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松果教案8篇

时间:
Cold-blooded
分享
下载本文

大家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教案中的知识点应当有机联系,避免断裂,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运松果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运松果教案8篇

运松果教案篇1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对了,就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下面呀,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松鼠采松果》的故事:小松鼠和小动物们商量好星期天去郊游,懂事的小松鼠没有让妈妈给自己买许多好吃的,而是和妈妈一起采一些松果。于是它和妈妈来到大森林里,采了一会儿,你们想知道它们各采了多少个松果吗?谁愿意来猜一猜,松鼠妈妈采了多少个?这样猜看来比较困难,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吧,松鼠妈妈采的松果比20多一些,谁再来猜一猜,哎,看来比20多一些的数有很多很多,那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提示吧!松鼠妈妈采的松果还比30少一些,谁来猜一猜?(25个)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松鼠妈妈果真采了25个松果 课件演示松鼠妈妈采的个数(25个)。

那小松鼠采的松果可比妈妈少的多 它采的松果个数可是在5的前面。谁知道小松鼠采了多少个?谁来猜一猜!恩,真不错一下子就知道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

课件演示小松鼠采的个数(4个)。

那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的劳动成果,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

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

同学们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首先一起来解决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也就是把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的松果个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那现在谁能列出算式?举手回答25+4=?(大部分都能回答的出来)哎,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25表示什么:表示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 4表示什么:表示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那25+4表示什么:就是表示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那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

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 如何列式呢? 25-4=?

那2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5-4表示什么(松鼠妈妈与小松鼠之间相差几个)

师:那现在呀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看,你们能否求出这个算式的和吗?(25+4=29)

(25+4=29)这个29你们是怎么样想的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是29呢?

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求出29的方法:

2、探索算法,掌握规律。

摆一摆

师:同学们想要进行摆一摆求出25+4的和,那现在请你们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松果,进行摆一摆,并且边摆边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先摆25也就是先2捆小棒在旁边添上五根小棒,再添上4根小棒

那现在同学们数数有多少根?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

我们在进行摆一摆的时候要使他们的数位对齐,整捆对整捆,一根对一根

课件演示

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方法求出25+4的和呢?

对了,还可以进行拨一拨

那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25+4 待会请同学们上台来讲讲你是如何进行拨一拨的。现在分别请男生、女生代表到前面的计数器上分别拔出25+4 ,并讲讲你们是怎样拨的。

课件演示

数一数

连续往后数四个数,连续往前数四个数。

课件演示

还可以用算一算

25+4=?我们可以把25分成20和5

先算5加4等于9

再算20加9等于29

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种方法了可以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算一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求出25-4等于几?待会请同学来说说

通过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懂得求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和与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目吧!

活动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

1.出示图片“练一练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

师:有22只小熊,小猴比小熊多6只,我们可以提出那个数学问题?

怎么列式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爬杆比赛.

32+5=

47-5=

88-5=

44-4=

4+65=

83+6=

72+5=

26+3=

67-2=

66-3=

5+74=

78-6=

同桌的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爬得快. 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及时纠错

活动四:发现规律,提高速度.

填一填,看你能发现什么.

(1)42+3=□ (2) 62+5=□ (3) 7+40=□

3+42=□ 5+62=□ 40+7=□

让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再观察,或先观察再计算,说一说发现什么,怎样能很快地填出得数. 试着给同桌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运松果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聪明的小松鼠尊重自然规律,边摘松果边埋松果的正确做法,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分析课题、质疑(5分钟)

出示谜语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 出示松果图,问: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问: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揭示谜底:松鼠。

观图答:松果。

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回答。

学生质疑。

投影图(形象、直观,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好的导入了课文的学习 。)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0分钟)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3、让学生分段朗读。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文中画出生字和标出自然段。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记忆的方法。

(2)全班交流汇。

(3)分段朗读。

用投影显示生字,效果会好些。

三、感悟文意、指导朗读(25分钟)

1、 通过初读课文,你们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关系吗?

2、老师范读,(音乐与投影并用)用夸张的语气读出小松鼠的情感变化。

高高兴兴吃松果──担心以后没有松树了──很高兴想出了一个好主意──欣喜地看到自己种的松果长成了小树──对将来充满了希望。

听读感悟后贴图画(按以下排列)

高兴──动脑──担心──快乐。

3、同学们,你喜欢哪个表情的小松鼠呀?那就朗读哪部分内容。

(教师随时指导。)

4、提问:小松鼠为什么要栽松果?

引深到人类也应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

5、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让我们带着感情再来一起朗读课文。

6、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吧。

学生按自己的看法答。

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感受这篇童话的美──语言美,以及小松鼠的情感美和行为美。用心感受小松鼠心情及表情的不断变化,并排列出来。

运松果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地球只有一个!若人类只知索取不知爱护和回报,那么最终将失去家园——地球。注重环保,是每个地球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篇童话正是以一只可爱的小松鼠的行为告诉孩子们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通过小松鼠的心理活动:困惑——担忧——想出好主意,渗透了植树造林回报自然的观念。行文细腻真切,语气天真可爱,贴近童心,适合朗读感悟,情中悟理。结尾部分的两句话描述了美好的愿望:小松林长成了茂密的松林。在此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之翼,感受松树林的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快乐。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初步感受回报自然、植树造林的重要,愿意参加植树、认养树木等活动。

教学重点:

本课除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外,还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复述故事。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是谁呀?(出示松鼠图)来和它打声招呼吧!

2、你们了解小松鼠吗?谁来说一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出示课题:松鼠和松果

(谁想读读课题?你读得真开心,看来你已经被它吸引了,大家一齐高兴地读读课题。)

4、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看吧!(课件播放动画朗读)

二、初读课文

1、喜欢这个童话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讲给大家听?那么自己就认真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做个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2、反馈:同学们读书的时候可投入了,好多同学还一边读一边做记号呢,通过刚才的读你已经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新词。

1、看来大家都挺喜欢这只小松鼠的,想跟它交朋友吗?余老师昨天跟它说我们班孩子个个聪明活泼,可是小松鼠说我吹牛,所以它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

2、那我们就请小松鼠出题吧!(出示词语)

聪明

活泼

忽然

眨眼睛

如果

总有

以后

主意

自己赶快读一读、认一认。

3、小松鼠想招聘几名小老师,谁愿意来试试?(恭喜你成为小老师,你带领大家读一读吧;你很快就可以成为小老师了,再加把油啊。)

4、现在小松鼠把拼音去掉了,你还会读吗?(开火车或齐读)

5、淘气的`生字宝宝换了衣服离开伙伴到外面玩耍去了,你还能喊喊它们的名字吗?(齐读生字)

6、这些生字中哪些是你以前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生字,你发现了什么?(活-泼、忽-总-意、聪-总)

7、现在小松鼠又把这些生字藏到了句子里面,你能认出它们并把它和它的伙伴读出来吗?(出示句子,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正音。齐读)

四、读课文

1、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松鼠带来的考题一道一道地被我们攻破了,我们又学会了这么多生字词语。下面我们来读读《松鼠和松果》的故事,大家有没有信心?

2、这篇课文应请几位小朋友读?为什么?

3、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松鼠?(如初读时学生已经反馈就无须重复)

4、反馈。

五、学习第一段。

1、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摘吃松果,心里会怎么想?

2、谁来读第一段,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其他小朋友仔细听,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小松鼠的高兴了?或者哪里需要改进的?

2、评议、朗读:课文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松鼠的高兴?

(学会了:最近你学会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那你一定了解小松鼠现在的心情,你来读读吧;

高高兴兴:你现在就是这只小松鼠,请你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还有谁也来到大森林了?

一个又一个:你为什么把“一个又一个”读得这么重?小松鼠,你摘到这么多松果一定很兴奋,你来读读这句;还有哪只小松鼠也这么高兴的?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怎么读才能让人觉得:啊,真香,真可口,真高兴!自己试试吧!

指名朗读:谁把最香,最可口的松果送给大家?(恩,我已经闻到香味了,谁能让我尝到呢?

你的松果可真是可口啊!

我们一起把这么香,这么可口的松果送给在座的老师吧!)

3、小松鼠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是什么呢?(用“那么——那么——”说话)

4、小松鼠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聪明活泼,它更高兴了,我们和它一起分享一下吧,齐读第一段。

六、复习生字

小松鼠要吃松果才会快快长大,小朋友们要吃智慧果才会越来越聪明,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去智慧果园摘智慧果吧!(学儿歌,摘果子)

七、指导写字:主、意。

吃到这么多智慧果,我们浑身又充满了活力,下面我们来写两个生字吧!

1、给生字找朋友。

2、观察字型:你要提醒大家什么。

3、描红,临摹。写完一个字,把这个字与范字比较,找到要注意的地方,再写下一个。

4、练习写字,教师巡视。

5、展示评议。

运松果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整十数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学生要用心计算。

教学重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连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学用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2+1+43+1+59-2-3

30+6030+5040+50

90+1060-3090-10

80-20xx-7030-20

二、学习新课:

1、学习连加

先计算:3+2+4

再计算:30+20+40

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方法是什么?

讨论:整十数连加与10以内连加法的异同

2、学习连减:

学生试做:80-20-30

学生汇报计算方法

(8个十减去2个十得6个十再减去3个十是一个十就是30)

三、巩固练习:

⑴.出示卡片后直接说得数

⑵.争夺红旗比赛

五、课堂作业:

20+50+107090-10-20xx

20+60+108080-40-20xx

40+10+209070-50-1060

六、板书设计:

采松果

20+50+107090-10-20xx

20+60+108080-40-20xx

40+10+209070-50-1060

运松果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能熟练演唱歌曲,用轻快的声音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

2、体验与同伴一起玩《小松鼠采松果》游戏的乐趣。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自制ppt、松果道具若干、歌曲音带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1、ppt:秋天到了金黄色的树叶从树上飘下来,一片二片多美啊。

2、有只小动物来树林里玩,听,它来了

猜猜谁来了?为什么?(出示小松鼠)

二、理解、模仿歌词

1、小松鼠来树林干什么?

我们来学一学: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2、听着音乐,我们来演一演吧

3、松树上有许多松果,怎么采呢?

听一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噗噗噗噗,爬上树。

4、小松鼠是怎么爬树的?

原来小松鼠是从树底下爬到树顶上的。真棒。

5、小松鼠爬到了松树顶上采松果,要对松树爷爷有礼貌(立定,伸出双手)。松树爷爷,请你给我一颗小松果。

小松鼠采松果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练练本领吧。

三、游戏互动

1、练好了本领,我们一起来采松果。我先来演松树爷爷,你们来我这里采松果。

2、现在我们找个朋友,一个演小松鼠、一个演松树爷爷吧。(交换游戏)

3、这次松树爷爷要和小松鼠做个游戏,松树爷爷把松果藏在树叶里(老师演示将玩具藏在手心里,放在身后)。小松鼠猜对了就能得到松果。猜对了,两个朋友换一换玩。

4、天色不早了,小松鼠们真能干,找了这么多的松果。我们把松果放到篮子里,留着过冬时再吃吧。

运松果教案篇6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了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之后,初步认识、学习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本课时利用“采松果”童话情趣,让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探索过程,把计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意识。设计练习1、2题,目的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练习第3题和游戏活动的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快速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通过第4题的计算探索,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目标:

1、 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

3、 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本节课图)、游戏棒、计数器、有算式的萝卜卡片若干个、小兔头饰若干。

学具准备:

计数器、游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开火车游戏(大屏幕显示整十数相加减算式),学生口算并说出自己的算法。

二、探索新知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大屏幕展示图,讲故事导入:冬天到了,松鼠妈妈带领小松鼠去采了些松果准备过冬,大家看看小松鼠和妈妈分别采到了多少松果?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生1: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松果?

生2: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它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2、 探索计算方法:

(1) 根据提出的问题列算式。

师:我们一起结局第一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我列的算式是25 – 4。

师:第二个问题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我列的算式是25+4。

(2) 怎样计算25+4和25 – 4,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提示:用自己的学具)。

(3) 交流反馈:

请小组长汇报自己小组内的计算方法,并进行算法演示和讲解。

生1:我用5+4=9 20+9=29

生2:我是用小棒一根一根数的。

生3:我是用计数器先拨25,再在个位上拨4就得29。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计算方法(可以用小棒一个一个数,也可以用计数器拨,还可以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几,然后进行两个一位数的加法,再加上这个数。)

三、深入练习,巩固新知

1、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23页第1题和第2题。教师激发引导: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数学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的知识解决吗?(独立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

2、 反馈:你解决了哪些问题,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和理由。

3、 试一试:(课本23页第3题),独立解答,同桌交流。

4、 游戏:小兔拔萝卜。

出示卡片,请同学们戴上小兔头饰抢答,谁先答对卡片上的算式,请谁拔去一根萝卜,看谁拔得又快又多。

5、 想一想,填一填。(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大屏幕展示:

24+5= 13+5= 7+40= 62+6=

5+24= 5+13= 40+7= 6+62=

(1) 先计算第1、2组题,找出上下对应的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才能很快填出得数?

(2) 再计算后两组,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仿照自己想一组算式,并计算。

四、课外延伸,继续探索

1、 口算:

15+3= 27 – 4= 38 – 7= 22+6=

2、 比大小:

28 20+6 32+7 7+32 46 – 4 40+6

13+6 20 19 26 – 6 63 68 - 3

五、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节课大家表现得都非常棒,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在计算时要注意把两位数先看作整十数加一位数,再计算。

运松果教案篇7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学生分析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和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和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识字目标明确、方法多样,朗读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只鸟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要爱护环境,保护小动物。在动物界中,也有一些动物小卫士,他们保护着自然界的安全。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认识动物小卫士之一的小松鼠。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出示课件,观看影片介绍。)

?和以前的内容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板书:松鼠和松果。学生齐读课题。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习的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利用上学期所学的拼音自学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拼音,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练读。

第一组

活泼

师: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他高高兴兴地走进大森林,摘了一个又一个。(结合上下文理解聪明活泼。)

第二组

忽然

师: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做动作猜谜语。)

第三组

师: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用如果说句话。)

第四组

师: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讲解以字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且练写。)

第五组

主意

师: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编儿歌记忆生字。主字王上加一点,立日加心变成意。)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师:除了课文外,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商标、报纸或杂志等,念给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听。)

5.展示生字,请学生把自己所收集到的这些商标等贴到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同学听。

6.练习,你认识它们吗?

a.聪明活泼

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b.忽然

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c.如果

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去春游。

d.以后

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

e.主意

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主意。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实际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三、再读课文,以读代讲,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生字,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指名分段朗读。

3.选择学生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练读。教师范读第二段。

学生读陈述句,老师读心里想的话。也可教师读陈述句,学生读心里想的话。

4.小组成员之间可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读等方式练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出示题一。

(1)松鼠、松果和松林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齐读最后一段,读出感情,体会作者的用心。

5.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读出来。

指名读,并让学生戴头饰表演。

6.练读。我愿意读。

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多种方法练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学习,合作学习。】

四、复述课文。

教师指导:按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的顺序复述。

五、扩展。

1.师:以后这里会是什么样子呢?

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报一报。

2.师:老师这有一张万宝小区植树分布图。请你看一看。还可以在哪里种植树木能把万宝小区建设成美丽的绿色小区。

?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六、总结。(略)

七、作业。

1.师:刚才大家说了松林的样子,请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画出来。

2.师:除了松鼠外,你还了解哪种动物或植物。回家之后,请你通过查书或上网等方式调查。

八、板书。

课后反思

1.本课符合课改精神,体现课改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全课贯穿创新意识。

2.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体现合作意识,在整堂课中,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现学习。

3.本课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识字、记字,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除了以上优点外,本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生字写的少。课前如果能够让学生对当地的植树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会更好一些。

运松果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采松果

2.观察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板书:25+4= 25-4=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 20+9=29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 – 9 = 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 = 23(米)

4.独立完成第3、5题。

运松果教案8篇相关文章:

校运心得体会6篇

省运安保工作总结精选6篇

省运安保工作总结7篇

省运安保工作总结模板6篇

网络运维述职报告5篇

省运安保工作总结推荐5篇

省运安保工作总结优质7篇

教案中班教案模板8篇

劳动最光荣教案教案8篇

绘本教案教案最新8篇

运松果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6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