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培养大家的写作能力,写好作文的秘诀就是多读书,在阅读的过程里你的经验也是不断积累变化的,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我悲伤的作文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我悲伤的作文篇1
抬头会发现自己的渺小。于是低下头,不愿直视天堂。
一直很低落的心情装饰着生活的橱窗,一切都被晾在外面。阳光曝晒着幸福。隔着一层玻璃触摸着冰冷的角落。突然很喜欢阳光,也许是因为看厌了月亮。也许是因为习惯在深夜起床而变得彷徨。
很久没有敲字了。原来只有在键盘上我的手指才是自由的。生活并没有为它加上沉重的枷锁,生命放纵了它的游戏。依旧会喝很多咖啡,依旧会在无聊试擦着钢琴上的灰,依旧在晴天雨天坐在窗前慢慢回首。却发现记忆缺了一块又一块。是走得太过匆忙了吗,或者对待回忆还不够认真。路过也就路过了吧,连向前走的力气都没有,还有多少勇敢可以挥霍。
审视着镜子里面的自己,也许那个人不是自己。
什么时候眼带这么浓重,黑眼圈长期顽固地逗留着。我无奈。也不想消除它们。也许我这种生活留下的纪念就是这一双疲惫的眼睛,那是纪念,就不该抹除。莫名其妙地不满足,身不由己地不在乎。2008的4分之1,显露出的全是舍弃。谁敢一直用真话对待自己呢。那毕竟会难过。太现实,会难过。
变得爱笑了。就让我这么肤浅地认为,只要微笑着,就算是幸福。佛,上帝。他们远远地接受着人们的祈求。于是我成了一个乞丐,乞讨着一丝的温存。冬天要过去了,请给我一丝温存。
很多时候都在渴望未来或者从前。只要不是现在就好。可是把回忆挑拣得只剩下美好,可以把未来想象得阳光普照。可惟独现在让我此般无奈。在我想改观时,它警告着我。对不起,你没有权限。原来我不是我生活的主宰者。总是在家里坐着,躺着,呼吸着。不愿意去外面看看走走。可能我太珍惜我的封闭了吧,我固执地不想让外界影响我的情感。我是自己的,哪怕只有这点决定权。
很想剪去这一头的长发。这是很多年以来第一次对它感起兴趣来。似乎理发店和地狱都是我从未跨进去的地方。我要想的事情可能太多了,于是那些头发我就任凭它疯长着,在这个春天即将到来的季节,它疯长着。终于有一天我开始厌倦它贴在皮肤上的感觉了,它与悲伤一样是个累赘,拖累着我,在我走向幸福的路上拖累着我。看见镜子的时候会把头发对折,尝试着看我短发的样子。可看见的不尽如人意。原来长发是适合慵懒这个词的。于是我终究没有勇气颠覆十几年来的自己。
应该已经成为一种格调了吧。要改变的话会用上几十年吧。那么为什么要浪费那几十年的光阴。光阴。时间。在生命一站一站间自由地穿梭,却总是奔赴着前路。那么什么才是绝望呢。什么都不在意了。或是什么都不妄想。不再会承认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人了。可我是个人,就这么做个人。做到死,那也是人的轨道。
以前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呢。回忆铺天盖地的袭击着脑海,却没有给我答案。我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呢。是什么样子的呢。照片上都是我们笑的样子。可是如果我哭泣,如果我躲在墙角哭泣。那会是什么样子的。
路过某些事件发生的地方总会绕道走,不清楚这算不算逃避。明白并不是怕上演过千万遍的东西又叠加一层,而是怕寻找到记录下来的与亲眼目睹的之间的区别。或者说,太阳依旧当空,空地上却少了几只人影。原来我害怕的,只是物是人非而已。
什么叫做物是人非。是什么东西触及了物是人非。
潮汐,霞光,海。漫步于天际。
关心的人会是自己。爱护的人会是自己。或许我的生命,本就是自私的。一步一步踩踏着年少与青春。岁月是可以飞翔的,年华的绚烂瞬逝。我迎接,我沮丧。
只是不愿再揣着绝望说悲伤,揣着悲伤说难忘。
我悲伤的作文篇2
我是一个垃圾箱,人类把垃圾放进我的肚子里,绝对不错,人工还在我的身上印下了可回收垃圾箱的字样。
我站在马路上,享受着家乡的风景画:绿油油的树,每二米一棵,旁边的草,也是人工修剪过,绿草如茵,勾起了我的美好回忆。
忽然,一个事物-塑料瓶,闯入我的视线,我盼着它能进入我的肚子里,令我出乎预料的是:人类竟把它放在草丛上,顿时,我目瞪口呆的看着塑料瓶静静的躺在草丛中,我叹了口气,等着下一个幸运果出现在我的肚子里。
第二天,我旁边的好兄弟不可回收垃圾箱,与我一起等待食物的出现,忽然一位身穿黑色衬衫、牛仔裤配运动鞋,这个高大的男人随手把电池抛进我的肚子里。我眉头一皱,身子不停的晃动,脸上有了豆大的汗珠,站在我旁边的兄弟说:你怎么了,没事吧?一定是人类干的。我咬着牙挺过去了,不管怎样都要坚持不懈。
第五天,我和兄弟都已经三天没吃上大餐了,现在,我们的身体没有力气了。在周围我们沾上污渍,身上也有五颜六色的颜料,有一种粘乎乎的感觉,而且很臭,我都不忍心看自己了。
人类,请觉醒吧,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地方,植物给我们大自然美丽,动物给我们活力,我们要保护好它!
我悲伤的作文篇3
在读郭敬明的悲伤逆流成河的时候,我总感觉我自己就是易瑶,感觉自己在和她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和她一起感受悲伤感受恐惧感受说不出口的痛苦无奈和孤独,感受着那种被爱着,想去爱,却被自己内心的黑暗自卑压榨着不敢去爱的感觉。黑暗!自卑!交织的感情笼罩着易瑶,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轨迹。易瑶,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存在。
似乎郭敬明的作品永远是尖锐而深刻的似乎总是猝不及防的就把他的感受他的心情传达到你的脑海,你的心海。让你不得不去接受他的观点,接受主人公的快乐与悲伤。
而这本书所表现出来的尖锐和深刻尤为突出,我总觉得写这本作品就像是他的宿命。我有时就在想,这个作品本身的宿命是什么呢?揭示社会的黑暗冷漠?诠释悲伤的n个层面?我不清楚,但是我很清楚的明白的就是:悲伤是这本书的主格调,读懂这本书,就得先学会悲伤,或者,先学会冷漠。不要抱任何的希望,希望能够在这本小说之中看到希望。不然去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受伤。
不过很遗憾的是,我是先读完作品受完伤以后才明白这个道理。
清晨弄堂里空气中的浮尘,淡淡的一丝一缕的在阳光下追逐,漂浮。隐藏着若有若无却又真实存在的悲伤,就像易瑶一样,她的家庭,她所生活的环境,都注定了她会有这样的人生。她也曾经拥有过一个温馨的家庭,她本来可以像唐小米一样生活的明媚而阳光。可是,因为她父母的离异让她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同时破碎的,时易瑶那颗心,所以她不会去爱,不敢去爱,不敢对这个社会,这个所谓她的人生抱有任何希望。所以,她在林华凤——她的母亲死了,在她所依赖的齐铭,顾森西不分青红皂白怀疑她害死了顾森湘以后,她选择了自杀。顾森湘和她一个割腕一个跳楼,都死的触目惊心。
易瑶的死因很明确,那就是,她觉得全世界都抛弃了她。她要证明自己清白,所以,她选择了死亡。
而顾森湘的死呢,算是个意外,但是又是意料之中的。因为顾森湘太过干净了,纯洁的像莲花一样,可是她又不是莲花,因为她忍受不了一点点的侮辱,她的死亡,与其说是意外,不如说是必然。
齐铭呢,他是一个公认的乖孩子,公认的王子,他给易瑶温暖,给她最初的希望,让易瑶依靠。齐铭以为他喜欢易瑶,但是我却觉得齐铭对易瑶的好并不是喜欢,而是一种习惯,齐铭他习惯了对易瑶好,而这种习惯比不上他对顾森湘的喜欢,所以,在顾森湘死后,他轻易的就相信了是易瑶杀了她。其实,齐铭习惯性的对她好,这也是造就易瑶死亡的一个原因。
在小说中,王子与灰姑娘式的爱情特别常见,结局呢,都是王子和灰姑娘在一起了。可是郭敬明偏偏不肯给它一个常见的结局,王子没有和灰姑娘在一起,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了。不过他也没有给易瑶过分的悲伤,至少,易瑶有了顾森西。在没有看到第十二章之前,我都是这样想的。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不算完美但是完整的结局了。
可是在第十二章,郭敬明给了所有读者一个地雷。
当顾森西歇斯底里的朝易瑶喊着“我姐姐她比你干净,你就该代替我姐姐去死。”的时候,当齐铭冷冰冰的和她说让她去自首的时候。我好像能透过纸张感觉到易瑶的心碎。那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心脏悄悄地裂开一条缝,再然后裂痕疯狂的蔓延,疯狂的爬满了心脏,然后一下子,全部碎掉。最后才后知后觉的心痛。哦!心,碎了啊。易瑶的世界,就此轰塌。
易瑶她做错了什么?她什么都没做错,她只是简单地想要活下去啊,她做错了什么?看到易瑶跳楼时我泪崩了,那时我真的很想在郭敬明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质问他。为什么就不能给它一个美好的结局?
我开始试着给这本小说创造一个完美的结局,我幻想,最后顾森西和易瑶在一起,齐铭和顾森湘在一起,他们都得到了幸福。那这个结果的确够美好。可是我带着这个结局再去看前面的故事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结局和前面的故事,格格不入。这本书,这本小说,注定是一个悲剧。就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从开头到结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在无声息的告诉我们:这是悲剧这是悲剧这是悲剧!
所以,当我带着这样的理解第二次再去重新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这本小说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的浓浓的悲伤和冷漠。
这个故事的诉说用的是第三人称,这就注定了故事的冷漠。不管是对故事也好,对主人公也好。都是用陈述的语气娓娓道来,客观而又冷漠。
郭敬明这本小说告诉了我们,世界其实没有那么温情,而是冷冰冰的,硬邦邦的它最简单也最无情。它像一个局外人一样,看着我们这群渺小的人类痛苦而又单调的活着一直到死去,不带感情的看着一个个渺小的生命消亡。这个故事给我绝望和无尽的悲伤。
可是我在这悲伤中看到的,却不仅仅是绝望,我觉得更多的是希望,就像是在绝望的废墟中,在悲伤的尘埃中开出一朵明媚的花。
就像郭敬明说的那样,我们在大大的绝望中小小的努力着。是啊,哪怕是竭尽全力,我们也应该努力活下去,在绝望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哪怕是孤独的摇曳在风雨中,也要坚定着信念活下去。
这样也好,这样就好。
我悲伤的作文篇4
我原来英语成绩在班上还可以(在别的班上就不可以了),我总是拿着一点骄傲,90,80,70,60,50…………这样的下降,当然,50,60都是一些小测验,然而,这次其末,结果是72分,我后悔不已,想起了从期中考试以后的日子……?
我自从期中考试以后,就没有那么重视英语了,我觉得我自己已经了不起了,就这个成绩走下去就行了,上课不认真的听,笔记一个字也没做,作业从来不写,但是,老师在黑板上出的题目,没人会做的时候,而我却写对了,从那时起,我总以为自己英语只要再发狠一点就可以了,可是我懒得了,到了其末考试,我还是那么的胸有成竹。
试卷发下来了,我,真的,没有一到题目会写,只有一些是凭着以前一点的印象和分析,吃力的把卷子写完了,卷子交上去了,我早就知道自己没考好,但我觉得自己应该可以上80,但是,我还是得了72分!我看看成绩表,全班只有一个90分最高分。
我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学习态度对待英语的话那我肯定英语是在班上前几名了,也差不多接近90分了!我再看成绩表,少数的80分,而且有许多考80多分的同学都是平时英语不如我的!我后悔!我难过,悲伤!为什么我不去考个90多分?为什么我不能考个少数人中间的80多分?这是我本来就能做到的,为什么?因为我对英语冷漠了,我对英语的兴趣没有了,我对英语的学习态度改变了……?
我下决定了,下学期我就初三了,我绝对会改变学习态度!我要重新面对英语以及其他的学科!我再也不欠作业了,我再也不在上课的时候睡觉了,我再也不……如果下学期,老师能重新选班干部就好了!我真的不配!我也让老师失望了!让父母失望了!
我悲伤的作文篇5
?悲伤逆流成河》就知道这又是一部充满悲伤的作品,看完全文果然又是一部让人沉浸在悲伤中的作品!唯一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写作风格转型了。从以前那些华丽而忧伤的文字转变为简单直白的描述、但却更加触动人心。那些字字见血的简单平和的语句和字里行间浸透着的悲伤,让读者的心像被猛地戳了一下生生地作痛。 编者在序言中写道!“在年前会立刻在文坛掀起波澜。
在十年前也会在文坛引发骚动。”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作者用简单的对白将单亲家庭的血与泪,将暴富家庭的虚伪和抓狂表现得淋漓尽致,将少年少女心中的压抑与疼痛描写的入目三分。尤其描写两个女主人公死的时候,一个用短信做了死的宣告,鲜血带着甜腥的味道;一个从楼上轻轻一跳,像影子一样砸在地上。她们的死像蝴蝶一样轻盈柔美,而正是这样的轻盈柔美才让我们感到更痛。
本书的主人公齐铭有一颗善良之心。把他人的痛苦揽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塑造了易遥这一形象,使王子般的他显得懦弱无助。他想把易遥从无尽的黑暗深渊拯救出来,但却无能为力。反而一次次让她陷得更深。到最后只得选择远离她而去,因为他认为这女孩丢掉了原本干净纯洁的东西。殊不知这只是她对这个“肮脏世界”的反抗。
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易遥从三次忍耐一次反击到后来的一次忍耐三次反击、包括她所伪装出来的冷漠、刻薄,甚至是恶毒都只是她对周遭虚伪的世界和人们的反抗。她活下去的勇气,只是因为齐铭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所以当齐铭也不信任她时,她选择了死在他面前来换取她的信任和表明自己的清白。用生命来做赌博的筹码,这就是一个必输的赌局,然而输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的生命。 这本书从一开始就让悲伤黑暗浮出水面,偶尔送来一阵温暖来迷惑读者的心。
结果却是揭开真相后更切肤的疼痛。顾森湘和顾森西这对姐弟的出场,就像是清新干净的百合,让人以为会有一个好的结局。结果他们却成了悲伤哀痛的陪衬者!让悲伤更刺痛人心。既然书名叫《悲伤逆流成河》就表明我们战胜不了悲伤。
我悲伤的作文篇6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小小年纪的我已经经历了人生中许多次离别,亲身体会到这句诗满满的离愁,深深的思念,真真切切的悲伤的滋味。
从我记事开始,假期的时间几乎都是奔波在路上。起初的时候,是我和妈妈踏上探望爸爸的路途。路程很远,一天一夜的火车,然后搭乘地铁,再换乘三四个小时的大巴,最后转乘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每一次出发的时候,善良的外公、外婆都不忍心让我们单独上车;每一次都要坚持把我们送到火车上;每一次火车开动的时候,看着外公外婆渐渐远去的身影,我的心头总是泛起一丝酸酸的味道;每一次下车,妈妈一手拉着沉重的旅行箱,一手抱着年幼的我,背上还背着一个巨大的双肩包,步履蹒跚,穿梭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一点点苦涩的味道在我的心底慢慢地扩散开来。
嘈杂的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外公、外婆满是关切的目光,心中的依依不舍,总是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仿佛又坐在火车上,哐啷哐啷火车开动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一样,一边是既将和亲爱的外公、外婆分别的离愁,一边是马上要见到久别的爸爸的喜悦,百般滋味一齐涌上心头。
后来,我们搬到爸爸生活的城市,外公、外婆依然留在遥远的家乡。我和妈妈又踏上了探望外公、外婆的路途。我已经渐渐长大,可以帮妈妈拉着行李箱,分担奔波的辛苦,日益衰老的外公、外婆可以安心地守候在家里等待我们的`到来。
短暂的相聚过后,又是离别。我无法阻挡离别的悲伤,只能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人生总是有许多无奈,我一次又一次尝到了悲伤的滋味,咸咸的泪水肆意地在心底流淌,却冲不走浓浓的忧伤。我永远无法忘记爱我的外公、外婆哺育我的那段时光,我多么希望能和家人们一起生活啊!
我悲伤的作文篇7
在我的表情包里是没有悲伤的,我的心中总是一片朝气蓬勃的景象,因为我每天都很开心,特别是在学校里的时光……
刚进班级的门口,就看见我们三班的幽默王——吴诚程冲了进来,用可爱的语言叫道:“卡哇伊,卡哇伊,我来了。”我笑了笑说:“吴某某!请你不要把如此令人“恶心”的语言用得如此频繁,ok?”他一听大叫起来,如同见到什么似的说:“傅晓龙,看……你……身……后!”我转过身去惊恐地看了看,什么也没有,只听远处传来一阵声音:“哈哈,傅晓龙真天真啊!”我回过头来,好气又好笑。但这一笑让我明白了:我的表情包里没有悲伤。
又是风和日丽的一天,来到校园,书声琅琅,悦耳动听,令人心情爽朗。倏地,一阵吆喝声也随之入耳。我仔细一听,又是吴某某在班级里卖弄才艺。走进班级,只见吴某某一副卜卦的样儿,在那儿吆喝着,一男生走过去坐了下来,让他算卦,他先替他把了把脉,随后手指乱动,装模作样地开始算起来,便开口说:“你将来必会生下一……一……动物。”那男生问:“什么动物?”他微微一笑:“猪!”那男生知道被作弄了,走过来打了他一下,便又气又笑地走了,我哈哈大笑。之后,他又照葫芦画瓢,但又怕被打,便故意幽默地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我又捧腹大笑起来。你说说,周围有这么一群幽默的小伙伴,我的表情包怎么还会有悲伤呢?
美好的校园生活让我快乐,快乐从哪里来的呢?是同学们的幽默与有趣啊!
我的表情包里没有悲伤,这是真的!
我悲伤的作文篇8
小时候,曾听爸爸妈妈说过《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是宝玉,女主人公是黛玉,那时的我便会天真的问道:“那他们肯定在最后像白马王子和白雪公主一样在一起了,对吧?”那时候,爸爸妈妈便叹息道:“如果是,就好了呀!”当时的我云里雾里,“到底是在一起,还是没在一起呀!”直到现在我阅读了《红楼梦》我才明白宝黛爱情在曹雪芹的笔下虽是纯洁美好,但是却是一场悲剧,是我认为红楼梦中最大的悲剧。
我常常为宝黛的爱情悲伤逆流成河……
宝黛爱情的主旋律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不是笑声,而是泪水。宝玉原是神瑛侍者,黛玉原是绛珠仙草,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为了报恩,黛玉便随神瑛侍者历劫凡尘,欲以一生眼泪为之偿还,故我们便在书中看到了一个美而纤瘦的女子,会独自在一园子里,眼角一道道泪珠滑过脸颊,神情凝重,用手帕轻轻擦拭,这一女子,便是黛玉。正因为如此,黛玉在书中的形象大多是哭哭啼啼的,连最后宝玉与宝钗成婚之日,也是在悲痛中流泪而离世,真可谓是悲伤逆流成河,我为之悲哀啊。
我对宝黛之间爱情,多会悲叹道:“如果他们这样了,那肯定不会了;如果……”就比如说,在书中第二十七回,黛玉去怡红院看宝玉,却因晴雯生气不给开门,黛玉吃了闭门羹而闷闷不乐。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黛玉便误会是宝玉因宝钗在而不开门。当时我阅读到这时,我真愿时光倒流,我能穿梭到红楼梦中那一刻,化为仙人,对当时正在悲戚哭泣的黛玉说:“这小小女子为何在这哭泣?人生若许有许多误会,只有亲自去解开,才是为好,不能独自难过啊!善哉!善哉!”那时我便会想,如果我这样说了,如果黛玉鼓起勇气,去询问宝玉:“你为何不给我开门?”那么接下来还会发生黛玉悲伤独自葬花并写下《葬花词》吗?答案定是否定的。可是这一切只是如果,只是梦境,现实却是悲痛的!
如果宝玉在最后与宝钗成婚之日时,能够早早发现不是自己心爱之人,不是黛玉;如果宝玉能够去毁婚;如果黛玉能鼓起勇气去找宝玉,而不是又是独自悲伤;如果宝黛之间能够打开小结;如果……
哎,这只是如果啊,如果啊!现实只是黛玉悲伤逆流成河,宝玉悲痛,我也更为之悲伤逆流成河……
“应前生,仙妹命,见神瑛;叹心事,情缘终成虚化”宝黛的爱情便如这滚滚的河水向东流,不再复现…
我悲伤的作文推荐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