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细腻的作文能让我们在描写时更加细致入微,增强画面感,写作文是一种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感受到纯净和美好,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孝亲的作文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孝亲的作文篇1
杜一元和常允恭是手足般的好朋友。后来,常允恭担任兵部主事职务时,因公在江西九江去世。常允恭的母亲常老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儿子逝世后便没有了依靠,无奈之下只好寻求杜一元的帮助和照顾。常老太太穿着破败不堪的衣服,冒雨赶到杜家时,才发现杜一元也已经逝世了,杜家现在只有杜一元的儿子杜环及其妻子。杜环听完常老太太的哭诉,也难过得流出了眼泪,并赶紧叫妻子出来拜见常老太太。杜环妻子马氏为常老太太换上干爽、清洁的衣裳,奉上可口的饭食,并为其腾出卧室。
当时的社会兵荒马乱,各地都正在闹饥荒,老百姓骨肉不能相保,常老太太不愿在家境贫穷的杜环家叨扰太久,坚持要出去拜访其他老朋友,杜环派遣婢女随从常老太太,找了好多天,最后又无功而返。杜环家人都把常老太太视为自己的`母亲。常老太太性子急躁,每当遇到烦心事就大发脾气,乃至动辄训斥他人。杜环私下提醒家人,侍候常老太太要多加谨慎,注意礼节。常老太太身体一向不好,杜环便亲手为她煎熬汤药,长达十余年之久。
后来,杜环因公务来到了常老太太的故乡,并且邂逅了常老太太的幼子伯章。当杜环将常老太太的近况转告伯章时,得到的回答是:“我母亲寄居你们家的事情我早就知道了,只是由于路途实在太过遥远,我无法将母亲接回来罢了。”杜环回家后,过了将近一年,伯章才来看望常老太太,那一天恰好碰上杜环的生日。常老太太母子相逢,二人抱在一起痛哭,杜家的人皆认为这件事对正在过生日的杜环很不吉利,都要阻止他们哭泣。杜环却宽宏大量地说:“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不吉祥的。”
不久,伯章借故有重要的公事而离开了杜家,再也没有回来看望过常老太太。从此,杜环对常老太太的伺候与照顾更加细致入微了。
三年之后,常老太太才寿终正寝。临终前,她紧紧握着杜环的手说:“我给你添了很久的麻烦,谢谢你的恩德。”杜环为常老太太修了一个墓园,每年清明和冬至都会亲自去祭拜。
孝亲的作文篇2
敬老孝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敬老孝亲”是个大词,做起来其实都是一些细微的小事。
我的太奶奶今年已经九十岁了,她因为曾经出过一次车祸,被一位冒失的电动三轮车师傅撞断了大腿,现在年纪大了,腿脚越来越不便,快过年的时候完全卧床休息,不能下地走动了。我们家是个大家庭,爷爷有弟妹六人。他们都是孝顺的好人,每天都轮流陪着老人家,没有一点抱怨的话。妈妈告诉我“百善孝为先”,让我在寒假里也去陪陪太奶奶。我想好啊,陪着她说说话吧!因为平时我只有星期放假的时候去看她,她知道我这次要陪她一整天,可高兴了。她的各方面都挺好,只是耳朵听不太清,和她说话声音要大点。我的太奶奶是个健谈的人,她告诉我以前和太爷爷怎样在艰苦的日子里抚养大了六个孩子,太爷爷是个多么好的人。我的太爷爷在我快上小学的时候去世了,是我最爱的'人哦!躺在床上的老人真的很辛苦,做什么都不方便,要人帮忙。我到了刚一会儿,太奶奶要解小便,妈妈用一个塑料的小便盘放在她的身下,我在旁边她觉得很不好意思。躺得时间长了,她的身体也会酸痛,我们要时常帮她活动身体,妈妈让我帮太奶奶捏捏臂膀、捶捶腿,她连声的夸我是个好孩子,我说是自己应该做的。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主动要求喂她,她很高兴,我笨拙的有时会喂出来,她也不说我。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和妈妈说有个敬老孝亲的大家庭每个人都是幸福的!
孝亲的作文篇3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原本幸福的家庭,因爸妈的离婚而变得支离破碎,妈妈改嫁,爸爸离家出走,我像飘零的树叶飘忽不定,我只得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妈艰难度日。爷爷奶奶没有工作,也没有退休金,只靠几亩田地维持生活,我的到来更加重了他们的负担。看着爷爷奶奶的满头白发,弓箭似的腰板触动了我的心灵。我决定想办法减少家庭的负担,我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早上起床,争着帮奶奶择菜、洗菜、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等。周末我会自己去洗我的`衣服,奶奶看到我的举动,总是偷偷地抹眼泪,我知道是我连累了他们。爸爸外出打工,已经好几年没有音讯了,连一分钱都不给奶妈寄啊,“爸爸,你在哪里,你知不知道儿子想你啊,你不养我,为什么要把我带到这世上来啊?”
每当秋收季节,六、七十岁的爷爷奶奶还要下地干活,为了节省些钱,地里的活再累,他们也不舍得包出去。为了我的学习,奶奶从来就不舍得耽误我上学,每次放学后,奶奶不在家,我都会做好饭等着他们,吃饭后我会给爷爷奶妈捶捶背,揉揉肩,尽量让爷爷奶奶减轻些疲劳。
为了报答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我发奋读书,当别人出去玩的时候,我要抽出时间写作业,为的是能在家替爷爷奶奶多做些家务;课堂上我积极回答问题,热心帮助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关怀下,我的成绩一直在班里遥遥领先,考初中的时候,我是班级第一名,上学期期末考试,我是第五名。每当我把奖状送到爷爷奶奶的手里的时候,他们总会高兴得奖赏我一顿“大餐”,而他们总是偷偷地吃咸菜,我会趁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把好吃的放进爷爷奶奶的碗里。每当这时,奶奶总会激动地说:“俺的猛子真是个好孩子,好好学习,让奶奶也光荣光荣。”我看着奶奶枯树皮似的的手,满含热泪地回应奶奶:“我的好奶奶,你放心吧,我会给您争气的。”
奶奶知道我爱吃大米,每周末回家都会给我蒸米吃,而他们只是吃一些馒头,喝一些水,我不忍心独吞“美餐”,就威胁奶奶说:“你们不吃,我也不吃,否则,我就把米倒掉。”奶奶知道我的心思,就会顺从我的意思,看着他们吃得那么香,我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百善孝为先,我们应该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去孝敬我们的父母,去感恩我们身边的一切,那就让“孝”在我们的民族发扬光大,让“孝”在中行华大地遍地开花吧。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孝亲的作文篇4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亲敬老活动是我们学校的特色项目,也是我们每个月都坚持在做的事情。
下午的天本就阴沉沉的,到了放学时分,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磅礴大雨。撑着雨伞等在校门口,心情不由得有几分烦躁。风夹着雨星子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着,噼噼啪啪地打在我们的雨伞上。
在去买水果的路上,雨仿佛连成了线,直直地穿透进水塘中。等到买好水果,我们的裤角差不多已经湿透了。跟着领头的同学七拐八绕地进入了小区,最后终于到了老人的家门口。一开始有位同学大声地喊叫着老人的名字,可是老人好像并没有听到,隔壁的邻居好心地帮我们开了门。
站在门口,脚踩着的是已经溢进来的雨水。进入老人的家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不怎么大的床和一个小床柜,上面摆着的是老人和她亲人的照片,再往里走是一间客厅。老人热情地把我们领进门,请我们坐在沙发上。她用慈祥的笑容注视着我们,嘴角不停地洋溢着微笑。有一个细节令我感触颇深﹕我们一坐下,老人就拿起了我们刚买的水果一个个地分给我们,最后水果袋里也没多少了,她自己却什么也没有拿。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们渐渐地知道了老人她有些耳背,在听我们讲话时,她听得并不是很清楚。大多情况下都是凑近我们,捂着一只耳朵细细地聆听我们说话。我们也非常耐心地握着老人的手,提高音量和她说话。有热心的男生主动要求帮老人打扫家里的卫生,甚至是厨房里的污垢,而老人只是摆摆手微笑着说不用了。其实我们坐在茶几边,发现茶几上是有很多灰尘的,但是老人并没有让我们帮她打扫,我们知道她是体谅我们。
同学们有说有笑,陪了老人很久。看着老人慈爱的面庞和这间略显得有些空荡的房间,我不禁想起了独自一人在家的奶奶,自从爷爷去世后,奶奶非常孤单,或许她最需要的不是经济上的支撑,而是精神上的,我也该多去陪陪她。
虽然离开时雨还是下得很大,路也并不好走,但是我们都没有怨言,因为此行让我们感触良多。学校的孝亲敬老活动,其实并不是一项任务,而是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去尽的一份责任。
孝亲的作文篇5
子游有句名言叫: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尊敬老人,孝敬亲人。
不久前,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女人在河边挑水,有一个自豪女人说:“我的儿子的像牛一样健壮。”另一个女人也自豪的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像夜莺的歌声一样动听。”第三个女人只轻轻地说了一句:“我的儿子什么也不会。”打完水后,三个女人挑着水往回走。水很沉,刚走了一半你的路程,她们便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从远处跑来了三个男孩,翻着跟头向这儿跑来,另一个男孩唱着那动听的歌跑来,只有第三个男孩低着头向母亲身边跑去。其他两个孩子都向自己的母亲炫耀自己今天的收获,那第三个男孩二话没说,就帮母亲挑水。这时,正巧有一个老人经过此地,正巧看到了这件事,其他两个女人都向老人询问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可是那老人说,他只看见了那个什么也不会的孩子。
读完这个故事,是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那位老人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孩子?经过我多遍读故事,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其他两个孩子只是炫耀自己,并没用实际体现,而第三个孩子虽然什么也不会,但他懂得如何孝敬亲人,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老人才说他只看到了一个孩子。
现如今,有多少人不关心不敬重自己的亲人及父母,是他们不会吗?不,不是的,这是因为他们不仔细观察生活中别人为你的付出,也觉得是理所应当的。总而言之,尊老孝亲,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孝亲的作文参考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