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影片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出色的观后感有助于我们反思电影内容,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美篇巴巴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震电影观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1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始于1976年,终于xx年。唐山地震让方登一家生死两重,汶川地震救灾中却让她家人破镜重圆。如果没有那23秒的地震,他们会如同所有普通中国家庭一样,在年华中成长、年华中老去。这故事结构是戏剧、是命运、更是一个轮回,轮回中映照的是中国草头百姓辛苦、挣扎、寻找、回归的32年。
欣赏过该电影的观众,带着哭红肿的眼睛,用沙哑的嗓音谈论了影片所带来内心的感受。他们称:除去开场10分钟的惊心动魄和结尾10分钟的感天动地,电影叙事中间的部分几乎看不到撕心裂肺的痛楚和恸哭。可是他们的眼泪却是不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一致认为该影片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听觉的震撼,更是心灵上的震撼。每一个中国人都该静下心,接受电影《唐山大地震》带来的心灵冲撞。
观众不仅在影院洒下了泪水,还在影片的100分钟内收获了人生真谛。有观众称,没有什么比和亲人在一起是幸福的了。虽然人命在自然面前不如草芥,但是我们只要珍惜这份情,没有什么可以分离我们。影片带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就是对死者的怀念,对死者的致敬,是为了生者可以活的更好,可以懂得活着的意义。
影评人刘邦邦评价了电影的情感基调,“不矫情不煽情,是《唐山大地震》难为可贵的情绪基调,它勾画了清晰却又高明的情感脉络。其间融汇了各种情,而导演高明之处则在于,没有将他们熬成一锅浓烈的汤,而是有节制地慢慢勾兑。”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2
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剧中还有一点也是值得赞叹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情。剧里方达对女友说了一句话:“我妈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来,第二次是我在三岁时的了肺炎,大夫说没救了,可是我妈坚持让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听了这话,我忽然觉得心头一阵酸涩,亲情,这是一个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亲情才永远不会背叛你,才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亲情如一棵大树,永远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座港湾,永远为你心灵的小船开放,亲情是一个温暖的家,永远欢迎你回来。最后,让我们珍爱生命,接纳亲情,为了亲人好好的活着,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为,活着真好!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3
今天早上妈妈带着我去电影院看《唐山大地震》影片,她说这部片子很感人,让我们小学生也要体会一下灾区孩子们的感受。我便在家多带了几包纸巾,怕触景伤情。
到了电影院,我们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影片正好开演。地震预兆前,蜻蜓满天飞,密密麻麻。路上的行人连路都不能走,只能停留在路边。接着,突如其来的事件发生了,半夜,地面摇摇晃晃,路旁的电线柱子一个接一个横倒在路上。不一会儿,那些楼房的墙面出现了裂痕,真可怕。楼上的小女孩慌忙地叫着妈妈,小男孩还在睡觉,她的妈妈在楼下眼睁睁地看着楼房坍塌,撕心裂肺地叫着孩子的名字。此时,全场的观众泪流满面,我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震后,孩子的妈妈慌忙地挖废墟,两只手沾满了鲜血。小女孩和小男孩被压在水泥板下,她用那无力的小手拿起石头敲打着,而弟弟的手被水泥板压断了,不能动弹。解放军叔叔听到废墟里有声音,赶紧挖废墟,孩子的妈妈也拼命地挖,一块水泥板同时压着两个小朋友,解放军叔叔说,两个只能救一个。孩子的妈妈泪流满面,别无选择,只好选择弟弟。女孩听到妈妈说的话,眼角里流出了无助的泪水。我也被感动地泪流满面。奇迹发生了,女孩的生命力很顽强,她从废墟里站了起来,去找妈妈,可惜没找到,被解放军叔叔领到救助站去了。
最后她长大了,找到了家人,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看了这部影片后让我感受到生命是多么地可贵,要珍惜每分每秒,不浪费时间,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4
在我的脑海中,我看过的电影无数,可不论是哪一部,都比不上那部震撼人心的《唐山大地震》。
这部电影十分感人,那些消防队员和警员们一次又一次地救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时的情景深深吸引着我。影片主要讲了一对兄妹在地震后被救出,因找不到爸妈分别被人收留,可是,他们却在同一所学校相遇,最后终于相认了的事。其中地震时的情景和孩子们被救出的一幕幕至今还会涌上我的脑海。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惊了所有人,人们望着一座又一座房子倒塌,,一个又一个生命被掩埋在废墟中,而在一座平凡的楼房里,有两个小孩还在沉睡着。当地震来临之际,这座房子被摇得吱吱地响,房子的窗户被掉下来的石头打碎了,床被摇得快塌了,灯被摇得摆来摆去。在这样的环境中,姐姐醒了,它揉揉惺忪的双眼,发现地震了,用自己幼小的双手一边去摇醒还在美梦中的弟弟,一边大声喊道:“弟弟,弟弟你快醒醒,地震了!”尽管姐姐在拼命地喊,拼命地摇,可是弟弟还是沉睡不醒,只听见“轰”的一声,一块大石头向地面砸来,弟弟从梦中醒来,他抬抬头,看看四周,好奇地问:“姐姐,怎么了?”“行了,别问了,快走!”姐姐喊道。姐姐拉着弟弟的手刚下床,只听“轰”的一声,整座房子都塌了,姐弟俩坐在床上,拼命喊道:“爸爸,妈妈!”可是没有人回答他们。因为整座房子都塌了,他们被埋在了里面,整座城市都淹没在废墟中。
地震过后,人们进行了紧张的救援活动,不知过了多久,昏迷的姐弟都醒了,他们在一片黑暗中,外面的警员和消防队员正在进行救治活动。一块又一块的石头被掀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被救治。消防队员们没有放弃,没日没夜地进行搜索,而在废墟里两个孩子已经饥寒交迫,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是搜救还没结束,人们继续卖力救治。
两个孩子在里面面对这场灾难十分害怕,堆积的石头在减少,射进来的光越来越多,突然,姐弟俩面前一片光亮,他们看到人们模糊的面孔,姐姐感到光很刺眼,而且手脚麻木,腰酸背痛,她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她觉得自己好像没了骨头,又一块石头被掀开,只见一个人兴奋地叫:“快来看,一个孩子!”顿时,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在她身上,这时来了一个人,他一把抱起姐姐去救治,姐弟俩就这样走散了。
看到这里,我的心颤动,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真为孩子们担心,而他们在地震时不畏困难险阻的精神感动了大家。
影片结束了,可是那一幕幕精彩感人的画面依然在我脑海中清晰浮现,孩子们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依然在我耳边回响。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5
今天是星期五,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说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
到了家,我放下书包,打开电视。遥控器在我的手里“啪啪啪”的按个不停,也没想好要写什么。突然,我拨到了电影频道,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刚刚开始。我决定,嗯,就写这个了!说完,我从书包里拿出纸笔,边演变记。
刚一开始,演的是一个小女孩和她的爸爸、妈妈和弟弟的事情。这一个家庭,是多么的幸福美满!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一只魔爪正在伸向他们美满的家庭和整个唐山……1976年7月28日的凌晨,他们都已经熟睡。这时,小女孩和弟弟已经在家中熟睡,只有爸爸妈妈还在辛苦工作。突然,灯碎了,房屋崩塌了,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摧毁,都已经不属于他们。没错,是——地震来了……小女孩和弟弟醒了,看见这一幕,害怕不已,惊讶万分,哭着喊着要找妈妈。爸爸妈妈明白,是地震来了,从人流中逃出,向家中飞奔而去……我想,这,就是父爱与母爱的伟大力量吧……
小女孩自己跑出来,坐在地上大哭,也许,这时,她的爸爸妈妈,包括她的弟弟,早就不在人世,再也听不到她的哭喊声,再也见不到这个小女孩了……最后,小姑娘被两个没有孩子的人带走了。
同学们,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多么的幸福!请珍惜爸爸妈妈给我们的爱!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6
前几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深深震撼了我的心。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76年,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方大强经常出门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爸爸每一次回家,姐弟俩都特别高兴。7月的一个傍晚,方大强回到了自己的'家,两个孩子已经在家中睡下了。在小区外的马路上,方大强和元妮躲在卡车上亲热,突然——地震了。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儿子,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由于地震时,母亲选择了弟弟,而放弃了方登。方登从听到放弃她开始就对母亲怀有一种恨。
方登的养母去世后,方登也因为怀孕而退学。从此,与养父也多年没有联系。直到一年春节,她领着女儿回到养父的家中。养父对于方登多年与他不联系,而感到担心和生气,并告诉她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一晃到了2008年,她在国外结婚并定居,一天她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决定作为志愿者回到中国参加救援。
她在参加救援的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弟弟,并同弟弟一起回到母亲的家。母亲对于当年因救弟弟而舍弃她而感到内疚。方登也因虽然活着却多年不与母亲联系而感到羞愧。母女两个的恩怨也就此了解。
看完了这部影片后,我被这伟大的亲情深深地震撼了,有时就连我也没有这么伟大的亲情,我和影院里的每位人都是眼睛红红的出去的。我一边走还一边想,他们是多么的伟大。
地震电影观后感篇7
刚刚看完《唐山大地震》,有点后悔了,真应该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说从头哭到尾有点夸张,但感动确是无处不在,故事通过描述一家人的生活变迁,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变化。
地震场面真实的让我心惊,记得冯小刚说这5分钟的场面花费了80多个人3个多月的时间制作而成的,相信在影院看会更加真实。故事中浓浓的亲情让我感动,方大强为了救孩子被倒塌的楼埋在了下面,面对两个可爱的儿女,元妮艰难的抉择,以及元妮的婆婆和大姑姐的宽容和理解,当元妮的婆婆理解的留下了方达,元妮的一声“达”喊掉了多少观众的眼泪,也让我相信她的生命支柱回来了。
方登从地震逃出来后的32年的生命里伴随着对母亲的恨,她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不选择她,记得有次发布会,演方登的小女孩哭着说:我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妈妈选择弟弟,而不是我?当时徐帆的眼泪就掉了下来,她说:当时听到了弟弟的声音,所以选择了弟弟。
如果可能,她愿意用自己的命来换女儿的重生。我相信这是母亲的心声。
又一次感动是在看陈道明,很抱歉我忘记了这个角色的名字,年迈的陈道明看到女儿和外孙女后,那种动作和眼神很到位,那种又恨又爱的尺度拿捏的很准,冲女儿发了一通脾气,我感觉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对女儿发脾气,看到外孙女又充满了喜爱之情。我相信在陈道明的心中他从来都是把方登当做亲女儿一样的看待,所以才有了那样真情的流露,他对方登(王登)是没有任何芥蒂的。
转眼间32年过去了,又一个母亲要面临抉择了,这次是汶川大地震,方登拿着那个孩子的输液瓶,亲眼看到了母亲决择的过程,我想那一刻,她应该已经明白当年自己母亲的无奈了。看到弟弟时,她才充满了内疚之情。“看到弟弟活着,多好啊”我泪流满面。
很久没那么畅快淋漓的哭了,很久没有这样的感动了,其实冯小刚的“狂”是有道理的,我看过最近几年冯小刚的所有影片,《天下无贼》中那贯穿始终的“一丝未泯的良心”,最后让刘德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也激起了我内心的波澜。贺岁片《非诚勿扰》在笑声中,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新的认识,原来真正的爱情是需要经历死亡的洗礼后才能获得新生。电影《集结号》的成功更是有目共睹的。我也衷心的希望影片能达到冯导期望的票房,我也相信冯导发布会上说的那句“孤独求败”,想在中国找个电影人和自己一较高低,可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能和自己比试。
看完影片最希望的是能留给自己一些东西,我不希望看完了,我的记忆和思想也随之结束了,所以我最近痴迷上了国际大片,那种或感动或让你深思的电影都有一种东西在里面,给我们乏味和没有方向感的人生点亮了点点星光。
地震电影观后感7篇相关文章: