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格式较为简单的文本,它的写作要求是不高的,我们应该珍惜生活中每一次写心得体会的机会,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学勤俭心得体会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学勤俭心得体会篇1
想必大家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节约,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华丽的房屋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只是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又重新富有了起来。
据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次外出浪费掉百分之二十的粮食,价值有上千亿,相当于全国小学生一年午饭的费用,我国每年倒掉的饭菜相当于两亿多人一年的粮食。
看到这些消息,我不禁反思起来,一饭一栗,当思来之不易;如果人们再这样浪费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其实,人们平时在不经意之间就会浪费掉一些食物:外出吃饭点菜太多,不打包;因为饭菜做的不好吃,挑食,全部浪费;因为公款消费,所以点菜没有节制;因为所谓养生,不吃过夜的食物……
看到上面这几点我们不经意之间的行为,你可能会发现你真的经常发生。可是,在我们浪费的.同时,不要忘了……
我国还有1.5亿的贫困人口,5000多万的低保户,约1个亿左右的乞丐,还有4000多万吃不上饭的人家。
倘若我们每天节约一粒大米,那么13亿人可节约多少?七千多公斤!一年可节约两千多万公斤,折合人民币三千多万元。这笔钱若换每所希望小学100万元算,则可盖300所希望小学。按每人学杂费三百元计,则可以使10万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节约无小事,人人皆可为。让我们敲响心中的警钟,并把他们传播给你的朋友,从节约一粒米开始,勤俭节约,你我同行!
学勤俭心得体会篇2
我到了学古诗的年龄的时候,我学到的第一首古诗就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迟到的事物都是由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那时候我就觉得,在旧社会里长大的孩子,虽然没有我们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们有一种我们现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习惯,那就是他们在困难中养成的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在我们现在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为我们都是家中的宝,是吃着蜜糖长大的,从小就养成了浪费的习惯,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节约,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没有出席的人,成为一个贪婪的、不会劳动的人。那些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孩子,他们即会辛勤的劳动,又不会太浪费,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其实节约很简单的,比如: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大米,就能让贫穷的人们吃上一顿香喷喷的大米饭;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度电,就能让闹电荒的地方变得明亮起来;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就能让喝不到水的人们喝上一年;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毛钱,甚至是一分钱,就能让那些渴望上学的孩子们上学,也能让那些挨饿挨冻的人们得到食物与温暖,还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回到家园,这些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们全国人民都节约,全国人民都能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那在我们国家就不会有什么饥荒、水资源不足、电荒、油荒。
节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节约更要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作风。对个人,节约是一种科学的生活方式;对社会,节约就是一种文明。如果大家从现在开始能够从我做起,牢记节约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入手,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同学们,“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学勤俭心得体会篇3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勤俭节约这一话题显得比较难于理解。家长都给了他们的独生子女各个方面以的满足,新奇的玩具,的衣服,高档的文具,充足的零花钱。就算是家庭条件一般的家长,也宁肯自己少用点,自己拘谨点也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满足孩子的愿望,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渐渐地使我们的孩子觉得自己享用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比吃、比穿,比大手花钱,也不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问起钱是哪里来时,大部分的孩子会不假思索的答出:是妈妈给的。对于妈妈的钱是怎么得来的知之甚少。
在“班级浪费现象大曝光”这个小“项目”中。我们对班级存在的现象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揭露”。这些现象其实在平时生活中很常见,但都不被同学们重视。当把这些现象以“曝光”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时,他们才发现树立节约意识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为了拉近主题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我以“比”为话题展开辩论会,使学生明白什么该比,什么不该比;通过“今天我不穿”活动,同学们惊讶的发现自己节约的钱原来是一个很大的数目,懂得积少成多的道理;我还借助媒体,让学生走近贫困儿童,贫困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我还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勤俭节约故事,背诵勤俭节约名言。学生知道了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思想从向往奢华到合理消费到奉献爱心转变。都表示要把节省下来的东西用到急需的地方去,去帮助那些灾区和贫困地方的人们。
一个月已经悄然而过,总的来说,倡建“节约型班级”的活动是成功的:不但浪费现象大减,而且“节约是一种美德”意识已深入师生心中。
当然,我也知道,要想让孩子们真正将勤俭节约变成一种习惯,还需要不断地督促,这是一个长期的话题。继续努力吧,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为其一周的活动完成了。在宣传委员的建议下,我们做了一张写有“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的条幅,同学们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也让在宣传过程中有意愿的同学签上了名字。
团日活动“勤俭节约,理性消费”在与大家的留影纪念和欢呼声中圆满结束。
学勤俭心得体会篇4
古人说过: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连古人都意识到水是用了就会不来的,何况21世纪的我们呢!
早在读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我国人均水量占全球四分之一,在全国60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有110个城市比较严重,全国城市年总量60亿立方米。专家预测,中国人口在2030年将达16亿高峰,届时人均水资源仅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
如果没有水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变得那么生机盎然。如果没有水,我们就没有绿油油的草地、一望无边的大海。如果没有水,我们就不会有美丽无比的山川。如果没有水,我们就没有看得到、摸不着的白云。
我在外婆外公家过暑假的时候。有一次,外婆让我帮她洗菜。我正一本正经的挑出腐烂的菜叶,忘记把水龙头关掉了,水从水龙头里源源不断地流了出来。这时有人拍了我一下肩膀,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外婆。只见她说道:“你怎么可以这么浪费水呢?”我答道:“反正水也是流不完的,没事。”“谁说水是流不完的,全国600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着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有110个比较严重呢!”外婆答道。我的脸涨得红,悻悻地把水龙头关掉了。
请大家节约用水吧!阻止这项自杀的行为吧!
学勤俭心得体会篇5
开源节流“全民光盘”守好大国粮仓
“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在这非常时期、关键时刻,总书记再次点名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开出标本兼治的“药方”,足见“粮安天下”的重要性。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直面当下,光荣的历史使命、伟大的奋斗目标及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在呼唤开源节流。端稳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因此,我们要向餐饮浪费说“不”,拒绝“剩”宴,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食为政首,问计粮食安全,用警示“粮”言, 擘画科技农业现代化,让土地造福人民。古语云:仓廪实,天下安。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早在几年前,习总书记就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7月22日的吉林考察之行,习总书记走进沃野千里、绿浪滚滚的“黄金玉米带”和“大豆之乡”,在田间轻抚碧绿秸秆,登观景台眺望万亩“粮仓”之际,再次道出警示“粮”言——“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这是将“藏粮于地”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守住近14亿人口粮应秉承的底线思维。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时能产得出、供得上,而这正是习总书记牵挂的大事。我们不但要向土地要粮,还要向科技要粮,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高产、高效、绿色环保的目标。因此,要深刻借鉴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挑起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的经验,大力推广“梨树模式”,因地制宜走好农业合作化道路,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生产效益,给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把中国饭碗牢牢端在手中,把人民忧乐始终放在心上,让千里沃土藏着的食粮,鼓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干劲,让科技之光洒向农业发展,照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光明前景,让咱们新时代农民“战疫情,不误农时”,做到粮食生产“稳”字当头,过上幸福无忧的生活。
软硬兼施,“全民光盘”行动,打好“金算盘”,弘扬社会节约风尚,让群众形成生活方式。“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既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勤俭节约的“软环境”。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导大家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管好自己的朋友圈,弘扬厉行节约的良好家风,将“光盘”行动落到实处,让“打包”理念深入人心,让节约理念入脑入心,潜移默化中成为许多群众的生活方式。还要打造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硬约束”。进一步完善惩治浪费的法律体系,强化监管,采取更有力举措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建立节俭用餐激励机制和铺张浪费惩戒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公款餐饮浪费行为,把“剩宴”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集中执法力量,形成部门联动态势,织密法律保障网络,加大监管力度,依法坚决打击铺张浪费的行为。在软硬兼施中,让一粒粒饱含滴滴汗水的粮食走进千家万户,“全民光盘”的餐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品德。
俭以养德,拒绝舌尖浪费,用好“传家宝”,端牢中国的饭碗,让百姓心中不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这个党和国家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有所改观,但是一些地方餐饮浪费现象仍然存在,有的甚至触目惊心、令人痛心。因此,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对守护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只有重视和发展粮食生产,科学用粮、节约用粮、杜绝粮食浪费,开源和节流并重,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在应对疫情和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才能让打赢脱贫攻坚战更有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有底气、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进一步。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原。”亿万国人要从自身做起,从小处着手,坚决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以己微薄之力汇聚磅礴伟力,共同守好我们的“大国粮仓”!
学勤俭心得体会篇6
为了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局机关加强内部管理,形成“人人讲节俭、事事讲节约”的良好风气,在全局范围内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主题实践活动,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有关文件精神,以倡导节能、增效为目标,从局审计工作实际出发,深入开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为耻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控制和监督,努力从源头和过程上制止浪费现象,提高资源使用效能。
二、活动目标
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意识。深入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主题实践活动,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严格内控管理措施,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活动安排
(一)宣传教育阶段
充分利用局域网开展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重要性的认识;组织学习领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进一步增强效益理念。在全局大力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氛围,积极开展“勤俭节约、从我做起”的主题实践活动。树立从小事做起的观念,形成人人崇尚节约、人人参与节能的良好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
1.开展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减少照明设备电耗,防止“长明灯”现象。减少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待机消耗,下班后切断所有电源。
2.抓好节约用水。科学设置公共区域绿地和景观环境灌溉用水周期。注重一水多用,坚持重复和循环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正确使用节水型龙头、冲洗阀、水箱等节水设备和器具,养成随用随开和用后随关的用水习惯,杜绝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现象发生。
3.搞好公车节能。严格执行公务车辆定编管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与维护,降低车辆运行成本。严格执行公务车辆“一统三定三公开”制度,即统一招投标,定点维修、定点保险、定点加油和公开维修费、公开里程数、公开用油数。
4.节约办公经费。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提倡文稿双面用纸和信封、复印纸的再利用,控制纸质公文印刷数量。推广使用高效节能办公用品,严格规范办公用品配置、采购、领用制度。
学勤俭心得体会通用6篇相关文章:
★ 勤俭的演讲稿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