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影片,写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观察力,注意到影片中的细微之处,以下是美篇巴巴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看《圆明园》观后感优质5篇,供大家参考。

看《圆明园》观后感篇1
今日,我看了《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后,心境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主要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清朝咸丰十年七月,英法联军1万多人从北塘登陆,塘沽、大沽炮台先后失陷,无险可守的天津也很快沦陷。清政府大惊,慌忙派大学士桂良等人与敌议和。侵略者提出了很高的条件,谈判破裂。之后,英法联军逼近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清军溃败,英法联军进至北京城下。疯狂的英法联军绕道进入西北郊的圆明园,大肆掠夺园内的金银财宝,并将所有能搬得动的珍贵文物劫走,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最终,英使额尔金下令焚毁圆明园,大火连烧了三天。这个凝聚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的血汗、综合中西建筑艺术、聚集古今艺术品的壮丽宫殿和皇家园林霎时成为废墟。而胆小无能的咸丰皇帝却在英法联军还未进入北京之前就已逃往热河的行宫避暑山庄……
其中,有一个镜头最令我难以忘怀。当侵略者进入圆明园时,指挥官下令:园内所有的东西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拿走!然后,英法联军一哄而上,疯狂抢夺。看到那里我心中涌起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圆明园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聪明能干的中国人民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而成。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可是,在1860年,(令中国人民难以忘记耻辱的一年),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抢劫一空后放火焚烧,最终变成一座废墟,只剩下断垣残壁。
从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由于清政府的懦弱无能,才使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胡作非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于一旦。他们烧毁的不仅仅是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破坏了璀璨的礼貌。
旧中国耻辱的事件已经成为历史,今日祖国已日益强大,我们少年儿童应当珍惜此刻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使我们伟大的国家越来越富强!
看《圆明园》观后感篇2
历史是令人回味的,阅读历史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体味未来。记得有好多次,我好奇地想象着过去的故事。
今天,我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电影讲了英、法联军攻打中国,无数的战士战死沙场。有些战士虽然受了重伤,但还坚持着,可最后还是被英国人用炮炸死了。城门失守,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抢了很多国宝,放了一把火,在短短的几分钟后,圆明园成了一堆废墟。
影片结束了,我心想:圆明园这么美,而我们却守护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当英法联军进攻圆明园时,我们有这么多战士,可还是输了,这是为什么呢?在他们拍卖从圆明园抢来的古董时,我们却无能为力,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有勇气吗?不,是因为我们落后于他们。当他们在用枪炮时,我们却还在用刀枪。要想不挨打,就不能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不屈不饶地努力学习。那样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登玉皇山。一开始,我十分起劲,走在了登山人群的第一个。“这小孩真有劲啊!”一个阿姨说。我听了有些得意。可还没到半山腰,我就没力气了。落在了人群的最后一个。“呵呵!这个姐姐真没用,才走了这么一点路就不行了。”一个小妹妹说。爸爸见了,就鼓励我:“要坚持,只要坚持住,就会成功。”我努力跟着人群,虽然走得满头大汗,但还是没有落下。终于,我走到了山顶。看到了波光粼粼的西湖,波澜壮阔的钱塘江。
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有不屈不饶地坚持精神。只有具有这样的精神,才能获得成功!
看《圆明园》观后感篇3
这个星期,我看了一部数字纪录片,它的名字叫作《圆明园》。《圆明园》讲述了18世纪,大清帝国由兴到衰,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康熙,雍正和乾隆创造了清朝空前的盛世,但是,正是这巨大的财富让后任帝王放松了警惕,豪华的圆明园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下化为灰烬。
最让我有感想的片段是:1840年,英国向我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派出了三万人马和英军抵抗,英军只有八千人。清军的武器仍是200多年前的刀剑,鸟枪抬铳。而英军的武器却是那时最先进的来复枪和连发枪。尽管如此,清军士兵仍然浴血奋战,就像一名英国军官说的一样:虽然清军的武器很落后,但是他们的勇气令人尊敬。与此同时,咸丰皇帝却十分懦弱,(lz13)优柔寡断,没有在战争现场指挥战斗,而是逃亡避暑山庄,在那里吸鸦片,由妃子伺候着沐浴。
这两个片段鲜明的比较,让我十分愤怒。我觉得,身为大清帝国的元首,咸丰有这个职责和义务在战争现场指挥战斗,鼓舞士气。可能不管他做什么,都无法改变包括他在内的前几代皇帝保守和自大让帝国落后的局面,无法改变一场早已注定要失败的战争,但是如果他首先当了逃兵,他就没有尽到一个国家元首应尽的职责。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下的大清帝国,就注定要毁灭。
?圆明园》是我国首部大型史诗性数字纪录片。它记录了雍正的努力和志向以及乾隆的自大和对西方工业革命的不屑一顾。《圆明园》让我看到了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和法国传教士王至诚,他们都想让中国皇帝看到科学的力量,但都没有成功。因此,他们只能为皇帝服务。
在康熙和雍正创造的巨大财富下,圆明园怎样会被毁灭呢?因为皇帝的保守和自大蚕食了大清帝国。皇帝认为清朝是天朝,坚不可摧。因此,他们没有与西方交流,根本不明白农业礼貌的时代已经过去,骑兵时代也一去不复返。尽管英国特使送给了清朝大炮和枪支,但是皇帝却没有想到去改善清军落后的武器。中国的皇帝把钱都花在了享乐上,没有花在和国防上。因此,圆明园会在地球上消失。
?圆明园》是一部屈辱史,它使我深思!
看《圆明园》观后感篇4
暑假期间,我看了记录历史的影片——《火烧圆明园》让我深有感触。
在影片中,我知道圆明园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有数不尽的金珠玉器,名贵的古玩书画,优美的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废墟,零零星星的残砖断瓦,这都源于1860年6月……
公元1860年6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如同饿狼一般疯狂的扑向金银财宝。此时的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所不能,却又显得那么肆无忌惮。口袋里全都装满了,还要用窗帘包裹着瓷器,玉器。实在不行就用棍子棒子砸了,或者一把火烧了,一连几天,圆明园到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从此世界上最华丽最壮美的圆明园消失了。
为什么?为什么?是清政府的无能,是清朝人民的软弱?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封闭祖国的大门。
看完这场电影,我非常愤怒,回想过去,联想当今。
如今的祖国,宛如一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名胜古迹的重放异彩,祖国的`变化,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我国旅游观光,那些高鼻子的外国人在中国也会点头微笑,但是,就算他们再点头再微笑,我们也绝不会忘记那载入史册的屈辱!
看《圆明园》观后感篇5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看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看完这部电影,我感到无比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始建于17xx年,是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占地350公顷,水面面积约140公顷。它集国内外名胜40景观,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各种艺术珍品和各种图书文物。
但是,在18xx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园内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一扫而光。不仅如此,他们为了销毁证据,又在10月18日,派三千多名侵略者在园内放火。现在,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摇摇欲坠地立在那片废墟上。
这些无恶不作的强盗,竟然敢在中国的领地上为所欲为。一座闻名世界的圆明园,就这样被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毁于一旦。他们不但毁坏了一座皇家园林,而且还破坏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这是中华民族多少年代人凝结成的智慧的结晶啊!
我感到无比愤怒,也十分惋惜。圆明园里珍藏着难以数计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却都被侵略者掠走了;原本做工精美的各地名胜,也都被侵略者烧毁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无情的侵略者烧毁,化成了一片灰烬。
看《圆明园》观后感优质5篇相关文章:
★ 看企鹅的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