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7篇

时间:
Animai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写的心得体会是可以让我们语言组织能力得到进步的,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和改进自己的有效途径,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7篇,感谢您的参阅。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7篇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1

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目前正在热播,作为外交战线的一员,观看此片,倍感鼓舞。这部专题片勾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框架,展现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宏伟实践,也反映世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一系列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积极回应。

这部专题片在振奋人心的同时,也为学界思考和探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深刻思想内涵提供了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开始形成体系,也成为外交实践的指导原则。中国的世界秩序观、国际责任观和国家利益观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思想内涵,突出表现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外交理念。

中国的世界秩序观以坚持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立足点、以维护国际秩序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推动新型国际关系为着力点。联合国体制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石,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当今世界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增强联合国的权威,维护联合国体系的制度,也就是维护世界基本秩序的总体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对现行国际制度不谋求另起炉灶,主张对不能有效维护秩序的制度和机制进行合理的改革、完善和补充。中国外交着力于推动建立和平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支持以多边主义为基本的秩序运行机制,强调改变霸权和强权政治等传统国际政治中不合理的成分,主张不同文化和价值的多元融合、互学互鉴。只有在一个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环境里,世界秩序的持久稳定才能够真正得以保证。

中国的国际责任观以公平、平等、正义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关切发展中国家利益为重点、以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中国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准则,坚定支持发展中国家正当诉求和合理利益,以正确义利观为指导方针,对周边国家提出“亲、诚、惠、容”、对非洲国家提出“真、实、亲、诚”的关系原则。“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中国倡议,表现了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大国意识,也展示了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特别关注。当今世界遭遇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乃至种族主义严峻挑战,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坚定不移地支持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努力打造利益共同体、安全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国家利益观是以捍卫主权、安全、发展三大国家核心利益为重心的三位一体综合安全思想。中国提出主权、安全、发展为国家核心利益,申明中国捍卫国家核心利益的坚定决心。中国国家利益观的形态以政治安全为前提,保障主权、安全、发展的整体安全。维护中国的基本制度和政治大局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发展,是国家核心利益不可分割的三个组成部分。这三个部分共同构成国家利益观的基本内容,充分表现了中国大国外交中国家利益内涵的鲜明特色。

大国外交,既立足本国,也放眼世界。中国实施大国外交,根本一点就是不仅以中国观世界,也以世界观中国、以世界观世界,并在这种积极互动中展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2

昨晚,《大国外交》在央视热播,看完第一集《大道之行》,笔者被深深震撼。什么是格局?什么是胸襟?什么是智慧?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什么是中国特色?什么是大国气派?中国用5年时间给出了完美答案,也令世界为之叹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仿佛一把钥匙,中国梦为世界感知当代中国开启了一扇大门。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是这样倡议,更是这样践行的,我们的外交,早已将和平、共赢、发展深入骨髓。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到“共商、共建、共享”的 “一带一路”建设;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和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在中国参与到的每一个国际重大事务中,都将“和平共赢”视为永恒的主题。

中国用一个又一个事实证明,“崛起”的方式不止有“战争”一种,“和平共赢”也能崛起。“崛起”与干涉过别国内政,与凌驾于别国之上,与战争掠夺,并非是等号关系。反之,经济全球化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更能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这足以说明,中国方案里的中国智慧更加符合世界人民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地球村”里的经贸大繁荣、金融大流通、人文大交流需要一个融合点,而“共赢”无疑就是皆大欢喜的最佳方案。

当然,这里的前提是“共赢”。中国虽主倡“和平”,但不等于我们为了“和平”就任人宰割,这样的“伪和平”没人需要。“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就是今日之中国,始终愿意为“世界和平的建设、全球发展的贡献、国际秩序的维护”四处奔波,也会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不惜血战。

相信,随着世界各国对“共赢”理念的不断认同,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一定能开创出繁荣美好的明天。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3

近日,由中央组织拍摄的6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在央视综合频道如期播出。该片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纵览全局,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为破解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提出了中国方案、发出了中国声音,在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同时,更彰显了“大国自信”。

“大国自信”源于我国外交工作有党的坚强领导,始终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复杂形势,我国外交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事实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对外工作的最大优势、最大特色、最大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大国自信”源于我国外交坚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编织了遍布全球的“朋友圈”。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完成28次出访,飞行里程约57万公里,累计时长193天,足迹遍及五大洲、56个国家以及主要国际和区域组织,以坚定、亲和、睿智的姿态,在让世界接近中国、读懂中国的同时也展现了大国领袖的自信和风范,实现了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

“大国自信”源于我国外交工作始终将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恪守中国外交的“初心”。为更好方便中外人员往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充当“联络员”,就这个问题做外国领导人工作达96次,截至2017年7月,已有131个国家与我国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中国公民持普通因私护照可以免签或落地签前往64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地方便了国人出行。5年来,我国成功组织9次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处理100多起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绑架或袭击案件,受理各类领事保护救助案件近30万起,充分彰显了“外交为民”的大国带给自己公民的自豪与自信。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面对日益变换的国际关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有信心也有能力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大国的强国之路,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志同道合者,为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中国方案,为全球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发出更多中国声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4

连日来,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民族复兴尽责,为人类进步担当,谱写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通过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向世界阐释和传递“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是我国外交的“灵魂”,也成为我们连接和沟通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中国梦”与“世界梦”有着同样的内涵。“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实现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既是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梦想,因此,“中国梦”与“世界梦”有着同样的内涵, “中国梦”是“世界梦”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在外交层面不断向世界阐释和传递“中国梦”的内涵,实际是传递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友好的承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列强的侵略和欺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断发展、强大。强大后的中国会不会铭记仇恨,会不会走霸权主义的道路,这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对世界的宣告,强大后的中国没有铭记仇恨,而是走和平崛起的道路,寻求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寻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交不断谱写新篇章的动力和源泉。

“中国梦”的受益对象是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的提出者、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于“中国梦”和“世界梦”有这样深刻的论述“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中国人民追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祝愿各国人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着眼于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是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着眼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幸福。这也是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外交政策,广受世界各国认同的内在原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具有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的“基因”,这种基因不是强权主义,更不是霸权主义,而是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追寻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中国梦”为核心的外交政策,让中华民族胸怀世界的胸襟和胸怀,得到了更大的彰显和释放。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5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报告,在报告中正式宣布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报告的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在文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分阐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八个明确,其中的第七个明确首次公开提出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提法,马上引起国内外研究界、舆论媒体高度关注。

2018年5月1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宣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

此后,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研究不断开展。在研究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引起了高度关注。下面,我们将对之予以解释分析。

一、厘清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几个主要概念

(一)中国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称史称新中国,是世界上一个重要国家。

(二)新时代

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正式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提出新时代历史划分。这一思想成为我党在十八大之后开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的根本指导思想。

新时代将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中国外交肩负着重要使命与责任,即:实现推进维护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处于良好的全球与周边和平环境之中、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外交为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大旗,竭尽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三)什么是外交?什么是中国外交?

外交是指主权国家中央政府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正式代表机构(外交部)的代表等进行的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以和平方式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高层次政治活动,它是维护本国利益和贯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中国外交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正式代表机构(外交部)的代表等进行的保障国家安全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以和平方式处理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高层次政治活动,它是维护本国利益和贯彻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而在新时代,指导中国外交完成这些历史使命的指导方针和根本遵循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外交思想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对世界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最新贡献。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对外关系和外交工作的根本遵循,是认识国际格局变化和时代变化的理论指导,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广泛的世界意义。习近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其中一个重要提法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本次讲座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行解析。

(四)中国特色

实际上就是研究中国的特殊性。

(五)大国外交

简言之就是大国应有的外交。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拥有14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具有5000多年悠久文化传统、目前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基本禀赋因素决定和要求中国外交不能是不起和少起作用的外交,而是要起到和中国所具有的大国禀赋相适应的国际作用、地位和影响的外交。中国外交要在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引领和推动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上发挥重要使命与责任,要成为一个与发展中大国身份相符的大国外交。

(六)百年未有之大变??

2018年6月22日至23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年国际形势变化不断加速,不确定性增加,印证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科学性。

例如,2020年国际形势热点恰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这是1918年以来人类遇到最大范围的流行传染病,也是最大规模的公共卫生紧急危机。新冠病毒是人类公敌。它对人类的攻击不分种族、肤色、国家、社会制度,不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下,需要我们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这一重要提法。

: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6

?大国外交》六集政论片日前开播,引发国内外热议。这部专题片以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为主线,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领域叱咤风云、大开大合的精彩过程,呈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各种国际事务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质,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有能力和有意愿,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推行中国特色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实践。

五年来,中国元首外交精彩纷呈。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通过主场和客场、双边和多边外交工作,创造性地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践行正确义利观、“亲、诚、惠、容”理念、“真、实、亲、诚”理念,宣示全球治理变革观、新发展观、新安全观等中国主张,就应对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提出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格局深刻变化,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凸显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始终站在和平稳定和公道正义一边,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正能量的代表。

独行快,众行远。合作共赢,不仅是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核心要义,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魅力所在。不论国家大小,国力强弱,中国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已经同100个左右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对外战略布局。

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中国外交,不忘初心。中国不仅通过改革开放发展自己,也愿意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

怀着“兼济天下”的情怀,中国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大国不同的外交道路。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引领中国外交开拓进取,更为人类共同未来描绘蓝图。“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面旗帜,引领世界朝着和平发展、繁荣进步的人间正道阔步前行。

?大国外交》正在热播,人们的思考还在继续。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展望下一个五年,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进一步发挥正能量、影响力,与世界各国一道,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篇7

8月28日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全面展现我国外交领域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新成就的6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大国外交》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大国外交》政论专题片深刻反映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大格局、大气魄、大手笔引领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恢宏历程,充分展现我国领导人风采,谱写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华章。

大国外交的背后,是自信、是担当。随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深刻演变,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更需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体现更多的担当和作为,不断书写新的篇章,铸就新的辉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鲜明的中国内涵与时代色彩,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体现了中国特色外交中的大国自信、大国自觉与大国担当。

“大国担当”,是为世界尽责。“敢为天下先,以天下为己任”。在国际舞台,中国以大国担当在国际事务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中为世界尽责。5年来,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对“21世纪国际关系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命题给出了中国答案。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期中美关系,重新启动中日韩合作,中非“十项合作计划”,中拉“五位一体”新格局,提出和建设“一带一路”……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承担了更多责任,为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进步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推动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秉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诚心诚意同邻居相处,一心一意共谋发展。中国在坚持不干涉内政,尊重国家主权与平等的前提下,继续为妥善处理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中国方案,发挥中国作用,体现大国担当。

“大国担当”,是对国家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在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强调“底线思维”和“底线原则”,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亮出底线、敢于斗争,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和正当权益。在钓鱼岛问题上展示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有理有据回击旨在侵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所谓南海仲裁案,旗帜鲜明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积极同国际社会开展反腐败追逃追赃合作,都表达出了坚定的“中国态度”,赢得了世界人民的点赞、中国人民的自豪,展现出了中国外交的成功,体现了对国家的担当。

“大国担当”,是对人民担当。“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不变的宗旨,也是中国外交的“初心”。我国每年有1亿3千万人次出境,数百万中国公民在全球各个地方工作、生活、学习,3万多家中国企业遍布世界各地。时刻把人民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增强领保能力建设,积极打造海外民生工程。5年来成功组织9次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受理各类领保救助案件近30万起,处理100多起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绑架或者袭击的重大案件。中国护照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同胞们走出国门更加安全、便利。“外交为民”,这种自豪感、归属感、安全感,是一个践行“外交为民”的大国带给自己公民的自信,是中国外交始终努力的方向。

“大国外交”,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声音、看到了中国方案,闪耀着外交智慧的光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作为一个自信的大国,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开创更加繁荣美好的未来。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

观事故心得体会5篇

观事故心得体会参考8篇

观事故心得体会优质6篇

观球赛心得体会6篇

观廉洁心得体会通用6篇

观廉洁心得体会5篇

观陶瓷心得体会6篇

观法院心得体会精选8篇

观团校心得体会8篇

观篮球比赛心得体会8篇

观大国外交心得体会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6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