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用真实的情感写心得体会,才能让读者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热情,为了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况,我们需要通过心得体会来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孝老爱亲的心得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1
孝老爱亲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尊从的美德,不孝子孙常常被人们谴责、吐骂。
一次,爸爸妈妈在房间商量:换季节了,因该好好的逛一次街了,要去买一些厚衣服了,爸爸很赞同。但爸爸又说:“我这几天没空。”妈妈就对爸爸说:“那我们等你有空再去吧。”凑巧给我听见了,我就把耳朵靠到门边,仔细的听了一下,原来是家里厚的衣服没几件了,都是薄的。爸爸妈妈正想到街上去买一些厚点的衣服,要不然一家人都要感冒了。这时,我就打了个小主意:双休日的时候带上自己存的压岁钱,和爸爸妈妈到街上买个痛快。
转眼间,双休日就到了,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把自己准备好的500元放在一个小背包里,迫不及待向爸爸妈妈跑去,兴奋不已地说:“爸爸妈妈,我带你们去买衣服”。爸爸妈妈稀里糊涂的,说:“怎么是你带我们去买呢?应该是我们带你去买呀?”爸爸妈妈感到不解。我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孝敬一下你们”,爸爸妈妈很感动,也就欣然同意了,我们就出发了。街上人山人海,我们大家都会把别人的脚踩着。我们逛了这家又逛那家的,但爸爸妈妈都不舍得买。我就对爸爸妈妈说:“爸爸妈妈,没关系的,你们尽情买吧,我会结账的。”爸爸妈妈对我说:“宝贝,爸爸妈妈已经很开心了,因为你能想到给爸爸妈妈买衣服了。”爸爸妈妈的话让我感动及了最后,我们一家在街上开开心心的逛了一大圈,买了很多衣服,我也给爸爸妈妈买了几件,爸爸妈妈在路上一直说:“我们的宝贝长大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爸爸妈妈常带我到外婆家,我每到外婆家,就是先给外婆一个拥抱,再来一个吻;再跑到楼上给80多岁的祖母一个拥抱和一个吻,我感觉非常的温暖和温馨。因为外婆和祖母年纪都很大了,老人脸上长满了绉纹和老人斑,所以有许多孩子就嫌弃老人,看到很恶心,不肯靠近老人,对自己高龄的长辈也是如此,非常冷漠。我是觉得父母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就是为了你孝老爱亲。
在爱亲方面,我会把什么都让弟弟妹妹只要他们喜欢,我即使是不吃也没关系。
一次,外婆给我们带回了许多桃子,大家都分了一些,只剩下3个了,我知道弟弟妹妹也很喜欢吃桃子。就马上把桃子抢了过来,两个弟弟,一个妹妹,每个人一个,刚刚好。于是我就把他们的桃子都洗了,把皮也削了,他们吃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露出了一个笑脸,我也很开心,看他们吃我才想起来,自己还没拿,马上跑过去,一看,桃子一个也没了。但弟弟妹妹开心了,我也开心了。
同学们,孝老爱亲是很重要的,你们做到了吗?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2
今天,我读过纳日苏同学的助人为乐和杜静静同学孝老爱亲先进事迹,他们是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人们都说:金子是最纯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灵。
纳日苏是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爱生活,乐于助人的好少年。她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孜孜不倦地进取,力求全面发展。
学习上,他班里有一个与她邻居的同学,学习很不认真且粗心,常常把课本忘在家里,或落在学校。她知道后总是把课本让给同学,或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这种无私的精神感动了这位粗心的同学,促使他改变不认真和粗心的毛病,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班级里有几名同学学习中遇到困难,他总是主动请求老师让自己用课余时间为这几位同学补习功课。在他的帮助下这几名学生成绩全都赶了上来。
在生活中,她热爱环境,身体力行地做服务社会的小使者。无论走在哪里,看到垃圾她都会毫不犹豫地捡起来,这是她的习惯。一次,她和伙伴们外出玩耍,看见一位农民伯伯正把秸秆放在路上,准备焚烧。在农村,焚烧秸秆的现象
很严重,虽然上级领导查得很严,但总有一些人偷偷地焚烧。见此情形,她立即上前制止,并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环保知识再三解释说:“伯伯,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焚烧秸秆不仅会被罚款,并且也污染了我们这里的环境,我相信您一定不想让我们这里的`环境受到污染的,对吧?”那位农民伯伯不好意思地放下秸秆说:“小朋友,你说的对,俺不烧啦,俺也保护环境。”
杜静静同学在家里,她尊敬长辈,孝顺父母。在每天的日程计划里,她都会列上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常年有病的奶奶行动不便,她会帮着倒水端饭还和奶奶聊天。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她和妈妈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她对自己的一惯要求。因为她家庭里充满欢笑、和谐。
在学校,她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她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日益丰满的自我;与同学们在互学互比中取长补短、一起进取;与同学们在交流探求中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她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她快乐的身影,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都会有她主动承担任务,同学之间的友谊她会特别珍惜。广泛的兴趣和
爱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让她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了热情和自信,与同学们在互相帮助中茁壮成长。
通过阅读他们的先进事迹,让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善心、爱心,良心的综合体现。这就好比树木有根才能枝繁叶茂,如果我们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品质,无论拥有多少才华和学识,一切都将是空中楼阁在家里。对待亲人,关注亲人的冷暖,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让亲情其乐融融。在学校,我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对于困难同学,我们应该乐于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为乐,真诚奉献,对于学习上的遇到困难的同学,我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游子吟》大家都很熟悉,可仔细品味作者倾注的情感的有几个呢?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可作为人类的我们,又是如何孝敬父母,感恩父母的呢?
感谢是一种情感,一种品质,一种品德,我最感谢感谢的人是我的父母。父母是给予我生命的人,他们陪伴在我成长路上,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父母就像一盏明灯,在我迷途时,默默的为我指引方向;父母就像是一把伞,在飘雨落雪的时节,他们为我撑起一片温情的天。儿女就像是父母放出的风筝,无论何时,身处何地,都有丝丝牵挂伴引。牵挂着的心无时无刻不在祈祷着儿女平安,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全家的团圆。可作为儿女的我们,又何曾认真牵挂过父母呢?父母默默无闻的为我们付出,不求任何回报,而我们又何真关心过父母呢?
父母倾注了一生的心血在我们身上,而我们却不知报答和感恩。“笑道父母”人们常常提在嘴边,可付诸行动的又几个呢?中国古人就十分注重“孝”,“孝”不仅显在言行,而更在于行动。古人以“百善孝为先”,而我们现在的现代人,早已融入在这个现代化的生活中。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文化素质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国家赖以生存的思想基础。但我们这些可悲的现代人却连这最基本的孝道都不知是什么,更不会感恩。
人的一生要说多少个谢谢,有时甚至是谢一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可又有谁跟朝夕相处的父母道过一声“谢”呢?谢他们的赐生之恩,谢他们的养育之情,谢谢他们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谢他们为我们所作的一切、、、、、、
有句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今天别人给你一滴水,明天你回馈给别人一眼甘泉;今天你送别人一朵玫瑰,明天人家就会回馈给你整个春天!朋友,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关心想成理
所当然,要学会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一个充满着恩情得世界,将有多美妙,处处洋溢着温馨的幸福!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4
在学习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边,照顾着他,希望他能早点康复,不离不弃。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的心地善良、称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妻子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十几年的不离不弃照顾生病的丈夫,一直坚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来,从不失去信心。人间真情无处不在,十几年来她一如既往,无怨无悔,无微不至,不离不弃,给了丈夫一个妻子能够给予的一切。我曾经试想过,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样扮演好这个妻子的角色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证明我在试想的时候就已经不确定。但她能纹丝不动的那样坚强守着自己的丈夫,这就是我们该向她学习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们无不为之感动,真情无处不在,温暖时刻包围。从此,我们要学会多给予身边人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份无私。学会给予、学会付出,而不是学会计较、学会自私。
作为儿媳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儿女的:孝老。对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孝顺。不仅仅要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溃中风住院的时候,她一直以乐观的`态度去安慰公公,无微不至的照顾公公让他们对生活恢复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没有打倒她。她仍然坚强的面对一起困难。做好每一件她觉得她该做的事。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为人儿女,在我们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体现的是不耐烦。在我们远行时,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时常抽空回家陪父母。覃敏同志对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细心照顾、关爱倍加、和睦相处是体现我们中国传统: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要向覃敏同志学习,对父母孝顺,对长辈关爱。
作为母亲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父母的:爱亲。覃敏同志自己背负重任同时,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时常教导女儿,认真学习,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就是最大的进步。女儿叛逆期,她在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并用朋友的方法处理好母女关系,如今女儿念高中,乖巧懂事,跟覃敏犹如好朋友,无话不说。覃敏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很好的榜样了,潜移默化的已经教会她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深刻向学习覃敏同志学习,学习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坚韧不拔。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5
“孝道”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斯《二十四孝图》,故堪称国之重宝鹿乳奉亲,卧冰求鲤等等的故事都说明人要有“孝”的概念,生命是孝的本质,孝是思想的基础。,“百善孝为先”是我国古代民族遗留下来的古训,孝乃白事之前提,认为判断一个人的品质好还是坏,孝是一个重要的品德。孝敬父母更是我巍巍中华的美德。每一个人都应该孝敬父母。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如果一个人没有了孝,就好比人已经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经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呢?
有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教师,他名叫姜京佐,他不仅在学校里时模范教师,在家他是众人交口称赞的孝老爱亲的模范。在九十年代末,他每个月的收入只有十几元钱,那时,他除了自己的父母、祖母外,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外祖母。为了让外祖母吃上一点营养物质,市场每次卖肉时,他总要买点回家,给外祖母送上一份,这样一直坚持做到外祖母去世。
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亲。他知道父亲母亲爱吃苹果,有时外出时,他总是买很多新鲜水果,给两位老人。当他在老人身边时拿起水果刀细心地削苹果,削好后在小心翼翼的喂给两位老人。这些看似像是女人的活,姜老师全都包揽在身。他还知道自己的父亲爱喝酒,每当逢年过节时,总会买些酒给自己的老父亲拿过去,什么乌鸡酒、三鞭酒、即墨老酒老人的桌子上总是有的。到时候,老人一开心总会夸赞自己的儿子有孝心。
之后,父亲去世了,只剩母亲一人。有一年冬天,自己的老母亲生了病,念叨着要吃茄子。那是他的`工资只有20元,但是他托人去青岛买了30个茄子,花了29元钱,圆了母亲的茄子梦。而自己却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元钱。为了母亲,姜老师从没有在经济上说过一个“不”字。这就是姜老师的事迹。
姜老师虽然没有做什么大事,但他有一颗孝心、爱心,他的孝心和爱心总是包含在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姜老是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如:柔弱肩膀撑起一片艳阳天的杨怀宝;母爱称其生命蓝天的范丽萍;笑对人生情暖人间的韩愈;一路艰辛一路歌的黄来女;男儿当自强的洪战辉;带着病母上大学的刘霆······他们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为什么他们是孝老爱亲的模范,以为他们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古话铭记在心中。
“孝”其实并不难,只要有一颗孝心你也可能成为父母心中的孝子。让我们一起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发扬下去,让我们也成为一个有着民族精神的孝子。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6
孝老爱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根本。
我们做为新时期的小学生,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小时候,父母亲就给我讲了“孔融让梨”、“卧冰求鲤”的故事,老师给我们传授知识,讲解做人的道理;学校结合“八荣八耻”的.教育活动,培养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就像一棵小树苗,在孝老爱亲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同时,我也享受到了“孝老爱亲、播撒阳光”的快乐。
记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坐公交车回家,车上只剩一个座位了,我赶快坐了上去。到下一站,上来了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她环顾四周,发现没有了座位,她只好两手抓着扶手站着。车走到一处坑坑洼洼的地方,猛得跳起来,又深深的陷了下去,老奶奶因没站稳,差点摔倒在地。我的心猛得收紧了,脸有点发热,赶紧站起来,走到老奶奶身旁,轻声对老奶奶说:“奶奶,您请坐下吧!”老奶奶吃力得走到座位前,坐下后望着我的脸,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也高兴的笑了。
在家里,我尽最大的努力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有好吃的,我会像孔融一样先让爸爸妈妈吃;见到小区的叔叔阿姨我都会主动向她们问好。有时,主动帮老爷爷、老奶奶拎东西或搀扶行动不便的人。我更团结我的小伙伴,在学习、生活中乐于帮助他们。我的实际行动受到了爸爸妈妈的夸奖,特别是小区叔叔阿姨的赞扬,夸我是个懂事、讲礼貌的孩子。我用热情温暖了大家,大家的鼓励进一步激励我健康成长。
我深深地体会到,孝老爱亲是温情、是动力、更是一种美德,是一座人与人之间架起的爱心桥梁。
孝老爱亲的心得篇7
杨艳丽,女,现年51岁,中共党员,1985年中师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是平邑县地方镇第一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三十年来,把满腔的热忱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母亲般的爱都奉献给了学生。工作上对事业勤勤恳恳,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热心帮扶困难学生,竭心尽力、任劳任怨地照顾老人,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谱写了一曲“孝老爱亲”的爱心之歌。
一、孩子们心目中的好“母亲”
自1985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就一直热爱着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无论是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还是在政教处工作,到后来负责妇联工作,我都努力做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做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
作为一位母亲,我关爱自己的孩子,教育孩子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有爱心的人;同时,作为一名老师,我更要把这份母爱惠及留守儿童,惠及困难孩子。关注留守儿童,是我负责学校妇联工作以来关注的重点。关心困难家庭,帮助弱势孩子,更是她妇联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掌握到每个困难学生的基本信息,与他们促膝谈心,倾听他们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竭诚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我配合镇妇联走访地方镇的个体企业,联系社会各界资助我校困难学生,架起爱心桥梁。通过积极争取,历年来有3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了学业,很多人升入理想的学府,成为有用之材。 至今,我经常能收到孩子们从外地打来的电话问候,每当过年过节收到孩子们的祝福电话和短信,我就由衷的高兴。
二、公婆眼中的好儿媳
20xx年,年迈的公公不幸身患肺癌,婆婆身体也不好。我丈夫虽兄妹6人,可是姐妹们都已出嫁,哥哥和弟弟又都在外地工作,就我们离家近。所有的周末、假期,我必须回家腾出时间专心照料老人。每天早晨起床,趁公婆还睡着的时候将屋里屋外收拾干净,做好早饭。老人醒后,就伺候老人刷牙、洗脸、喂饭,联系医生给公公输液,到晚上把公婆安顿好,帮老人洗衣,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搓背擦身,为老人理发。很多事情我也是现学才会的。收拾完之后才能休息,有时候遇到棘手的事就需要忙到半夜。后来,公公病情越来越重,20xx年元旦,公公又不幸下肢瘫痪。为了照顾老人,我也顾不了面子,每天给公公擦屎端尿,始终坚持恪守孝道,因为我深深懂得“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我公公一开始不愿意让我照顾,因为端屎端尿的工作又脏又臭,他很难为情。我对老人说:“爸,家里的事情不用您操心,您就安心的养病,俺不能让您一个人躺在那儿受罪不管,只要您身体好了,就是俺做儿女的福分。”亲戚朋友、邻里同事都看在眼里,见面就夸赞。我做这些,都是做儿女的应该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我也是做母亲的人,我自己尤其能体会到做父母的不易,等父母老了不能动了,做儿女的更应该去尽心尽力照顾她们,我做的这点不算什么。就这样照顾着公公,直到老人家20xx年正月十六去世。
公公去世后,家中只剩下婆婆一人。让她跟着我们住,她不同意。我和丈夫只好上下班、周末、节假日往家跑,为的'就是照顾老人。不幸的是,婆婆又在20xx年得了脑中风,瘫痪在床,有时神志不清,整夜整夜不睡觉,心里烦,不好受,看什么都不顺眼,经常喜欢唠叨,有时甚至还会胡乱骂人。有一次,老人突然大发脾气,把刚熬好的汤药打翻在地,又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通。我赶紧收拾了,还好言宽慰老人。我能理解这是老人对身体痛苦的一种发泄,只是在一旁默默地听着,心平气和的和老人谈心,化解老人的郁闷。天冷了,我就坐在火炉旁一块一块地烤老人的尿布。婆婆屎尿拉在床上,我也毫无怨言,立即处理干净。陪她啦啦家常说说开心事。我丈夫的哥嫂弟妹都在外地上班,只有我和丈夫轮流照顾,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如今婆婆病情也越来越严重,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让老人过得更舒心、开心一些,把全部爱心、孝心奉献给老人。
三、家庭中的好妯娌,同事中的好大姐
我丈夫兄弟姐妹六个,兄弟姊妹多,各有各的家庭,但是都能团结友善,妯娌和睦相处。无论哪一家有事、有困难,都能够商量解决。平时我总是给丈夫说,咱是教书育人的老师,得带头主动承担家庭责任和大小事务,孝敬父母、团结兄弟,妯娌和睦、爱护幼小。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和睦共处,平时家里有什么大小事情也都是一起商量,一起决定。我和妯娌们关系比亲姐妹还要亲。特别是对待老人的问题上,我和丈夫守在老人跟前,照顾的多,出的力多,兄弟姐妹都很感激,不时给老人添置些物品。我们之间相互谦让,相互体谅,从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都本着以和为贵的态度和睦相处,从没有红过脸,兄弟姐妹之间从不因一些锁碎的小事而破坏家庭和睦。
我还乐于帮助别人,不管是同事还是学生,有需要我帮助的,我都很乐意去帮助他们。同事中有婚丧嫁娶,我一定会尽心尽力提供帮助。我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我了解情况后,会给学生们申请困难补助,帮这些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我也总会耐心教育。
从事教育事业三十年来,我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忠实地履行工作职责,通过做好自己普通而平凡的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展示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关爱孩子,悉心照顾老人,是我为人父母,也为人儿女应尽的职责。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执著追求、敬业奉献,在家庭中竭心尽力做好分内之事,弘扬传统美德,不也就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吗?
孝老爱亲的心得7篇相关文章:
★ 观看奥运心得7篇
★ 开学心得范文7篇
★ 公交公司心得7篇
★ 酒店培训心得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