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具有创新性的教案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使他们在教学中不断寻求新方法,教师应定期反思和更新教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生活坊教案模板7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行为的重要性。
2、积极参与竞赛活动,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图片、教学挂图。
2、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一说幼儿园的安全设施。
幼儿根据图片自由发言,介绍幼儿园已有的'安全设施。
2、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安全与危害的重要性。
教师:在幼儿园的环境中,有许多安全设施,小朋友在这里会发生危险吗?请看这里的图片,请你说一说他们这样做是危险的还是安全的?为什么?
幼儿自由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幼儿园里有很多为小朋友安全考虑的安全设施,可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安全,安全的地方也会变得不安全。
3、教师组织游戏,引导幼儿发现日常活动的不安全隐患。
玩游戏‘火眼金星’,请小朋友以最快速度从中找出不安全的行为。
4、小组活动。
教师;我们已了解了安全设施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你们愿意把我们了解的安全知识告诉全园小朋友吗?可以有哪些宣传方法呢?
制作安全警示牌:设计安全警示标记,可粘贴在幼儿园内及安全设施上。
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知识;
2、初步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
1、课件;
2、实物:鞭炮、气球
3、录音机、图片、方向盘
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今天,大班哥哥姐姐到我们这来玩,看!他们在干什么?
(大班幼儿表演放鞭炮不小心炸伤手的事情)
老师问:大班哥哥姐姐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这样做?
2、观看录像,讨论娃娃丫丫的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娃娃、丫丫的妈妈不在家,他们做了许多不安全的事,请小朋友仔细看,他们做了哪此错事,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不能戴大人的眼镜;不能玩煤气;不能玩插头;不能玩刀.
②手破了不能用脏抹布擦;不能乱吃药;喝水前要试试水温;不能用手捡碎玻璃.
③不能在看电视时离电视太近;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能玩锤子;不能乱掏耳朵、眼、鼻.
3、平时在幼儿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安全,请幼儿讲述。
4、电话铃响,原来是邀请小朋友去看健康安全图片展(征求小朋友的同意)
幼儿判断图片上安全行为的对与错,并说出原因。
当幼儿讲到玩滑滑梯注意安全时,与幼儿一起唱滑滑梯歌曲,并与幼儿一起出去玩滑滑梯,然后结束。
延伸活动:
①在滑滑梯过程中再次渗透安全;
②可将活动中的一些安全知识编排成情景游戏,让幼儿自己比比谁对谁错,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的安全意识;
③结合阶段安全的要求,在教室设置“安全小卫士”评比栏,巩固的内容.
④通过亲子活动家园配合,进一步增强和巩固幼儿和家长的安全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糖果的多样性,感受糖纸的色彩美。
2、尝试包纸和拧纸,充分体验游戏与成功的快乐。
3、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4、感受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糖果的糖纸。
2、玩具小熊。布置环境:"小熊糖果屋"一个。
3、泡沫块,橡皮泥丸。
4、幸福拍手歌。
三、活动过程:
1、带幼儿踏着《幸福拍手歌》进入活动室,教师出示玩具小熊,以"小熊糖果店缺货"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包糖果,帮助他人的愿望。
师:"今天,小熊有急事想请小朋友们帮忙,小熊的.糖果店今天缺货了,想请小朋友们一起动手做一些糖果给小熊,好吗?"
2、请幼儿自选几张喜欢的糖纸,观察糖纸的色彩、形状、花纹,感受糖纸的色彩美。
3、鼓励幼儿为小熊包糖果,练习包、拧的技能。
(1)说一说:糖果是怎样包起来的?
(2)出示材料,先让幼儿自由进行包糖果,探索包糖果的方法,然后将包好的糖果放在一起,让幼儿去发现包糖果的不足之处,并请幼儿做示范。
(3)教师结合幼儿探索情况,重点示范包、拧的操作技巧。根据包糖果过程教师可自编儿歌:"小糖纸手心放,小糖果里面藏,上包包下包包,左拧拧右拧拧,我的糖果包包好。"
(4)再次鼓励幼儿包糖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
4、展示幼儿包的糖果。
让幼儿数一数自己动手包了几粒糖果??(把包好的糖果一起放置在大篮子中。)
5、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将包好的糖果送给小熊,注意使用礼貌用语。
(引导幼儿说:"小熊,我们给你送糖果来了。"小熊说:"谢谢大家。"幼儿说:"不用谢,再见!")
四、活动延伸:
在手工区提供各种材料(彩泥、糖纸、皱纹纸等),激起幼儿做糖果的欲望,让幼儿做棒棒糖、巧克力等各种糖果,并练习包糖果。
小百科:糖果是糖果糕点的一种,指以糖类为主要成份的一种小吃。若水果或坚果类食物裹上糖衣,则称为甜食(如糖葫芦)。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3
设计思路: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我觉得,我们设计的的内容应体现其生活化,促使幼儿感受和体验到探究学习对自己和同伴的意义,帮助幼儿适应现实及将来的社会。所以,我设计的大中班混龄互动游戏与生活巧妙结合.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爸爸妈妈和宝宝角色 ,运用自己的技能,赚取相应的劳动果实.这种生活化和情景化的游戏,是幼儿家庭生活的缩影,其中不但渗透了数概念.人际交往.审美情趣. 教师在游戏现场进行的实时引导,更内化了幼儿的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正向的亲社会行为。活动目标:
1、创设特定的游戏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通过施展本领来获取相应的劳动果实。初步掌握用货币购物的基本常识;
2、通过与大中班幼儿互动,培养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中班幼儿向哥哥姐姐学习的愿望,在活动中相互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
3、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正面亲社会行为。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游戏标志 全新人民币:1元及1角面值若干,人民币一套 小钱袋人手一个 游戏区域创设 : (食品加工厂 开心鱼塘 温馨花店 小小建筑师 搬运工 休闲区 )相应材料超市小食物(水果 果冻 糖果 薯条 贴纸 等) 爱心捐助箱 录音机。
活动过程:
1、 以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1)今天我们中一班来了好多客人,他们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用你喜欢的方式打个招呼,相互介绍自己的名字,找个地方坐下来。
2)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你们吃的穿的是从哪来的?钱又是从哪来的呢?请幼儿回答。
3)出示一套全额人民币,简单介绍元、角,并引出这些钱有什么用处?怎样才能得到这些钱这个话题。
4)师:“我们也来学学爸爸妈妈的样子,赚一些钱买东西,好不好?”角色分配:五名幼儿到各区当店长,其他幼儿自由组合,大班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中班幼儿扮演宝宝,每个家庭都在胸前贴上相同的图形标志。
2、组织游戏部分一:
1)带领幼儿到各游戏区参观,介绍它们的功能和玩法:每完成各区规定的任务,就能得到一些以角为单位的真钱。同时要求爸爸妈妈要带好自已的孩子,共同分工合作完成。游戏中要管好自己的钱。
2)幼儿以家庭为单位到各游戏区开始游戏:
食品加工区:三人合作完成指定的食品,包糖果,做饼干,剥鹌鹑蛋各6个装盘,得到5个硬币。
温馨花店:三人合作在花篮里插花,造型美观合理得5个硬币
开心鱼塘:用长钓杆钓鱼,每钓上5条得5个硬币
小小建筑师:三人合作用小推车推大型积木并搭建房子 成功可获5个硬币。
巧手坊:用筷子和夹子等辅助工具,夹瓶内物件.成功可获5个硬币。
3、组织幼儿集中谈话:
“你是怎样通过劳动赚到这些钱的?”重点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家庭怎样赚到这些钱?一家三口是怎样互助合作的?体验爸爸妈妈赚钱的不易.
你们家一共赚了多少钱?”让幼儿以家庭为单位,围成小圈清点自己家总共获得多少钱。渗透10角也可称为一元的'数学概念。
“你们打算怎样花这些钱?”引发讨论。(其中渗透父母是怎样爱自己的孩子?初步渗透家庭理财观念)
4、组织游戏部分二:
1)介绍超市:老师开了一家小超市,里面有好多好吃和好玩的东西,每个小家庭都可以带上你的钱到这来消费,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有一个标价,记住你有多少钱才能买到这些东西。这里还有一个爱心捐助箱,也可把你赚来的钱捐给灾区的小朋友.
2)幼儿家庭为单位到超市自由购买东西,并到休闲区自由食用,教师主要指导幼儿:
与食品标价相应的数量的钱;
在游戏中观察幼儿分享和谦让的行为,提出倡仪和指导。
5、播放背景音乐
幼儿在宽松的环境中品尝食物,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
结束活动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4
目标:
1、了解自己所居住的小镇的名称及环境设施,了解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培养爱护自己的居住环境的意识和情感。
准备:
1、请家长向孩子介绍自己所居住小镇的名称,认识小镇的周围环境、设施,以及各种设施的作用。
2、教师事先做好辛丰镇各种设施的ppt。
过程: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住在哪里?那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基冯村、东彪村、沿街村……它们都属于辛丰镇,可以说辛丰镇就是我们的家乡。
2、出示教学ppt,了解辛丰镇各种设施及其作用。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辛丰镇的许多照片,我们来看看这些地方我们有没有去过,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2)幼儿欣赏ppt。
师:谁来告诉我刚才看到了辛丰哪些地方的照片?它的作用是什么?
“请小朋友们先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再告诉大家。”
教师总结:小吃店可以为人们提供饭菜;菜场有许多荤、素菜,人们下班后可以去买菜,不必到农民伯伯的田间去采摘,节约了时间;超市里的东西更是丰富多样,人们可以随意挑选、购买;医院可以为人们看病;还有幼儿园和中、小学,让孩子们接受……总之,小镇中的各种设施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方便。
3、帮助幼儿了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改善。
1)介绍各种轴承厂,了解经济条件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变化。
出示农民公园图片,介绍其中的设施设备,让幼儿感受到农村也像城市一样在飞速发展,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让人觉得很舒服。
2)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和情感。
教师: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都希望住在干净、漂亮的环境里。小朋友们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又干净又漂亮呢?
幼儿要爱护环境,不随手乱扔垃圾,爱护辛丰镇的花草树木,还要多植树、多栽花,美化环境。此外,还要督促家长们也要这么做。
5、画画我们设想的新辛丰。
师:小朋友们都来爱护、美化环境,我们辛丰镇会越变越美,现在就请小朋友们将我们想象中的美丽辛丰画下来吧!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幼儿合理构图,均匀着色。
6、展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们相互欣赏。
提问:你最喜欢哪个作品?为什么?
7、教师小结。
总结一些幼儿生活中的非环保行为,幼儿要时时事事爱护我们的环境,美化我们生活的环境。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在听听、念念、做做的过程中,了解穿衣服的基本方法。
2、尝试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有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熟悉儿歌,了解穿衣服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正确的方法穿衣服
教学准备:
1、幼儿已掌握领子、袖子、拉链等各部分的名称。
2、每位幼儿都穿均前襟对开、有拉链有领子的衣服,事先请大班的两个孩子幼儿作好准备。
3、穿衣的步骤图片4张(分别为儿歌中穿衣服的4个动作)。
教学过程:
一、引发兴趣
1、观看大班和小班幼儿穿衣比赛
师:今天请来了大班的小朋友,他要和我们小(1)班的弟弟妹妹进行穿衣服的比赛,我们小朋友来当裁判员,看看谁得第一名。
2、讨论:为什么他穿衣服的动作这么快?(方法不一样)
3、请大班的幼儿再次演示,边穿衣服边念儿歌
师:我们请大班的姐姐再给我们表演一遍(边穿边念)原来他是按照儿歌里的顺序穿衣服的,所以这么快。
二、感受交流
1、集体欣赏儿歌(出示图片)
师:刚刚姐姐穿衣服的时候还配上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穿衣服》那我们再来听听《穿衣服》的儿歌是怎么样的?
2、变念儿歌变根据儿歌内容出现相应的图片(出示图片:捉领子、盖房子、小老鼠钻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讨论交流
师:一共有几张图片呢?那我们一张一张看,到底怎么穿呢?谢老师也想学,你们一起帮我看看到底怎样穿衣服?
4、重点交流
(1)第一张图片捉领子,师:怎么捉领子,领子朝上,两只小手抓住领子,我们一起来捉领子
(2)第二张图片盖房子,师:盖房子,怎么盖呢?盖那里?(肩膀上),我来试试翻个跟头盖在头上,就像盖房子一样
(3)第三张图片小老鼠出洞子,师:小老鼠在哪儿呢?(小朋友的小手就是小老鼠)手伸进袖洞,这个动作象什么呀?(小手象小老鼠,袖洞象老鼠洞)
(4)第三张图片吱扭吱扭上房子,师:怎么上呢?(让小嘴巴闭紧,鼻子往下拉;做朋友,抱一抱,抱得紧紧的,就做了好朋友,这样就吱扭吱扭上房子)
5、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内容一起变做动作边念儿歌(重复几次)
三、游戏体验
1、鼓励幼儿看步骤边念儿歌边穿衣服,比比谁穿的又快又好。
2、个别指导教师及时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孩子。
四、延伸活动
午睡起床幼儿穿衣服时引导他们要按照儿歌里的穿衣顺序进行。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与日常生活关系。
2、了解在幼儿园一天的活动程序。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
时钟娃娃、实物钟、记录单、笔、歌曲《钟》的磁带亲子手册《活动·幼儿园的一天》。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唱歌曲《钟》,时钟娃娃出场,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时钟,描述特点。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钟面,再引导幼儿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时钟的模样与特点,接着启发幼儿在小组中讨论:时钟为什么是人们的好朋友。
3、引导幼儿回忆一天活动,了解作息程序。鼓励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符号把一天的作息内容记在一张纸上,启发幼儿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安排幼儿园的一天生活,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活动。
4、组织幼儿游戏《时钟娃娃》,让幼儿感受时间。
(1)全体幼儿扮演各种时钟娃娃,在音乐声中自然表演动作。当音乐停止时,由教师随意说出时间,幼儿根据时间做出或说出相应的动作,事件,如8点半做操,9点吃点心,12点睡觉等。
(2)幼儿中做错内容的.逐一被淘汰,全部做对,坚持到最后的为优胜者。
(3)幼儿游戏2~3次后结束。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在日记本沙锅内记录当天的活动。
2、鼓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幼儿园”,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幼儿园一天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懂得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饭。
2、经过多媒体活动幼儿明白自己长大了,要独立进餐。
活动准备:
1、筷子、各种小点心。
2、多媒体设备。
3、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进餐对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幼儿家庭环境的不一样、个体成长的变化,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有差别,在我们班级普遍存在的就是在幼儿园是独立进餐,可是到了家里却是家长喂。
中班的孩子是练习使用筷子独立进餐的时期,虽然在自己学习独立进餐时速度会很慢,可是我们还是要尊重他们学习的进取性。
设计“一岁到4岁成长过程”这个环节,是为了能让孩子更感性地感受到自己在长大,能做许多事情,要学会在家里和幼儿园都是自己使用筷子独立进餐,这才真正长大了,是一个中班小朋友。
活动流程:
一、童年的回忆
1、以“大风车俱乐部”节目形式展开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导入活动:让我们看看你们小时候是用什么吃饭的。
3、播放多媒体,幼儿观看多媒体中的图象。
4、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讲讲不一样的年龄时期分别是怎样进餐的。
二、自己吃饭真能干
1、利用点心时间开个“大风车餐厅”,准备各种食物和餐具。
2、餐前,请幼儿讲讲:礼貌用餐的常规和礼仪。
3、在游戏中学会一首简单的儿歌《自己吃饭真能干》。
小朋友,来吃饭,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
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
幼儿园生活坊教案模板7篇相关文章:
★ 生活趣事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