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能够培养小伙伴们的思考能力,写好作文也是可以记录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百善孝为先作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1
孝,是人之本分;孝,是人之常情。但我真正理解“百善孝为先”,是在老师组织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后。陆玉婷、龙花、邵帅用他们的孝心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人们都说“母子血肉相连”,但是他与母亲却是”血肉骨髓相连“。这是一个阳光少年的故事,他的名字叫邵帅。他的母亲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但是医院没有相匹配的骨髓,邵帅毅然决定为母亲移植骨髓。母亲不答应他就跪下来求母亲答应,最后母亲含泪答应了儿子的请求。晕针,晕血的他为了母亲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手术台。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妈妈的病成功治愈。为了照顾妈妈,邵帅经常医院学校两边跑,每到夜晚,怕黑的他去医院的路上必须经过一片小树林,可是当他想起卧病在床的母亲时,他壮着胆子,大步前行,克服内心的恐惧坚强的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寂静的夜晚。
每天傍晚,车水马龙的城市一角,有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在卖烧烤,她是高雨欣。十一岁正是女孩子们爱打扮的时候,可是她却在城市一角帮生病的妈妈卖烧烤。每天的学习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这仅有的两小时却能让她取的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当她妈妈作为奖励给她考了一个香肠时,她舍不得吃,在妈妈的再三劝说下,她才含泪吃下了那根香肠。
看到这里,你是否有所感触?我们很多同学都流下了眼泪,就连一贯坚强的男生,眼里也含着泪花。
我们不禁会问:“他们和我们年纪相仿,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却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现在我知道了,他们都有一个“孝”字刻在心上。他们用自己的意志成为家中的顶梁柱,支撑起这个家。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也不怕痛,只为了这个“孝”。扪心自问,我们又为家人做了些什么?如同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和他们相比,我们不仅自惭形秽。当我们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们却支撑起一个家。
拥有孝心,其实很简单。帮父母擦擦桌子,扫扫地,与父母谈谈心,不顶撞父母,这些都是孝的体现。“百善孝为先”、“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2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各地都充满了孝道。孝顺是我们每个人的事。要从孝顺开始,从点滴做起,才能更好的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切美德以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对于青少年来说,孝顺可能并不能完美的表达出来,但我们应该尽力去解读,让它更有意义,而不是徒劳无功。
孝顺是父母下班回家我们送的那杯热茶。孝顺是父母累了的一句安慰的话;孝顺是我们晚上父母回家时伺候的洗脚水;孝顺是父母看到我们进步时的笑脸;孝顺是父母从我们嘴里得到的一句有思想的话;孝顺意味着我们可以健康成长,拥有健康的身体。
父母的期望不是期望我们能给他们买多少东西,或者我们有多少钱。我们反而可以在难过的时候给他们打电话,这是我们在外面上学时给他们报的平安,也是他们在期中期末考试时给我们的鼓励。一切,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想想父母在家里努力挣钱是为了什么?为了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有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有出息,健康成长。
为了父母,为了我们家。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孝顺父母。不要要求我们给他们买很多东西,只希望我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努力前进。大课间回家后,给父母洗了一次脚,打了他们的背,说说这段时间的进展,说说这周发生的事情。这些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孝顺了。
所有美德中,孝顺是第一位的。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民族历史上著名的故事。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影响父母,孝顺父母。奉上一杯热茶,对父母嘘寒问暖,洗脚,捶背,报平安。
虽然不能把孝道表达到极致,但一定要尽力去解读,不要让它从我们这里停止成为一个好故事。
孝道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传统美德,是影响灵魂的代名词。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3
孝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品行,在外面行善不如先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因为善心固然重要,可一颗孝心才是最宝贵的。
我听过这么一个关于孝心的故事:
一对母子相依为命,儿子沉迷于迷信,天天烧香拜佛,妄想修成正果,于是家务和地里的活便只有他那可怜的年迈母亲一个人做了。一天,儿子听说一座杳无人烟的大山里有一位高僧,他想终于找到修不成正果的原因了——自己需要高僧的指点啊!于是儿子背着行李,背着母亲,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那座大山里,找到了高僧并向他提出了他的疑问,高僧想了想对他说,那个为你赤脚开门的人就是真正的佛了。那之后儿子叩遍了所有寺庙的大门,给他开门的没有一个是佛,他们都穿了鞋,满腹疑问的儿子,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家,敲响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母亲急忙跑来,泪流满面地哭着:“我的儿,你总算回来了!”儿子低头一看,原来母亲才是佛——那个赤脚为自己开门的人!
有句是这么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想要停止摆动,可风不愿意停。树是客观事物,风就如同不停流逝的时间,一眨眼便不见了踪影。子女长大了才知道要孝敬父母,而父母却早已被时光之神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
也许会有人觉得,孝不是件容易的事,自己的事情都那么忙,哪有空孝顺父母呢?其实孝很容易,成年人仅仅是在茶余饭后陪父母聊聊天,小孩能为父母做的,不过是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在他们累的时候端上一杯温热的茶罢了。这有何难呢?难道你没有一点点时间去陪陪父母吗?
最近是重阳节,希望每个人都做到《孝经》里说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指导老师点评:小作者真正理解了“孝”的含义,孝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4
作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有14亿人口。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这五千年来,孝道从未改变,一直流传至今。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有孝在一切美德中居首位的说法,孝自然成为评价人的道德修养的标尺。如果一个人没有“孝”的概念,那么他就没有资格用“人”这个词来称呼自己,连动物都不如。小羊还会下跪喂奶,乌鸦还会反哺。那么我们作为灵长类动物应该怎么做呢?
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但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又有多少人能像他们一样孝敬父母呢?在这个现实的物质社会里,很多人都变成了现实。追求自己的定位,自己挣自己的工资,自己找自己的爱人,那谁还能真的想到自己的父母?很多人认为给父母足够的零花钱住豪宅是孝顺的,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空巢老人”是及时出生的。那些空巢老人最需要的是照顾,让他们能膝下有儿孙,享受全家的幸福。然而这些恰恰是孩子给不了的。因为他们要工作,要挣钱,要追求地位。但是,如果反过来想,我们的父母都老了,这些孩子还能孝顺几岁?而我不知道世界上最痛苦的是“孩子想养而pro不留”。因此,我敦促那些忙于工作的孩子思考一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履行孝道。哪怕是陪父母逛街,看电影,聊聊天~这些看似平凡,再也不能平凡的事情,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这个普通的东西可以让他们开心好几天。那么,孝顺不是一件简单而有趣的事情吗?
所以,了解你的父母,认识到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开心,问心无愧,是你目前最应该做的事情。如今,我们不仅要知道“孝在一切美德中是第一位的”,还要知道“不管你有多忙,孝都是第一位的”。放下手头的工作,多陪陪父母,这样才能真正尽到孩子的责任,弘扬孝道的优良传统!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5
我的妈妈有一张漂亮的瓜子脸,一双大大的眼睛下面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让人感觉她总是在笑,她经常扎一束马尾辫,加上不胖不瘦的中等身材,就构成了我那简单漂亮的妈妈。
妈妈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爷爷一共有六个兄弟,不管哪一位爷爷或奶奶生病了。需要外出治疗,准会找到我的妈妈。那她一定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就说这两次吧。
第一次是我二奶奶生病了,我的大姑来找我妈妈。大姑说:”你大姐夫单位太忙,请不了假,我一个人陪我妈到北京去看病又照顾不过来,你能陪我一起去吗?“妈妈听完一边安慰大姑不要着急,一边给单位领导打电话请假,匆匆的安排了一下我和爸爸的生活。第二天她就和大姑去了北京,一走就是十多天。
就在这个寒假刚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奶奶又生病了,妈妈更是责无旁贷。一边联系哈尔滨的医院,一边买火车票,同时又怕我放假在家不学习,为我联系了一个托管班。真是忙坏了她。奶奶去了第六天妈妈打电话回来说,奶奶需要做手术,让爸爸也过去。爸爸说:”那晚上谁陪儿子啊“妈妈着急了,”还是给老人看病要紧,先让儿子去他四奶奶家吧“。在四奶奶家住了五、六天时我听四奶奶说,我奶奶的病还很重,不能下床走路。幸亏我妈妈在那里照顾她。不住地夸妈妈有多么的孝顺。本来我对妈妈离家这么久没回来有些抱怨。可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油然升起对妈妈的敬佩,也不再抱怨妈妈了——她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奶奶,为了这个家呀!
这个假期,虽然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但是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我有一个孝顺的妈妈。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6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不计其数的家传美谈:乌鸦反哺、羔羊跪乳……这一个个故事都教育我们要孝亲敬老。
无论你身在天涯还是海角,有一些人,他们总是占据你心中的黄金位置。“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孩提时代,总是在母亲的故事声中酣然入睡,总是在父亲坚实的臂弯下蹒跚学步,总是在双亲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你可曾想过当你生病时,父母为你熬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你可曾想过他们鬓角的青丝为谁而生。或许你还不知道他们的年龄和生日。蓦然回首,从前的我们知道些什么?只有调皮和叛逆。
面对亲人的爱,能够当之无愧地说我已经回报过亲人的人屈指可数。其实回报父母之恩,用不着作出多大的贡献,而是以一颗孝心和平常小事去回报。像黄香为父亲暖被窝一样,一件小事,足以让他们心中暖融融的。当父母年老时,牵着他们的手去欣赏夕阳的美景;在他们生病时,做到“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虽然报恩简单,但要我们用一生一世去坚持。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歌颂那些孝亲敬老的孝子,并以他们为灵魂人物谱写一篇篇动人的诗歌。但我觉得尽孝并不是无私奉献的美德,而是一种人之常情,是一种天经地义的责任。
我也许没有颜文姜对婆婆那般忍耐承受的孝心,也许没有甘愿为父母献出生命的情怀,但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也能使父母的心得到慰藉。父母如此含辛茹苦,只奢求儿女的一点点孝心。而当我们离开父母的呵护独自走远时,回头望去,父母憔悴苍老的目光仍带着对儿女的深深牵挂。
“羔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啊!即使别人给予你一点一滴的恩情,也要涌泉相报,而父母则是养育之恩,“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让孝心永存!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7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记得一年夏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博斯腾湖玩,在湖边,妈妈给我穿衣服,一直叮嘱我不要往湖中央走,往湖边上走,我记得湖边有很多游玩项目,在坐快艇的时候,妈妈总是拉我的手,叫我往里面坐一点,快艇开的特别快,穿梭在海上,像飞机一样,感觉在海上飞起来了。我玩的非常高兴,可是爸爸妈妈顾不上游玩都在无时无刻的关注着我是否安全,是否会吹风着凉。我想要玩什么项目,爸爸都会无条件的满足我,带我去玩,妈妈的眼睛都会一刻不盯着我,确保我的安全。
这让我想起我听过的一个故事,有个小男孩小时候经常和大树一起玩,上学时,小男孩儿付不起学费,大树说:“把我的果子卖了,你就有学费了。”小男孩去上学了,大树很想念小男孩,当小男孩回来时,已经成了少年。小男孩说:“我现在要房子,可是我没有材料。”大树说:“你把我的树枝拿走,就有材料盖房子了。”小男孩听了拿走了所有的树枝。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小男孩回来时已经成了一个青年。小男孩说:“我要出海挣钱去了,可我没有船。”大树说:“你把我的树干拿走,自己做一搜船吧。”小男孩听了之后就砍了树干拿走了,又过了很长时间,小男孩回来了,他已经成了一位老人,大树说:“你看起来怎么不开心呀?我虽然现在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一个快要哭死的木墩了,不过你还可以坐在我的身上休息休息。”
我们的父母就像这棵大树一样,永远无私的为我们奉献,而我们不能像小男孩一样,只是从父母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要做一个心地善良有爱心的人,不让父母担心,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赡养他们,但我也要从心里真正爱父母、尊敬、顺从父母。
百善孝为先作文篇8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父母长辈,养育了后代,后代晚辈赡养和孝敬父母长辈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在某种程度上,萦绕在人们心头的“反哺情节”至今仍是维系社会及家庭走向和谐,温馨和安宁的重要力量。《本草纲目 禽部》载:“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大意是说,乌鸦——是一种通体漆黑、面貌丑陋的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乌鸦反哺的故事经一代代的口授心传,已为许多人知晓。同理,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虽然它们不知道是谁生的它们,是谁哺育它们长大;尽管它们不知什么是感恩,但却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乌鸦懂反哺,羔羊能跪乳,何况人乎?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过:“天底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过于孝敬父母。”而中国曾有一句古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意思是说:“树想静下来但风却不断地刮使树枝摇动,儿女想待奉父母了,但可惜这个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人世了。”主要用来比喻人生无常,总是有很多的无奈,很多事等你想去做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天总是不从人愿,父母在时不孝敬,等他们去世了,后悔莫及,那还有什么用呢?懊恼,父母会活过来?不可能!早知如此,何不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多陪陪他们,与他们说说心里话?在他们生病的时候,悉心照料他们?
外出的时候,记得给父母报个平安。通常,这些小事会被人们认为所无谓,认为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并不在意。可你们想过吗?就是这一小小的举动也会使父母茶不思饭不想,在下雨天的时候,你可想到他们会站在门口祈祷外出的孩子一路平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寝;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宁肯自己忘我工作,废寝忘食!
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每一个人,都应树立这样的观念:倘若有一件衣,应先给父母穿;倘若有一口饭,应先给父母吃;倘若有一间房,应先给父母住。因为我们坚信,人生天地间,孝为百行首!
百善孝为先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