谈谈自己在这节课上的收获
五、达标测评
?全优》上的相关习题。
把小作文写在下面的格子里。
六、课后反思
略
《海燕》优秀教案篇7
?教学步骤】
一、简介创作背景,激情导入新课
二、自由诵读,理清层次,体会作者情感
三、深入课文,引导比较赏析
1、纵向比较:
⑴文中三幅海上图景有什么变化?这对塑造海燕形象有何作用?
(重点圈读三幅图中描写风云雷电的词句,把握环境逐次变化对烘托海燕形象的作用)
⑵随着暴风雨的逼近,海燕的表现有什么变化?文中海燕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寻读三幅图中描写海燕神态、声音、动作的词句,体会海燕英勇无畏、愈战愈勇的英姿)
2、横向比较:
⑴比较海燕与海鸥、海鸭、企鹅面对暴风雨的不同表现,挖掘海燕形象设置的典型意义。
⑵比较乌云、狂风与波浪、大海形象,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
3、拓展比较:
联系郑振铎的《海燕》,比较赏析两文在海燕形象的内涵、立意、写法方面的不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师生共同总结
《海燕》优秀教案7篇相关文章:
★ 感恩班会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