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心得体会的过程,是自我反思与提升的有效途径,反思过去的经历,可以让我们在心得体会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与成长之处,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重阳节心得体会通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1
金黄、火红的树叶离开了树梢温暖的怀抱,在天空中宛如一只只蝴蝶轻盈地飞舞着,最后以优美的弧线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一片片金黄的落叶,为大自然披上了一层又一层蓬松的、金灿灿的新衣。渐渐地,夏天炎热的气息淡去了,秋天清凉的气息浓了起来。秋天又来了,重阳节又到了。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它为许多人留下了这个秋天快乐的记忆,它为许多人脸上画上了一抹微笑。这种快乐它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必须要发自内心去感受、体会。
无论在天上还是地下,每一处、每一角都是秋天的身影。我看了看日历,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呀!我不禁感叹道:“时光匆匆,过得如此之快,又是一次重阳节了。”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正好,外婆刚从老家回来,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呢?我想了好一会儿,正没主意时,妈妈走了过来说:“看你这样子,是不是想给外婆送礼物啊?我们陪外婆去西普陀爬山吧。”听了妈妈的主意,我双手赞成。打量好了,我走到外婆跟前,笑着问:“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是你的生日吧?”“不是,我生日在前个月。”外婆又思考起来,“难道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您忘了,我妈妈的生日和我同个月,告诉您吧,今天是重阳节。”外婆恍然大悟。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外婆咪着眼,高兴地直点头。
吃完午饭过后,妈妈、我和外婆便出发了。我走在外婆身旁,一边聊,一边走,走了很远。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清新的空气使我们感觉神清气爽、精神焕发。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回到家,妈妈烧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糖醋排骨,红烧鱼,花壳煮蛋等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馋、口馋,忍不住都流口水了。我们一边品尝美味的菜肴,一边说说笑笑。饭桌上我给外婆夹菜,看着外婆和蔼、慈祥的笑容,我心里美滋滋的。
饭后,我突然心血来潮,想给外婆一次洗脚。我趁外婆和大家闲聊的时间赶忙拿来盆子,装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太烫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一摸,又凉了。我心想:为了外婆有个美好的记忆不能气馁!我小心翼翼地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下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毛巾。摇摇晃晃的端到外婆面前说:“外婆,今天爬山您累了吧,我给您洗一次脚。”外婆欣慰地说:“思宇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外婆为你感到骄傲啊!”我把外婆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周围搓了一遍,再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了两三次,就差不多可以了!我看着外婆脚上的老茧,想起外婆在老家含辛茹苦地干活。便更加认真地去洗脚了。
那一天晚上,妈妈说,外婆好像年轻了好几岁,脸上的皱纹也舒展了许多,这让我喜出望外。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和外婆过的很充实,很快乐、难忘!更让我体会到,即使在平时也要尊老敬老,而且不仅仅只是嘴上说说,更要用实际行动来关心我们身边的老人,尽可能地为他们着想,让他们快乐、幸福。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2
今天,很开心很有意义的一天,因为这是我进入中学以来做的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虽然以前也参加过这我喜欢的社会实践,但还是抑制不住我心中的好奇,控制不住我想要快点到达敬老院这个神秘的目的地的心情。
敬老院以前给我的感觉是黑白的,无色彩的,它永远都笼罩着一种暗淡悲伤的气氛,可是这个敬老院给我的感觉是一种宁静的,清新与安宁,绿色也较多,很像一家疗养院。
虽然怀着很大的热情,也充满信心,但参加这次活动之后,我才明白,自己成功在那里,失败与不足又在哪里,在与同学们的讨论中,我还更觉得自己是个门外汉,许多东西都急需吸收与提高。对我来说。我与个别老人的交谈能力是有的,而且和他们交谈时我会察言观色,不同的时候能及时应付,也给老人们一个比较好的印象。可是,最大的缺点是忽视了组织每一个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搞些热闹的气氛使他们知道我们的心意,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我还非常欠缺组织能力,也非常欠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能力。
这次活动,在众多参加者的参与下,我们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这让我认识到,做每一件事,我们都要用心,用心用爱去左每一件事,让自己无悔,让温暖和爱与人分享,让自己在爱中茁壮成长。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孔子曰:“孝,德之本也。”,只有孝敬自己父母的人,才会真心懂得去爱别人。
今年中秋节前的一则新闻震惊了我,中秋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洛阳市却发生一件令人揪心的事:9月18日晚,一对空巢夫妇被发现死在出租屋里,遗体已经腐烂发臭,而他们有三个儿子。这本是“常回家看看”入法之后首个团圆假,老人的过世给那些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提个醒:要常回家看看。
我从来都看不起不孝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同这些人做朋友,试想,身之发肤受之父母,却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他能会真诚的对待别人。
在基层工作处理家长里短的事儿时,一遇见有人不赡养老人,我就生气。特别是听到有人为自己的不孝找借口:或小时候父母偏心不亲自己,或因父母没给自己看孩子,或是弟兄多,怕自己出力多吃亏等等,理由不一而足,反正是父母对不住自己,他们老了不该自己管。我更是大声斥责他:“没父母会有你,不亲你你会长大,不求你回报他们多少,只求你能给母亲买点好吃看看他,还她十月的怀胎苦,多陪父亲说说话,还他教你牙牙学语情。”
我拿我父亲的事例劝解他们,父亲弟兄三人,爷奶一直由父亲赡养,奶奶去世后,十一年前父亲患喉癌动手术失声,即便如此,他也没想着让爷爷在三兄弟家轮流管,用父亲的原话:“你爷年纪大了,跟着咱家,已熟悉他的生活规律,来回折腾,容易生病。”可不是,九十岁高龄的爷爷,被自己是病人,还需他人照顾的父亲伺候得身体很好,能到处走动,这个大家从没因照顾老人的事生气,父亲赢得一大家子的爱戴和全村人的尊重,我们小辈们也都学会爱护老人们。
我劝告不孝的子女时常说:“一对老人可以养活起三四个孩子,而几个孩子难道抚养不了两个老人,弟兄中只要一个人带头孝敬父母,会带动其他人的,孝敬老人不亏,人在做,天在看,是行善积德,何况还是给后辈树立榜样呢?”因在儿子小时候时详细解读和背诵过《弟子规》,我拿里边写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解释给他们听:双亲疼爱我,我孝顺他们没有什么难的。如果双亲不喜欢我,讨厌我,我还能尽子女的孝道,这个“孝”才称得上“贤”。如果他们有了过错,我们也要想办法让他们改正。只有发自内心,做到和颜悦色,劝勉时注意尊重,肯定可以感动父母。人称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有仁慈之心。有仁慈之心的人,一定会孝养他的`父母。如果我们今天不孝敬我们的父母,上行下效,将来我们老了,下辈子孙同样也不会孝敬我们。常是尽自己微薄之力,用苦口婆心的规劝和法律法规的约束,劝醒了一部分良知未泯的儿女们。
爱老人,从现在做起,从爱自己的父母做起,不要再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心痛,父母年轻时抚养教育儿女不易,年老身体不好却也不愿麻烦子女,他们不为索取,不求回报,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感动,也教会我们怎么做好父亲母亲。其实我们的孝,可以体现在点滴小事中,电话中几句暖心的话,回家一包小小的糖果,孩子们一个亲吻,甚至是你多吃一碗饭,拿走他们亲手种的蔬菜,都会让父母高兴好长时间,他们不是在意你回家买的东西多不多,贵不贵,在意的是你过的好不好,身体棒不棒。这种爱像春日的阳光,暖暖的,暖暖的。
爱老敬老,从我们做起,付出真心、真爱和真情,将尊老、爱老、孝老发扬下去。
重阳适逢周日,姐妹们回家看老人去。
我爷爷小时候苦,不知他的生日,我家把重阳节定为他的生日,在此祝九十高龄的爷爷生日快乐,健康长寿,也祝天下老人节日快乐,长命百岁!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4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重阳时。这一天,在中国人的传统情怀里,既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真挚亲情,也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知己友情。如今,重阳节还是法定的“老年节”,更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深刻的文化底蕴。
品习俗:登高、赏菊“嘉年华”
“重阳”一词,早在《楚辞》中就出现了。屈原有诗曰:“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古人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故名重阳。
相传,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是始于唐代。当天,朝廷举办隆重的宴会,百姓也不再“宅”家,纷纷登高远游。《千金月令》中写道:“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
到了宋代,重阳节就是大型赏菊“嘉年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繁花似锦,百姓争相插菊花枝、饮菊花酒、登菊花台、开菊花会,还有赛菊花市,好不热闹。
在重阳这天,配茱萸是必不可少的民俗。茱萸香味浓,具有醒脑、驱虫等功效。古人采摘茱萸的枝叶和果实,或佩带于臂,或放随身香囊里,以此祈祷避难消灾。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传统食物。古人为了美观,会在糕上插彩色小旗,还加入石榴籽、栗子黄、银杏、松子肉等食材,十分丰富。父母还将重阳糕摆到儿女额头,祝愿百事皆糕(高),取谐音图个吉利。
吟古诗:思怀亲友
情深意长
千百年来,重阳节的文化韵味,不仅体现在传统民俗中,也蕴含在文人墨客的诗句里。
登高望远,远眺美景,往往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孟浩然的“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描绘了恬淡幽静的山野风光。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抒发了登临高处的畅快心情。
思念亲人、故友也是此时感怀的主题。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表达了思乡怀人之情。李清照的“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则是愁肠百结,情深意长。
写菊,诗人们更是各显神通。陶渊明是爱菊“代言人”,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流传千古。白居易的“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也都是咏菊佳作。
传美德:尊老敬老
常回家看看
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因此,常在此日进行敬老活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名言流传至今,加深了人们对孝道的理解,诠释了传统美德的真谛。
20xx 年,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重阳节规定为“老年节”,倡导全社会参与敬老、尊老、爱老、助老。社会大力发展敬老、养老事业,让所有的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敬老活动,无论是免费提供文艺演出,还是组织老人举办时装秀、歌唱跳舞活动,都给老年人的生活增添了不一样的活力和精彩。
重阳节,我们不妨抽点时间多回家陪陪父母,让他们尽情享受天伦之乐。还要把尊老、敬老变成日常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如此,才能让老年人享受到真正的陪伴,才能让敬老的美德更好地代代相传。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5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一个岁时节日。在中国岁时节令中有7个重复月日数字,如正月正(春节)、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夕)和九月九,先后成了习俗节日。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所以它在岁时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以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重阳节又多了一层新含意。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6
重阳节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正式开始了这一天的活动,学校为了让我们能够亲身体会到节日的意义,组织开展了登山和为老人们服务等活动,对于我来讲,这个节日与其他任何一个的感受都不同,重阳节这一天,我的心是异常的暖。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也会重点教育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尊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其实曾经的我并不是很理解这两个字的含义,准确来说并不知道自己如何去做才能够体现这样的精神,但渐渐地我似乎懂了,“尊老”并不需要我们去做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我们只需要留意平常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就可以,比如在遇到步履阑珊的老人,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过马路;在他们迷路时,帮助他们指明方向;亦或是当我们在家时,可以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洗个脚等等,就是这样会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其实都是“尊老”精神的体现,所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跟随着学校的步伐,走进敬老院与爷爷奶奶们谈心,虽然我们的年纪小,但是我们可以以我们的方式与他们沟通,逗得他们开怀大笑,我也不由得开心了起来。对于我来说,在那一刻他们就是我的爷爷奶奶,虽然相处的时光是短暂的,但是我却深深地感受到爷爷奶奶们的慈祥,在临别之时,他们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成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在说出这句话时,他们的眼神是那样的坚定,因此我的内心也坚定了这一信念。我们的`第二项活动就是登山,说实话,这是学校第一年举办这项活动,因此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充满了期待。
在正式登山之前,老师叮嘱我们检查好自己的装备,并强调相关的注意事项,紧接着我们便开始了此次的登山之旅,在中段之前的路程还算是比较轻松,但随着体力的消耗,在后半段时,我们开始感觉到了“抬不动腿”,但挺着大家的相互鼓励,我们还是一步步地迈着步伐向山顶走去,在快要登顶时,秀丽的景色逐渐地拉开了帘幕,我们也不由得发出感叹,在那一刻全身的力气瞬间拉到满值,就这样我们在山顶领略到了“一览众山小”的景象,何其美好!
重阳节的活动带给我的不止是放松,还有理解节日真正的意义,最后祝愿我们的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重阳节心得体会篇7
本次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重阳节的活动,为我们这些小学生提供了对传统节日的学习的机会。本次活动,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对重阳节这个节日有了很好的了解,也体验了这个节日的美好。
这次活动时间学校定在了周末,所以时间是很充裕的,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周末的时候进行了登高,离学校不远有一座山,我们一众人爬上了这座山,体验了登高这个习俗。虽然爬山的时候很累,有好几次我都觉得自己快要坚持不了了,毕竟还是小学生,体力肯定是不太好的,但是当我真正的爬上去,我看着山下的风景时,我才真的体验到了“登高望远”的美好。从高处往下看,真的是不一样的风景,是我以前没有看到过的。登上山顶,是很棒的体验。我想我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我看到的是一种坚韧的精神。
登高完,我们就欣赏着山上的风景吃着重阳糕,真是美妙啊。重阳糕点也是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做的,这活动,我了解了关于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吃重阳糕就是重阳节的习俗之一,所以学校为了让我更好的感受到这个节日的氛围,直接叫我我们在学校的时候跟着学习怎么制作这个糕点。在制作这个糕点的时候,也是出过不少的笑话,每个人做的都是不一样的,味道不一样,形状不一样,甚至还有没有做成功的。虽然制作的过程不是那么完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知道重阳糕的制作方法,还能品尝到自己做的,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历了。
在这次的活动里,我了解到重阳节的由来,也知道了关于重阳节的神话传说。同时好知道重阳节又称之为老人节,就是要去敬老爱老,孝敬我们的亲人,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的'人。这个活动的举行,真的是意义非凡,让我们这些学生在这个节日里有一个不一样的体验。我相信不管是我,还是其他同学,都喜欢上了这个节日,这个节日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给我们留下了很特别的回忆,我相信以后大家都会更加珍惜重阳节的。
现在回忆活动,我都还有点意犹未尽,真的是很喜欢这个节日了,让我感受到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氛围,我会记住这一次的经历的,我不会忘怀它的美好。
重阳节心得体会通用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