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作文6篇

时间:
Kris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使作文更有针对性和凝聚力,作文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致敬英雄作文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致敬英雄作文6篇

致敬英雄作文篇1

寒假期间,我观赏了国产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动画片电影《花木兰》。这两部电影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风格迥异,两个版本的人物刻画、性格塑造,故事的安排完全不同,将我国脍炙人口的故事演绎出了别样的风采。

美国动画版的《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第一次将电影素材取自中国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我们不得不佩服国外的汉学家对中国文化深入研究和眼光的独到,他们给世界塑造了一个中西合璧的“英雄”。

西方文学、影视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往往都不是那么完美,一开始都会经受失败,闹出许多笑话,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处处体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哲理。这一次,迪斯尼公司还是秉承他们一贯幽默诙谐的风格,把人物刻画的生动有趣,他们笔下的“花木兰”更像一个冒失鬼、淘气包,成天闯祸,跟传统的女性形象大相径庭,就连“替父从军”目的也被挖掘成了“为了证明自己”,可她却能在战场上歪打正着、以柔克刚、出奇制胜。这个版本其实被表现成了一个“小人物”的成长故事,只是故事背景放在了中国古代,完全颠覆了“花木兰”的光辉形象,更像一个嫁不出去的姑娘演变到一个巾帼英雄的传奇,还人性化的为她安排了两个伙伴“木须龙”和“幸运蟋蟀”,连结局都那么美国化。

中间穿插的歌曲烘托的是欢乐和轻松的气氛,整个电影都充满了搞笑,就连激烈的战争也不是那么血腥残暴,甚至显得有些滑稽。没有那么多生离死别,更像一个童话故事,更适合小朋友们观看。就影响力来说,它把中国的历史介绍给了世界,功不可没,就怕将来小朋友们学到《木兰辞》的时候已经不理解她的悲壮和豪情了。

“花木兰”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女英雄,在许多地方戏曲、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我觉得国产版的《花木兰》更加贴近我心目中的“花木兰”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国产版成功的塑造了勤劳善良、有勇有谋、踏实稳重更忠于祖国的花木兰。她有女性的爱心和柔情,又有男性的豪放和阳刚;残酷的战争使她学会了理智处理个人感情,最初上战场的那一丝怯弱也被一句“这是军令”而全部摧毁了。面对战友的壮烈牺牲,也曾有退缩想要放弃,却能从失落中站了起来。使心灵从脆弱到无比坚强,这些情节的设置,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国产版的更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显得更真实可信。花木兰血染沙场,却对国家的无比忠诚;在峡谷一战中,由于大将军的欺骗,花木兰带领将士孤军奋战时,她说:“国家放弃了我们,但我花木兰决不放弃国家!”令人肃然起敬,震撼人心。结局也更符合中国国情,花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淡泊名利,为了和平,他们选择了个人牺牲,留给我们好多遗憾。

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人物时一向都是英勇威武、形象高大,在这里还是未免俗套,花木兰被刻画成立武功高强,所向披靡的勇士,但是我在想花木兰能征战十二年,屡立战功,可能就是这样的。

我还记得“花木兰”曾说:“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能让我们失去更多”。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平安乐,但是这句话让我知道了,在生活中,面对失败,我们要学会的勇敢和坚强。

致敬英雄作文篇2

历史将无法忘记这一天,这一天大火吞噬了整整一个森林,这一天消防员同无情的大火英勇斗争,这一天大火灼烧着他们的身躯,也灼烧着中国人民的心,这一天无情的大火带走了30个生命,30个生命陨落了,是30个家庭的哀恸。

逆火英雄们为什么要付出自己的生命而去拯救别人:因为他们是军人,头顶着国徽,身披着肩章,即是荣耀更是责任与使命,一句保卫国家的誓言,谁可知道背后付出多少辛酸苦辣,训练场上洒下的汗与血,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出险救灾,他们何曾怕过,顶着生命危险一个个冲向最前面,争分夺秒的只为救出更多人,他们虽然是军人,可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用如花的生命完成了庄严的使命,用无言的行动兑现了忠诚,正所谓”生为勇士,逝亦国殇”。

火情就是命令,消防就是天职,保家卫国就是你们必须做出的唯一选择“为人民奉献,为国家尽忠,为时代铸魂”。你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书写着永恒的信仰,挺立起了“民族大义涌于胸怀,人民利益举过头顶”的精神脊梁,你们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你们受过的伤终得成为你们的勋章;你们为人民所付出的牺牲,终将成为永恒的大爱,永驻人间;你们义无反顾的勇气,如同一座丰碑,值得我们无限赞美,心似黄河哮,情若昆仑强,你们虽已远去,但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以此来荡漾自我的灵魂,让英雄精神照亮逐梦征程,人人争做时代前进的先锋者。

向逆火英雄致敬:你们是祖国的勇士,你们是人民的英雄,你们]的精神将永远记在祖国的心中,记在人民的心中!

致敬英雄作文篇3

作为大科学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许多来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双目失明的小朋友的来信,信中除了表达对他的崇敬以外,还道出了这位小朋友对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读着小朋友真挚的来信,袁隆平深受感动,立即铺开纸,拿起笔,动情地题写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们这个世界是完美的,并且会越来越完美。你虽然看不见,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围的爷爷、伯伯、叔叔们都在关心你,帮忙你。你是一个有志气有梦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读书,将来长大了,必须会有比别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听过大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没有,这位大作曲家虽然双目失明,却从小发奋图强,在钢琴的键盘里创作了美妙的。乐章,让音乐伴随着人类走向史诗般如痴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虽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来,袁隆平回这封信是充满着真切的情感的,对于一个素昧平生而来自远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够认真对待,并动之以情,情真意切地亲笔回信,从中,我们不难读懂这位科学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会职责感是何等的强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丽。

致敬英雄作文篇4

当全国人民沉浸在迎接2024新年的喜庆中时,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打破了人们的欢声笑语,整个中国笼罩在可怕的阴霾中。大家都躲在家里,不敢外出。然而有一种人,他们毫不犹豫,逆行而上,奔赴战场,与病毒搏斗,他们就是“白衣天使。”

1月18日傍晚,84岁高龄的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急匆匆地坐上前往武汉的列车。因为火车票紧张,他被安排在餐车的一角。虽然十分拥挤,但是钟南山院士毫不在意。他一坐定,就立刻打开电脑,一头扎进厚厚的一叠资料中。头发花白的他一边细细阅读,一边拿着笔圈圈写写,紧锁双眉,神情凝重。渐渐地,疲倦开始侵扰他,他轻轻闭上眼睛,双手放在胸前,靠在椅背上小憩。晚上11点到达住处后,他又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

第二天上午开完会,钟南山院士戴着口罩,迈着沉重的步伐,赶往武汉金银潭医院了解病人的收治情况。“现在重症病人有多少?”“疑似人员有没有及时隔离?”“病毒根源有关资料给我!”他语气中透着焦急与沉重。听完医生的汇报,他的眼眶湿润了:“不要害怕,不要慌张,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疫情。”钟南山院士的到来,让武汉人民看到了希望,给全中国人民带来了信心。

在疫情不断蔓延的日子里,无数像钟南山这样的医护人员奋战在最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他人的生命。让我们向所有的白衣天使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致敬英雄作文篇5

全体社会中的朋友们:

大家好!

新冠爆发,时至今日,疫情肆虐全球之时,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中国又被称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这背后离不开无数医务人员拼命的工作,无私的奉献。

新冠爆发,冲在抗疫前线的人们是那些无畏病魔的“白衣战士”。当我们在家中吃着团圆饭时,他们还在医院夜以继日的工作;当我们在和家人开怀大笑时,他们还在病人的床前皱紧眉头;当我们躺在床上伸着懒腰时,他们还在穿着厚重的的防护服在医院奔走着。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四年前,当时中国普通民众仍在做着平常的工作,和家人一起吃饭,看着电视上的热播剧“花千骨”……,与此同时,四位海军上将带领解放军战士们在南海,早已写好遗书准备报效国家了,他们是我们的守护者。20_年,疫情面前,依然有人为我们遮风挡雨,他们是穿着白衣的战士,守护着我们的安全。

医务工作者们面对疫情,没有像许多人一样逃离,而是勇敢逆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他们没有去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选择去照顾医院中的感染者,这种奉献精神不禁令人为之感动。在抗疫过程中,不时传出医生连续工作数天猝死,医生被感染病重逝世的消息。但是这并没有击退坚强的医护人员,他们无畏生死,以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黑暗笼罩的中国,温暖了这寒冷的“冬天”。

我们虽然不能冲往前线给他们加油鼓劲,但是我们可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向大家发出倡议:

感恩前线的医护人员,让我们将自己的精神之火汇聚成中华之阳,温暖医护人员的疲劳的心灵。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感恩的眼神,一句“谢谢”,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或许,这是对前线医护人员最大的鼓励。我们不能只躲在别人的庇护之下,他们为我们遮风挡雨,我们也要为他们温暖心灵。我们要相信医护人员,并且我们应该呵护他们,对于背离道德的指责,谩骂,我们要严惩不贷。

心存感恩,信赖且呵护,让我们的精神化作温暖的春风,抚慰他们倦极的心灵吧。

致敬英雄作文篇6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这是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尖锐命题。“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就能养活人。”袁隆平用惊人科学成就响亮地回答了这人问题。

袁隆平平头小脸,土里土气。而正是这个其貌不扬老头,以自己不懈努力惊人才华,在古老土地上创造了非凡奇迹—目前在我国,有一半稻田里播种着他培育杂交水稻,每年收获稻谷60%,源自他培育杂交水稻种子。是怎样力量使一个人命运紧紧联系并且积极影响着13亿人命运呢?又是怎样力量促使他执著于杂交水稻研究而最终走向成功呢?

超级杂交水稻,不善言辞袁隆平有着讲不完故事。当别人问他成功秘决时,他似“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作了精辟回答。

面对未来,袁隆平仍满怀梦想,他希望杂交水稻由目前占世界水稻面积10%提高到20%,实现总增产3000万吨,真正造福全人类。袁隆平用科学知识在古老土地上,圆了华夏民族几千年梦想,实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神话。

我由衷地敬佩他——一个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袁隆平。

致敬英雄作文6篇相关文章:

2023平凡英雄心得体会7篇

平凡的英雄心得体会7篇

2023英雄事迹心得体会推荐8篇

七英雄六烈士心得体会8篇

家国英雄心得体会精选8篇

抗疫英雄写心得体会7篇

向人民英雄心得体会5篇

平凡英雄,青春百年观后感5篇

赞英雄心得体会7篇

学英雄扬精神的心得体会8篇

致敬英雄作文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48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