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大家一定要将事情的主次理清楚,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我们成长路上的重要文本,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更多经验,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1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突然出现,使这个春节成为了一个最充满热血与斗志的历史时刻。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谱写了一首首感人肺腑的英雄赞歌。
每天,互联网上总能看到许许多多为防控病毒传播作出奉献的人们:医护人员告别家人出征疫情最前线,社区和乡村干部入户开展宣传检查防控工作,快递小哥快马加鞭运送救援物资,导演将投资了巨额资金的电影撤档免费呈现给群众,民工将老板用来抵工资的口罩悉数捐给医院……我们坐在电脑前或电视机前,看到这些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总会有一腔热血又柔情满怀,因为我们知道:国家在努力,人民在奋战!
这个春节,抗疫英雄层出不穷。
钟南山院士,十多年前刀光剑影率领科研团队抗击非典病毒,此时,84岁高龄的他,再次挺身而出,率众多精兵强将挥师武汉。耋耄之年仍扛起宝剑,犹如补天巨人,竭力挽救陷于水深火热的武汉人民。
钟南山爷爷长得高高瘦瘦,头发花白花白,但目光格外睿智!他说话时和蔼可亲,充满自信。终于我明白了病毒的厉害,武汉都封城了,人们只能闭门不出。但钟南山爷爷坚定地说:“我们有信心战胜新型冠状病毒!”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他是真正的英雄。
虽然2020年的春节,有人生活被打扰,有人命运被改写,但我们决不能退缩。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向钟南山爷爷致敬!向所有抗疫英雄们致敬!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2
这个春节,有一群人驻守在岗位上守一方健康,厦门弘爱医院呼吸科主任史皆然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除夕夜,厦门弘爱医院呼吸科主任史皆然十分忙碌,“您之前有没有到过武汉?”“您需要测一下体温。”……这是他说得最多的两句话。这一天,他一直坚守在发热门诊一线,忙得顾不上吃上一口热饭热菜。
除夕前几天,医院通知筹备发热门诊事宜,当时已经有不少医生休假回家,史皆然毫不犹豫选择留守。
疫情形势严峻,史皆然果断把已经订好的大年初一回家的机票退了。“当了医生,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很愧疚。”史皆然说,自己留守医院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感到很欣慰。
面对“战疫”工作,史皆然是个“老兵”了。17年前,非典疫情暴发,还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史皆然和同事一起,毅然扛起了医院救治非典患者的重任。“当时就在发热门诊工作过,此后还多次参加过呼吸道感染疫情的防控,这些经历都是我的宝贵财富。”史皆然回忆,西京医院当时设立有隔离区,一个是发热留观病区,一个是隔离休息区(固定),“每天脑子里的事就是诊治病人,从病区到休息区,‘两点一线’,吃饭、工作和睡觉都在医院。”史皆然说,当时他在隔离区待了33天。
除夕当天,史皆然接诊了21位发热患者,通过详细筛查,发现其中两例是甲流患者,其他19位患者也都排除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
作为弘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医疗组组长,史皆然已经做好准备,“只要有需要,我马上就能上阵!”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3
为避免人员聚集,减少交叉感染,做好应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我院决定开通疫情热线,护理部在接到此项任务后,立即讨论,指派专人负责组织、安排,编制记录表格并对大众可能咨询的问题进行梳理,作为答疑参考。考虑到热线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广泛性,护理部决定由全院护士长(参加此次抗冠的人员除外)承担此次热线任务,每班5小时不间断,之后兼顾病房管理工作。1月29日,在党院办的筹备下,热线正式开通。肾脏内科护士长杨亚丽、康复科副护士长韩梅接听了第一天的疫情热线,并对热线情况进行了汇总梳理,具体如下:全天共接听电话57个,上午电话频繁,其中咨询发热相关问题51个(其中5例自武汉返回后有轻度症状或无症状,建议居家隔离观察;其余均为外出乘坐交通工具后紧张,给予心理疏导,建议居家观察;发热咨询中建议19人线上问诊,其他现场回答解决)咨询其他问题6人;有三名患者反映线上咨询平台身份确认后无法进入系统。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我院全体护士长、护士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人人争当做事,事事认真落实,表现出我院护理队伍团结、凝聚、积极、向上、为院分担的良好精神风貌。疫情战依然艰巨,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做好抗击冠状病毒“阻击战”。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4
这场灾难怕是很难让人平静。本是欢庆新年之时,却遇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江城”武汉坐于涂炭,民不聊生。疫情是习总书记所言之“大考”,是吾辈之“心关”。在对抗疫情过程中,动人之处在于逆行者们明了孰轻孰重,做出正确抉择,诚然可歌可泣。
钟老是逆行者,名利轻而国之泱泱。
面对疫情,84岁的钟老并未躺在功劳簿上安享晚年,而是临危受命赶往武汉,为医疗研究寝食不思,为解救苦难中的国家不敢丝毫懈怠。那个于非典时期连自己的生死都置身度外的硬汉,如今因为眼看同行救治的辛苦,而在采访时眼泛泪光。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钟南山院士的一次次行程和发言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强效的强心剂。我们深知,钟南山院士“双眉深锁为谁忧,鬓角银丝为谁愁。”我们有什么权力不肃然起敬,尽情讴歌?钟老贵在他的大义之抉择,祖国有难,他奋战无怨言!
前线医者是逆行者,小爱轻而大爱无疆。
我们似乎对于医者们的仁心与付出接受得过于心安理得。然而,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有血、有肉。干多了会累,受伤了会疼。他们也爱惜自己的生命,也有誓死保护的亲人与爱人。其中的几个镜头诠释了他们的选择——舍小爱,只为大爱无疆:奔赴“战场”前戴着口罩深情相拥的夫妻挥泪告别,前线医生与妻子隔着玻璃窗和口罩亲吻对方,援鄂护士刘光耀用回形针做婚戒向女友求婚。
就像作家毕淑敏说过的一句话——“爱一个人,就好像突然有了软肋,也突然有了铠甲。”抗疫中奋战在一线的超级英雄们,也正因为心底有爱,面对病毒时,才会武装上铠甲,无所畏惧。他们近乎固执的选择了逆行,就要以凡人之躯,行英雄之事。我们丝毫不会吝啬对他们的讴歌,前线医者贵在他们的大爱之举,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每个人都是逆行者,自我轻而心在四方。
中国人民,十四亿人,五十六个民族,心紧紧团结在一起。疫情期间,全国人民纷纷响应国家的号召,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也都佩戴好口罩。虽然小区的封闭以及城市的封闭给人们造成了巨大的生活困扰,但是作为有责任感的中国人,我们深知,此时不出门就是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与此同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人民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将口罩等物资捐到疫情重灾区,并严厉打击发国难财者,可见全国人民强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如今,国外形式恶化,我们持续关注国外疫情情况,一省扶持一国。这一次,我们将格局放大,缩小自我,心系四海,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国风采。
正如鲁迅所言,“愿中国人,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中国人从未在任何一场灾难中失去希望。“新冠”亦是“心关”,我们经受住了这残酷的考验,于孰轻孰重中做出了正确有力的决策。待到春暖花开时,愿樱花开满神州大地。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5
近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抗“疫”中,我们要做棵“石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咬定”的狠劲儿。咬盯疫情,有的放矢。要充分发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关键时刻冲得出、危难之际豁得出的带头风范。要坚持依靠群众,锻造出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要保持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及时为人民群众注入稳心剂、凝心剂。咬盯疫情,更要有“决不让疫情魔鬼藏匿”、不获全胜不收兵的狠劲儿,对自己狠一点,举措更严一点,防“疫”的胜利就多一层,就能早一刻为群众的生命财产搭好“安全线”、筑牢“堡垒墙”。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立根”的顽劲儿。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艰难越挺立,这就是顽劲儿。我们向“疫魔”宣战,全民都在“狙击”,每个人都是逆行者。“疫情未来10天至两周或迎来高峰期”,更需要我们携手逆行,携手抗击,万众一心、共克难关。对于个体来说,天降大任,苦心志,行拂所为,在危难中得以锻造,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实践告诉我们:越是经历过艰苦环境磨炼的国度,生命力越是顽强,越是倔强,因为她的“根”深深地扎在“岩石”之中。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千磨”的坚劲儿。自强不息、劲健有力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曾记否,我们之所能历经无数战乱饥荒、屡受外敌欺侮侵略而始终怀揣梦想,不折不挠、奋起抗争,愈挫愈勇、奋发图强,一路高歌前行,就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那股“宁折不可曲”的坚劲儿。面对“疫情”蔓延,不恐慌,不麻痹,心理上藐视,行动上重视,方法上科学,这才是我们战“疫”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要有“任尔”的豪劲儿。要游泳总会呛水,要前进总会遇阻,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这就是我们的豪劲儿。“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令行禁止”,这是我们体制的优势和制度的力量,也正是我们打赢这场战“疫”的信心之源、活力之源、动力之源。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出院,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推进,频传佳音,这就是胜利的成果、希望的曙光。
栉风沐雨,不畏浮云,自信击“疫”,我们一定能破“疫”前行、行稳致远。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6
世上最残酷的事莫过于生死,政治老师说过:“人出生就注定要死去,这是命中注定。”但是,却有这么一批人,每天与死神作斗争,不计生死,不论报酬,站在危险的边沿上,挽救更多的生命,完成了最美的逆行,他们就是——勇敢的白衣天使!
没有什么征兆,没有什么预言,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新型冠状病毒,这些黑暗中的敌人,正迈着大步,侵入了我们的生活,向我们发起了攻击。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几乎侵占了整个武汉,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一群白衣天使出现了,他们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新年前夕,不顾生危,告别家人,奔赴武汉,与死神作斗争。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奉劝大家不要去武汉疫区,自己却连夜从广州赶往武汉,奔赴在抗战疫情的最前线,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奔赴武汉的还有73岁的李兰娟院士,同样奔赴在疫情的前线,这两位敬爱的老人,放弃了在家的安稳,站在了抗争“非典”肺炎的一线。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赞扬呢?
不仅如此,祖国各地优秀的医疗人员,成立了医疗分队,奔赴武汉,给武汉支援。一张张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分明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热血灵魂在跳动啊!
在网络上传来感人事件的同时,白衣天使们正在执行他们的使命,他们是医生,他们为“医”而“生”,他们为“生”而“医”,他们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了他们,疫情总有一天要完蛋!
可恶的新型冠状病毒,威胁着人们的生活、生命,可白衣天使们并没有退缩,依然每天直面死神,同命运抗争,为了照顾病人,关注病情,他们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待在病房8个小时,为了使空气流通,他们没有开暖气,手都冻红了,可他们却一如既往地工作,没有丝毫懈怠!
新闻上曾报道过:一个六岁的孩子哭闹着,死活不让做护士的妈妈去武汉,她怕妈妈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赴武汉支援的儿子向两位老人辞别,老人的眼泪在眼珠里打转,却坚定地朝儿子挥挥手,不让他有任何的牵绊。
勇敢的白衣天使啊!他们是孩子的母亲,也是母亲的孩子啊!我们骄傲,因为有白衣天使在,祖国母亲自豪,因为她有优秀的中华儿女!
让我们一起对祖国祝福,让我们日夜祈祷,向奔赴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祈祷:身体健康,家人在盼你,中国人民在盼你,让我们向全世界呼吁: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篇7
2020年,本是一个充满欢乐、幸福的年,可是,一个不速之客来临——新型冠状病毒,让中国的气氛变得冷冷清清。
几十天前,各各地区都纷纷组织封锁,口罩也成了必抢之物,来自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向武汉捐献出自己的爱心,这也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中国的优良传统。
很多人避而不及,远离病毒时,湖北省医院中的医生没有向困难低头,主动向困难请战,将克服万万家庭的一切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这次抗击病毒中回去。
每天,武警、公安、医生,他们为了全社会的安全,不分昼夜的工作着。现在病情即将被消灭,这些功劳都离不开他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建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为我们创建了个安全的环境。
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判断谁对谁错,而是与病毒作斗争。面对疫情,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承担起了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中去,团结一心,终会战胜病魔。
除夕当天,正当中国各地各家,看着春晚,共享团圆的时候,而湖北省医院中的医生并没有,他们摩拳擦掌,时刻准备着,顾不上与家人共享年夜饭,但他们没有丝毫的埋怨和后悔,他们说:“用我们的时间,换来全国人民的安全,也值了。”这句话惊天地泣鬼神,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是我们做人的榜样。
难道这一切都是“新型冠状病毒”捣的乱吗?我觉得并不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医学家终南山院士推测,这次疫情的来临就是人们贪吃野味,才会降临人间。
只要齐心合力,万众一心,就没有翻过去的山。我相信,全国人们团结起来,抗击疫情,雨后便是晴天。
一线护士抗疫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