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实施效果应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表现来评估,出色的教案为课堂活动提供了框架,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学习管理,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洗手台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洗手台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懂得饭前、便后,手脏时要洗手,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洗手。
2.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示范洗手》、《洗手歌》。
2.一个小老鼠手偶,毛巾、香皂或洗手液、水
活动过程:
一、集中观看手偶表演,帮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1.游戏导入:出示小老鼠手偶,激发幼儿观看手偶表演的兴趣。
教师伴老鼠:“哎哟,哎哟,我的肚子疼死了。”
提问:小老鼠怎么了?它为什么肚子疼呀?
2.播放课件《不爱干净的小老鼠》,让幼儿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提问:1).小老鼠为什么会肚子疼啊?
2).小老鼠以后在吃东西前它应该怎样做,肚子就不会疼了?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手上有许多的脏东西,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实际,请幼儿说一说我们在什么时候还应该洗手呢?
小结:我们要在吃饭前,大小便后,手脏时一定要洗手。
二、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出示课件《示范洗手》,幼儿了解洗手的方法。
2.教师讲述并示范正确洗手的方法。
3.幼儿边念儿歌《洗手》边模仿洗手的动作。
三、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1.师:“小朋友们想不想把你们的小手用水洗的干干净净的呢?”
2.幼儿到水池边洗手,教师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附:
洗手
搓搓搓,搓手心,
搓搓搓,搓手背,
换只手,再搓搓,
摔三下,
一、二、三,
擦毛巾,擦干净!
洗手台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幼儿亲自动手洗手帕的基础上,学习舞蹈《洗手帕》;
2、在洗手帕的过程中,启发幼儿体会洗、搓、拧、晒及卷袖子等动作,使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迅速掌握动作要领,大胆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从而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锻炼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培养幼儿讲卫生、爱劳动的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自带一块手帕
2、每组一只脸盆及肥皂
3、录音机、磁带,事先欣赏过《洗手帕》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劳动最光荣》进场
2、 猜谜语:一个东西四方方,天天带在我身上。 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二、 进行部分
1、 了解手帕作用 提问:
(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脏了怎么办呢?
(3)、谁来洗呢?
小结:小朋友都长大了,在幼儿园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们要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养成讲卫生、爱劳动的好习惯。
2、 动手洗手帕
(1) 教师: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盆水,一块小肥皂,请大家学习洗手帕。 要求: 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不要把水弄在地上,洗时想想,你是怎样洗手帕的?
(2) 幼儿分组洗手帕
重点:在幼儿洗手帕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幼儿体会搓、洗、拧、晒等动作。
3、 学习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学动作
提问: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师示范:翻手腕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你们怎么洗手帕的?用了身么?
教师示范:浸水、搓肥皂、洗手帕动作,幼儿模仿
重点:学习洗手帕动作
提问:手帕洗好了做什么?
教师示范:拧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晒起来动作,幼儿模仿
提问:手帕洗的真干净,你们高兴吗?
教师示范,幼儿模仿
(2)完整听音乐作动作
教师完整示范一遍
幼儿集体学一遍
纠正个别幼儿动作,加强重点动作指导
幼儿完整跳两遍
三、 结束部分 复习歌曲《丢手帕》
全体幼儿出活动室做丢手帕的游戏。
洗手台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吃东西之前愿意洗手。2、引导幼儿关心周围的人,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食物。
活动过程:
1、情景设置:大班哥哥姐姐送来好吃的食物
2、老师:你是哪个班德小朋友到我们班有什么事
3、大班幼儿:我是大班的小朋友,给弟弟妹妹送点心来了。
4、请幼儿园闻一闻晚点的.味道,激发幼儿想吃好吃的愿望。引导幼儿商量吃的方法。
提问:哥哥姐姐送来的好吃的真香,谁想吃请幼儿将桌上的物品收到架子上;这么多小朋友都着急吃一袋好吃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快点吃到呢小朋友现在能吃好吃的吗为什么谁不愿意去洗手为什么
1、小实验:它们干净吗
用白色湿毛巾擦拭幼儿认为干净的物品,如:图书、桌椅、玩具等,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毛巾颜色的变化。
结论:我们周围的许多东西都是不干净的,许多东西脏了,小朋友用眼睛都看不出来,脏东西还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呢。干净的小手,摸了这些东西就补干净了。
提问:毛巾为什么变脏了脏东西是哪儿来的刚才小朋友为什么说它们是干净的小手洗干净后,再摸图书、玩具、桌椅和衣服等东西,还干净吗现在谁愿意先去洗手,把我们用眼睛看不见的脏东西洗掉,再回来吃好吃的食物。
6、小朋友洗手,品尝食物,引导幼儿将好吃的送给客人吃。
活动分析
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知道周围的许多东西是不干净的,许多脏东西是看不见的,他们真正理解了“脏”概念,从原来的各种理由不想去洗手,到转化为自己的愿望,转变自己的行为,为今后养成爱洗手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洗手台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2、培养幼儿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幼儿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 1个小手娃娃。
2、洗手分布图。
3、保温桶、脸盆、毛巾、肥皂。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课题:
1、教师问:小朋友,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谁?
2、出示“小手娃娃”,引导幼儿有礼貌的打招呼。
3、引导幼儿认识手的基本特征。
二、讲述故事《不爱洗手的娃娃》:
提问幼儿:
1)妞妞为什么会肚子疼?妞妞做完什么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诉妞妞什么?
3)在什么时候你还要洗手?(饭后、大小便后……)
三、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1、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洗手的方法与步骤。
2、师幼小结:洗手方法与步骤。
挽袖子——淋湿手——打肥皂——冲干净——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师出示来,源:qu,laoshi。网洗手分布图讲解、示范洗手过程。
4、请1——2名幼儿演示洗手。
四、根据图片,创编儿歌。
五、教师引导幼儿到盥洗室洗手。
活动反思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洗手环节,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洗手台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几次观察,我发现我班有几个小朋友每次从外边玩了回来后不洗手,有时在老师的监督下不情愿的敷衍了事,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应该让幼儿意识到细菌给我们的健康带来的危害。就开展了活动“不爱洗手的小熊。”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不爱洗手的小熊》的故事主要内容,能用简单的汉语讲述故事内容。
2、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
3、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4、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
难点: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不爱洗手的`小熊》的儿童故事绘本。会唱学过的儿歌《洗手歌》。
2、物质准备:
(1)《不爱洗手的小熊》故事视频。
(2)保健医带来的显微镜。
(3)实物投影仪。
(4)有关正确洗手方法的卡通图片。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播放故事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幼儿观看故事《不爱洗手的小熊》。
(2)根据故事内容提问:故事中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
2、基本部分:
1、请保健医引导幼儿看看手上有什么。
(1)以游戏的口吻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上有什么?
(2)保健医用载玻片在幼儿的手上取样,使用实物投影仪打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果(很多小虫在爬)。
(3)提问幼儿:怎么会有这么多小虫子呢?
2、教师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图片讲述故事。
(2)根据故事内容重点提问:小熊为什么会肚子疼?小熊怎么做才不会肚子疼呢?
3、讲解洗手的重要性:
(1)老师用卡通图片告诉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引导幼儿模仿、练习。
4、结束部分: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到洗手间,一边说学过的儿歌,一边洗手。
5、延伸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示幼儿勤洗手、讲卫生。
教学反思
讲故事、说儿歌、看图片是中班幼儿喜闻乐见的,也是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本次活动中,我们请保健医利用专业设备,为孩子展示出滋生在手上的细菌,通过视频、图片、实物讲解等生动直观的方法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了勤洗手、讲卫生的必要性,逐步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洗手台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洗手的重要性,可以有效预防疾病。
2、了解七步洗手法的步骤,并依据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
3、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洗手的快乐。
(上述目标可根据幼儿大、中、小班年龄不同制定)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我们的两只手每天要做很多事情,比如吃饭、穿衣服、写字、画画、还可以玩很多玩具,我们的小手很能干。可是,有时,我们会去很多公共场所,比如说医院、游乐场等,所以我们的双手上会沾满许多看不见的“脏东西”—细菌、病毒。如果手不干净,就会把这些脏东西吃到嘴里,使人生病,为了防止病从口入,我们就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传染病,防止病从口入。
2、授新
a、展示图片(七步洗手法图)讲解要求:使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浸湿,用适量肥皂或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保持泡沫停留6秒钟。
b、逐一展示步骤,边听、边看、随视频做出洗手的动作。
c、学习《洗手歌》,帮助幼儿更快记住七步洗手法,教师有有节奏的读一遍儿歌,边读边做动作,之后带着幼儿一起学习儿歌。
3、回顾观看七步洗手法全部过程,加深幼儿记忆。
4、延伸活动
在日常的生活活动中,小朋友要正确运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洗手台教案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