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我们写的作文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对待每一篇作文,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故宫博物院》作文8篇,感谢您的参阅。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1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我向往己久的地方,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台湾,走进了那个藏有奇珍异宝的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面积不大,藏品却非常丰富,其中“翠玉白菜”、“肉形石”和“毛公鼎”最引人瞩目,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可惜我们去的那段时间,“翠玉白菜”和“肉形石”恰巧赴日本展出了,没能亲眼看到,非常遗憾。
好在博物院里还有我非常感兴趣的“橄榄核舟”和“象牙套球”。走进博物院,我们就直奔三楼展馆,展馆内有两处排着长长的队伍,被围得水泄不通,一问才知道大家关注的焦点正是“橄榄核舟”和“象牙套球”。队伍缓缓前行,终于轮到我们了。我看到一枚栗色核舟,比大拇指还要小,完全要借助前面的放大镜才能看清细节。可我个头太小,踮起脚尖也够不到,妈妈只好把我抱起来。终于看清楚了,我透过放大镜,惊喜地看到核舟的窗是打开着的,船上坐着八个人,神态各异,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凭窗远眺,每个人物都是这么栩栩如生。妈妈告诉我,这叶核舟讲述的东坡夜游赤壁的故事,船上坐的正是苏东坡、客人、艄公、书童等八人,船底还刻有苏东坡全文三百多字的《后赤壁赋》呢!
“象牙套球”也是雕得巧夺天工。它是用整块象牙雕成的,据说是祖孙三代足足雕了103年才完工的。球内套球,每一个套球不但都刻有精美繁复的图案,而且都能自由转动。解说员让我们猜这个“象牙套球”由外到内一共有几层,妈妈目不转睛地看了半天,看到里里外外有七个球层层相套,而我只看到四层。其实正确答案是十七层,是研究人员用仪器探测到的,实在令人啧啧称奇啊!
随后,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院珍藏的书画、青铜器、瓷器、玉器等展品。一件件国宝让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小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去台北故宫博物院看一看。那里展出的每一件藏品都是稀世珍宝,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2
8月9日上午,我参观了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宫。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由于它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体,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文物单位,也是著名的文化遗产,被誉为五大宫之一,
听:明朝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乐四年(1406年)下诏营建北京紫禁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随从南京迁都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万平方米。大小宫殿72座,房屋9999.5间,据实际统计,共8704间。外围是一条宽52米,深6米的护城河环绕;接着是周长3公里的城墙,墙高近10米,底宽8.62米,形成一个森严的城堡。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放眼望去,红墙金瓦,规模宏大,似京城中的一片宫殿之海。
故宫共有四道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而故宫的正门就是午门,俗称“五凤楼”,因在罗盘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门也是南大门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正中开了三道门,两侧都有掖门,这种做法称为“明三暗五”。五个门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门是皇帝专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从这里入宫,科考三甲也可以从这里入宫;平时,文武百官走左门,宗室王公走右门;掖门只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开,三品以下的官员按照文东武西分别通过东西掖门,外国使节要从西掖门才可以入宫;在殿试的时候,考生分单双号从东西掖门通过。
从天安门往里走,穿过一片青砖铺地的广场,便到达紫禁城的正门----午门。这里是一个宽阔的庭院,看到内金水河,它自西向东蜿蜒流过太和门广场,上边还有5座汉白玉石桥,随河宛转,形似玉带。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过桥经太和门便是雄伟的太和殿。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可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位于皇宫的中轴线,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是明清两代皇帝办理政务、举行朝会及其他重要庆典的场所。
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2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6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之间彩画绚丽,各式雕龙,多态多姿。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烟雾缭绕。
太和殿之后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后面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游后感]
穿过乾清门,便进入内廷。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是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高20米。殿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坤宁宫北面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筑御景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故宫的北门神武门,明朝时为“玄武门”,玄武为古代四神兽之一,从方位上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因避讳改称“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对面有用土、石筑成的景山,松柏成林。整体布局上是故宫建筑群的屏障。现为故宫博物院正门。
故宫,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现在,故宫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等,收藏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3
20xx年2月6日,我从海峡另一岸坐飞机回到了南京,这次六天的台湾之旅,让我受益匪浅。“台湾”再也不是课本上简单的两个字,它已经成为刻在我脑海里的一副美丽的画卷。在这次旅行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台北故宫。
台北故宫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始建于1962年,于1965年完工,是中国宫殿式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院前广场耸立由六根石柱组成的牌坊,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气势宏伟,整栋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一面高高的青天白日旗在门口随风飘扬,更显它的重大意义,但与北京故宫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里虽面积不大,可是藏物却非常丰富,截止到20xx年,这里的藏物已经有68万件了,而且博物馆内的展品每三个月更换一次,要看108年才能全部看完,可见它的藏物之多,充满价值。
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台北故宫也有三宝:火锅、白菜和东坡肉。这可是台北故宫的镇殿之宝啊!于是我们直奔三楼,迫不及待地去欣赏这三件宝物。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展厅,这里展出了三宝之一的“火锅”。这一宝原名毛工鼎,它的历史久远,是西周时期打造的青铜器,鼎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这个铜器是三蹄足,内有497个字的铭文,是至今为止出土的七千多件青铜器中有最多文字的。仔细往里面看,铜器内全是密密麻麻的甲骨文,我不由得被老祖宗们如此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他们出身在那么不发达的时代,却能为我们留下如此宝贵的财富,真的是太了不起了!
接着,我们走进了第二个展厅,这里展出的是三宝中的“白菜”。其实这件宝物叫翠玉白菜,据说这是光绪皇帝瑾妃的嫁妆。这个翠玉白菜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是用一半灰白、一半翠绿的玉雕刻而成,其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这件宝物不仅活灵活现,巧夺天工,更有深意在其中:白菜象征家世清白。仔细观察这白菜,还能发现创作者独具匠心的一点:白菜叶上有两只小虫子,一只是蝈蝈,一只是蝗虫。这两只小虫独具慧眼,也暗藏深意,蝈蝈善于高歌,繁殖能力强,多子多孙,把它送给妃子,祝福她有众多子孙;“蝗虫”则同谐音“皇宠”,祝愿她能得到皇帝的宠爱。
最后,我们来到了第三展馆,这里展出的是我最喜欢的宝物“东坡肉”。它的原名为肉形石,是像肉之石,无论你从哪个角度观赏它,都像一块真实的肉,它层次分明,最下面是紧绷的瘦肉,无论是条理色彩都和真的一模一样。最上面的是油腻的肥肉,肌理清晰,仿佛能看到肉皮上的毛孔一般,初次见到它的人是绝对想不到这么诱人的东坡肉,只是一块硬邦邦的石头,更是一块纯天然的奇石,“吃货”们看到了,绝对有想一口吞掉的冲动。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4
去年暑假,我参观了台北的故宫。
按照一句说法: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从外面看,台北故宫就像一座博物馆,走进去果然名不虚传,里面有很多价值连城的宝贝,比如: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其中,玉白菜和多层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玉白菜的谐音为“遇百财”,表示祝福财星高照,财运当头的意思。玉白菜是由一整块玉雕刻而成。这块玉分为白色和绿色两个部分,白菜头正好是绿油油的翡翠色,白菜帮子是利用色白圆润的白玉雕刻而成。更加令人赞叹的是,白菜上趴着两只小虫,一只蝗虫是由玉石上的一小块黄玉雕刻出来的,栩栩如生,另一只螽斯被雕在蝗虫的不远处,精细玲珑,不仔细看几乎难以发现。真不愧为独具匠心、鬼斧神工之作。
此外,我还看到清代象牙雕的“多层球”。二十几个镂空的白色象牙球,每层都雕刻着细致的花纹,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一层,但不能被取出。最外一层看得最清楚,雕着亭台楼阁,从镂空处可以看到里面的几个球,也都雕着山水人物,再里面的球越来越小,就只能隐约看到了。最有意思的是每个球虽然被套在里面,都能够万向转动,这种巧妙的构思令我流连忘返。当时的工匠怎么做出的这种工艺品?我琢磨了半天也不得其解。回北京后我查了资料,据说宋代就有这种工艺,那时叫“鬼工球”。是从里面最小的球开始雕,依次向外,每个球之间保留连接点,等到全部完工后,再用化学品将连接点熔化掉,就成了我看到的叹为观止的“多层球”。
虽然我在台北故宫看到了很多的独具匠心、鬼斧神工之作,但这两件展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难忘。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5
知道今天是参观“故宫”大家情绪都很饱满,大巴很准时的出发了。来台北,不到故宫博物院去看看国宝,肯定会留下终生的遗憾。究毕那是炎黄子孙的根基所系呵!那是在五十年前,才仿照北京故宫样式修成的藏宝宫殿。座落于市郊阳明山脚的双溪侧,依山傍水,气势宏伟,碧瓦黄墙,俨然中国传统的皇宫色彩。
台北故宫博物院之所以有名,当然是因其藏品的珍贵。主要是从宋朝以来,中国历代皇帝收集,各地进贡的稀世珍品。一千多年中的积累,且历朝皇帝大多推祟艺术,审美情趣高雅,其收藏更非一般能比。价值连城的极品就不在少数,更别说年代久远,早在商周时期的毛公鼎、散氏盘等无价神器。我们到达得晚了些,大厅里早挤满了人,到处摇晃着旅行团的各色三角旗。也有很多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用人山人海来形容,真的一点不过分。化妆室门口(那里的卫生间)排起了长龙,特别是妇女,浩浩荡荡的队列延续到了大厅。导游正仔细的交待规则,特别强调了不准拍照。每人配发了一个解说仪,戴上那耳机后,一切杂乱的噪音便消逝了,只能听到本队导游一个人的解说和行动路线的指令。装备完善后,我们这一群人便簇拥着导游上楼参观。
平心而论,如果不是有导游,面对那么多展厅,那么多藏宝,真不知如何选择。我们的地导姓鲍,看来约五十岁左右,在这个行业浸染有年了。很敬业、很绅士、学识很渊博、
有他的引导,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基本上把展出的主要国宝都浏览了一遍。除了西周青铜器中的毛公鼎、宗周钟、散氏盘等重宝外,陶瓷、玉器这两大强项中的极品,更是精彩纷呈。宋朝汝窑、定窑的莲花式温碗、婴儿枕,明朝的宝石红僧帽壶、五彩龙凤大盘。商代玉鸟形佩、汉代的玉角形杯,和有镇馆之宝的工艺精品,翠玉白菜、红烧肉玉雕及辟邪雕刻等。遗憾的是书、画陈列厅,这一轮的布展极平常。别说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大文豪苏东坡的《寒食帖》等极品根本无缘见识,连我们这一群从医的人,曾经听说过名字的都没有。只有一幅字画是文徵明侄儿的,我说拿一副唐、祝、文、周的真迹出来看看也好!后来导游私下告诉我,他们也从没见过的,除非办专题展。平时的展品是隔三个月更换一下,六、七十万藏品要全部看完得三十多年时间。最好的办法是购一套故宫出版的《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故宫宝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等书籍,带回去慢慢看。
二楼外面有一个小广场式的露台,我们在那里拍照,近距离的观看了这座风格清丽典雅的堂皇建筑,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洁白的玉石栏杆;精工细琢的青石基台,衬着鹅黄色墙壁,真是显得淡雅端庄,明亮秀丽。从院史中得知,这里的文物不单是当年北平故宫博物院、南京的中央博物院、国立北平图书馆、河南省博物馆、还包括抗战胜利后,向日本追索回的许多珍贵的图书和艺术品,更包括海内、外华人的捐赠,和购回的流失在世界各地的国宝!心情很是激动在无限感慨中,得到几句:“当年国宝避倭兵,应劫蒙尘万里行。中华一部文明史,台北故宫次第呈”。
旅行团规定的是一百分钟,能走的展厅有限,虽然一再延迟,远远超过了标准,但也无济于事。自由行,最少也要一天才能走一个大概,因为经常保持有五千件左右的藏品在展出。让人深切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这个民族的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最后让我引用,老院长秦孝仪的题词为本文作结“中国之美,美在文化艺术,文化艺术之美,尽在故宫”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6
金壁辉煌、气宇轩昂、富丽堂皇,你知道这些成语都是描绘谁的吗?没错,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座供明清两代二十四名皇帝生活的巨大皇宫。今年寒假,我来到了祖国的首都北京,见到了我梦寐以求的故宫。
一走进皇宫的大门——午门,我就感到一股庄严的浩气。放眼向前望去,只见三层用汉白玉雕制的基座上,矗立着威武高大的太和殿。太和殿红墙黄瓦,屋檐上有八只代表吉祥的神兽。近观太和殿,朱红色的窗户和龙柱上描画着各种精致的鱼纹。朝太和殿里面望去,只见一张龙椅高高在上,顶上是醒目的光明正大四字,两侧是九字楹联。在太和殿两侧,有两鼎铜缸和一座日晷,象征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看到这气派的一切,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声势浩大的场面,皇帝一行人外出归来,吹乐人奏着军乐,皇帝踏着威严的步伐,从前门的云龙大石雕上走来,气度不凡。我沉醉在幻想中,以至于被路人不小心踩了一脚,才回过神来。
我忍不住经过了同样富丽的中和殿和保和殿,穿过高大的乾清门,来到乾清宫。和太和殿一样,它同样是金壁辉煌。但唯一不同的是它没有基座,因为这里是皇帝休息睡觉的地方。透过玻璃往里看,我看到了龙床、珠帘和火炉等摆设。龙床上有两块玉枕,宽大的床体看起来很精致、舒适,让我好想去躺一躺,做个小皇帝。
向右穿过承乾宫、永和宫等一些小宫殿,我来到了收藏有无数皇室珍品的珍宝馆。一走进馆内,只见无数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玉雕,令人目不暇接。我看到了一尊玉麒麟,它抬起前脚,威武地巡视自己的领土,好不威风。这边又是一顶光彩夺目的凤冠,上面有不计其数的珍珠宝石,一龙一凤盘旋在冠顶,真是巧夺天工。
游览完了故宫,我不仅感叹到:故宫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同时,我也预祝着祖国的明天更美好,像故宫一样万古长青,繁荣富强。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7
我们乘坐双层巴士驶向台北故宫博物院,它上午外观上模仿北京故宫,采用的是极为素雅的色调,蓝绿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玉石栏杆,环绕在青色的基台之上。谦卑、幽静、典雅的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宫殿隐于青山绿水之中,令人神往。
我带着紧张而又兴奋的心情步入那大门,开始领域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别样的风味。步入博物院一楼大厅,再沿着楼梯来到三楼,只见有几件文物被人们层层包围着,使得附近被堵得水泄不通。小施哥告诉我们,最引人瞩目的是博物院里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伴随着小施哥那悦耳动听的介绍声,我们所有人的眼睛都聚焦于那棵翠玉白菜:“翠玉白菜又称翡翠白菜,是清朝皇帝宠妃的嫁妆,由一块绿白掺杂的极品翡翠雕刻而成。玉石工匠根据这块翡翠的特点,别有用心地将它雕琢成一棵鲜嫩的白菜。白菜从谐音来讲寓意着百财,是很旺财,吉利的象征。”凑近细细端详一番,那乳白色偏黄的白菜梗脆生生的,好似能掐出水来。菜叶边上的锯齿就像海水碧绿的波纹,而且白菜上的叶脉也是清晰可见,菜叶上还藏着一只蝈蝈,更为那翠玉白菜添了一抹极为亮丽的色彩,堪为栩栩如生啊!据说谁把这棵翠玉白菜带回家,就会好运连连。我也买了一棵迷你型的翠玉白菜带回家留作纪念,沾点喜气。
紧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了那一颗肉形石,他的外观好似一块厚厚的五花肉,表面光滑,呈酱棕色,“肉”的纹路和上面的“毛孔”清晰可见,活灵活现。正如小施哥所言,这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只经过一些诸如切割的简单加工,却超级逼真,像极了一块美味的东坡肉,仿佛都能闻到肉的香味,勾起了我们这帮童鞋无限的食欲来,垂涎欲滴。
之后,我们又参观了博物院珍藏的其他文物,如五彩龙凤大盘、婴儿枕、宝石红僧帽壶、万壑松风图……有些是大自然的杰作,有些是能工巧匠们一点一滴的辛勤汗水的结晶。一件件宝物让我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更让我们大开眼见,收获多多。
故宫博物院的每一件文物,都是世上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也是中国艺术史上光辉的篇章,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璀璨结晶。我们惊讶万分,赞叹不已。
《故宫博物院》作文篇8
来到台湾的第二天,我们前往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坐落在台北士林镇外双溪,从外观看,它是一座中国宫殿式建筑,共四层,白墙绿瓦。据说这里收藏了包括清代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化物品,共65万件。”在乘坐大巴前往故宫的途中,我一边听导游的讲解,一边暗暗惊叹,哇,这么多宝贝啊!今天我可要大饱眼福啦!
走进故宫博物院,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那些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的宝物,犹如穿越时光隧道的精灵,在此驻足憩息。在这些宝物中,最有名的当属“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了。“肉形石”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咋一看,就像一块令人垂涎三尺,肥瘦相间的“东坡肉”。肉形石是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无论谁初次看到必定都会认为这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表皮上还泛着光泽,我真想吃了它!“翠玉白菜”也十分逼真,据说这是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嫁妆,“白菜”上还雕刻着两条虫子,寓意为瑾妃的清清白白和多子多孙。还有“毛公鼎”,这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物,由做器人毛公得名。鼎的里面有铭文:完整的册命。肉形石,翠玉白菜和毛公鼎并称为台北故宫的“镇宫之宝”。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著名的古董文物:婴儿枕,宝石红僧帽壶,莲花式温碗宋汝窑,五彩龙凤大盘,早春图……
故宫里的文物不仅多,而且寓意丰富,每一件宝贝都可以细细观赏好久,若不是时间不够,我真想一整天都呆在那里呢!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还要再次前来游玩,争取把每样宝物都好好看一遍!我为祖国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而自豪!
《故宫博物院》作文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