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控教学节奏,教师应在教案中设计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下面是美篇巴巴小编为您分享的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1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p96——99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3、借插图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4、感受按时间顺叙的方法。使学生懂尊严别人的习惯,要尊重别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难点:初步感受课文按时间顺序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出10个字,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结合生活实际识字:光荣之家、车轮、轮船、星期、日期、第一名、班主任、公式、郑州。
3、读句子识字。
(1)你们轮流当“万兽之王”,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
(2)第一个上任的是猫头鹰。
(3)每个动物都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
(4)狮了见了,笑眯眯地说:“不用再往下轮了。我郑重宣布,从现在开始,小猴子是万兽之王了!”
4、固识字:朗读课文,检查识字效果。
5、写字指导:重点指导“之”,点不宜太大,捺要写平,“第”竹字头要写小些。“轮”的车字旁要写窄一些。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四、板书设计。
之轮期第任惯式眯郑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别人。
二、教具准备。
图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读课文,与学习伙伴交流体会。
(二)朗读感悟。
1、出示图片:狮子在开头结尾分别宣布了两个决定,读一读狮子说的话,看看两个决定有什么联系。
2、学生读后说出:前面说“每个动物当一个星期”,后面却说;“不用再往下轮了”,这是因为他认为小猴子已经做得最好,并且已经得到了动物的拥护。找一找,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3、第二、三、四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任选一段,读一读,体会一下角色的特点,读出语气。
4、朗读四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小猴子的话音刚落,大伙立刻欢呼起来。(小猴子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一记,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6、如让你当“万兽之王”,你准备怎样做?
四、板书设计。
1.从现在开始
猫头鹰:白天休息,夜里做事
选万兽之王袋鼠:跳着走路尊重别人
小猴子:照自已习惯方式日子
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认真思考、大胆练说的习惯。
2、能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能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把四幅图的内容用几句连贯的话说明白。
3、懂得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整体感知四幅图。
(1)小朋友,你平时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来上学的呢?
(2)如果起得迟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牛牛上学》,出示课题。
(3)请你仔细地看图,想想这四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各讲了什么?
(1)图一:
1. 说说“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晚上10点了,牛牛还在看电视。)
2.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10点?(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a、钟面上指针的位置;b、与下图的联系。
3. 比较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a) 晚上10点钟,牛牛在看电视。
b) 晚上10点钟了,牛牛还在看电视。
第二句好。加上了“了”和“还”,更进一步说明时间很迟了,本应睡觉了,可牛牛还没有睡。同时,也表达了对牛牛不满意的态度
4.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来说好第一幅图的?a、用句式说话,b、图上画的时间是怎么看出来的?c、怎样说得更好。
(2)图二:按以上方法说说图意。
1. 你从哪里看出是早上8点?(窗外的太阳)
2. 这幅图的时间和第一幅图的时间是同一天吗?
3. 怎样说才能把你对牛牛不满的.态度表达出来?(第二天早上已经8点钟了,牛牛还在睡觉。)
(3)图三:
1.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牛牛怎么做?(在上学路上,牛牛一边吃着烧饼,一边匆匆忙忙地向学校跑去。)
2.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醒来,上学时间已经到了,他一骨碌从床上跳起来,已经来不及吃早饭了)
3. 加上原因,把第三幅图的意思联起来说一说。
(4)图四:
1. 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老师看见牛牛上学民主迟到了,会对他说什么?牛牛会怎样呢?(等牛牛赶到学校上课铃早就响过了。他低着头向老师”报告”后坐到位子上。老师走来问他,为什么迟到了。牛牛红着脸把头低了下来。)
3. 连贯地说说四幅图的意思。
a) 这四幅图都是讲谁的事?事情发生的地点有什么不同?(家里、路上、学校里)
b) 牛牛什么时间在家里,路上的时间跟学校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c) 请把牛牛上学的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连起来说一说。(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后评议)
4. 行为指导。
如果牛牛是你的好朋友,你看到牛牛会怎样帮助他呢?(牛牛,你晚上看电视不要看得太晚,不要睡得太迟,否则第二天就起不来,就会迟到。)
5. 小结学法。
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学习“你我他”的用法。
3.通过观察情境图和相互讨论,能熟练运用“你我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探究新知。
1.学习“天地人”。
(1)出示“天地人”,请学生指读。
(2)联系方位词“上中下”认识“天地人”,并指导组词:天上、地下、中国人。
(3)通过“天上、地下、中国人”三个词进行拓展对话:
天上有什么?(天上有小鸟、白云、飞机……)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句群训练,利用“有……有……还有……”进行口语表达;
地下有什么?(地下有花草树木……)
人又有哪些人?(老人,大人,小孩……)
(4)复习“人”的写法,关注“太”和“大”,指导“天”的书写。
2.学习“你我他”。
(1)出示“你我他”,请同学指读。
(2)想一想“你我他”指几个人?能尝试指出“你我他”吗?
(3)教师指导“你我他”的用法——“我”指自己,“你”指对方,“他”指别人。
(4)同桌面对面,教师喊“你我他”,学生练习指一指。
(5)让学生尝试用“你我他”说一句话。
(6)适当渗透“们”的群指用法。
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你认识了哪些字?你会写什么字?
2.田字格练习书写“天”。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六个生字,还记得吗?请同学们上台尝试写一写。
2.关于“天地人”还有一些神奇的故事,孩子们想听吗?
二、探究新知。
1.借助神话故事,进一步认识“天地人”。
(1)播放“盘古开天辟地”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
(2)尝试说说盘古的样子,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他是怎么做的?
(3)老师带领学生尝试演一演。
(4)播放“女娲造人”的视频,让孩子们观看。
(5)尝试说说女娲的样子,她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她是怎么做的?
(6)教师与学生合作演一演。
2.“你我他”的用法巩固。
(1)教师先让学生复习之前学习的“你我他”,然后讨论用法。
(2)学生三人一组,相互介绍,用上你我他。
(3)巩固——我指自己,你指对方,他指别人
三、课堂小结。
1.复述故事:男生复述《盘古开天辟地》,女生复述《女娲造人》(家庭作业:讲故事说给家长听)。
2.总结“你我他”的用法,认读“天地人”、“你我他”。
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4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1、初步感受古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优美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会本课的一个生字:“咏”。
3、能读懂古诗,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首诗的意思。
4、会背诵、默写古诗;能根据《咏柳》描绘的景色,结合自己的想象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一、读诗题
1、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你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正在走近呢是啊,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这是一棵怎样的杨柳
2、那么在诗人贺知章的笔下,这又是一棵怎样的杨柳呢出示古诗:咏柳
3、一起读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歌咏柳树)
这首诗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我们还学过他的什么诗呢在〈回乡偶书〉诗人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那么在这首诗中,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解诗意
1、自由读诗,要求:
⑴、找出诗句中你还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并做上记号,
⑵、在诗人笔下,这是一棵怎样的柳树你从哪里看出来
2、“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青绿色的玉石;妆:装饰打扮;一树:指满树。这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绿色的新叶,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万条垂下绿丝绦”。丝绦:丝带子,形容柳条的轻柔婀娜。这句诗的意思是:千万条柔软的柳枝,像是垂着的绿丝带,迎着春风,轻轻地飘荡。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叶:指新长出的细嫩的柳叶;裁:裁剪。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美丽而可爱的'细叶子是谁裁剪出来的二月的阵阵春风啊,就像是裁剪细叶的灵巧的剪刀!
3、是怎样的柳树回答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出示图片。
三、悟诗情
1、多么婀娜的柳树啊,在诗人的眼中,她就像一位什么呢是啊,诗人赋予了柳树灵动的生命,请大家拿起笔,也来画一画,写一写这么美丽的柳树,请四人小组合作,两人作画,另外两人把这首诗改写成优美的一段话,等一下我们把最好的画配上最好的文字,来做一次展出。
2、学生小组活动。
3、反馈并欣赏。
4、在诗人和大家的笔下,我看到了如此可爱而动人的柳树,那么诗人满腔热情地歌咏柳树,又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呢
5、是啊,春天是如此光彩夺目,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描绘、赞美春天,在同学们的手中,就握住了多少诗人心目中的春天,你能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并说说这首诗赞美了春天的什么吗
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哪些大树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认识一下这些树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做到一准五不。
2、在读课文,和同桌小伙伴比比谁读得通顺。
3、小声读课文,找到课文中出现的树宝宝,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2、去掉拼音检查。
3、观察梧、桐、枫、松、柏、桦、杉、桂
有什么相似点。
他们都是“木字旁”的字,都与树木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木”字旁的字?
4、书写指导“枫”
指导顺序:1、笔顺。2、压线。3、起笔。
5、交流识记其他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四、指导朗读课文
1、看图识树朗读。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
(5)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6)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
(7)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
(8)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
2、表演读课文。
五、我是小诗人。
柳条弯弯____
桃树花开____
银杏叶儿____
六、拓展延伸:
请小诗人们课下收集更多树宝宝的知识,写一首小诗读给爸爸妈妈听吧!
教案小学语文优秀教案5篇相关文章:
★ 语文课程教案5篇
★ 五上语文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