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道德观念,通过写观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作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德好少年观后感5篇,供大家参考。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篇1
在获奖的十五位美德少年中,他们表现出的是自强自立、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等优秀品质,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徐天哥哥。他在20xx年2月份时不幸患上了恶性淋巴瘤,他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痛病中。他也不屈服,从不说放弃,在化疗期间他先后要进行12次的腰穿,2次骨刺。普通小朋友遇到腰穿都哇哇大哭。徐天虽然也很害怕,但他还是忍着痛。让医生做腰穿。
刚开始治疗,徐天很不稳定。医生建议做手术。手术也有风险,需要20xx多元。为了省钱徐天多次对父母说不做手术。他经常对老师、父母说“没事,我的病会好的,你们别担心。”徐天就是用乐观的心态战胜病魔的。回到学校后他的学习依然名列前茅。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偶然也会生病。我们都是让父母担心的孩子,而徐天哥哥不让父母担心。康复以后虽然有点状况,还是认真对待学业。做一个好孩子。我们应该学习徐天哥哥。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篇2
时间可以使人老去,而时间不会让美德消失。
很多故事是微不足道的,可他滋润了每一个人的心。即使,他们中间有人不幸,告别了这个世界,也如初放的花一般凋谢。
这是生命的力量。有人说过:“平凡的孩子,做出不平凡的事,小苗会成参天大树。”“亲爱的小孩,让我们一起来保管好这些美德。一起!”“他们很美,他们教我们相信,毅力和美德无处不在。”“人生坎坷,怎样面对?美德少年用行动做出了回答。”“少年们像荷花绽放,那美的光芒,令人感动。”
他们和千千万万个孩子一起,是祖国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
美德,抵达人心力量。
文学,传至久远感动。
百位美德少年,用自己一双手,帮助着每一个……
美德是让自己有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和一份无声的感谢。
在人格心理学内,美德的概念是指:凡是可以给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包括力量,勇气,自信等,都可称之为美德。在积极心理学中,美德是性格优势的上位概念,不同的性格优势可以汇聚成不同的美德。目前研究发现,中国人主要存在三大美德优势,分别是:人际美德、谨慎美德和活力美德。
人是可以有那一种美德的吧?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篇3
“生活是苦的,有了这些孩子苦也是甜的。”看完《美德少年》,这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美德少年的事迹感动着我,孝顺父母的张静,关心他人的李小涵,助人为乐的王超然……其中,我最欣赏狄金涛。
20xx年,狄金涛得了让人无法接受的白血病,已经收到死亡通知的他表现得异常冷静,那灿烂的笑容从来都没有离开过他。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艰难地离开了病床,到学校读书。他对待学习刻苦认真,课余时间还常常帮助同学打扫卫生。他说:“虽然命运会将我抛弃,但我永远都是心灵的强者!”狄金涛还一再请求父母再生一个孩子,劝他们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一个没有未来的孩子身上。看到这,我感动得差点要流泪了。
像狄金涛这样孝顺、乐观、敢于向命运作斗争的孩子真的很少。我和他不能相提并论,平时碰到一点点小困难就无法坚持。记得上学期练双跳,因为太难,太累,我放弃了,到现在,我还没学会连跳,一次只能跳一个。
现在,我终于知道“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真谛了。只要拥有这美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篇4
美德,是我们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怎样才能认识美德,并拥有它?这个问题不简单,《美德少年》给了我答案。
?美德少年》教我们怎样拥有美德,它分15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个。内容有“我有好习惯”、“我们爱学习”、“尊重每一个人”、“微笑面对每一天”等。这本书从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等方面,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美德,怎样才算拥有美德。
读过这本书,我真正感受到了美德的重要性。一个人,不管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中,只要他拥有美德,他就不会失败,美德会帮助他。别人愿意跟有美德的人交朋友,也愿意帮助他。而且美德会感染人。就是说美德不仅能让你成功,还能让别人喜欢你,让你周围的人受益,岂不是很好。
?美德少年》中,伟大领袖的故事我最欣赏。他们从小就养成了好习惯,好习惯使他们能很好的为人处世,并且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所以说好习惯对我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叶圣陶爷爷说过,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为什么说这两种习惯养成不得?因为它对自己对他人都无益。这样我也明白了,好习惯不仅对自己,对别人也有益。
说到底好习惯就是美德,有了美德,才有好朋友;有朋友帮忙,你一定成功。所以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派上用场。
人生是条漫长的路,美德就是一盏指路明灯,灯光亮一些,黑暗就少一些,有了这盏灯,你就不再害怕旅途中的黑暗,重新看到前方的光明。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篇5
看了15名获奖人的美德事迹,我非常有感触,是他们让我知道要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尊老爱亲等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 王芹秀刚出生不久便被遗弃在镇里的中学门口,是养父把她抱了回来。现在家里只有61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一个86岁高龄且体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过活。她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从不怨天尤人,非常坚强、勤快、乐观。
王芹秀自家的房子几年前倒塌了,现在住的是别人给的,是一座只有15平方米的.破旧土木结构房子,三面是泥墙,一面木墙。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家电。屋子很小,只有养父王炳乾住在里面,而王芹秀和奶奶则借宿在邻居家。
小芹秀从小很懂事,很有孝心。她平时每天要早早起来,煮好饭,然后跟着村里的妇女上山拾柴火卖,以贴补家用。家里有几分地,她还要跟着大人下田打理,种些农产品以增加收入。上小学后虽然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王芹秀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就是去忙家务。她一直把养父当作亲生父亲一样看待,她常常对父亲说:“您养我长大,我给您送终。”父亲很心疼她,常劝她不要干重活。村民见他们家这般困难,也常救济他们。小芹秀很感恩,每到农忙时节,她都会去帮邻居拔秧、插秧,以此来换工。她做事很麻利,村里人很喜欢她。
住校期间,王芹秀从来舍不得花钱坐车,舍不得买菜,每星期会从家里带足腌菜。有时候买一瓶2块钱的豆腐乳或者辣酱,就当做一个星期的菜。后来,学校帮她申请了每周四天的伙食补贴。王芹秀学习很努力,上个学期,语文和数学都得了优秀。
王芹秀因尊老爱亲入选了“中国好人榜”。她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栏目播出后,感动了许多人。今年3月份,武平县某公司决定每学期资助她600元生活费。面对各方面的关爱,小芹秀感动得哭了。有人问她最想做什么时,她回答得很简单:“我最想多一点时间做作业!”
美德好少年观后感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