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办个人总结推荐5篇

时间:
Indulgenc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个人总结,我可以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认真写好详细的个人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汛办个人总结推荐5篇,供大家参考。

防汛办个人总结推荐5篇

防汛办个人总结篇1

为切实做好20xx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防灾力度,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今年我局有关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进入汛期以来我局转发了省厅《关于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吉林省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印发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20xx年全区地质灾害灾情预测情况、重点预防区域、防治措施、巡回检查计划和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等相关事宜。

二、20xx年汛期我区总的天气气候趋势是气温略高,降水略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局地性或区域性暴雨,多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局地洪涝、雷击、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抢险救助工作,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xx第xx号、《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xx第xx号、《吉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管委会辖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工作实际,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到当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和应急处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告。

三、为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落实到实处,我局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赵喜亮局长任组长,耿永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矿产科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我区域内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4小时开机,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进行汛期“三查”(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各区国土资源分局上报汛期值班表,建立健全“统一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四、长白山地区特别是长白山景区内地势险峻,地质结构复杂,岩体破碎,地质环境质量差,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我局建立制度,落实责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突发事件。6月底我局分别对池北、池西、池南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地质灾害汛前检查,并形成地质灾害检查记录,程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我局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建筑物、交通线路、取土区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隐患部位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和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我区域内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7个,并组织实施重点监测,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16张和避险卡1张,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争取限度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按照《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xx7号)及省厅《关于开展20xx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xx·9号)的相关精神,我局于7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此次自查工作不仅给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提供了有理数据,也为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省气象局8月7日发布重要气象信息,受台风“梅花”减弱后低气压影响,8月8日傍晚前后至11日,我区域有一场明显的降雨过程,我局转发了省厅《关于防范九号台风“梅花”影响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国土资源分局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明确值班值宿责任人,出现险情和灾情时,要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漏报,并立即组成工作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险情和灾情现场,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八、20xx年8月10日早6点30分左右,长白山北景区瀑布东侧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约四万立方米,已对观光游客、聚龙泉景点造成威胁,我局立即赶往地质灾害点进行处理、拍照,封锁通往瀑布道路,以确保观光游客的财产和生命安全。20xx年8月16日7时10分左右,长白山北景区瀑布东侧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约三万立方米,已对观光游客、聚龙泉景点造成威胁,我局立即赶往地质灾害点进行处理、拍照,疏散和撤离提前进入景点游客200人左右,派人员全天监测,封闭通往瀑布道路,雨停两小时后无灾害迹象,开放。20xx年我区域内共发生两起地质灾害,由于现场监测人员的`高度警惕,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将情况报告我局,我局能及时做好妥善处理,未发生人员伤亡。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按照省厅和管委会的总体部署,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全力防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人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防汛办个人总结篇2

20xx年全县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紧紧围绕“防汛保平安,救灾促增收”的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气象服务、防汛抗旱、地质灾害防治、灾民安置等抢险救灾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了灾区稳定,为全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现将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灾害基本情况

??气象灾害

1、干旱灾害。今年6——7月份,我县降雨明显偏少,气温偏高。6月18日到7月4日,全县大部分地区近30天高温无雨,总降雨量只有历史同期平均值的7%,为10年来同期最少,致使全县12个乡镇186个村、20、2万人不同程度受旱,影响农业生产和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全县农作物的受旱面积达27、93万亩,其中重旱19、95万亩,损失粮食产量9515吨,损失油料产量588吨,损失烟叶产量18460担,损失柑桔产量15918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同时,因干旱缺水全县有614万千瓦水电装机不能正常发电,比去年同期减少发电量40%以上,因缺电致全县水泥厂、金属硅厂等重点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造成经济损失4300万元以上。这次旱灾损失较严重的是茅坪、泄滩、沙镇溪、梅家河、周坪、杨林桥等6个乡镇。

2、暴风雨灾害。7月上旬,全县多次出现强降雨,先后发生了“6、30”、“7、10”、“7、15”等暴风雨灾害,特别是7月8日至10日的持续强降雨最为严重,这次暴风雨导致全县农作物受灾15、37万亩,绝收面积1、73万亩,冲毁耕地1815亩,因灾倒塌民房37户、78间,其中倒光28户、62间,同时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桥河水库施工现场的部分临时设施被洪水冲垮,两河口镇太平河流域颜家台段、郭家坝镇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冲毁。全县公路出现大小坍塌512处,完全中断交通的6处,其中水田坝乡对外交通全部中断。这次突发性暴雨还诱发了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杨林桥镇和尚岩出现岩崩险情,两河口镇谭家河朱家坡发生滑坡险情。据统计,因暴风雨灾害,全县12个乡镇的14、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其中水田坝、两河口、杨林桥受灾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

今年1—9月,乡镇上报各类地质灾害(含险情)10处,总规模达600万方,涉及屈原、水田坝、两河口、郭家坝、周坪、杨林桥等6个乡镇、10个村、330户、1362人、851间房屋,紧急转移134户、402人,县政府决定实施搬迁安置105户、316人。

上述地质灾害中,按乡镇划分,屈原镇1处,水田坝乡1处,两河口镇2处,郭家坝镇3处,周坪乡2处,杨林桥镇1处。

按时段划分,其中1—4月份发生2处,5月份发生1处,6月份发生2处,7月份发生3处,8月份发生2处。

按类别划分,滑坡险情8起,涉及8个村的219户、1016人、584间房屋;危岩体2处,涉及2个村的.111户、346人、267间房屋。

今年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险情有:郭家坝镇王家湾、莲花沱滑坡险情,杨林桥镇和尚岩岩崩险情。王家湾滑坡体位于郭家坝镇擂鼓台村,滑坡体前缘高程140米,后缘高程370米,分布面积约31、9万平方米,总体积约223万方,共危及75户、529人、230间房屋(含王家湾小学师生298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耀、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领导到现场指导救灾,决定对受威胁最严重的22户、62人和王家湾小学实施搬迁重建。莲花沱滑坡体位于郭家坝镇楚王井村,滑坡体前缘高程位于135米以下,后缘高程560米,纵长约1200米,横宽250-460米,滑坡体总方量约1200万立方米,该滑坡体曾于2004年7月和2005年3月发生大范围变形,今年8月25日,滑坡体后缘局部地段出现新的变形。险情发生后,县救灾办组织县国土资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现场踏勘,并请省市地质专家到现场对滑坡体进行科学论证,目前已将受严重威胁的14户、32人全部实行紧急撤离,加大对滑坡体的专业监测。和尚岩岩崩位于杨林桥镇赵家山村,属2000年省地勘院调查的全镇15处重大隐患点之一,该危岩体2004年10月曾出现险情,当时已将危害严重的一孤岩人工剥除,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自今年7月9日以来,受长期干旱和持续强降雨影响,危岩体变形加剧,该危岩体后缘形成长约60米,宽5——53厘米的裂缝,裂缝将危岩体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临空的鹰嘴岩状,危岩体与母岩有脱离迹象,共危及97户、298人、225间房屋和两家企业,险情发生后,省市县领导和地质专家到现场踏勘,决定将险区内的76户、231人先期实施搬迁安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

??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领导责任制落实

全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调整充实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县救灾办、防汛办、防雹办“三办”值班合并,统一办公,负责主汛期间全县灾情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从5月1日起,县救灾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办公室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值班、专班负责现场救灾,同时,加强了信息传递工作,与县委办、县政府办保持联系,加强了服务协调工作和检查督办工作,确保了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

县人武部、公安局、气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务局、交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分别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县人武部、公安局、卫生局还分别成立了防汛救灾应急分队。

各乡镇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防汛抗旱救灾机构,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并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给县救灾办。水库、电站、旅游风景区以及各厂矿企业也分别组建了防汛救灾机构,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责任,制定了防汛预案。

在县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县救灾办具体负责,把全县各级、各单位的防汛救灾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全县群测群防重点险区险段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省市县33处重点灾害点防灾预案、中小型水库渡汛方案汇总,并编印成工作手册,便于查阅,方便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规范和完善了救灾预案,基础工作扎实

一是对每处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都建立了灾害基本情况登记卡,填写了灾情的基本情况、救灾措施等,通过一张登记卡就可以反映灾害的基本情况。

二是每处地质灾害都有国土部门的应急调查报告和具体的处置意见,并督促有关乡镇和单位把救灾处置意见落到实处。

三是所发生的灾害险情都有统计表,涉及的总方量、人口、房屋、灾民紧急转移、搬迁安置人数都如实填报,便于汇总掌握全县的基本情况。

四是按国土部门统一规范的模式和要求,对全县33处省市县地质灾害点重新编制了科学的防灾救灾预案,做到了基本情况清楚,撤离路线明确,救灾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加强了防汛抗旱工作,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从早着手,提前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所有水库、堰塘、电站的防汛岗位职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二是自5月中旬以来,组织技术人员分别到各乡镇对全县的水库、堰塘和电站进行了经常性安全防汛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渡汛。

三是编制了水库、堰塘和电站的防汛调度方案,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预案和重点水利设施反恐怖预案。

四是始终按照“防大汛、抗大灾,防大旱、救大灾”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编制了秭归县抗旱预案,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该留的坚决留,该弃的坚决弃,科学管理,节水抗旱。

防汛办个人总结篇3

根据xx汛办【20xx】69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局今年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早部署

20xx年,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防汛抗旱工作,在3-4月局办公会及局职工大会上反复强调今年特殊天气情况,要求各业务科室、全体干部职工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早安排全年汛期工作计划,制定措施,做到有备无患,确保企业安全度汛。

二、抓落实

今年3月,我局就向县区及市经开区下发了防汛抗旱检查文件,对20xx年防汛抗旱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确保了本系统生产经营企业安全度汛。

(一)开展专项督查。局领导亲自带领各检查组及科室同志深入企业检查落实企业防汛抗旱工作,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了工作责任,强化了工作措施,组织开展了调查摸底、隐患排查、隐患整改和汛期安全大检查等系列工作,做到了防汛工作领导重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企业汛期管理机构、管理措施和规章制度健全,建立完善了以法人为主体的应急预案体系,防范和应对事故灾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督查中发现个别企业存在防汛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抓得不深、不细、不实,工作流于形式。个别单位存在防排洪设施日常维护检查记录不完整;水文、水量观测记录不全;危险区域和重点部位安全警示标志缺失;截洪(排水)沟清理不到位;隐患排查治理不及时;未组织开展汛期应急专项演练等问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查组已通过现场召开会议向当地安监部门和企业反馈了意见,并责成当地安监部门督促整改。整改隐患近300个。

(二)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我局相关业务科室、各县(区)安全监管部门结合汛期安全生产特点,组织开展矿山防汛安全大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汛领导机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雨前检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要求,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对排查的安全隐患做到整改责任、资金、时限、措施、预案“五落实”。

安排应急救援科开展汛期煤矿、非煤矿山企业防汛专项检查,整改隐患200余个。

(三)加强汛期值班值守。在市安监局行文要求局机关、县区安监局、威远县经信局及各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值班值守基础上,坚持领导带班值守,督促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值班、值夜,发现险情要及时处理,采取应急处理措施,防范和降低灾害损失,特别是在可能出现暴雨山洪、泥石流、坍塌垮塌等情况时,要按照“主动避让、提前避让”的'原则,提前转移和撤离人员,严防雨季事故发生。

(四)加x雨防汛警讯发布。在接气象部门及国家、省、市强降雨预警时,立即要求市安监局应急救援科通过发书面通知或手机信息向各县区安监局、威远县经信局、xx市经开区经科局发布暴雨防汛警讯,做好预防与防范准备。全年共发布此类各级警讯10余次。

(五)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及时修订和完善防洪、防泥石流等防范自然灾害和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时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演练;认真做好抢险救援物资、装备、器材的储备和检查,一旦发生灾害或事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和事故救援现场组织领导,做到组织领导有力、救援到位及时、物资装备充足,提高应急响应和抢险救灾处置能力。

(六)加强宣传培训。在全市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在安全生产相关培训班中、在安全检查与防洪抗旱专项检查中,严格要求相关人员、企业有关人员必须学好防洪抗旱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抢险救援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企业基本安全度汛。

防汛办个人总结篇4

由于我县地形、地貌特殊、气候异常,加之我县水利设施相对滞后,全县能正常供水的(小一)型水库仅有一座,且基本无灌溉水源可引,境内虽有南广河、赤水河、白水江等几条河流,但水低田高,利用非常困难,据现在的状况和财力几乎不能引用。去冬今春虽有少量降水,但大都历时短、强度小,形不成地表径流,种种因素导致我县干旱面较广,程度较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在旱期我县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有利措施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旱情及抗旱救灾情况

年初以来,我县气温持续增高,造成全县遭受不同程度的旱灾,其中:江边河谷、低海拔地区受旱较重。由于受干旱灾害的影响,我县总体上水资源较为短缺。据调查大部分泉水比常年出水量减40%,加上今年出现历史以来的春、夏、秋降雨偏少,气温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土壤含水较少。

截止到现时为止,我县10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到旱灾的影响,受灾最为严重的是水田、三桃、高田、旧城、庙沟等乡镇。因旱灾造成9.2万人、3.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受旱作物达9.83千公顷,其中成灾7.72千公顷,干枯2.11千公顷。造成经济损失达3091万元。

旱灾发生以来,××县委、政府及县水利局领导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工作组赶赴各受灾较重乡镇,调查了解受灾情况,全力帮助受灾群众抗旱救灾。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抗旱救灾工作;同时要求县级各机关单位、乡级人民政府认真分析现有水资源条件和用水需求,细化供水计划,制定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精心调配水利设施投入抗旱,全方位满足抗旱要求。

一是千方百计抓好灌溉。利用有限的水库、坝塘的蓄水,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同时灌溉保苗,合理调配水量用于农业生产。制定了“以节水灌溉为重点,多方挖掘水源潜力,强化用水管理,优质服务农户”的抗旱方针,牢牢把握了抗旱主动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抗旱效益。

二是增加投入,加强水源工程建设。为了提高今年的抗旱能力,我县组织群众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复水毁工程,对现有河渠进行清淤,因地制宜修建了各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抗旱应急设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去冬今春,累计投入劳动工日13.75万个,投资1021万元。完成土石方25.5万米3,新增蓄水能力0.107万米3,治理水土流失28.5平方公里,新建蓄水池54个,增加灌溉面积0.16万亩,增加旱涝保收面积0.011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1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地0.0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21万。

三是落实应急措施,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困难。xx年度××县饮水安全建设指标为6.6万人。截至9月10日,共安装各型管道366公里,完成总投资2067万元,解决了4.1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四是充分发挥抗旱服务组织的作用。加强抗旱设备管理,提高抗旱效益。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县已基本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抗旱服务网络。在县、乡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及水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抗旱服务队发挥“抗旱生力军”的作用,走乡串户,活跃在田间地头抗旱浇地,加强技术指导,提供优质服务,充分发挥了抗旱减灾的作用。

三是制定和全面实施抗旱预案。按照市防办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抗旱预案。面对旱情,我县及时启动抗旱预案,针对不同水源和不同工程条件,采取不同的抗旱措施,使抗旱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发动群众做好各项抗旱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抗旱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靠天等雨思想。

二是田间工程老化失修、配套不全,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源浪费。

三是抗旱服务组织不健全,抗旱服务设备较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四是抗旱资金来源渠道少,资金缺乏,筹集难度大,影响了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县防汛抗旱办公室固定人员少,难以满足抗旱减灾工作的需要。

三、下步抗旱对策

(一)积极搞好配套抗旱设施。因地制宜地增建各种抗旱应急设施,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提高抗旱能力;

(二)牢固树立长期防旱抗旱思想。一是密切注视天气形势,做到旱情早发现、早汇报,抗旱早安排、早行动,争取主动。二是做好旱情及抗旱动态的信息统计和上报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科学分析预测抗旱形势,准确把握抗旱工作的规律性。进一步完善抗旱预案,做到防控有方,使抗旱预案更好的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统一,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夯实抗旱工作基础。

在下一步的抗旱工作中,我们将牢固树立长期抗旱、科学抗旱思想,不断的完善和严格执执行抗旱预案制度,加强抗旱工程体系建设,搞好水源统一管理、科学调度、优化配置与节约保护,强化各项抗旱措施的落实,满足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求,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防汛办个人总结篇5

水务、防汛、河长制上一周个人工作总结

又是新的一周来临,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现在对我上一周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一、水务

上周水务工作的`重点一共有2个。

首先是对于xxxx村移民小区的安全饮水工程进行选址。xxxx移民搬迁小区为扶贫搬迁小区,其饮水全靠小区门口处的集中饮水项目井抽水注入压力罐内然后输送至各户。于去年11月份村民向水务反应饮水有异味,引用困难。水务及时向上级反映。后经现场取水进行水质检测发现该小区饮水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现象。县乡两级工作人员现场走访后,发现导致饮水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为该小区污水井距离饮水井太近,长时间低渗导致饮水井水源被污染。县乡两级商议后,共同认为此处机井水源已无法饮用,于是为新民居处上报饮水应急项目。

上周项目流程终于落实,县水务局负责人员、施工队代表、乡水务工作人员、xxxx村村委人员、移民小区小组长五方就新井打井点进行现场确认,因小区早期为淀粉厂本身存在被污染可能性,现场选址困难,目前尚未确准详细打井地址,村、组正在进一步进行筛选及协商,乡水务将不断跟进此事。

其次是本周zzz村4组集中饮水项目压力罐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出水,饮水项目无法正常使用。乡水务及时向县水务局进行确认,项目仍在质保期内,要求施工单位派遣专业人员前往zzz村进行解决,目前故障已经处理完毕,饮水工程已恢复正常使用。

二、河长制

上周因为是6月与7月交接月份,河长制工作着重落实了6月份乡级河湖长的例行巡河工作,确保了全体乡级河长巡河率达到100%。

同时对于村级河长进行督促,确保上一周于周日中午前全体村级河长周任务全部完成,周巡河率达到100%,避免了县河长办进行考核。

三、防汛工作

落实防汛各项工作。针对汛期天气不断变化,及时将县里下发的天气变化通知,反馈给主管领导及各村领导,提高在职人员警惕性,为防汛工作打下基础。

落实大口井、坑塘消除工作,已与相关责任人进行联系,落实全部工作内容。

完成防汛物资的紧急申报工作,县水务局领导已完成批示,因县水务局主管防汛物资发放人员有事请假,暂未完成全部手续。

防汛办个人总结推荐5篇相关文章:

街办防汛工作总结参考6篇

防洪防汛应工作总结6篇

企业防汛工作总结7篇

学校防汛安全工作总结8篇

防洪防汛安全工作总结8篇

村社区防汛工作总结6篇

物业小区防汛工作总结8篇

村防洪防汛工作总结最新8篇

村的防汛工作总结范文6篇

区防汛防风工作总结8篇

防汛办个人总结推荐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