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观后感6篇

时间:
lcbkmm
分享
下载本文

观后感可以为观众提供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对作品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电影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河西走廊》观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河西走廊》观后感6篇

《河西走廊》观后感篇1

“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这部纪录片的最后,给出了这样的结尾。这里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使这样的故事成为永恒?看完了这个记录片,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河西走廊的名字,早有耳闻,只感觉这是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名字。央视《河西走廊》记录片,以史诗般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两千年以来,河西走廊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发展演变史。我惊叹于编剧的巧妙构思,悠悠千年,用10集的篇子展现的恰到好处。我也感叹于河西走廊的精彩故事,每一个人物、事件,让人印象深刻,更加加深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河西走廊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①张骞通西域的故事,家喻户晓。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张骞是一位勇者,他有勇气,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有毅力,在逆境中不改变气节,终于完成使命,封博望侯,名垂史册。他是河西走廊的开辟者,他作为中华文明的使者,第一次将中国和中亚的一些国家联系起来,河西走廊的故事,也从这里,满满的开始。

②还记那个叱咤疆场,横扫千军的骠骑将军吗?还记的他为汉朝,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的杰出贡献吗?他是霍去病,一代军师奇才。在那个匈奴肆虐的时代,他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马踏匈奴,建立了一代功勋。是他,真正打开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通道。

③常惠,西汉著名外交家,我的老本家,曾经多次出使西域,经过河西走廊。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他违反皇帝命令,出兵攻打曾经杀死汉朝使者的一个国家(地区),扬我大汉尊严。

④中原战火纷飞的岁月,河西走廊成为了儒家文化的保存站。郭瑀是在这样的时代中的一个大儒,他的学生刘昞后来成为了河西士林领袖。河西走廊为战火中的中华文化提供了传承的载体,为战乱之后儒学的复兴奠定了了希望。

⑤鸠摩罗什,曾经被软禁17年,命运之神眷顾他,最后被救出,弘扬佛法。这是一个外国人。正是他,翻译佛经,为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⑥敦煌翟氏家族,他们是著名的莫高窟的修建家族。莫高窟,又被称为千佛洞,被称为敦煌壁画艺术的极品。飞天的形象,美轮美奂,拥有很高的审美和历史价值。最早认识这个是从认识樊诗锦开始的,她曾是敦煌博物馆馆长,有机会一定要到莫高窟看看。

很遗憾我不是历史学家,没有能力为写这篇文章提供信手拈来的素材。或者也可以说故事太多,简略的笔触似乎更加合适,在这里,隋炀帝举行了盛大的万国集会,阔端(元朝河西地区领袖)和萨班(藏族领袖)通过会谈实现了蒙古帝国对西藏的管辖;在这里欧洲使者鄂本笃争取去北京大使的资格,最后遗憾的一病不起;在这里,明长城一直从嘉峪关延伸到了山海关,闭关锁国的政策也慢慢开始;在这里林则徐颠簸在流放的路上,但心中对于天下,从未忘记在这里;在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现了石油、镍矿等宝贵的资源……

这里是河西走廊,这不仅是一个地理标记,更是一种历史、文化和使命——绵延不绝的中国历史、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和继承发展弘扬的光荣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些,这里的故事,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永恒。

再次重复片尾的那句话,曾经发生的故事已成永恒,走向未来的脚步仍在继续。河西走廊加油,中国加油。

《河西走廊》观后感篇2

最近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看了由央视团队制作的一部宏大、庄严的史诗巨片《河西走廊》。虽然我看的进度比较慢,基本上都是抽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来看,但是每次看后都让我受益匪浅的同时又惊叹不已,记录片所带来的感官认知要比书籍上更为的形象,它所带来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无疑是对我在历史方面知识空缺的最好、最快的填补。

本片共分十集,从第一集的使者到第十集的宝藏,虽然每一集所呈现的历史内容各不相同,但是纵观整部纪录片,却是给大众描绘了一部中华文明史高度发展的宏伟巨篇。从历史、贸易、文化、资源等多方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汉武帝第一次派遣张骞出驶西域探索河西走廊开始,历代帝王将相、文儒墨客都与河西走廊紧密相连。两千多年来,河西走廊一直是沟通中西方文化的交通要道,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火药、印刷术等传入西方文明世界,而西方的葡萄、玉珠、音乐、绘画、雕塑、杂技等流入中原。最为典型的是西方佛教的传入和中方儒学的流出,使中西方文明交汇达到了顶峰。两千多年来在河西走廊里的金戈铁马、繁华昌盛的景象,让这片天然形成的贸易、军事,文化、资源之道,塑造了多个经典的历史遗迹。如敦煌莫高窟、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金张掖、银武威、“城下有泉,其水若酒”的酒泉市等等。

看完这部宏伟的纪录片后,仿佛也把我带入了河西走廊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去感受那汉武大帝的开拓、隋炀帝的经治、唐王朝盛世繁华的壁画、成吉思汗金戈铁马的一代雄风,以及那佛学无边的浩瀚。我想仅凭我的文化功底难以对这部伟大的作品做以深刻的观感,我只能感激生于这盛世,能让我利用最短的时间,让自己的脑子里对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文化有一些碎片性的记忆和知识上的积淀,同时也让我对踏上这片古道,游览各处景色的愿望充满了期待……

《河西走廊》观后感篇3

“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之涣和王维的名句中提到的玉门关和阳关连同武威、酒泉、张掖和敦煌四郡,都是汉朝在取得河西走廊之后建立起来的。汉朝以这些郡和雄关为落脚点,在河西走廊站稳脚跟,有效的防止了匈奴人的反扑并将汉朝的影响力逐步扩散到了西域地区。

这些新建的雄关和郡都需要有士兵把守,但是这些士兵无疑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这对汉帝国来讲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汉武帝时期的大臣桑弘羊提出了屯田轮台、渠犁的主张,在汉昭帝时期被霍光采纳。从此,驻防河西走廊的士兵就有了双重身份。若无战事,他们就是手持农具的农民,河西走廊的土地本就肥沃,辅以汉朝先进的种植技术,沉睡的土地很快就被唤醒,变得生机勃勃。一旦战争发生,这些士兵马上就可以披挂上阵,骑着优良战马、手持武器的他们让敌人望风而逃。

汉朝的屯田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新中国成立后,于1954年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一支兼具屯垦与戍边职责的军队。

公元前60年,汉帝国设立西域都护府,将今天新疆和中亚一带广大地区并入版图。至此,通向亚洲腹地和遥远地中海的商路完全打通。

河西走廊也从两军交战的战场,变成了连通汉帝国和西域各国的商路,站在玉门关的关塞之上,你可以听到由远及近传来的沙漠驼铃。这些汉朝的商队,将汉朝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物产运送到西域各国;同时,也带回了西域的葡萄、石榴和胡萝卜等瓜果蔬菜以及骆驼、狮子和鸵鸟等物种以及炼钢术和掘井术。

《河西走廊》观后感篇4

2021年,经历多次心理煎熬和情绪崩溃,把读书和电影这两个最大的兴趣爱好全都抛掷脑后。值得庆幸的是,周边的人都在帮助和温暖自己。既是前辈、领导,又是一位贴心的大姐姐,给我推荐了纪录片《河西走廊》。向来没有耐心的我,利用半个月的闲暇时间,终于看完了,震撼感动之余,又羞愧于自己的无知。

恢宏大气的磅礴解说,跨越千年的风雨洗礼,惊奇艳丽的敦煌壁画,河西走廊资源禀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嘉峪关、金昌,从汉代到新中国,从探索到兴盛,河西走廊始终作为西部大通道链接中国与世界,源源不断的给予文化滋养与资源输出。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祁连山脉巍峨屹立,河西走廊的历史厚重而又深远。

始于张骞出使西域,茫茫沙漠滩,浩瀚大戈壁,一主一仆,虽满眼沧桑,脚步却轻盈稳健。之后霍去病率大军打通河西走廊大通道,自此,金戈铁马的烽烟岁月正在远去,蜚声世界的丝绸之路已经启程。繁荣发达的经济贸易,来来往往的商人车队,漫天卷地的飞扬黄沙,共同绘出一幅壮观的河西走廊大地图。文化往来,精神传承,遥远的大西北给人留下无限遐思。历史沉浮,通道经济兴起衰败不断轮回,但河西走廊作为陆上丝绸之路,毗邻中亚,成为西部通往欧洲的必经之道。陆运物流价格高于海运,陆上丝绸之路贸易优势已不在凸显,但构建中亚欧外循环经济圈,河西走廊的通道价值意义非凡。

看完十集纪录片,惊讶于自己的无知与迟钝,马踏飞燕、雷台汉墓…,虽亲身所到,但内心却毫无波澜,没有学习与积淀的走马观花,似乎是毫无意义的摇摇晃晃。在这里,也立个小小的flag,毕业旅行能够沿着河西走廊走一遭

《河西走廊》观后感篇5

二刷了丝绸之路系列的《河西走廊》纪录片,近10个小时的纪录片,两天刷完,此时此刻,内心深处的震撼久久不能平静,怀着这样一种历史自豪感,提笔写下这篇观后感。

随着片头著名音乐大师雅尼的《河西走廊之梦》,逐渐摊开这幅两千余年的历史画卷。苍劲浑厚的解说,才华横溢的文案,每一帧都能用于壁纸的画面,堪比大荧幕的视觉感受,刺激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感官。

它不但有令人震撼的画面,雄厚的历史底蕴赋予的厚重与苍凉,更是一次又一次撞击我们的心灵。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个又一个的高峰,让我们这些后世的华夏子孙叹为观止的同时又无比自豪和敬畏!

从受命于雄才大略的汉武大帝,万里跋涉历经十余年艰辛出使西域,从而被太史公司马迁誉为凿空之举的张骞伊始,与中原地貌天壤之别的河西大地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从天纵奇才,如彗星划破夜空的青年大将霍去病,在匈奴浑邪王、休屠王手中征服这广袤的河西大地,便成为大汉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节看的最让人血脉喷张;

从文韬武略、肩负重大历史使命的外交家长罗侯常惠和解忧公主,一次又一次化解河西走廊与西域各国的各种政治军事危机,促进商贸繁荣,让我们感叹古人的智慧和英雄气节;

从魏晋南北朝中原乱世,儒家学说在河西走廊上栖息繁衍并最终反哺中原,促进隋唐文化的繁荣兴盛。郭荷郭瑀刘昞三代师徒百余年的足迹,在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古代历史伟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毅和执着,让我们汗颜;

从佛教文化通过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并在中国独成一脉,得到弘扬和传承。本人虽然对佛学文化没什么兴趣,但依旧敬佩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提出者这位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他创造的烦恼、爱河等词也在丰富着中华文化,被我们广泛表达使用,使中华文化更加绚丽多姿;

从被后世不少人误解为昏君的隋炀大帝杨广进一步促进西域与中原的贸易,御驾亲征肃清吐谷浑等河西走廊的战乱,并在张掖举行了万国商贸盟会,连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并得到空前的繁荣,让我们多层次全方位地去了解这位雄才大略但又过于激进的帝王。

这一节是最让我唏嘘的,作为一位不称职的历史爱好者,虽然我从不曾认为隋炀帝是个昏君,但也只知道他在经济上开凿京杭大运河,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政治上首创了科举制这一极富前瞻性并影响至今的选拔人才制度,又因军事上三征高句丽,耗尽民财,将需要几代人完成的历史使命在自己十几年执政生涯里去实现,最终导致天下大乱王朝颠覆,成为亡国之君,毁誉参半。却不知道他是第一个亲自到达过河西走廊的帝王,这是汉武帝想做而没有做到的,正如纪录片所言,不管后世如何评价,河西走廊上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在河西走廊功勋卓著的帝王;

从大唐盛世,一批批从都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们将中原的文化带至这里,大梦敦煌,千年莫高。自汉唐以降,在这里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巅峰,成为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这曾经祁连山下苍茫荒凉但历经两千余年历史沉淀的河西大地,带着缅怀故人的崇敬之情去看一看,去感受当年的辉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就是要将这昔日辉煌再次重现吗?

然而,自唐末以后,这片土地渐渐开始沉寂,让观者看到这里不免内心揪的很紧,虽然五代及宋朝以后,出现了一个超级王朝,版图之大,亘古未有。然而这个马背上的王朝,善于攻伐,却不善于治理,河西走廊也曾昙花一现,但又迅速再次沉寂下去。

而到了明清时期,这片土地再也没有恢复往日荣光。随着西北防线的收缩,明帝国后期及清王朝闭关锁国的政策,这里已经变得风雨飘摇。转眼西方工业革命的到来,一批又一批的西方人士来到这里,他们震撼的同时,不断地窥探这里的巨大宝藏,中华大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伤,满目疮痍。让我们看的痛心而不能自已。

直至新中国的成立,这古老的河西走廊再次被唤醒,一批又一批的近现代有识之士来到这里,在风沙大漠,千里戈壁的恶劣环境下,前赴后继,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牺牲。而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不断回馈着新中国的中原及东部地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为新中国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蓬勃发展。

看到这里,方才好不容易从明清时期那种忧郁和凄凉中走出来,获得一丝丝的欣慰。然而看完整部纪录片,最怀念的还是大汉王朝及隋唐时期,那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自豪和敬畏,虽然尾篇,工业在这里发展,这只是新时代的样貌,是全球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却还不足以媲美当年丝绸之路的地位。

梦回大唐,曾经的长安是世界最大之城,河西走廊成为中国与西方各国最为重要的商贸经济文化交通枢纽,彼时无数西方世界都不远万里来到这个东方大国,无论是贸易还是朝拜,万国来朝成了当时一道最亮丽的风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走丝绸之路,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这也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需要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这部纪录片给我最大最深刻的感受还不在于此,相信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弹幕大军中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为什么讲了汉、隋、唐、元、明、清、新中国,就连曾经历史上非常黑暗的长达三百余年的魏晋南北朝都写了,却独没有写大宋王朝。

了解历史的都知道,宋王朝虽然经济、文化实力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但在版图上却是中华儿女的隐痛,从宋太祖赵匡胤立国到偏安一隅的南宋亡国,三百余年间,就几乎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这也是我要说的我最大的感受。

作为一个从小喜欢中国历史的少年到今天在百度上写文章并获得历史爱好者认证的青年,受各种民间故事、小说以及电视剧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崇敬那些乱世英雄。

无论是先秦时期,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还是大秦帝国以后那些分分合合。楚汉之争的西楚霸王项羽、范增、刘邦、萧何、韩信、张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彼此征伐不断,也造就了及各种流芳百世的高人谋士及沙场悍将;南北乱世时期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出将入相,还有那隋唐英雄演义、五代十国的山河破碎……如此种种,都造就了各种英雄事迹,然而,不难发现,这部纪录片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就是我要说的,只有大一统的王朝,才有这个综合实力,大力发展河西走廊在内的等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彼时乱世虽然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英雄事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也加剧了人民的负担,使国家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是倒退,种种内耗导致文明中断,虽然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能够明白,战争是无法避免的,他是历史进程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当下和平时代,我们才能感受到一个强大祖国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假如我们活在乱世,每天早上醒来都觉得又多活了一天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有计划有目标的为自己的人生而规划,活一日就赚到一日的世界,我们每个人试想一下,是不是会感到深深的恐惧和绝望。

虽然从历史规律来看,未来不可避免依旧会有战争,会出现世界范围下的乱世,但眼下活在盛世,我们便应该感激,应该珍惜,我也是几年前第一次看了这部纪录片后,从喜欢乱世英雄改变为太平盛世,今日二刷此剧,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深刻。我这样对自己说,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这种转变是一种成熟的转变。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部纪录片与其叫《河西走廊》,还不如说是借河西走廊这片历史文明跌宕起伏的大地来阐述中华民族这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古国的历史进程,写的是中国梦。时而繁华,时而荒凉,但在今天,大有可为的复兴梦!

《河西走廊》观后感篇6

怀着万重澎湃,复杂,赞叹,热眶的心情,看完了这部分篇十集,叙述了中国历代王朝战乱更迭的“史鉴珍宝”。该片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出品,北京伯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

片中无论时空如何交错挥变,中国西部--河西走廊,永远以其顽强的生命活力,不停的为所隶属朝代迸发着新的生机。该片针对不同的朝代,对相应的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传承等方面做了详细叙述。后人反观,每一次前人的每每细微举动,无一不改变着历史的动向,推动着中国历史的持续进步。

看完本片的期间及期后,我均沉思太久。我是西北甘肃人,然而对自己的省份却了解甚少。看完之后,一度为哺育我的这片土地而肃然起敬。听着如今熟悉的数个省内地名,均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观看如今平和存在于中国版图内的寸寸国土,那却是无数古人用鲜血拿回又失去再夺去的不易尸体奠基掌握。这些来之不易的版图,以及地名的来历,均寄托了历代君王及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景。

同时,我也置身处地的去思索,倘若我是当时的历史人物,那我面对生与死的冲击,进与守的抉择,开拓还是封锁的意念,我的抉择做法是什么呢?我是否在几千年前会有当年历代君王及大臣不畏艰险的魄力勇气呢?所以,我开始理解每一位历史人物的所为。即便历史的长河中,后人对其声讨不一,但只要能做帝王,那势必就有他不同与众的风采。能站在那座王位台上,已经超过了我们如今的大多数。

说回片中,我们或许三五秒的镜头或一句旁白的带过,却是先辈们为之奋斗一生,几辈,甚至数百年的持续坚持不松懈才取得的成果,这让我无法平息。如今和平年代的我倘若站在曾经古人所在的那片土地,虽一切都已物是人非,但闭上眼睛,仿佛一场场厮杀,一匹匹战马,呼啸的战烟,就在眼前。例如如今我们技艺如此发展,但看到仍会大吃一惊的敦煌壁画,它的难度太高。但当它以数百上千冲击我们认知的情境出现时,却是几千年前毫无任何先进工匠技术,只能用最原始方法的吃苦耐劳中国人智慧结晶所修筑,这种冲击,无疑是非常巨大的,你也许去触摸,此时的你,能与当时修建的工人师傅触碰同一块地方,细想,那是一种跨时代的“交流”。

本片的第一集,使者。由汉武帝派遣前去出使西域的张骞,19年的历程堆砌,起伏坎坷。刚出汉就被匈奴关押九年,但得失都在此,正是此举,他也更为清晰匈奴的风俗以及习性,便于更好设计对策针对软肋。九年光景,匈奴也放松了警惕,为了让他更加有所羁绊,且强迫娶了匈奴之妻。虽典故少有提及,但也许这段感情,正是张骞能坚持下来的一份内心暖意吧。当然,最终回国也因为一次战略失误被贬为庶民,最终又被请出山,但早已年事已高。不得不说,伴君如伴虎。

第二集,通道。英姿飒爽,气度不凡,年轻有为的霍去病,深入漠北扫荡匈奴。一生功勋卓伟,但却英年早逝。但他面对汉武帝为他准备的豪华府第时一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更是留在了历史永远的里程碑上。后人永远为之赞叹。

第三集,驿站。悬泉置的出现,代表了当时各地的行政以及邮驿系统已初步形成。和亲乌孙的汉家解忧公主,三代外交元老常惠,一生为国之生死呕心沥血。体现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壮阔气魄,以及传承精神的厚重。

第四集,根脉。儒家文化在中原战乱之时被郭荷三代师徒传承的感人故事。

第五集,造像。鸠摩罗什以译经书,造佛像等方式将佛法中国化。虽自身也饱受多年囚禁,但终归给离乱中的人们以及数多往来中西的僧侣一束曙光。

第六集,丝路。隋炀帝杨广,饱受争议的这一人物。“其罪也彰,其功也卓”。唯一亲历巡河西游,巨大花费,苦了当代,利了数代。亲临张掖,不惜天气原因损了一半嫔妃及将士还有姐姐。但最终,还是在如今张掖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可与如今上海世博会为比,各国首领来朝拜,无一不被大国风采所震撼。万人倘若想再入侵,也会思索三分。畅快。

第七集,敦煌。以李工小人物为代表的粉末画师为始,讲述了从开凿,装模,颜料制作以及绘制的全过程。木匠,石匠,画师,各方的配合,给人类留下了一系列珍贵瑰宝。李工还带来了大唐的佛像风采流行趋势,至此之后,这类风格更广为传播了。生动,不拘泥。盛世无疑。

第八集,会盟。促进藏汉交流的帝师八思巴及其前辈数代做的贡献传承。直到圆寂。

第九集,苍生。新疆开始战乱,林则徐,左宗棠以及数人为收复而做出的努力。如今每个版图的争取,丝丝点点,来之不易。所以,外国针对于中国地图哪怕一小块的绘制缺失,决不允许,这是尊严与底线。更是为前人生命的捍卫。

第十集,宝藏。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任命下,河西走廊地理方面石油的开采。以及西气东输等重要举措的开始,火车到高铁的变革,中国一步步的走起来了。

正如收尾所道,河西走廊,洒下过无数先辈的血汗,沉淀了太多期待与渴望。金戈铁马,别开生面,学者,僧人,古老典籍,经书,无数岁月,但思想跟信念始终不息。儒家,佛教,光芒闪耀。东西交流碰撞,博大宽容。在这条神奇的河西走廊上,一代又一代行者穿越时光,激情,欲望,喜悦,悲伤,重复轮回。造就了天下。河西走廊--早已成为一种使命。享誉世界。

作为中国人,上下五千年文明,我骄傲。我会永远眼含热泪。并为此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生生不息。

《河西走廊》观后感6篇相关文章:

2024少先队观后感6篇

2023年国防教育观后感6篇

学英雄观后感精选6篇

学生安全教育讲座观后感6篇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作文6篇

2024年榜样2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都贵玛的故事观后感优秀6篇

《我的长征》观后感300字6篇

心得体会警示教育片观后感6篇

榜样4的观后感心得体会6篇

《河西走廊》观后感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5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