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应用的教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个性化评价的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发现自己的优势,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与光有关的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与光有关的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感受音乐的美,并创造性的表现美
2能听辨出mi .sol .la ,并能初步理解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关系
3能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合作能力.
游戏材料:小鸡,小兔.小鸟头饰若干.狼头饰一个,花皮筋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找伙伴游戏过程
1、老师与幼儿共同讨论,根据小鸡,小兔.小鸟的体型.特征,确定它们代表哪个音
2、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进行游戏
3、教师连续弹三个音,最后停在一个音上,戴着与这个音相应头饰的小朋友找与自己同类的小伙伴抱在一起.
4、违反游戏规则停玩一次
二.动物找家游戏过程
1、教师将花皮筋在地上拉成五线谱状,并将三个音的卡片放在相应的地方,引导幼儿观察三者之间的`关系,说说:谁的家最高,谁的家在中间,谁的家最矮
2、说明游戏规则:幼儿根据听到的音乐自由表现,音乐停,小动物迅速站到自己的家内
3游戏进行两遍后,提高难度.由教师扮演狼,音乐一停,狼就要出动.提醒幼儿快速反应,否则就会被狼抓住.
4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分配角色,商定规则,教师可以提供帮助和配合,幼儿自由游戏 。
与光有关的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学习成语歌。
(2)学习儿歌。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出示:同
3.练习。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与光有关的教案篇3
一.教育目标:
1、 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
2、 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人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
3、进行预防灾害,防流感的教育。
教育内容:家庭、学校、社会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我们将一起开始快乐而有紧张的学习生活,在开学之初,我们首先要提的.就是安全,因为不论是国家还是家庭,都希望你们安全的生活和学习。
二、小学生应注意安全的地方:
1、学生讨论。作为小学生,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注意安全?
2、集体归纳。
(1)人身安全,在校园内或公路上不追逐打闹;不在楼道内做游戏;上下楼梯靠右行;劳动时,不挥舞劳动工具,以免误伤他人;不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特别是吸毒者;课外不玩火,不玩火??
(2)交通安全,在公路上不追逐打闹,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交叉路口要注意行人车辆,骑自行车宁慢勿快,上、下坡要下车,通过公路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 饮食安全,不饮生水,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吃有病的鸡肉、猪肉等,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霉变或过期食品。
与光有关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春节过年风俗的由来,知道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
2、体验过节的喜庆氛围。
3、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记录并介绍春节。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有关春节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
能够与同伴大胆交流,并用各种方法表达过春节时开心、热闹的情景。
活动准备
1、教具,鞭炮的声音,红包袋;
2、小长条红纸,大长条红纸和红色底板的字卡,糨糊。
活动过程:
活动一:了解春节
1、(听鞭炮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什么时候要放鞭炮?
2、(出示红包袋),这是什么?什么时候会拿红包?
3、你知道哪些春节的风俗?
4、今年你怎样过的.春节?
活动二:春节歌谣:
1、孩子们展示带来的春节里各种喜庆用品,如:春联、中国结、福字等,
2、交流春节里兴、最难忘的事情;
活动三:装点教室:
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如:鱼灯、兔子灯、狗灯等,
活动四:交流庆祝方式:
春节里有形式多样的庆祝表演,舞龙舞狮就是非常典型的庆祝方式。孩子们用收集的纸盒和彩带等不同材料连接做成一条龙,然后由幼儿分别扮演龙头、龙身、龙尾,一个接着一个,在“金蛇狂舞”音乐的伴奏下,不断地改变舞龙的姿势,亲身感受春节热闹的气氛。
活动五:家园互动:
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收集春节用品、带来灯谜等,在无形中让家长懂得让孩子参与收集资料、材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与光有关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探究活动,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通过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3.在活动中体验发现成功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塑料瓶、吸管、装有水的脸盆、小水杯;
2.记录表格、记号笔、报纸、抹布、视频课件、表演绸带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欣赏喷泉
1.师:我们已经用磁铁做了一些小实验,有打电话、钓鱼等。今天有两位叔叔他们也来做小实验,我们一起看看他们用了哪些材料?做了什么实验?
2.幼儿欣赏《可乐喷泉实验》,问:“你看到了什么?叔叔用什么材料制作喷泉的?”
3.喷泉真好玩,我们也来做喷泉吧!
二、指导幼儿制作喷泉。
1.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喷泉。
(1)在密封的塑料瓶里扎两个洞,灌上水,插上两根吸管。
(2)用力向其中一根吸管吹气,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里喷出来。
3.教师介绍喷泉实验原理:
我们向一根吸管吹气,吹入的空气会变成气泡,对水施加压力,水就会从另一根吸管中被推挤上来,形成喷泉。只要不断吹气,水就会不断喷出来。
4.幼儿制作喷泉,教师随堂指导。
5.幼儿玩喷泉,提醒幼儿不要弄湿衣服。
三、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
1.问:怎样让喷泉喷得更高?请你试试,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问题和发现并给以适时的支持与帮助。
3.预想与对策:玩的过程中存在操作技能上的问题,如喷泉的水柱总是喷到脸上、手上,有时瓶子爱倒……帮助幼儿发现操作技巧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讨论结果: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关注每个幼儿的发现和感受,获得相关经验。
如:孔打得高,喷泉喷得高;用力吹,喷泉喷得高。
四、游戏表演:
1.幼儿分组竞赛,比比谁的喷泉喷得更远?
2.表扬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3.欣赏音乐喷泉,幼儿表演:我们一起来当喷泉,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吧!
五、总结延伸:
1.我们欣赏了神奇的喷泉,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在大海深处,蓝猫又有神奇的发现了,我们快点跟随蓝猫去海底探险吧!
2.欣赏视频《蓝猫淘气3000问》之《海底喷泉》
3.总结活动:大自然真神奇,我们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活动内容、教学理论、幼儿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对活动过程的反思:(以下方面无论是与否,都应该分析是与否的原因,从而总结经验或提出改进措施)
⑴对幼儿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被理解、尊重、接纳?是否有适度的自由空间?是否能通过与环境材料、同伴以及教师的互动,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自主发展?
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例如,是否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是否能把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线索?能否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⑶对师幼互动的反思,例如,师幼配合情况,教师能否依幼儿的需要调整教学。
3.对活动效果的评析。在对目标、策略的验证与分析中找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明确今后改进与完善的方向。
4.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与光有关的教案篇6
特别注意:
?《蜀道难》教案》及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所提供的学习资料,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
教学目的:
1、理解李诗表现的思想情感,学会“知人论世”。
2、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方法:
诵读、研读、赏析。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在高二时学习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同学说说其特点。
明确:该诗主要记述梦境中的山水,表达诗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品质。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象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象原野上的奔马。在诗里,诗人一抖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同神游“蜀道”吧。
二、解题
1、简介文体知识;
2、简析内容:本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艰险,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华,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三、阅读课文
1、自由诵读;2、提名朗读;3、齐读。
注意“其险也/如此”等句的句读及一些字音。
四、疏通字词
五、整体把握,梳理思路,把握诗歌字面基本内容
导入:泉有泉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本诗题目中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难。
思考:题目即讲攀登蜀道之艰难,即是说蜀道险峻雄奇,那么哪些诗句是写这方面内容?
明确: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思考:那么此前此后又分别写的是什么?
明确:前写开辟之难,后写安居之难。
小结: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人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
附:板书
开辟之难
难攀越之难
(nán)安居之难
六、布置作业
思考:那么本诗是不是就是写蜀道之难呢?请思考完成练习三第4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主旨,赏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字、号;2、本诗是近体诗吗?3、齐读课文。
二、分析主旨
1、回顾上节课内容,将上节课板书内容继续板书下来。
2、分析主旨
思考:练习三(4)。
提示:分析诗歌的方法是多样的。《重创诗歌的艺术天地》就告诉我们一些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本诗写于什么背景呢?看注释1。其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向衰败的过渡时期。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是在告戒李唐王朝要防止一些野心家作难(板书“难”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应该说,诗人的预言后来是得到印证的。755年有安史之乱,761-766年又有段子章反叛等。
可见,本诗虽说是浪漫主义之作,但还是反映了诗人关照现实的情结。
诗人少年时期即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被玄宗皇帝招到朝廷为官。诗人非常高兴,喜不自禁,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藁人。”以为这下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希望他成为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于是从此漫游四方。但是诗人虽有道家出世的思想,但他仍然关注着现实社会。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参加了打着……
三、赏析
思考: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险峻高大?
明确:主要有: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2、侧面映衬:黄鹤……;3、夸张:扪参历井……连峰去天……4、烘托:鸟声悲凄。
小结:诗人正是这样以变换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
开辟之难
难攀越之难难
(nán)安居之难(nàn)
浪漫主义的现实情结
与光有关的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