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经历的事情不同,我们产生的看法也不同,一起来写心得体会吧,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5篇,供大家参考。
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篇1
?学习朱治国先进事迹】
朱治国是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他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书写了对党的无限忠诚。
他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坚持“实”字为先、“干”字当头,他勤勉敬业、精益求精,对党务工作满腔热忱、兢兢业业,高度负责、一丝不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负责的每一项工作、经手的每一份材料。全程参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__学习教育,精心谋划活动载体,指导推动工作落实;他牢记宗旨、心系基层,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情关心基层党员干部,他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模范遵守党章党规党纪,把铁的纪律和严的要求落实到干事创业全过程各方面,始终慎独、慎微、慎言、慎行,注重加强道德修养,自觉净化生活圈和社交圈,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党务工作者的优秀品质和时代风貌。
如今的社会需要榜样不仅仅是大家学习的楷模、精神的模范,是对理想信念虔诚坚守、是对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集中体现。保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必要保障,强化对治国理政思想等理论的学习,对照党章党规时刻自省。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履行党的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伟大使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对各行各业的奋斗着、追梦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我们要紧跟时代,在拼搏中成就事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担当重任,维护稳定的第一线。
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篇2
当每个人都心怀大家,才有每个人的安身立命之处。仰望历史长空,无数英雄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甚至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如今这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仍然不乏心怀大家、无私奉献的人民好干部,朱治国部长就是其中一位。在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在他的43岁,在一个普通的礼拜六上午,本要准备去加班的朱治国部长却因心绞痛而离开了人世。朱治国部长的离世不仅带给了亲人巨大的悲痛,更是当地人民莫大的遗憾。在他任职期间,立足岗位实际,担当务实,为当地群众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更要学习朱部长的优秀品质,争做人民好干部。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无悔的选择。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选择扎根基层,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但我们也能看到,有些基层岗位条件艰苦,实践锻炼复杂多变,年轻干部要面对许多急难险重的时刻,在这种时候,更要坚守自己的选择,不畏眼前的困难险阻,将它们转换为工作当中的动力。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实干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有实干兴邦的工作要求,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更要有实干的精神。年轻干部要强化使命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站位,扎实履职尽责,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举措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在工作中做到有担当、有作为、有贡献。
做人民好干部,要有坦荡的严守。青年干部要坚守底线思维,树立红线意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更强的责任感,狠抓责任落实。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蝇头小利而丧失自我,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要始终以更强的政治素质、更严的纪律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坚守初心使命,忠诚尽责履职。
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从广袤的柴达木盆地到荒凉的青南高原,从壮阔的大湖之滨到富饶的河湟谷地,朱治国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以清廉恪守初心,用生命诠释使命,将一生献给了党的组工事业。朱治国同志的先进事迹和他彰显出的优秀共产党员高尚品格让人深受触动,肃然起敬。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活着就要有价值,要为民族活,为国家活,时代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富足美好的生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斯人虽已去,精神永长存。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要把朱治国同志的奉献精神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坚守使命、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务实创新,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工作本领,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为推动组织工作在新时代新征程取得更大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
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篇3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走得突然。在一个天清气爽的星期六上午,准备去加班的朱治国还没走到门口,一阵心绞痛袭来。他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22年工龄,25年党龄,去世时,朱治国的职务是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朱治国的离开是令人痛心的,一位为民服务的好干部就这样倒在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岗位上,虽然他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如同一个符号般深深印记在我们心里。在中国发展历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像朱治国这样默默奉献,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好干部,没有人能够细说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响亮名字“人民公仆”,他们坚守使命责任,他们无惧风雨前行,他们主动弯下腰、俯下身,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正是有了他们积极投身与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助推我们的国家不断实现新的宏伟目标。
榜样无名,却是吾辈楷模。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现如今我们既不是曾经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会是那个挨饿受冻的时期,所以榜样们的事迹可能不尽相同,但评断榜样的标准从未改变,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一往无前的挥洒着自己的光和热,当然,我们不想看到榜样以这种方式离我们而去,也不希望以这种方式知道他的名字,但结果已经尘埃,只愿您一路走好,您的信念和使命,我们来传承。
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篇4
近日,一篇关于“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文章引发关注,朱治国同志作为边远地区的一名干部,从戈壁乡镇工作到用双脚走遍全省362个乡镇,朱治国同志克服种种困难,认真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用 自己的行动去书写无悔的青春赞歌。
21岁的朱治国,没有留恋城市,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43岁的朱治国,把根深深扎入基层,足迹遍布青海各地。在22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毫无怨言,始终保持敢闯敢拼的工作态度,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庄,真正做到了一名“心中有政治,眼中有方向,脚上有泥土,手上有方法,头上有红线,肩上有使命”的优秀组工干部。
朱治国常说,做党的干部,从事组织工作,必须讲党性、讲政治,懂规矩、讲规矩,按规矩办事;要毫不犹豫服从组织安排,尽心竭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跟组织谈条件、讨价钱。他还说,“权力要用到老百姓身上!”,所以他连续30多天吃住在单位,忍受着超过4200米高海拔缺氧带来的头痛、失眠,每天马不停蹄地调研、座谈……他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新时代党员干部、组工干部的职责使命,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深入基层为群众办好实事,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扛起“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答好时代赋予的“组工答卷”。
朱治国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从来没有用公权为家人亲戚以及朋友们走过一次便利,他就是这样严守着底线,用干净来诠释一名党员干部的诺言。所谓干净就是,就是要不论从入党,还是当一名干部,在每一个环节,都要确保自己的思想是干净清澈的,坚决做到为人民服务,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不良思想。
朱治国的事迹让我们明白,只有做事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严于律己才能把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放到办实事、求实效上,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
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篇5
2022年6月11日,星期六。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治国忙碌如常,匆匆吃完早饭,还没出门就拨通了工作电话。突然,他感到胸口憋闷、呼吸困难……遗憾的是,年仅43岁的他再也没有醒来。他以勤勉浇灌信念,用担当书写忠诚,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党员干部面前立起了一面深学细照的醒目标杆。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朱治国同志“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称号。
用生命书写忠诚答卷。18岁就入党的朱治国常说:“党让干啥就干啥,接过来就必须干好!”他勤勉敬业、精益求精,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心态对待每一项工作,把“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写在了广袤的柴达木盆地、荒凉的青南高原、壮阔的大湖之滨、富饶的河湟谷地。忠诚,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就在每一位党员干部脚踏实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平凡岗位上。党员干部要细照朱治国这面镜子,做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兑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让忠诚这一政治品格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成为从政“压舱石”。
用生命书写清廉答卷。“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田’,不是‘自留地’。”朱治国如是说。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甚至做他的朋友也要“清心寡欲”。“零污染”的组工干部朱治国,营造了清风正气,他带出来的干部,都敢说真话,知道劲儿往哪儿使。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品格,是防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既是“安全带”,又是“紧箍圈”,是把正权力“方向盘”的关键。置身于物质丰盈、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人见利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陷阱。面对金钱的吸引、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尤需摆正金钱、权力、荣誉与事业的位置,不为名缰利锁羁绊,把心态放平。担任公职是党和人民的信任,就更应当怀着感恩的心,坚决断掉发财的念想,系严系正廉洁从政的“风纪扣”,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用生命书写担当答卷。参加工作20多年,朱治国的足迹遍布青海各地。建阵地、抓项目、搞推进,他思路清晰敢拍板,让人踏实,赢得了群众的好评。敢于担当是新时代好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当下,我们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定还要面临各种风险挑战,还要继续越“雪山”、涉 “险滩”、过 “草地”,啃下各种“硬骨中的硬骨”,尤需党员干部挺起共产党人的担当脊梁,面对挑战敢斗争勇冲锋,面对压力顶得住能扛事,在爬沟过坎、滚石上山中锤炼担当魄力,磨砺抗压抗打的“铁肩膀”,在不懈拼搏与奋进中打开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用生命书写实干答卷。“实事求是,是党性问题。做人要实,干工作更要务实。”这是2021年他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在笔记中的话。“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少说‘干不了’,多想‘怎么干’”……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带队开展深度调研,寒冬缺氧季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培训基层干部。党员干部要对标朱治国这面镜子,注重实干、永远奋斗,在基层一线、艰苦复杂地区、急难险重的工作中,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勇做“不坠青云之志”的奋进者和实干家,不断升华“实干”的精神气质,凭实干创造实绩,凭实干赢得组织信赖和群众点赞。
朱治国先进事迹心得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