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高质量的教案是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 ,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愉快的梦 》选自人教版第七册第三单元歌曲,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在梦中那神奇般的想像,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象的认知和理解,歌曲为6/8拍.速度较慢节奏平缓,无太多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第一乐段的旋律具体有下行的倾向,使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旋律进行转为上行,音区移高,前乐句的后半部分模进的方式将前半部分的音型带入歌曲的最高音(ia),和声上构成下属调,产生了明亮的色彩,使人好像听到孩子们在看到了幻境中的神奇景象时发生出惊喜的呼喊。
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歌曲《愉快的梦》的内容,能较准确、有表现演唱《愉快的梦》这首歌。
(2)能力目标
a、 认识和感受附点八分音符,用愉快的情绪自信、大胆、准确地演唱歌曲。
b、 在参与自主律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多种艺术实践能力。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愉快的梦》,并自主律动创编与表演。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感受其作用,正确唱出八分音符的效果。
三、说教法和学法
1、 多媒体教学法: 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和想象,用多媒体课件作为补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 探究法: 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各种要素,各种表现手段作出整体性的反应,我设计了激趣、感悟、探究、表现的教学流程,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唤起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从而体验音乐带给人们的美好意境。
四、 说教学过程
1、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晚上你做梦了吗?你听听日本小朋友做的《愉快的.梦》,聆听欣赏,导入新课。
2、有感情朗读歌词,讨论歌曲内容。
3、 教师范唱,拍拍子,学生看谱,师让学生找出这首歌曲与以前学过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今天的歌曲是八分音符为一拍的。
4、请学生边看谱,边跟教师打拍子(教师重点范唱4小节曲调)。
5、按刚学的方法,学生自学第二句的4小节曲调。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师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我们称为“下行”。
6、第三句曲调再跟教师学唱,请注意在什么地方换气。(教师示范乐曲的曲调,在换气处要示意一下)
7、让学生自学,感受“上行”。
8、整理全曲,自学把歌的曲调唱会。
9、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愉快的梦》,注意连音线。
10、处理:
(1) 讨论: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
(注意,引导学生说出唱的时候,像自己在梦中总看到的小矮人,看到的金星,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的连贯)。
(2) 《愉快的梦》曲调还有哪几处是下行的,请找一找并唱一唱,有没有上行的曲调也找一找并唱一唱。
11、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篇2
(一)、走进教材:
这首歌曲,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湖水、山谷、大森林……在这迷人的景色中,孕育着人间最美的情感——纯洁的友谊。歌曲2/4拍,音乐轻快、富有动感,表现了孩子们的天真活泼;旋律起伏,形象地表现出了错落有致的山峦,赋予孩子丰富的遐想。
(二)、学情分析:
这个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了热情,学习音乐的兴趣很高,具备一定的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能力,部分学生的表现欲很强,喜欢展示自己演唱和表演方面的技能。多数学生演唱时能够注意声音位置、咬字吐字、气息等基本演唱方法,做到音色统一,声音和谐。
(三)、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我想到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学生在音乐中感悟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在歌声中体验到真挚的友谊是人间最美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利用动画片断,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探究愿望;在聆听中体验回声的特点,并运用不同力度进行模仿。
(3)、知识与技能: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p”,并准确的运用在歌曲中。
2、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在强拍强位上休止的节奏,体会它在音乐中的作用,并能够在歌曲中准确表现出来。
(四)、教学重点:
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力度表现回声,并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歌颂真挚的友谊。
(五)、教学难点:
运用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掌握ox xx(八分休止符在强拍强位上休止)这个节奏,并能够在歌曲中准确表现。
(六)、教学思路:
“音乐课程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唱作铺垫。
2、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把技、情、趣紧密联系。
3、以音乐为载体,感受真挚的情感,陶冶美好情操。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模仿回声
1、动画导入,引导学生体验回声特点。
2、认知力度记号——“f、p”,运用不同的力度模仿回声。
二、回声训练,导入课题
1、学生以组为单位自己设计回声旋律练习。
2、教师范唱,引出课题《友谊的回声》。
三、聆听学唱,表现歌曲
1、学生听唱用手势感受出前8小节的.旋律走向,体会出高低起伏的山峦形象。
2、学生读9-12小节的节奏,同时感受旋律上行的特点,体会出孩子们在登上山峰的喜悦之情。
3、再学唱第13-16小节时,指导学生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出回声,演唱“噢”时注意保持口形。
4、第19小节中出现了一个在强拍强位上休止的节奏ox xx,学生如果不能顺利掌握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动作帮助感受节奏,同时用对比方法感受到这个节奏表现出的神秘感,并能够准确演唱。
5、学唱25-38小节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音乐连贯、舒展,同时感受33和34小节旋律上行,表现出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呼喊,表达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向往。
四、渗透德育,珍惜友谊
1、动画《回声》片断赏析,体会“友谊的回声是人间最美的回声”!向学生阐释什么是友谊的回声:面对山谷,我们发出怎样的喊声,山谷就会传给你怎样的声音,这其实就像我们人与人之间,你对别人付出了怎样的真心,别人就会对你有怎么样的友谊,这就是友谊的回声。
2、完整演唱歌曲,正确运用不同的力度表现出回声,并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歌颂真挚的友谊。
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用欢乐、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表现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
2、用身势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
歌曲中相似的旋律在演唱时的音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播放音效,听雨声。
师:多媒体播放声音,同学们听听是什么声音?(雨声)
2.听表现雨的乐曲,营造课堂气氛。
师:再听听怎样用音乐表现下雨。
播放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雨打芭蕉》。
二、新授
1.导入:
师:下雨时,同学们喜欢在雨里玩,谁来说一说自己在雨中的趣事。
学生说自己在雨中的趣事。
进行教育: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聆听《踩雨》。
3.学习“踩雨”。
x0x0|xxx0|x0x0|xxx0||
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x–x-|xxx0|x–x-|xxx0||
(拍手)(踏步)(拍手)(踏步)
教师示范,学生学踏节奏。
学生跟着音乐用身势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学唱歌谱。
(2)学唱歌词。
注意歌曲中相似的旋律的乐句要唱对。
4.启发情感。
师:同学们在雨里玩耍时的心情怎样?
全班有感情全曲演唱。
5.学生跟着音乐边唱边用身势伴奏,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三、教师下课。
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篇4
教材分析
传承了一二三年级的编写思路,但是随着四年级的学生年龄的增长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更强了,音乐的感悟力也更强了。音乐的欣赏课也提高了一个层次,同学们对于歌曲的情感了解也更加透彻了,在对于音乐的情绪,音乐的速度,音乐的力度比前几年也更加了解了。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从过去的笼统思想变为具体分析。偏重于喜欢的事物具体的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很难引导。
在音乐上我觉得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理解力,在上欣赏课的同时学生也很积极的理解音乐的内涵。加强音乐的情感表达。
教学目标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听唱、自学的形式学习歌曲《友谊的回声》。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赞美和追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回声这一自然现象,能用强弱对比来模仿回声,培养了学生的表现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3、学习力度记号f 、pp。感受并掌握歌曲中的力度记号。
教学重点和难点
力度记号的学习及表现回声的效果
教学流程示意
1、先欣赏动画片《淘淘的故事》引出回声的效果。
2、在欣赏的过程中解决歌曲中的重难点,强弱的力度记号并做出强弱表现出最好的回声效果。
3、学习歌曲,在学习之前多次聆听,每次聆听会提出相应的问题,带着问题聆听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学习歌曲的过程,首先注意唱歌的节奏,其次注意歌曲的咬字吐字,再次注意歌曲的情绪与情感。
5、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男生女生的轮唱,体会回声的效果。
6、带着友谊的问题再次进行观看找出友谊的深层含义,做到首尾呼应。
7、最后再次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
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篇5
教学内容:
1、读谱唱歌《大雨和小雨》。
2、听赏管弦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教学目标:
1、能用和谐、愉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能积极参与音乐听赏活动。
3、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2、难点: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学生随音乐《电闪雷鸣波尔卡》律动进入教室。
二、听赏乐曲《电闪雷鸣波尔卡》
三、学生聆听老师播放音乐《大雨和小雨》。
(1)出示《大雨和小雨》的歌谱。
(2)教谱视唱《大雨和小雨》。
(3)听一听,唱一唱。随音乐哼唱歌曲。
四、师生分角色对唱歌词。
五、学生分组演唱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
六、师生互换声部演唱歌曲。
七、全班合唱歌曲。
结束部分:全班听《大雨和小雨》全曲走出教室。
四年级音乐上册音乐教案推荐5篇相关文章:
★ 节奏音乐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