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的教案7篇

时间:
Brave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编写详细的教案,我们可以确保教学任务的按时完成,不拖延进度,教师提前做好一份教案,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人的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人的教案7篇

写人的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认识“有电危险”标识。

2、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标识图一张,电插线板一个,“有电危险”粘贴纸若干。

2、《会“咬人”的电》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播放教师教学资源,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出示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

(3)小朋友可以自己插插线板吗?

(4)蹦蹦是怎么做的?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识。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识。

3、寻找并讨论如何保证安全用电。

(1)提问:我们的幼儿园那里有电插线板?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小朋友都知道碰电插线板有危险呢?

(2)请幼儿分别找出活动室、盥洗室、寝室、户外活动区等场地的插线板所在位置。通过讨论,找到提示幼儿注意安全的方法,如:在插线板旁边张贴“有电危险”的`标识图等。

(3)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幼儿学习资源,将“有电危险”的标识贴在插座旁边,以示提醒。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或小金属片插到插座的小嘴巴里,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寻找家中的电插座,并提醒爸爸妈妈注意用电安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写人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①通过快速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②通过默读、圈划、朗读,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并运用创造性想象改编神话。

③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的起源。

教学重点

①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②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在这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大家喜欢看神话吗?……那我们现在去浏览一下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个动画片断

投影——中国古代神话]

你们能说出这些神话故事的名称吗?

[投影——

片1:盘古开天

片2:夸父追日

片3:钻木取火

片4:女娲造人]

……说起女娲,同学们,可能并不陌生。能列举其他你们所看到过的有关女娲的神话名称吗?……今天我们先重点观赏《女娲造人》

[ 片 5:课题《女娲造人》 ]

二、快速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力的作用

1、 教师导: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里面有什么……一本古书——《太平御览》。翻开看看,卷七十八有《风俗通》的记载,一起读读看,大致意思是什么?……有没有译文?有!我们一起朗读译文。再看下面有什么?“我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请你们到《神话故事新编》里去看看。切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2、 学生快速阅读,尽快给作者回应

3、 教师小结:我们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袁珂的神话作品,因为它有丰富的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袁珂听了一定会非常高兴。我们看他有什么反应。(单击)“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 ——作者 袁珂” 就让我们把生动的故事先复述给在座的老师们听听,好不好?

三、复述丰富而生动的故事情节

1、看图回忆课文中的主要情节,做好复述的准备(可以轻轻地说出来)。

2、请一位学生复述课文

3、

学生评议。

4、教师补充:自我对照,课外改进后说给你们的朋友或父母听听。

四、进一步探究课文的魅力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体验

这篇课文好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借助丰富的想象力,散发出文学艺术的魅力,里面不仅有生动的故事情节,还有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现在让我们再围绕“鲜明的人物形象、美好的情感”,进一步探究课文,以获得更多的收获,并运用一些学习技能。

(1) 鲜明的人物形象。

(方法指导:先用括号标出描写女娲的重要词句,然后分析女娲是怎样一个形象。)

(2) 美好的情感。

(方法指导:先用波浪线划出体现喜悦感的重要词句,然后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默读+圈划写—轻声朗读与练说)

2、学生阅读、思考、圈划、归纳,做书间笔记

3、小组交流与争论(机动)

4、全班交流与讨论(包括精彩语句的朗读、体味)

5、教师小结:

借助想象的翅膀全文洋溢着一种喜悦感。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二是女娲创造人类成功的高兴、安慰与满足。借助想象的翅膀女娲这个核心人物变得非常鲜明:她是神和人的结合体。她有想象中的神才具备的非凡的创造力,也有人类的许多美好品质,如质朴、活泼、勤劳、充满活力和智慧。从中,我们也明白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合情又合理的想象[投影]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你能抓住这个亮点,借想象的翅膀发挥一下你的创造力吗?

五、想象力训练

现在请你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说你编的《女娲造人》。

1、四人小组讨论,1号主持,选出想象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3、学生互相简评

六、拓展延伸(机动)

1、教师导入

总评想象力训练……丰富的想象力是聪明人的重要标志。同学们很聪明。当然,我们的想象力是建立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的。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想象力,就还要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让我们放眼看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你能说说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吗?……远古时代人们凭神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是无法对人类的起源问题做出科学的解释的,你能说说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一些比较科学的说法吗?

2、学生说说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或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一些比较科学的说法。

(机动处理:看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

七、布置课外作业

其他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往往可以得到新的感悟。课外我们不妨再搜集一些,作一些比较,以《人类起源神话的魅力》为题写一篇小论文。也不妨利用现有的资料和各种人类起源的假说,较科学地去追寻一下人类的起源。

写人的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严谨的结构,有力的说理方法;

2、掌握文章观点和材料的同一;

3、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提倡人们在生活中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建议

1、教学指津:

本文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通读全文后应弄清文章的论点及结构(答案不必强求统一,只要能正确把握中心论点并能了解课文的结构即可)。细读文章后应理解课文的说理方法: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紧扣论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德有机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这一过程宜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研究,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学完课文后,应注意“延伸”,应由学生说开去:说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引导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自己的灵魂)。

2、问题导航:

(1)这篇哲理性的议论文是怎样安排行文思路的?

提示:可结合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讨论,也许还有其他的说法,但只要能合理把握文章的结构就行,答案不要求统一。答案之一:

文章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文章的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第二部分(第2、3段):列举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4、5段):以普通少女为例,说明“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

第四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祝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2)思考:文章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提示: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涵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不屑一顾;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选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做寄托自己灵魂的所在。

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学完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那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

提示: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4)、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

提示:引导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资料链接:

1、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2、搜索百家:

周国平《守望的距离》

拓展训练

一、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贵jiàncáo杂mù浴热chén

赫赫()战功缅()?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平庸:

贤哲:

缅怀:

赫赫:

无足轻重:

3、请把你对本文作者的了解写下来并介绍给其他同学:

4、研究:

(1)说说文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中“高贵”的含义。

(2)说说文章是怎样将摆事实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二、

(一)两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进了希腊的一座城市,他们发现一个老人正蹲在沙地上专心研究一个图形。他就是古代著名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得。他很快便死在了罗马军人的剑,当剑朝他劈来时,他只说了一句话:“不要踩坏我的圆!”在他看来,他画在地上的那个图形是比他的生命更加宝贵的。更早的时候,征服了欧亚大陆的亚历山大大帝视察希腊的另一座城市,遇到正躺在地上晒太阳的哲学家第欧根尼,便问他:“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在他看来,相对他在阳光下的沉思,亚历山大大帝的赫赫战功显得无足轻重。这两则传为千古美谈的小故事表明了古希腊优秀人物对于灵魂生活的珍爱,他们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英国作家王尔德到美国旅行,入境时,海关官员问他有什么东西要报关,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使他引以自豪的是,他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但他拥有不能用钱来估量的艺术才华。正是这位骄傲的作家在他的一部作品中告诉我们:“世间再没有比人的灵魂更宝贵的东西,任何东西都不能跟它相比。”

其实,无需举这些名人的事例,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

5、文中提到的第欧根尼是(国家)的哲学家,他主张;王尔德是英国作家。

6、语段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7、第一段举阿基米德的事例是为了论证:

第二段举王尔德的事例是为了论证:

8、最后一句中的“动人的光彩”指,请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

(二)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

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活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

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

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的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①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

②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

③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④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

⑤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

⑥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

⑦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替代的。

⑧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

⑨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才华。

(选自《周国平文选》)

9、第三段中的“彻头彻尾”指的是什么?

10、文章第二、三段针对的人进行议论,提出了“

”的观点;第四段针对生活中自以为成了自己的人进行分析,阐明了的道理。

11、第四段中,作者把生活中的某一种人比作“事务上的一架机器”,这种人的具体表现是

(用原文回答)

12、对第五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要成为你自己,首先要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宝贵。

b、作者借卢梭的话证明第⑤句所表述的观点。

c、第⑨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

d、“怎样才能成为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

13、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才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文章最后这句话?

写人的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人的五种基本表情的其中三种。

2、学习用较为简洁的线条画出几种不同的面部表情。

3、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准备:

画纸、彩色笔、双面胶、镜子、各种表情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2、首先让幼儿欣赏一首儿歌《画表情》,幼儿可以边欣赏边学习。

3、老师提问刚才听到的儿歌,幼儿回答问题如:老师提问幼儿刚才儿歌里都唱到什么表情?

幼儿回答:拍拍手、跺跺脚······老师提问幼儿为什么要拍拍手?跺跺脚?

幼儿回答:高兴、着急、生气····老师让幼儿学习一个高兴的表情、生气的表情、伤心的表情。(表情都表现在我们的脸上)

4、出示图片

(1)老师提问幼儿:图片上的姐姐是什么表情?她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眉毛有什么特点?嘴巴又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眼睛弯弯、眉毛弯弯、嘴巴朝上翘······老师让幼儿拿出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高兴的表情,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高兴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笑,眉开眼弯嘴上翘)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高兴的表情。

(2)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她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眉毛有什么特点?嘴巴又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哭,眉毛、眼睛下垂,嘴巴向下落。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哭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哭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哭,眉掉眼垂嘴下落)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哭的表情。

(3)老师在出示一张图片进行提问,她的表情是什么?

幼儿回答:生气······老师提问幼儿:他们的表情有什么特点?

幼儿回答:眉毛竖起来、眼睛圆圆的······老师让幼儿拿着自己的小镜子对着镜子做个发怒的表情。

老师示范用简单的线条画一个怒的表情,并附加一句口诀(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让幼儿拿出一张蛋形的纸跟着老师画一张怒的表情。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画人的表情要抓住人的眉毛、眼睛、嘴巴······幼儿跟着老师再说一遍画表情的口诀,请幼儿自己说一遍······

6、小结:小朋友,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请小朋友从今天画的表情里找一个可以表达自己今天心情的,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四、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写人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们在生活中应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2.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严谨的思路、紧密的结构。

【教学重难点】

1.准确理解“灵魂”内涵。

2.举例论证的多角度和典型性。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谈谈感动自己灵魂的一些人或事,自然引出课题“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作者简介: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思考:

(1)积累词汇。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3)理出文章的思路。

2.学生讨论交流:

(1)词汇提示。

芦苇(lú) 平庸(yōng) 赫赫(hè) 携(xié)

嘈杂(cáo) 沐浴(mùyù) 缅怀(miǎn) 萎缩(wěi)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语言,行为)平凡卑鄙。

恶劣:不道德。

无足轻重:无关紧要。

显赫:(权势、名声等)盛大。

贤哲:贤明的人。

缅怀:追想(以往的事迹)。

(2)明确:这是一篇谈人的精神追求的哲理性议论文,论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观点是通过对名言的申说提出的。

(3)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把本文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提出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

第二部分(第2—5段):列举事例证明——贤哲及平常人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

第三部分(第6段):表达期望——愿人们保持着纯正的追求。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章的说理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文章的说服力的?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1)第二段,举例阿基米德和第欧根尼进行说理。两个例子的角度又各有侧重,一是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一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就丰富地展示了贤哲们灵魂的内涵。精要的议论揭示了所举事例蕴含的道理:在这些有着丰富内在世界的伟人面前,无论是夺取生命的屠刀,还是至高无上的亚力山大大帝,都是那么无足轻重;在这些有着高贵灵魂的伟人眼中,肉身和身外的一切又是那么的毫无价值。

(2)第三段举一位作家的例子进行论证。它不是单纯的举例,而是把举例和引用紧密相结合。既以王尔德本身的行为为例,又以他的名言为据。侧重阐述献身于文学艺术的人,总是把它们看作寄托灵魂的所在。

(3)第五段先叙说一个少女在车厢中专心读书的例子。

3.教师总结: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有力,注意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事例的叙述突出重点,并且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独立思考,然后讨论问题:

(1)“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这例子同样能证明本文的论点,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好不好?为什么?

(2)有人说,第五段少女读书的例子鲜为人知,做事实论据不合适,你认为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1)不好。因为作者选取的`三个事例,有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非常典型,有代表性,且注重角度的变化。换成布鲁诺的就和第欧根尼的例子重复了。且第三段的事例既是用来做事实论据,又引用他的名言作道理论据。论证很严密。

(2)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重点让学生明白运用事实论据应注意典型性、代表性和全面性。

四、合作探究,能力迁移

1.研读赏析第一段。

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①法国思想家帕斯卡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瞿秋白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你是怎样理解这两位思想家的名言?试加以阐述。

②你认为人的高贵体现在哪里?你能说说具有哪些特点才能称得上高贵吗?

③从平时阅读过的文章中,摘录几句论说人的灵魂生活、精神世界的文字。

(小组讨论交流后代表发言)

①这两位思想家都强调了人最可宝贵的是有能思想的灵魂。与之相比,肉身是脆弱的。是不足道的。

②人的高贵主要体现在精神的高贵。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不为名利缠身,不惧权势,不畏邪恶,关注自身修养,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

③例:“一个人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是不行的,而有了充实的精神生活,就算物质生活差些,困难大些,也能忍受和克服。”

2.学完课文,你觉得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a.有思想;b.有丰富的精神财富;c.有一种纯正的追求。把“高贵”改为“高尚”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高尚,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人的品质,但说人的高贵,又不限于品质这一个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3.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中发现过的“动人的光彩”。

引导学生理解“动人的光彩”即能够坚守住自己的灵魂。比如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想,在物质的竞争中享有丰富的精神追求等。

写人的教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二、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

2.电插座一个

3.多媒体教学资源

三、活动过程:

一、分段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内容提问:

1.讲述故事第一段

师:昨晚,美羊羊家里来了一个小偷,你们想知道小偷来偷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故事。

附故事:有一只小老鼠趁美羊羊出门去溜进屋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的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线。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只要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

师:这个宝贝是什么呢?小老鼠为什么说它是个宝贝呢?

2.讲述故事第二段

附故事:这个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他想了想,就请来了自己的朋友--狐狸,

于是,老鼠就请来了狐狸一起去美羊羊家去偷宝贝了,一进去,狐狸就着急的问:宝贝、宝贝在哪儿呢?"老鼠说别急别急,你瞧它就在那儿呢!狐狸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狐狸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狐狸,危险!快扔掉!"可是狐狸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狐狸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

师:小老鼠有找谁来帮助他呢?

你知道这个宝贝是什么吗?

3.教师小结:原来那个宝贝是电插座啊,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一旦手伸到电插座的小嘴巴里去了就会被电到,不仅如此,有电插孔的地方,我们也不能把手伸进去哦!不然我们就会被电到,全身发麻,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二、出示电线,向幼儿介绍有关知识。

1.师提问: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2.教师小结:如果小朋友看到电线外面有破损,也是不可以用手触碰的哦!

三、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美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教师小结: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四、谁对谁不对

师:这是美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几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几张图片上的小朋友谁对谁不对。

1、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图片内容:湿手插插头,用湿毛巾擦电器,用手指伸进插头里等等

五、总结(自救知识)

教育幼儿不碰电线以及电插座,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师生一起齐唱安全用电歌)

活动前言:

最近家中的小淘气似乎对插座很感兴趣,自己一不留神就看到小宝宝拿起了插座,看着小眼睛似乎对那插孔很感兴趣,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家中平时的插座都是不开电的,给他们讲一些小道理又因为年龄小很难理解。而通过以上的小活动就可以合理的帮助孩子认识到触摸插座的危险性!

活动目标:

1、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2、通过故事知道电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3、初步培养幼儿安全用电和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有电危险"的标志图片一张、电插线板一块

2、指偶:灰太狼、小老鼠

3、幼儿操作用图片人手一套;笑脸、哭脸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故事,并根据故事进行简单提问:

(1)故事里有谁?

(2)他们偷的宝贝是什么?(教师根据幼儿提问并出示电插线板)

(3)电插线板里藏着什么?电插线板可以碰吗?

(4)我们教室里哪里有电插线板?你家哪里有电插线板?

2、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师:喜羊羊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图片,我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标志。

3、谁对谁不对

(1)师:这是喜羊羊给我们每个小朋友的两张图片,他要考考我们,这两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最对谁不对。(幼儿自由交流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出示哭脸和笑脸,请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对的送到笑脸处,错的送到哭脸处。

4、总结谈话:教育幼儿不碰电插线板,不把手指和小金属片捅插电插线板和插座的小嘴巴,电器的插头要请爸爸妈妈插,学会安全用电。

附故事:会咬人的电

一只小老鼠趁喜羊羊出门去,溜进家里偷东西,发现了一个宝贝。这个宝贝是白色的,身上长着许多小嘴巴,后面还拖着一根长长的细尾巴,小老鼠只要把电视机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视机就会说话了,把台灯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台灯就亮了,把电风扇插头往小嘴巴里一插,电风扇就转了。小老鼠想:这可是个好宝贝,我要把它偷走。可是,宝贝比小老鼠还大,怎么搬走呢?小老鼠说:"我去请朋友来帮忙。"它刚出门正好碰到了灰太狼,小老鼠赶紧说:"灰太狼,喜羊羊家有个宝贝,你敢不敢去偷?"灰太狼马上说:"我什么都不怕,快带我去吧!"

来到喜羊羊家,灰太狼看着那个宝贝摇摇头说:"那是什么宝贝吗?又不能吃,也不好玩,我不偷了。"小老鼠很着急地说:"那个宝贝很神奇,它能让电视机说话,能让台灯亮起来,能让电风扇转起来。"灰太狼一听眼睛马上睁大了,一把抓住了那个宝贝,它的手指头伸进了宝贝的小嘴巴里,"啊!"灰太狼大叫一声,感到全身发麻,身上的毛都竖了起来。小老鼠吓得大叫:"灰太狼,危险!快扔掉!"可是灰太狼怎么甩也甩不掉,尾巴也着火了,冒起了黑烟。"好疼啊!"灰太狼大叫一声就昏过去了,小老鼠吓得赶紧逃走了。

喜羊羊回到家看到了昏倒在地的灰太狼,说:"灰太狼一定是到我家来偷东西的,我得赶紧报警。"包包大人把灰太狼抓走了并关了起来,等灰太狼醒过了,包包大人问:"灰太狼,你是怎么昏倒的?"灰太狼低着头说:"喜羊羊家有一个宝贝,我一摸就昏倒了。"包包大人听了哈哈大笑说:"那是电插线板,电插线板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你的手一定伸到电插线板的小嘴巴里去了,你被电到了,能醒过了就算不错了。"灰太狼吓得直吐舌头,以后再也不敢碰电插线板了。

总结:自从老师给我们开展了这一活动之后,我充分的认识到了电插座是不可以随便碰的,尤其是手湿的时候更不要去抚摸插座,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妈妈教会了我正确的使用插座的方法,我还要告诉其他的小朋友他的正确用法呢!

写人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知道插座里藏着会“咬人”的电,不能用手触摸。

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插座,初步了解电有危险

课件准备:

“插座”图片;

?插座安全歌》歌曲视频;“有电危险”图片。

纸面教具:

?有电危险》。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插座”,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初步讨论插座的作用及危险。

——图片上的是什么?(插座)

——两种插座有什么不同?(固定在墙上的和可移动的)

——插座是用来做什么的?(用来充电或者连接需要电的电器)

——你觉得电危险吗?为什么?

播放歌曲视频《插座安全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培养幼儿安全用电意识。

——插座里有电,电可以帮助我们启动电器,但是不小心触电是很危险的`。那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一起来听歌曲找答案吧。

——可以碰或者摸插座吗?

——小朋友可以自己使用插座吗?

——移动的插座有很长的线,应该注意什么呢?

小结:插座里有电,小朋友使用插座一定要请大人帮忙。移动的插座电线很长,小朋友玩耍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拉也不能踩电线。

出示图片及纸面教具《有电危险》,引导幼儿认识“有电危险”的标志。

1.出示图片“有电危险”。

——这个标志你认识吗?

——看到这个标志我们要怎么样?

小结:这个标志是提醒大家“有电,危险!”,小朋友们看到这个标志就要提高警惕,不要靠近或触碰有电的区域。

2.出示纸面教具《有电危险》,鼓励幼儿寻找教室中的插座,并由教师粘贴标志。

——教室里也有很多插座,找找它们在哪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有电危险”标志贴在家中的插座上,并提醒幼儿不要触碰插座。

写人的教案7篇相关文章:

我写人作文400字推荐5篇

我写人作文400字优秀6篇

初中写人作文参考6篇

初中写人作文通用5篇

初中写人写事作文5篇

我写人作文400字精选8篇

初中写人写事作文通用5篇

我的写人作文300字6篇

我的写人作文600字初中作文5篇

我的朋友的作文写人作文5篇

写人的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2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