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我们内心感受的最佳文本形式,对于它的写作一定要足够用心,要是大家的内心对某件事情有见解时,需要把这些撰写在心得体会里,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篇1
这个暑假,我在家读了一本叫《水浒传》的书,我看到了一篇叫《武松打虎》的故事。故事一开头就讲 武松和宋江在柴进家中住了十多天,等武松病好了以后决定去清河看望家兄,柴进和宋江留不住他,便送了他些银两,并摆酒为他饯行。
武松走了几天,来到阳谷县地面,他的肚子也饿了,见前面有一家酒店,上面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道:三碗不过冈。就走了进去,坐了下来,将哨棒放了下来,叫道:“店主,快拿就来。”店主拿了三个碗,一双筷子,一盘菜,倒满了三碗酒。武松一口气就喝完了,并说道:“好酒,再拿一些下酒的菜来吃。”店主拿来了牛肉,又倒了两碗酒,店主就不倒了,只管切肉。武松敲着桌子说:“倒酒!”但没有人帮他倒,武松叫久了,变吼道:“为什么不倒酒了?”酒家过来并指着酒旗上面的字说:“三碗不过冈!”武松问道:“为什么叫三碗不过冈!”酒家说道:“俺家的酒后劲大,喝了三碗就倒下,因此叫三碗不过冈。”店主拗不过他,便又倒了三碗……最后,一直喝了十八碗才走了出去。酒家叫住了他说;“这山上有一只老虎,经常伤人,你千万不要一个人前行!”武松对酒家大吼,上山去了。到了半山腰,武松心里想也没什么老虎吗?就躺到大青石上睡了下来。突然一只老虎跳了过来,这时武松被惊醒了,但他没有被吓跑,而是和那张牙舞爪的凶猛的老虎打了起来。他就用拳头把老虎打的七窍流血,动弹不得。我想到了我,平时看到一只老鼠就吓的躲得远远地。
自从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每遇到危险困难我都不害怕了。我就会想到武松打虎的情景。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勇敢的小学生吧!
《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篇2
中国有四大名著,其中之一便是《水浒传》。虽然有“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的话,但出于对名著的兴趣,好歹也是名著啊这么想,我还是闲暇之时阅读了一下。
?水浒传》之中有许多较为血腥的场面,例如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血溅鸳鸯楼之类的桥段。
而“少不读水浒”恐怕就是为了防止年轻人年少气盛,读了水浒后被其中的血腥场面,书中人物性格所影响,做出后悔终生的事来吧。
但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其中的一些写作手法确实也是值得我们欣赏和学习的。
如书中智取生辰纲一章,便是先写杨志运送生辰纲途中被夺的过程。以杨志的角度描写。最终被夺后,留有悬念,最后再揭示主谋们的智取的计划,这种写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书中人物的性格也写得相当逼真,让人们觉得很真实。如鲁智深出家后看寺中菜园之初与菜园周围的那些泼皮打斗到后来的倒拔垂杨柳两个片段便写得栩栩如生,仿佛这些片段就发生在眼前。
虽然《水浒传》中有许多血腥,冲动的片段,可能会影响青少年。但是其中的写作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却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虽然书中打斗的场面会使青少年易于冲动,但年轻人不就是需要有冲劲么。所以“少不读水浒”有点过于偏激了。多读名著是有好处的,而不能把名著分成什么年龄段读。
《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篇3
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这部书。
?水浒传》写了一场包括各个阶层百姓在内的武装斗争,这场斗争的起因是乱自上作、民反,大批英雄豪杰报国无门,聚集梁山,最后尽忠殉义。这本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他们先后与朝廷势不两立,和朝廷做抗争。他们不怕困难,不惧牺牲。特别在《梁山英雄舍命平叛乱》这一回,梁山英雄被招安,在路上,一百零八将只剩下三十六位了,因为在路上要捉方腊、徐宁、宣赞等人,发生了一次次的争斗,牺牲了很多的人。李俊、童威、童猛等人各奔东西,只剩下一部人又被奸细害死了。
这一百零八将里面我最喜欢混江龙李俊。他是一位水军头领,能在水里呆很长时间,而且游泳速度非常快,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曾立了不少功劳,比如他用他的水下功夫,多次将敌军头领捉住;又多次从水里进攻,来个趁其不备,消灭敌人。可是后来,他不愿意做官,就和童威、童猛去了他们刚结拜的兄弟费保处,从此逍遥自在。
?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它讲的就是当时朝廷的败,农民起义的始末,塑造了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那一百零八位英雄为了除掉朝庭败类,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每次故事不论胜利与失败都很精彩。吴用的超人智慧,宋江的领导才能,还有大家的英勇表现,让梁山这支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可是因为宋江的一次招安,让这支队伍变得七零八落。如果没有那次招安,那他们就能除掉奸细,大获全胜了。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
《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篇4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成功的人物,读水浒传人物,我们总是会感染上不同的情绪。读林冲时,会感到一味委曲求全的沉闷压抑;读宋江时,能体会到仗义疏财的慷慨和愚忠的悲哀;但是你读到“他”时,你的心中会充满豪情,感到十分痛快!明朝大思想家李贽在点评“他”时激动地在书上眉批道:仁人、圣人、勇人、神人、罗汉、菩萨、佛。这位好汉,就是鲁智深。
鲁智深原是小种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又称鲁提辖,人人都很尊敬他,本可以过着舒适、快活的日子,只因在酒楼听闻郑屠欺压金翠莲父女,一怒之下,三拳打死了郑屠,而后走投无路,出家做了和尚。鲁智深的嫉恶如仇,在他的一生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等种种行为使他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好汉。
鲁智深对应“天孤星”,总是独来独往,在梁山里,朋友也不多。但是他一旦把你当做兄弟,那就是绝对的两肋插刀。鲁智深千里护林冲,令许多读者感动万分,他的出现让林冲摆脱两个公人折磨,他让我们感到放心。当他最好的兄弟史进因打抱不平身陷大牢时,鲁智深二话不说只身去救史进,这种勇气让我们深感敬佩。
鲁智深虽然外表粗犷,但是却粗中有细。他打死郑屠后感到不妙,便说郑屠诈死,为自己争取逃跑时间;到大相国寺后,菜园子里的泼皮想推他进粪池里,但他一眼就察觉到,轻松躲过了一劫;他护送林冲去沧州时,把所有情况了解得透透彻彻,把所有危险考虑得周周全全,一路上没有出过一点闪失。这样的好汉,你能说他只是一个鲁莽的武夫吗?
鲁智深是作者施耐庵偏爱的一个人物,他笔下的武松充满传奇,但虎头狗尾;他笔下的林冲委曲求全,最后病死在回京途中;他笔下的宋江,受尽拷打,最后被奸臣害死。通读全书,唯独鲁智深基本上没有受过什么苦,征讨方腊中,是他一禅杖打翻、活捉了方腊。最后,在钱塘江的潮信声中,鲁智深结束了他圆满的一生。在《水浒》的开头和结尾都可以看到鲁智深的身影,可以说,是鲁智深三拳打开了水浒传,又是他一禅杖合上了水浒传。
我眼中的鲁智深,就是这样一个嫉恶如仇,为兄弟两肋插刀,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一生圆满的神奇人物。
《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篇5
“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这歌词让我想起了水浒传中那108位豪放不羁的好汉。正如歌词里面所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他们为人的前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们的性格;风风火火闯四方是他们的爱好。就是这样的一帮人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上上演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
最记得天真烂漫的李逵,他颇有些野,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问青红皂白,总是一说二骂三打。结果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英雄气概,有一种愿意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仗义,他这一点让我尤其感动。背信弃义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小到对朋友仗义,大到对国家的大义,也就是要把国家建设的繁荣昌盛。
这是我从李逵身上学到的东西。忘不了小旋风柴进的仗义疏财,忘不了豹子头林冲雪夜被逼上梁山,也忘不了行者武松在战场上的潇洒英姿。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好汉最后却起义失败,不免让我为他们感到心酸,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居乐业,他们豁出了自己的性命和一生,贡献给了全国人民,他们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永不能忘并要发扬光大的。也许,这本书中的有些英雄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我相信作者的意图是让我们知道国家对老百姓的态度是多么重要,同样老百姓对国家的态度也是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存亡、强大或者衰落。
正在成长中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一定要把国家建设的昌盛繁荣,让中国真正地步入世界强国之林。
《水浒传》心得体会200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