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际案例的教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教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一种计划和指导工具,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大班语言《书》教案最新6篇,感谢您的参阅。
大班语言《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毛笔握笔姿势
2、了解颜体字的横画特点
3、学习横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要领。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一份书法工具、毛巾、盆两个、报纸多份、横画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入课题,拿出书法工具。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书法的横画。
2、 学书法就要用到文房四宝,小朋友知道是哪四宝吗? 幼儿回答。
3、请小朋友从抽屉拿出 书画毡,与课桌边对齐,拿出我们其中的第一件宝贝墨盒,打开盖子,自己检查刮笔的地方和盖子是不是放在指定的位置,墨盒统一放在右上角。
4、 请小朋友听音乐排队拿第二件和第三件宝贝毛笔、墨汁回坐位 ,毛笔放在墨盒的`盖子上,墨汁放在地上靠桌子角,坐好后拿出第四件宝贝宣纸,对折宣纸成小正方形压一下打开放好,然后轻轻的拿起墨汁倒满,盖好后放到原位。
二、老师示范握笔方法、怎样蘸墨刮笔
1、念坐姿歌,老师检查小朋友坐姿,示范握笔姿势及方法,请小朋友自己握笔, 注意小朋友握笔姿势:拇指食指夹住笔,中指向后勾,无名指甲根抵笔,小指轻轻靠。
2、老师示范怎样蘸墨与刮笔,然后出示横的运笔示意图,示范写横。 小朋友一起说: 逆锋起笔,翻笔向下,提笔下顿向右行笔;向右上稍提笔,折锋下顿,回锋收笔。
三、小朋友调整坐姿,蘸墨刮笔开始写横,老师巡回辅导。
1、写完后请小朋友听音乐排队把写好的横画放在指定的报纸上。
2、老师,然后和小朋友一起做律动:我真的很不错,接着小朋友拿墨汁、毛笔有次序的放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洗手。
四、老师收墨盒和书画毡,结束。
大班语言《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小学学习生活的基本特点。
2.能仔细观察图片,猜测贝贝上学时的心情。并讲述自己对上学的感受。
3.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
准备:
ppt幼儿用书
过程:
一、谈谈自己的上学心情,引出。
1、师:再过几个月,小朋友们就要上小学,做一名小学生了,假如明天就是你上学的第一天,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2、出示ppt1教师小结小朋友的感受
3、师:有位小朋友叫贝贝,他比你们大一岁,去年上的小学,我们一起看看他上学的第一天是怎样的?
二、学习故事。
1、出示ppt1
(1)师:明天是贝贝第一天上学,晚上睡觉时,他会和妈妈说什么呢?
(2)看对话提问:贝贝为什么会问妈妈这些问题?你会有这样的'担心吗?妈妈的回答你满意吗?为什么?
2、ppt2
师:一大早贝贝就起床了,他在干什么呢?从他的表情中你知道他怎么了嘛?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师结:贝贝还是将拼图带去学校了,结果会怎样呢?
3、ppt3
第一节课开始了,老师在讲课时,贝贝在干什么?这样能听好老师上课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师结:贝贝知道小学生上课是不能玩玩具的,他控制了自己,继续听老师上课。
4.ppt4
5.师:
(1)下课了,贝贝马上就把拼图拿出了拼给大家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你认为小学生下课要做些什么?
(2)贝贝这样做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6.ppt5
师:(1)第二节是数学课,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2)我们听听老师是怎么说的?
7.ppt6
(1)下课了贝贝又怎么了?如果是你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吗?为什么?
8.ppt7
师讲述内容二、完整欣赏故事一次提问:现在你们能说说小学生上、下课时要怎么做吗?知道了这些你还会害怕、担心第一天上学吗?
师结上小学时的要求,并请幼儿现在就学会按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大班语言《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目前海洋动物的生活环境,有保护海洋的愿望。
2、能用绘画的.形式写信。
活动准备:
海洋动物、海洋污染的录像;海洋动物胸饰;音乐磁带;白纸;记号笔;蜡笔;教师示范信一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请幼儿观察胸饰,同伴间互相介绍自己的胸饰。
2、播放海洋动物的录像及柔和的音乐,让幼儿边看边模仿海洋内动物的活动姿态。
二、观看录像进行讨论
1、播放海洋污染的录像,请幼儿想象海洋里的动物感受。
1)当你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有什么感觉?
2)会说些什么?
3)会怎么做?
2、和幼儿一起讨论海洋怎么会变成这样的。
3、提议画一封信给人类,把海洋里动物的想法告诉他们,请人类停止污染海洋。
三、幼儿画信并展示信的内容
1、提醒幼儿注意信的格式
2、教师帮助个别幼儿完成画信
3、幼儿展示信的内容。
大班语言《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及对话
2、能用连贯语言讲出角色间的对话。
3、幼儿同伴间要互相团结。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准备:
角色图片、背景挂图、角色头饰、雨伞
活动过程:
一、出示雨伞,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1、这是什么?(雨伞)
2、我们是在什么时候用雨伞?
3、如果下雨时我们手中没有雨伞、雨具怎么办?(请幼儿带着个问题安静的倾听故事)
二、学习故事
1、交待故事名称,教师有表情清讲故事一遍。
2、提出问题:(1)故事的名称是什么?
(2)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3)故事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3、利用角色图片、背景图片教师有表情的讲故事一遍。
4、提问:(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么样了?
(2)小兔子用什么办法避雨?
(5)小兔子看到小伙伴被雨淋湿时,它是怎么样做的?
5、利用角色头饰,请部分幼儿表演幼儿,启发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引导幼儿用清楚、连贯的语言进行表达)
6、启发幼儿说一说:“如果下雨,手中没有雨具,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避雨?”
三、幼儿相互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教学反思:
由于去年一直以来我们语言课题组的研究目标就是“培养孩子们质疑问难的能力”,因此这学期他们的问题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今天我班开展了故事教学活动——《下雨的时候》,在听故事前,我先给孩子们欣赏了第二幅图片,然后鼓励他们提出心中的`疑惑,孩子们提问的积极性出乎我的意料:“小兔子为什么要(用手)蒙着头呀?”“小蘑菇怎么飞到天上去了呀?”“小兔子为什么闭着眼睛呢?”“小兔子为什么要张着嘴巴?”“小兔子的耳朵为什么没有竖起来呀?”“天上怎么下雨了呀?”“路上的花怎么开得这么大呢?”……对于孩子们的疑问我没有马上给予解答,而是让他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听故事,自己寻求答案。
因为有了一定的目的性,孩子们听得也特别认真,并且老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设置了一些悬念,让他们来预猜结果,最后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进行了表演,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样他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先看、再想、接着问、然后听、最后演,始终将孩子们放在主体地位,使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大班语言《书》教案篇5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健全。因为这节是讲述活动,特别针对幼儿讲述时语言拖沓、抓不住重点这一问题,我觉得让幼儿学会按一定的语序结构来讲述看到的内容的确很有必要,同时也可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因此,我选择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欣赏动画,理解动画内容,尝试按一定的语序结构讲述动画内容。
2、通过观察,想象动画中角色的心理,并愿意用语言加以描述。
3、能积极参与讲述活动,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动画片、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理解讲述对象。
1、师: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看动画片?想看吗?
幼儿:想看
2、师:请小朋友安静地看动画片,找一找:里面有谁,有谁,还有谁?(鸭妈妈、小鸭、猫)
3、师点击播放动画,幼儿欣赏。
4、师提问,找一找:动画里有谁?(幼儿回答出一个,教师就出示相应的图片。)
幼儿:动画里有小鸭子、猫和母鸭
师:哦,承博源看得真仔细,把动画里的.三个小动物都说出来了。她刚才说到母鸭,小朋友有没有更好听的话啊?
陈滢:我觉得是鸭妈妈
师:好听吗?那我们就说鸭妈妈好吗?
5、师:谁来连起来说一说,动画里有谁?有谁?还有谁?(幼儿说,师指图片)
幼儿:动画里有鸭妈妈、鸭宝宝和猫
师:真好!说得真完整。
6、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7、幼儿齐说:动画里有鸭妈妈、小鸭、猫
二、分段欣赏,引导讲述。
(一)师:刚才动画片里鸭妈妈、小鸭和猫之间发生了有趣的故事,想不想再看一遍?那我们来看第一段。看看,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里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1、师点击播放放动画,边提问: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
2、师:谁来说一说,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其他小朋友做小评委,听听他有没有把动画片里放的讲出来?(幼儿说出其中的情节和人物,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后来……)
幼儿:鸭妈妈在河边生了一个蛋,准备下河游泳,后来猫来偷蛋。
3、师:这位小朋友讲得真棒!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赵老师听到他讲到了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出示池塘图片),讲到了故事里有谁?(鸭妈妈),讲到了鸭妈妈在干什么?(鸭蛋),还讲到了后来猫把蛋怎么样了?对,偷走了。(猫)真不错。
4、师:其他小朋友看着小图片,也来试着讲一讲这一段故事,好吗?好,开始吧。(幼儿讲,师个别倾听)
5、师:谁来讲给大家听?
幼儿:(边说边指图)鸭妈妈在河边生了一个蛋,准备下河游泳,后来猫来偷蛋。
师:恩,他讲得真好,他讲到了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用一两句话就把这段故事讲出来了,让人家一听就明白,真了不起。
6、师:画面上有一个动作:师示范偷蛋。你们有没有看见?猫是怎么走过去的?怎么样拨开草丛?抓了蛋转身就跑?怎么样跑的?有多快?
幼儿:猫轻轻地走到草丛后面,轻轻地拨开草,抓了蛋很快很快的跑。(幼儿边说边配动作)
7、师:我们一起再把这一段故事讲一讲,把猫偷蛋讲得精彩一点。
大班语言《书》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散文诗,发展幼儿思维的连动性、灵活性。
2.发展幼儿想像力,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发展幼儿口语,学习运用动词:飘落、爬、躺、坐、游、藏等。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5.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依据散文诗内容画一幅图画。
2.活动前带小朋友到户外观察落叶,拾落叶。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小朋友谈话:秋天到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引出散文诗的名称。
(二)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要求小朋友认真倾听,感受散文诗优美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经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
1.秋风起了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
2.树叶分别落在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
(四)丰富词汇,找出散文诗的动词,并通过做动作理解动词。
(五)启发幼儿想像,鼓励想出各种各样的可能。
1.树叶还落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模仿散文诗的语言进行讲述。
2.小朋友想用落叶做什么?
(六)教小朋友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四、各领域渗透
健康:让幼儿根据秋天的天气变化增加衣服。
艺术:配合美工活动,让幼儿用拾回的落叶贴出美丽的`图画。
科学:让幼儿了解秋天的季节特征,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五、生活中渗透
通过打扫落叶,培养幼儿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六、环境中渗透
布置活动室墙面“五彩的秋天”,让幼儿将户外拾来的落叶、落花等布置于墙上,使幼儿感受到秋天的美丽景色。
七、家庭中渗透
家长带领小朋友到公园玩时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树木、落叶,了解秋天的变化。
八、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散文《落叶》语言优美,很多描绘性很强的句子带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我认为该语言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这些语句,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活动开始,我说:我们在课前收集了许多树叶的图片,一起来看看,欣赏一下好吗?(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树叶)我:那么多美丽的树叶,你能用句子来描绘一下吗?孩子们:有红的、黄的、还有绿的,很好看。我:有红黄绿三种颜色,可以用一个词语来说,五颜六色。我:一片片五颜六色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像什么?孩子们:像小扇子,像小鸟,还有蝴蝶。我:很多很多的五颜六色的叶子掉下来,又像什么?孩子们:像地毯,还有被子,太漂亮了,我想把它拿来玩玩。
经过了上面的铺垫后,我出示散文的图画,结合画面,边引导幼儿观察,边讲述。重点是结合提问,引导幼儿理解一些比喻的句子。如:好像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飘到屋顶上,屋顶变得金黄,飘到小河里,水面上像漂动着许多小船……最后,我带领幼儿一起看画面轻声朗诵。孩子们在我的暗示下,朗诵时也带着轻柔的舒缓和静谧,整个活动室里流淌着一股柔美的源泉。朗诵完后,大家都相视一笑。我知道,大家对散文所表达的那种安静和自然美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
大班语言《书》教案最新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