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音乐教案5篇

时间:
Surplu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认真准备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通过一个系统的教案,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咏鹅音乐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咏鹅音乐教案5篇

咏鹅音乐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咏鹅》,背唱歌曲。

2.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3.通过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体会乐曲的情绪──欢快活泼。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并背唱歌曲。

2.体会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材分析

1.《咏鹅》是一首根据唐朝诗人骆宾王的诗篇创作的歌曲,由黄国群作曲,描述了鹅在湖面上自由游弋的神态。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为规整的四句式结构。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体会音乐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让学生体会中国古诗词的韵味,从而热爱中国文化。

2.《口哨与小狗》又译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

乐曲为单三部曲式c大调,2/4拍,在一个短小的引子之后,口哨以主奏“乐器”的身份加入,其他高音乐器为之衬托。由于这里运用了许多附点音符和三连音,音乐显得十分活泼而富于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经过一段过门后,进入乐曲的b段,它转到f大调上。这时,口哨停止,主旋律转给其他乐器演奏。因此,在音色上与a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它描绘了小狗跟随小主人在马路上跑跑跳跳的可爱动作,同时,也描绘了街头喧闹的'景象。再经过一段过门,a段再现。乐曲的结尾处出现小主人对小狗发出的两声招呼式的哨声,小狗立刻朝小主人欢叫着跑去……

欣赏这部作品,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作品中欢快活泼的情绪,培养学生健康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都背过很多的古诗,在同学们会背诵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动物的诗?

学生自由回答。

二、《咏鹅》歌曲学习

1.背诵《咏鹅》。

师:有谁会背诵这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全班背诵。

2.欣赏动画《咏鹅》。

3.朗读歌词。

学生大声朗读歌词,体会诗意。

4.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聆听感受歌曲情绪。

5.教师简单地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6.学生随歌曲《咏鹅》小声学唱。

7.教师纠正唱得不准确的地方。

8.聆听《咏鹅》伴奏,再次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悠闲自得的情绪。

三、创编表演

1.播放歌曲伴奏,全班各自即兴表演。

2.个别上台表演。

3.教师简单评价,鼓励全班同学大胆表演,把鹅的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

四、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

1.初听乐曲《口哨与小狗》音频,感受乐曲情绪。

师:同学们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除了小狗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

2.复听乐曲《口哨与小狗》音频。

师:主人与小狗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3.讨论乐曲情绪。

师:乐曲的情绪怎样?我们能体会到小主人怎样的心情?你如何表达歌曲中的情绪?

(可以提供给学生简单的打击乐器或提醒学生用简单的肢体语言表现。)

4.再次聆听歌曲《咏鹅》和《口哨与小狗》音频,对比这两首乐曲的情绪。

师:能不能说一说这两首曲子的情绪有什么差别?

生:《咏鹅》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口哨与小狗》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五、课堂小结

在快乐的音乐声中我们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回去能将今天学习的歌曲《咏鹅》唱给爸爸妈妈听。

咏鹅音乐教案篇2

听琴坐下。

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动作

观看flash动画

嘎……

一个学生起来背《鹅 》,其他学生可以一起背诵 。

欣赏歌曲一遍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跟教师一句学唱歌曲。

学生跟教师两句学唱歌曲。

师生接唱

生齐唱

练唱重点部分

在齐唱

带头饰唱,六人一遍。由学生换头饰找给表现好的表演。

设计意图:

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

律,通过律动感受鹅

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设计意图:

语文素养的积累,体味古诗文的.韵味,与其他学科整合。

设计意图:

1.播放 flash动画,更加形象地营造了歌曲的意境,让学生“视”“听” 结合,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来。

2.学习歌曲时,采用听唱法,通过反复听赏,使学生获得了音乐美感,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获得了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课后延伸

咏鹅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能用恰当的身体动作,表现鹅的姿态,大胆地随乐参与表现。

2、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3、认识“反复跳越记号”,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4、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像力。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轻柔、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咏鹅》。

教学难点:

认识“反复跳越记号”,能在歌曲演唱中正确运用。

教学方法:

教唱法、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头饰、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歌。

师:欢迎大家走进音乐课堂。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上音乐课了,老师相信这节课同学们能表现得更棒!

2、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比一比谁最聪明。身穿白袍子,头戴红帽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

3、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憨态可掬的大白鹅是人们熟悉的动物伙伴,古往今来,中外诗歌、音乐中都不乏描绘鹅优雅、可爱的`形象。

4、背诵古诗。

师:我国古时候有一位诗人,特别喜欢鹅,还为鹅写了一首诗呢,有谁知道这首诗?给大家背一背。

(1)找学生背诵古诗《咏鹅》。

(2)说一说故事的意思。

3)学生齐读古诗《咏鹅》。

师:请小朋友们认真听一听,看老师朗诵的跟你们有什么不同?

二、节奏练习。

xxxx|x-||

红掌拨清波。2/4xx|xxx|xx|x-|xx|xxx|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

xxxx|x-||

红掌拨清波。

1、教师范读。

2、指导学生边拍手边用“哒”读节奏。

3、学生分组练习。

教师提示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

师:音乐家也十分喜欢这首古诗,还把它编成了歌曲。大家快来听一听吧!

三、学唱歌曲。

1、播放歌曲录音。

学生谈感受:歌曲的曲调清新优美,音乐形象生动活泼。

师:歌曲中的大白鹅是多么的悠闲自在呀!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与以往学过的歌有哪些不同之处?

2、讲解反复记号。

指导学生在歌曲中找一找。

3、学生跟音乐轻声哼唱歌曲。

学生跟着老师做简单动作。

4、分句教唱歌曲旋律。

注意:唱得不好的地方要分乐句来练一练,特别是有四分休止符出现的地方。5、分句教唱歌词。

教师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

6、完整演唱歌曲。

7、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

四、拓展延伸。

1、学生分组创作表演,自我感受。

师:你们真是优秀的小小演奏家,谁还能为这首歌曲编一些好看的动作?

2、播放《咏鹅》表演视频。

3、教师示范表演。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

4、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

引导学生体会鹅的悠闲自在,展现鹅的美。

五、教师小结:同学们,谢谢你们的精彩表演,让我们来为自己鼓掌吧!希望同学们回去能

继续和你的小伙伴、你的爸爸妈妈分享这首好听的歌曲,让音乐陪伴着我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下课!学生听音乐走出教室。

咏鹅音乐教案篇4

教学内容:

33页

1、学会演唱《咏鹅》。

2、参与创作活动。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咏鹅》,感受音乐与古典诗词完美结合的艺术感染力。

2、在参与创作活动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爱的形式创作表现《咏鹅》的情境,并对非音乐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3、在美的感受中加深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

教学重点:

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咏鹅》的情境。

教学难点:

对非音源进行大胆的探索。

教学准备:

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拍手念儿歌“鹅妈妈”

二、导入语言: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小鹅戏耍的场面。

1、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会想到什么,哪一首古诗?让我们来一起朗诵一遍好吗?

2、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学唱歌曲

1、学唱歌曲

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学唱歌曲。

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时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四、综合、拓展

如何把我们的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学生集体讨论。

综合表现举例。

学生集体表演后拍照留念。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同学们,今天特别开心,我们不仅学会了为古诗《咏鹅》谱写的歌曲,而且根据自己的感受创造性地进行了发挥。我相信同学们从这里走出去的时候,还会有许多许多新的创意……

2、演唱歌曲《咏鹅》

六、板书设计:咏鹅

课后反思:在本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们熟悉的古诗引入教学,然后带着学生有节奏的用朗诵歌词的方式读歌词,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在教学中我继续使用手势引导学生们掌握歌曲旋律,经过师生接龙,学生接龙,齐唱等各种形式不断运用手势掌握和运用手势与音符之间的关系。

咏鹅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2.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3.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

教学重点:

四分休止符、反复跳跃记号的唱法。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教唱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头饰、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

一、组织教学

1.弹奏音阶:1234567

2.师生问好

3.弹奏音阶:7654321

4.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快乐音乐城,今天有这么多的家长与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

让我们一起先来跳个舞吧。(放音乐《星光恰恰恰》)

二、发声练习

1.前两天,老师出去玩,看到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于是赶快把它们排了下来,你们想看看吗?

2.播放flash动画课件,看看是什么动物?

3.鹅怎样叫?

4.听音模仿鹅的叫声。

1356……

三、导入歌曲

1.同学们模仿的真像,看看把谁吸引来了?(出示鹅的头饰)

2.我国古时候有一位诗人,特别喜欢鹅,还为鹅写了一首诗呢,有谁知道这首诗?给大家背背。

3.大家背的真好!

可见你们也喜欢这首古诗,音乐家也喜欢这首古诗,把它编成了歌曲,大家听听吧。

4.读节奏练习(出示节奏歌谱)教师简单地讲解歌曲中出现的四分休止符和反复记号,让学生了解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5.教师有表情地再演唱歌曲。

6.教唱法

根据问题练习

7.老师表演律动《咏鹅》

老师也喜欢这首歌曲,还把它编成了舞蹈,你们想看吗?

好看吗?咱们下节课在学。

咏鹅音乐教案5篇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总结5篇

小学音乐美术教研工作计划5篇

音乐组教学工作计划优秀5篇

一年级音乐学期工作总结5篇

2023年高中音乐教师工作总结5篇

高中音乐教师年度工作总结5篇

音乐教师的述职报告推荐5篇

音乐教师的述职报告5篇

小学六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5篇

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5篇

咏鹅音乐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